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紅軍細爹_譚傳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譚百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天,二嫂為找山林證上交到村,找出當紅軍細爹的有關證件。</p><p class="ql-block"> 二嫂,奇怪著!山林證我還是認得的。這幾張小紙片,到是沒有看過。</p><p class="ql-block"> 二嫂,順著她的兒女們口吻大喊:“三大,三大,你幫我看看,這些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接過二嫂遞過來的幾頁小片片,戴上老花眼仔細端詳著。</p><p class="ql-block"> “哈哈,我驚奇著!共和國的珍寶,譚氏宗族的驕傲啊!這可是我們家族的傳家寶呀!”</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聽到人講,細爹譚傳連,20多歲就跟著麻城的小伙子跑了,到解放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我家爹爹譚傳明,從河南畈村老家譚垸,搬遷到腰磨畈村“譚垸”落戶,細爹小,跟著我爹一家子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 “長兄當父,長嫂當母”我爹幫細爹托人說親,找了個童養媳。不知是細爹爹不同意包辦的婚姻,還是自己有了思想,毅然決然的拋家棄妻出走他鄉。</p><p class="ql-block"> 細爹后來如何呢?孩提的我,聽二父譚家鵒的兒子百川大哥說:“細爹走后,至到解放回家兩次。50年從河南軍區辦理革命軍人家庭優待證回英山老家一次。第二次是我父母結婚回家一次。”</p><p class="ql-block"> 我把二嫂給我看的細爹譚傳連畢業證書! 用手機拍攝下來啦!</p><p class="ql-block"> 證書文字是:畢業證書隨字第109號,援西軍隨營學校第一期第二連學員譚傳連學習期滿,經本校考察學習成績尚屬合格,準予畢業,除呈報備案處特給證書。隨營學校校長張才千(章)政治委員許達友(章)公歷一九三七年六月廿三日給。</p><p class="ql-block"> 證書左邊印有列寧的頭像,兩個五角星中間還有齒輪鐮刀及一支帶刺刀的步槍,這大概是援西軍隨營學校的校徽吧!</p><p class="ql-block"> 證書的質地是絲綢緞的,還加蓋著“中國人民抗日紅軍”的紅色大印。</p><p class="ql-block"> 證書正面中間印有紅色的宣傳標語“為民族徹底解放而奮斗”幾個大字。下面是三個軍人全副武裝的圖像。</p><p class="ql-block"> 這可是細爹當紅軍投身革命的歷史見證,這也是多么珍貴的歷史文物啊!更是我們家的傳家寶貝呀!</p><p class="ql-block"> 從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軍人家屬優待證,得知細爹從一九三一年參加紅軍到一九五零年這一段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人民政府軍屬優待證軍字第794號,譚傳連同志在_部工作,應接軍屬優待條例享受優待,特發此證為據。主席:李先念,副主席聶洪鈞、王任重,一九五零年_月_日。</p><p class="ql-block"> 家長姓名:譚傳明,軍人姓名:譚傳連,年齡四七,性別男籍貫湖北省英山縣楊柳區宋家塝村,部別:一九三七年紅軍援西隨營學一期畢業,入伍日期:一九三一年。家庭狀況:人口十三人,土地:打谷五十九石,牛一頭,豬一口,直系親屬三,填寫機關英山縣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 正面是:革命軍人家屬優待證,大紅印章篆刻著湖北省黃岡行政區專員公署字樣。</p><p class="ql-block"> 從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軍區政治部頒發革命軍人軍屬證,得之細爹解放后在河南軍區某部隊工作。</p><p class="ql-block"> 證件右頁上印有毛主席,朱德司令的頭像,下面紅色大字“無上光榮”。</p><p class="ql-block"> 左頁內容為:英山縣長楊柳區長腰磨畈村長,貴縣楊柳區腰磨畈村譚傳連己參加本軍工作,按人民戰士之規定享受優待。河南軍區政治部,一九五0年二月七日發。紅色大印“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軍區政治部”。</p><p class="ql-block"> 從一九九0年修訂的《譚氏宗譜》第二十七卷下卷中的內容看,細爹后半生工作、生活及家庭狀況。</p><p class="ql-block"> 《譚氏宗譜》這樣記錄的:傳律,正禮三子,字傳連。一九二九年參加革命,歷任廣州佛山髙窯地委聯絡站站長,紅四方面軍隨營學校政委,并隨同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直達延安。生于癸卯一九0三年十月十四日亥時,一九九七年歿于廣州,葬失考。</p><p class="ql-block"> 久在外無從查考,娶覃蓮英,生失考。子一家國,女一銀貞。</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就崇拜著細爹,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多么偉大的事兒。</p><p class="ql-block"> 我讀過毛主席寫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p><p class="ql-block"> 多么壯麗的詩篇,多么偉大的紅軍,多么英雄的細爹啊!</p><p class="ql-block"> 作為譚氏宗族的先輩,在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統治下,在白色恐布之下接受著救亡救國的先進思想,毅然地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是多么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回家,我爹想給他操辦與童養媳細奶奶的婚禮。由于種種原因,細奶沒有和細爹成婚。第二次,是父親譚博文與母親胡玉平28歲結婚時才回家的。</p><p class="ql-block"> 自此之后,直到細爹逝世,再沒有回家。</p><p class="ql-block"> 二父譚家鵠與細爹譚傳連有書信來往,得之組織為了關照細爹的生活,為他找了個廣州的細奶。</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細奶,不多時得了一場病,雙目失明。一直和我大伯父譚家鴻過日子,77年在家去世。</p><p class="ql-block"> 后來,為了紀念細奶的一生默默著奉獻,也為細奶為我們一大家的晚輩付出,特寫了一篇文章《清明祭》來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也六十有二,退休在家,也可以說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之時,思念我的祖輩的同時,更想著我一生未見的紅軍細爹___譚傳連。</p><p class="ql-block"> 知道細爹故事的前輩,都過世了。與廣州細爹家的后人家國叔父們,也沒一丁點真相。</p><p class="ql-block"> 細爹譚傳連,老紅軍戰士。當年的愛國救國先進的家國情懷,胸有天下為公之抱負,更有男子漢鐵血兒郎的精神,更還有跟著毛主席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氣概,趕走了日本佬,解放了全中國的壯舉。雖不能功成名就成為開國大將、將軍之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也有他驕傲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我們家,要把細爹帶回家的珍貴證件當成傳家寶,一直珍藏著,一直教育著我們及后輩的子孫們。</p><p class="ql-block"> (定稿于2024年12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譚百康,中共黨員,高級教師。黃岡市作家協會會員、鄉村人才庫認證鄉村作家、中國新時代詩人檔案庫認證詩人。系黃岡市英山縣實驗小學教聯體河南畈小學一名退體教師。</p><p class="ql-block"> 教書育人42載,桃李滿園且芬芳,在教學工作的同時,酷愛新聞寫作,且十幾年中堅持不懈,小有虛名,曾在《中國婦女報》巜荊楚網》《黃岡日報》《中國鄉村雜志》《楚文學》等知名報社發表稿件若干。1992年在《黃岡日報》科教周刊發表《農村校車問題亟待芻議》一新聞稿曾獲《黃岡日報》好新聞一等獎。平時寫有散文,詩歌等作品在《中視網》《清風網》《英山教育信息網》《云上英山》等媒體發表。</p><p class="ql-block"> “用心用情用功站好三尺講臺,講好教育故事,甘為人民教育事業的孺子牛”我不斷努力而追求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為民族徹底解放而奮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無上光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家屬優待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河南軍區政治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湖北省革命軍人優待證內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革命軍人家屬優待證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湖北省黃岡行政區專員公署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紅軍援西軍隨營學校校長張才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譚氏宗譜》譚傳律之記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譚氏宗譜》名人錄之記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張才千之資料</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平定县|
三门峡市|
曲阜市|
平南县|
阜平县|
怀化市|
南川市|
罗平县|
贵阳市|
韶关市|
乐陵市|
吴川市|
九寨沟县|
东兰县|
宁德市|
龙泉市|
福州市|
车致|
衡东县|
满城县|
桑植县|
米林县|
瓦房店市|
平定县|
济阳县|
涟水县|
江油市|
鹿邑县|
桂东县|
辽源市|
遵化市|
阳江市|
肇源县|
大连市|
什邡市|
上饶市|
昌都县|
临江市|
明溪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