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毛主席原手稿</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20日,中央決定指出,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制,二者不可偏廢,軍隊在作戰時和情況需要時,首長有臨機處置權。這一決定有效的加強了組織性和紀律性,有效的增強部隊的團結和指揮上的集中統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粟裕給軍委電報要求部隊進行修整。主席回電文要求粟裕部隊在舉行淮海戰役前不要進行修整,待淮海戰役完成之后再進行一次修整。淮海戰役準備10月10號左右開始行動。部隊應在戰役開始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和統一作戰意志。</p> <p class="ql-block">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p><p class="ql-block">第一階段重心任務 以及兵力部署和大約需要完成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第一和第二階段是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同配合完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8年11月6-22日,華東野戰軍主打第一戰役圍殲黃伯韜兵團;</span>1948年11月23-12月15日,中原野戰軍主打第二戰役圍殲黃維兵團,第三階段從12月16日開始,為配合平津戰役,穩住傅作義集團于平津地區,對杜聿明集團圍而不打,1949年1月6日,在東北野戰軍和華北第二,第三兵團對平津之敵完成分割包圍之后,華東野戰軍開始向被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于1月10日將其全部殲滅,歷時66天的淮海戰役勝利結束。</p> <p class="ql-block">電文提到,全軍作戰包括全部后勤在內要有充分準備,方能開始行動。淮海戰役規模要大,故需準備兩個至兩個半月的糧秣用品。</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部署,第一階段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p> <p class="ql-block">牽制孫元良兵團</p> <p class="ql-block">電文分五個部分,對華野指揮員饒粟譚和中野指揮員陳鄧提出明確的作戰要求和作戰目標。</p> <p class="ql-block">電文要求粟裕部屬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p> <p class="ql-block">電文要求部隊從正面或側面阻滯黃維兵團。</p> <p class="ql-block">電文要求部隊迅速部署截斷敵軍退路,破壞敵軍總退卻計劃 以全部殲滅。第一步殲敵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殲敵余部于長江以北。</p> <p class="ql-block">若華野打殘黃兵團后,接著殲滅邱李幾個部,將兩敵打得不能動彈,則于大局極為有力,若中原攻克宿遷,能續殲固鎮一帶之敵,并以一部進駐蒙城,</p> <p class="ql-block">陳鄧部應集中主力不顧一切全力攻取宿縣。</p> <p class="ql-block">你們應集全力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控制徐蚌段,斷敵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p> <p class="ql-block">劉陳鄧 你們除使用華野的二縱, 王張縱外,十縱亦應迅速進入戰場,準備參加最后戰斗,保證殲黃維足夠兵力。粟陳張對李延年如有殲滅機會,以抓殲其一個軍的兵力為好。總之,使手里保有余力,足以應付意外變化為適宜。</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部署分三個階段,以戌亥兩個月的時間完成。</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16日, 中央軍委任命淮海戰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譚震林,粟裕,書記為鄧小平。五人總前委領導華東和中原野戰軍的行動,統籌淮海前線的一切事宜。</p> <p class="ql-block"> 粟裕秘書鞠開回憶淮海戰役</p><p class="ql-block"> 對戰黃伯韜、黃維、與大兵團作戰不在粟裕打淮海的設想之內。毛主席指令粟裕先打黃伯韜兵團。</p> <p class="ql-block">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據此書記載:</p><p class="ql-block"> (1948年) 11月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聯合舉行 淮海戰役</p><p class="ql-block"> 濟南戰役后,國民黨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所部共60萬人(連后來從其它戰場增援到淮海戰場的黃維兵團等部為80萬人),大部部署于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鐵路臨城(今薛城)、蚌埠段及隴海鐵路海州、鄭州段。中共中央軍委于9月25日批準了華東野戰軍關于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并于10月11日發出《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的指示,規定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殲滅位于新安鎮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戰役第二、第三階段依次尋殲海州、連云港地區和淮陰、淮安地區的國民黨軍。隨后指示中原野戰軍主力攻擊鄭州,爾后相機攻占開封,或不打開封,直出徐蚌線以策應、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11月初,東北遼沈戰役結束,全國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也已轉為優勢。蔣介石為避免徐州劉峙集團重蹈東北衛立煌集團全軍覆沒的命運,命令劉峙收縮兵力,加強徐州、蚌埠間防御,同時趕調確山地區的黃維兵團(4個軍)轉用于徐州方向,以求保持徐州國民黨軍南撤的通道,并視機同華東人民解放軍進行決戰,11月1日和7日,中共中央軍委依據全國戰局的發展和徐州之敵撤守未定的有利情況,決定擴大原定的戰役規模,指示華東、中原兩個野戰軍集中23個步兵縱隊、1個特種兵縱隊及中原、華東、華北一部分地方武裝共60余萬人的兵力,協力作戰,共同殲敵,并指出:第一仗,應力爭殲滅黃百韜兵團等部21個至22個師,爾后即可向徐蚌線迫進,如那時徐州守軍不撤,即可打第二仗,殲滅黃維、孫元良兵團,使徐州敵人完全孤立起來。9日,中共中央軍委根據華東野戰軍首長的建議,又進一步明確指出:"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愈堅決則愈能勝利。"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領導華東和中原野戰軍的行動,統籌淮海前線的一切事宜。</p><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月6日到22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在徐州以東碾莊地區,全殲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擊斃中將兵團司令官黃百韜,并給由徐州東援的邱、李兩個兵團以沉重打擊,國民黨軍第3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均為中共地下黨員)率個軍3個半師起義;中原野戰軍攻占戰略樞紐宿縣,并把由平漢鐵路東援的黃維兵團阻止在宿縣西南的南坪集地區,孤立了徐州的國民黨軍。第二階段,從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一部配合下,全殲黃維兵團于雙堆集地區,俘中將兵團司令官黃維;華東野戰軍主力于永城東北的青龍集、陳官莊地區包圍了由徐州西逃的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杜聿明率領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并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第三階段,從12月16日開始,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為配合平津戰役,穩住傅作義集團于平津地區,中原野戰軍集結于宿縣、蒙城、渦陽地區,進行戰備休整;華東野戰軍停止對杜聿明集團的攻擊、轉入戰場休整,開展強大的政治攻勢,瓦解國民黨軍。1949年1月6日,在東北野戰軍和華北第2、第3兵團對平津之敵完成分割包圍之后,華東野戰軍開始向被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4天激戰,于1月10日將其全部殲滅,擊斃中將兵團司令官邱清泉,生俘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杜聿明,歷時66天的淮海戰役勝利結束。</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戰役中,據不完全統計,華東、中原、華北三大解放區動員直接支援前線的一、二線民工達150萬人,擔架20.6萬副,手推小車88萬余輛;運送到前線的軍糧4.3億斤,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威力,有力地保障了戰役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三個有決定意義的最大戰役中的第二個戰役,人民解放軍以13.3萬人的傷亡代價,殲滅國民黨軍1個"剿匪"總司令部前指揮部,5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共55.5萬人,其中包括號稱"五大主力"的第5軍和第18軍,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至此,蔣介石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的精銳師團喪失殆盡,再也無力阻檔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了。</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戰爭期間的三大戰役都是毛主席部署指揮的,毛主席的高瞻遠矚,雄才偉略是無人可比的。毛主席在西柏坡小小的平房內發電報408封指揮打贏了中外矚目的三大戰役。</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歷時66天勝利結束。第一階段圍殲黃伯韜,第二階段圍殲黃維,第三階段圍殲杜聿明。蔣介石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的精銳部隊師團喪失殆盡。</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戰役中,據不完全統計,華東,中原,華北三大解放區動員直接支援前線的一、二線民工達150萬,擔架20.6萬副,手推小車88萬輛,運送到前線的軍糧4.3億斤,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威力,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戰役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偉大的戰略部署,前后方軍民協同作戰,由此才能保障各階段戰役指揮的偉大勝利,哪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勝利。大兵團作戰,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支前民工用小推車為前線運送糧食和彈藥,轉運傷員,為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淮海戰役,雖然作戰地點是粟裕選定的,但是大兵團作戰是毛主席部署指揮的,由華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配合完成的。具體的是粟裕指揮華北野戰軍第一戰役剿滅黃百韜兵團,劉陳鄧指揮中原野戰軍包圍黃維兵團之后完成第二戰役剿滅黃維兵團。第三戰役圍剿杜律明兵團是華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配合完成的同樣也是先包圍后殲滅。毛主席部署指揮定點打援,部署分階段圍剿戰役和部署調兵圍剿打擊前來增員的敵軍,部署封鎖敵軍可能出逃的方向。部署后方支前的民工,部署支前的糧食和彈藥來源及運輸,部署支前民工轉運傷員。前方后方整盤運作相互支援配合完成大兵團作戰,前后方配合缺一不可,歷時66天的大兵團作戰不是哪一方面軍或某個人能夠單獨指揮完成的,中央軍委負責具體的全盤部署指揮調動全局用兵,野戰軍領導負責前線指揮局部戰役。這戰役全盤部署調兵指揮的人就是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1日和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決定各野戰軍改為按序數排列,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p> <p class="ql-block">發華東局,(絕密)NO 749</p><p class="ql-block">總前委局,華東局,粟裕,中指,林羅,劉張李,肖陳,并告中原局,西北局彭德懷</p><p class="ql-block">總前委劉張李,粟張,并告林羅,彭賀</p><p class="ql-block">你們應迅速準備提早入閔,爭取于六七兩月內占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并裝備相機奪取廈門,入閔部隊只待上海解決即可出動,(二)應準備于兩個月后以主力或全軍向西進軍,二野目前主要任務是準備協助三野對付可能的美國軍事干涉,此項準備是必須的,有些準備即可制止美國的干涉野心,使美國有所謂,而不敢出兵干涉,但在上海,寧波,福州,被我占領并最好由三野以一部兵力協助山東攻占青島(假如上海占領后,青島敵軍尚未撤退),以后美國出兵干涉的可能性就很少了,那時二野就可以西進了。(三)四野現有兩個軍渡江,尚有六個軍已至隴海長江之間,約于六月上旬可渡江,另有四個軍正在新鄉地區出發,六月中旬可以渡江,四野主力六個軍及兩廣并對七月上旬或中旬湘鄉攸縣之線,八月可達永州,郴州之線,九月休息,十月即可尾隨白崇禧退路,向兩廣前進,十二月可能占領兩廣,一野(四個兵團約十五萬人),年底以前可能占領蘭州寧夏青海,年初準備兵分兩路,一路由彭率領位于西北,于明年開始經營新疆,一路由賀率領經營川北,以便于二野協作解決貴州四川西康。(四)如果上海,福州,青島等地迅速順利解決,美國出兵干涉長江上游一帶的可能性業已消失,則二野應爭取于年底以前占領重慶,并打通長江水路,如果二野能夠于八月一日左右開動或早一點開動,則上述任務是可能完成的,但此項任務在二野內部暫時不要下達,因為中央對此尚是一種提議,最后決定要等上海福州占領之后。(五)胡宗南全軍正向四川撤退,并轉向昆明撤退。蔣介石何應欽及桂系正在做建都西南重慶的夢,而欲消滅胡軍之川康之敵,非從南面進軍斬其退路不可,因此除二野準備經貴州入川之外,四野在消滅白崇禧占領廣西之后,應以一部經百色入云南,請林羅即令曾澤生早日出動南下,該軍是否已臨熱河出發,盼林羅查。你們意見如何盼告。</p><p class="ql-block"> 這是淮海戰役之后為四大野戰軍部署下一步作戰指令的毛主席手稿原文,此文同時調動四大野戰軍分兵先后于不同時間從不同地點出發奔赴各個戰場。從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用兵如神,心中自有雄兵百萬。解放全中國的大幕就此拉開。</p> <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解放戰爭由此開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手稿原文,(四野 林羅劉)</p><p class="ql-block"> 我們準備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 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們每年殲滅國民黨正規軍一百個旅左右,五年殲敵五百個旅左右,就能達到此項目的。過去兩年共殲敵正規軍一百八十九個,平均每年九十四個半旅,平均每月八個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軍殲敵正規軍三百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八月)我們希望能殲敵正規軍一百一十五個旅左右,此數分配於各兵團要求爭取…。</p> <p class="ql-block">"各部須于卯架之日(四月二十日奪取安慶至南通沿線北岸所有要沖◇唯安慶、兩浦◇浦口、浦鎮◇暫避鋒芒,另需控扼江心洲諸島(含揚中縣域)。"字里行間透露出軍事統帥的深謀遠慮◇既避開敵軍重兵防守的堅固要塞,又像圍棋高手般在千里江防線上布下關鍵棋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会同县|
高青县|
海林市|
甘泉县|
开封县|
石河子市|
海南省|
上杭县|
平阴县|
萝北县|
岳阳县|
乳源|
盈江县|
长乐市|
元谋县|
霍林郭勒市|
永登县|
九台市|
井冈山市|
电白县|
调兵山市|
新民市|
长岛县|
灵宝市|
内江市|
桐乡市|
新宁县|
大邑县|
麻栗坡县|
池州市|
栾川县|
襄樊市|
正蓝旗|
尼勒克县|
镇平县|
龙陵县|
恭城|
天峨县|
剑川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