<p class="ql-block">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現在的山西在中國的眾省份中并不出眾,但是,它有著輝煌的歷史,西周初成王子叔虞受封唐侯,其子燮父改稱晉,故山西簡稱晉。也就是說在西周時期,山西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諸侯國,而春秋時期晉更是春秋五霸之一。唐朝李氏家族是在山西發跡的,唐宋時期山西都是非常繁榮的地區。明清時期晉商的崛起,更是讓山西聞名全國,名傳海外。正因為山西悠久而輝煌的歷史,以及特有的氣候,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有“地上博物館”之稱。2020年我們曾計劃去山西,結果被疫情拒之門外。2024年5月7日,與萍、鐵君夫婦以及阿辜結伴,再次從重慶出發,探訪山西大地。這次我們的目標主要是晉北,包括太原及其以北的陽泉、忻州、朔州、大同。</p> <p class="ql-block"> 到了太原,第一個打卡點——王郭村明秀寺。這座寺廟“始創于漢,累朝俟有重修”,現存的建筑主要為明清時期。以前廟內建筑多為琉璃瓦鋪頂,又有“琉璃寺”之稱。到寺前首先就是這懸山頂三開間的山門,古樸大方。</p> 山門兩邊起高墻,兩端頭分別是鐘鼓樓。為十字歇山頂的亭閣形式,古樸中帶著秀麗。 <p class="ql-block"> 山門殿中兩尊金剛力士,據稱為明代泥塑,高大健壯,威風凜凜。做武士裝束,盔甲儼然,衣袂飄垂,十分逼真。</p> 過殿是一個懸山頂的小殿,鎖著門,看不到里面。 大殿為綠色琉璃瓦歇山頂,正好和尚帶領幾個客人進去參觀,我們趕緊跟上。 <p class="ql-block"> 這座寺廟原本有不少寶貴的文物,但是因前期保護不力,大部分被遺失或偷盜了。正殿后墻上是明代壁畫,現已斑駁陸離,殘存部分仍可見其筆觸精妙,人物秀麗。</p> 殿中的觀音像面部帶有明顯的山西人的特征,呈游戲坐,姿態自在,大氣端莊。 山門兩旁的鐘樓、鼓樓相對而立,儼然自成一景。 <p class="ql-block"> 太原純陽宮創建年代不詳。相傳長春真人弟子宋德芳曾主持過該宮觀。現存建筑多為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擴建。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道士高煉昌增筑巍閣三層。純陽宮在山西的道觀里有著重要的地位,因地理位置稱為“中宮”。</p><p class="ql-block"> 這是純陽宮的大門,為后來修建的重檐歇山頂門樓,紅墻綠瓦,不過門前這一對鐵獅則是明代的。</p> <p class="ql-block"> 進得大門便是一座四柱三樓的木牌坊,單檐歇山頂,綠琉璃瓦覆頂,九踩斗栱繁復,典型明清風格。周圍古木森森,雖是鬧市之中,卻有見之忘俗的意思了。</p> 牌樓之后便是這座道德之門,是廟觀原來的大門,明代風格的磚造仿木結構三券門,上面的磚仿木構,斗栱和斗栱間的“栱眼壁”紋飾都不一樣,十分精美。有意思的是,純陽宮真正木構建筑卻基本不施斗栱。 純陽宮不大,寶貝卻挺多,先看看立在牌坊旁的這只獨角獸,是用生鐵泥范法鑄成,上面模具接口清晰可見,又有銘文“大明萬歷三十七年五月吉日造”。這只獸筋骨雄健,獸口大,耳朵豎起,頭頂一只略帶彎曲的獨角高高聳立,甚是威風。 在神獸腹下還有兩只幼獸呈嬉戲打鬧狀,神態活潑可愛。這只造型獨特別致的獨角獸名字叫獬豸,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被人們視作勇猛、正直的象征,亦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典型代表。 大門旁邊的碑廊里有不少文物,包括:石頭造像、碑、柱礎之類,不過這個“涅槃變相碑”可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純陽宮一寶。 <p class="ql-block"> 純陽宮有五進院落,最為神奇的是這第四進的九宮八卦院,也稱九窯十八洞,為目前國內唯一建制。這進院落的中心是這座清代制式的方形三間兩層亭。亭子一層為進深均三開間的方形建筑,柱頭無斗拱,小式做法。二層為八角形攢尖頂閣樓式樣,這樣的設計使這座小樓秀麗輕盈,讓這座方正的院落有幾分靈巧之意。</p> 環繞著這座小樓,是一個按后天八卦的八個方位:震、巽、離、坤、兌、乾、坎、艮,八面圍合的院落,整個院落下窯上樓,下層窯洞是圍合成一體的錮窯,在四個角采用抹角手法充分利用了角部建筑空間,也形成了與八卦對應的八個方位。窯洞頂在東南西北四面建樓,四角上建亭,樓亭之間以圍廊相通,布局上融合了道教理念與中式美學觀念,兼顧了美觀、實用、道家修行需要,十分精妙。 抹角處上部的九角亭也是一絕,不僅取九角,而且九角的分布并不平均,面向院內角密,朝向院外角疏,大大增加了建筑難度,卻讓亭子十分靈動,仿佛可以隨風舞蹈。<br><br> 中間的樓亭有飛橋與北樓相連,整個院落的樓亭之間回廊四通八達,沿廊巡游,仿佛置身于瓊樓仙閣,飄然于人間仙境。 由于建筑自成一體,加上院內綠植顯得清幽不俗,使這個明明處于鬧市之中的九宮八卦院,無端有了遠離塵囂的感覺。 潛真洞是第五進院落,正面為集洞、樓、閣于一體的建筑,東西兩側是木構二層樓,目前是作為博物館使用。 這就是成列于潛真洞內的漢白玉常陽天尊像,雕造于唐開元七年(719年),通高2.56米,像高2.2米,由石像、底座、基座三部分組成,底座和基座以青灰色石灰巖制成。在我看來這尊造像是抽象藝術與寫實藝術結合的成果,天尊人物刻畫手法簡潔,線條寥寥,卻十分傳神。天尊的衣褶和底座上的布帛則細膩寫實,線條柔和,很是逼真。常陽天尊像是“純陽三絕”之一。相傳“常陽天尊”是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學派開創者老子,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因唐代皇室姓李,追認老子李耳為先祖,故唐朝時道教極為興盛,這也是這尊造像得以流傳的原因。 博物館中還有從離石縣移來的漢代畫像石,上面的雕刻十分精美,最有意思的是神獸圖騰,完全的漢代風格,與后來的理解大相徑庭,看來別有意趣。 再看看純陽宮中的其他造像也挺有意思,這是明代泥塑造像,不知是原型如此還是塑像人的手藝差距,似乎有點斗雞眼的嫌疑,不過他身上的包包讓我明白小時候背的書包是怎么來的。 底座上標著“明代泥塑仕女造像”,這與我理解的仕女挺有差別呀!若說這是明代女道士造像,我覺得更有可能。 這是成列在九宮八卦院的窯洞中的一座銅鎏金韋陀造像,標明是明代,這風格倒是明代風格,只是原本應該威風凜凜的韋陀卻一臉迷茫,這還能鎮妖伏魔不? 呂祖殿內的造像和壁畫,尤其那壁畫很是傳神啊! 殘存的壁畫,雖時間久遠,陳舊變色,仍可以想見當時的精美與鮮艷。 純陽宮內的鐵鑄獅子和石雕獅子不少,都十分有趣,這頭母獅昂然蹲立,下護著幾只小獅,獅口緊閉,獅頭微揚,仿佛說:“別惹我!” 重點是它的耳朵,如兩個翹起的發揪,怎么看怎么滑稽,大大有損它的威嚴呀! 還有這頭獅子,姿態也是活靈活現,就是那兩耳朵,感覺像是哈巴狗一樣討喜。我發現純陽宮的獅子耳朵都別有意趣,可惜當時沒有多拍幾張照片。 純陽宮大門右側有一座假山,山頂可見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和關公亭,關公亭內是明代關公銅像。關公在中國人的信仰中是一個十分神奇的人物,不管佛廟道觀,都有他一席之位,可見其深得人心。 別看這純陽宮不大,寶貝卻多,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不虛此行! 順便掃了附近不遠的普光寺,一個基本是全新的寺廟。 進去一看又是一個儒釋道合一的寺廟。 <p class="ql-block"> 彩塑壁畫得力于中央美院的支持,看上去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不過仔細一看,卻是千人一面,失之刻板,不夠精彩。</p> 參觀山西博物院,三晉大地上寶貝實在太多了,隨便點幾樣吧。 <p class="ql-block"> 這個,名“鸮卣”,就是貓頭鷹性狀的酒壺,樣子實在萌趣呢!</p> 這座佛坐像挺秀麗的,人物面部尚有幾分健陀羅風格遺存。 這個不知是手串還是臂釧,,挺符合現代審美的。 <p class="ql-block"> 參觀過程中其實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先生,應該是帶領一些朋友參觀博物院,介紹文物的同時,提到山西的古建筑,他說:“懸空寺?里面的塑像沒什么看頭,建筑還行,不過也是明清的了。在山西,明清建筑不用看,五代、唐、宋、遼、金都看不完!”山西人的傲慢啊!</p><p class="ql-block"> 我們剛剛走進山西,對于這座古建筑的寶庫充滿向往,等我們一、一看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许昌县|
石狮市|
通河县|
莒南县|
临武县|
富民县|
宁武县|
白城市|
凉城县|
和林格尔县|
绥棱县|
来安县|
双城市|
麟游县|
泾川县|
舞阳县|
突泉县|
三台县|
长沙市|
明光市|
广河县|
扶绥县|
临沂市|
金昌市|
灌阳县|
哈尔滨市|
枣庄市|
兴国县|
蚌埠市|
建阳市|
新民市|
通州区|
民丰县|
贵定县|
岳普湖县|
酒泉市|
东至县|
河津市|
虞城县|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