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嚴家炎說“凡有華人之處必定會有金庸小說”,我最喜歡被譽為“金庸武俠之最”的《天龍八部》。在小說主角中,多數讀者對蕭峰贊美頗多,而對段譽虛竹,特別是容貌丑陋,言語木納的虛竹頗多微辭,并用“迂腐”概括其性格,帶有呆、傻之意,但我最喜歡他,我認為正是那“迂腐”的性格造就了虛竹頗具傳奇色彩、戲劇色彩的人生。<br> 虛竹自幼在少林寺長大,受佛家思想影響很深,把佛家為仁為善、苦樂隨緣等訓告奉為生活準則,“珍瓏棋會”上,真誠善良的虛竹,為了救大惡人段延慶,冒險下子,令他戲劇性地成了天下神之又神的“逍遙派”的掌門。但忠厚老實的虛竹,雖然叫了無崖子“師父”,但他始終堅信自己是少林寺的和尚,事后見少林僧人離去,就溜了,要回少林稟告師父,再考慮是否可當逍遙派掌門,的確“迂腐”。但事實證明,這一不思變通的“迂”行,卻是聰明睿智之舉。第一,他這樣可以不按無崖子的安排到大理無量山中尋李秋水,因為李秋水已經不在無量山中,而且武功秘笈又被段譽取走,所以去也白去;第二,逍遙派的人特別喜歡以貌取人,所以虛竹如果真到無量山找到李秋水,她也不會教他什么的。后來一見面,李秋水即說他“丑八怪小和尚”對他十分鄙夷;第三,恰好是這一溜卻遇到了天山童姥,他又一直不肯叫無崖子為師父,一再申明不愿當逍遙派掌門,甚至把貴無可比、尊不可言的七寶指環讓給了童姥;一直以少林和尚自居不愿殺生,不食葷腥;一直視少林武學為正宗,視童姥武學為旁門左道,不愿學習;一直堅持“苦樂隨緣”“無求乃樂”的信念,但又愿為童姥犧牲,哪怕是性命……這一系列“迂”行,恰消除了天山童姥的猜疑心,證明了他的無私與至誠,讓天山童姥打消了心中的一切顧慮,要殫精竭慮地硬逼他學自己的武功。 <br> 虛竹的經歷中,“護戒”與“破戒”是最讓人忍俊不禁的部分,是讀者感到虛竹最可愛的部分,同時也是讀者們為之冠以“迂”的最重要部分。犯戒之事他絕不為,但他在護戒的同時又伴生出許多犯戒。在小店里,特別強調要“半點葷腥都不能落的素面”,結果阿紫在他的面里放了雞湯,混了肥肉;天山童姥要他殺鹿,他不肯,結果一會兒就殺了人;在冰窯里他不食葷腥之物激怒了天山童姥,抓來西夏公主,令他破了淫戒……就這樣在他的不斷維護下不斷破戒。在他破了淫戒后,終于失去了護戒信心,從護戒變到自覺“破戒”——“拿起雞腿只是食,而不知其味”。這卻讓他擺脫了物質層面“佛”的束縛,升華到對精神層面“佛”的追求,自然而然地達到了“瑤臺本無鏡,何處染塵埃”的境界,心中本無葷素之別,生死之差,淫欲之邪,又護什么呢?為什么護呢?所以,他的“迂”反而促成了對“佛道”更精深、雋永的理解,一下子超越了像鳩摩智、神山大師等假佛,成了真佛。<br> 虛竹深受佛教思想影響,他在護戒、破戒、尋找愛情等世事中,獲得了精神升華, 自然地實踐了我們常說的“仁善、忠信、義勇、真誠、豁達”,“一切隨緣”“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難得糊涂”等人生哲學,不為榮尊顯貴喜,不為悲怨哀怒愁,不為謠諑謗詬苦。對人待物從不刻意,在無欲無求中自然天成,所以他總能事事如意——不求武卻成了絕頂高手,不奢情卻擁有情人,無欲權卻成了西夏附馬,靈鷲宮主人。反之那些熱衷名利者,慕容復舍棄了人生中的友誼、愛情、親情,常伺機而動,籠絡人心,野心復國,堪不破“虛無”之理,終成了精神錯亂的狂想者;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不明了“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的道理,同門相煎,為世俗之念,市井之快所困,九十多歲仍為美丑情孽爭吵不休,被自己設下的地獄煎熬一生,把自己的幸福寄望于他人,多么可悲可嘆呀!這正印證了薩特“他人就是地獄”的名言。<br> 因此虛竹性格的“迂”不是傻,不是蠢,而是一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生的態度。在物欲橫流的當代,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人生中也許以這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生的態度,放寬心境,順其自然,或許更能成為快樂幸福的生活者。</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平乐县|
栾川县|
同心县|
西华县|
成安县|
会昌县|
襄樊市|
崇义县|
黄山市|
肥西县|
嵊州市|
出国|
汕头市|
长葛市|
西林县|
吉隆县|
合山市|
武功县|
凤山县|
洪洞县|
麻栗坡县|
漾濞|
得荣县|
永泰县|
临西县|
仁寿县|
绍兴县|
黑水县|
七台河市|
哈巴河县|
秭归县|
手游|
永福县|
时尚|
平潭县|
合江县|
文水县|
永嘉县|
织金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