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被譽為歐洲的母親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她發源于德國的黑森林,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等10個國家,最后注入黑海,其中流經最長的國家是匈牙利,而匈牙利境內最美麗多姿的一段則是多瑙河灣所經過的三個小鎮。 這三個傳奇小鎮分別是埃斯泰爾戈姆、維謝格拉德、和圣安德烈,均位于布達佩斯的上游,多瑙河的右岸,歷史都十分悠久,可以說是匈牙利王國誕生與成長的縮影,也集中代表了多瑙河文化的精華,被稱為多瑙河灣三小鎮。 多瑙河流經這里之前一直是自西向東,在經過這三小鎮時發生90度的急轉彎,原本東西向的河流變成了南北向,然后抵達布達佩斯時從城中穿過,留下了一段“右手布達,左手佩斯”的佳話。 <div><b><font color="#ed2308">1、埃斯泰爾戈姆鎮 ---- 匈牙利的舊都、皇室與宗教的心臟 </font></b><br></div> 埃斯泰爾戈姆鎮距離布達佩斯60公里,是三個小鎮中最遠的一個,我們先來到這里,參觀這座位于匈牙利西北部邊境上的千年古城。 藍色的多瑙河從小鎮旁邊靜靜流過,河對面就是我們前天剛離開的斯洛伐克。 小鎮雖小,卻有著最響亮的名片:它是匈牙利歷史上最早的首都,也是匈牙利王國第一位國王圣伊什特萬誕生、成長、并加冕的地方。 公元960年,從亞洲來到這里的馬扎爾人的首領蓋薩大公選擇在小鎮中心的城堡山上建立城堡和宮殿,他的兒子就是后來的伊什特萬一世國王。 <div>這座匈牙利排名第一大的埃斯泰爾戈姆圣母升天大教堂,最早就是伊什特萬所建,公元1001年伊什特萬在這里舉行加冕典禮,成為匈牙利王國的第一位國王。<br></div> 自那時起直到13世紀中葉,埃斯泰爾戈姆一直是匈牙利的首都,也是匈牙利宗教的發源地,天主教的中心和皇室的住地。直到14世紀,首都才遷至維謝格拉德(即我們待會要去的第二個小鎮),后來再遷至布達佩斯。 可惜老教堂已于1180年毀于戰爭,此后在此興建的教堂也屢受戰爭摧殘,尤其在被土耳其奧斯曼人占領期間,被添加清真寺元素,壁畫雕像等均遭破壞,所幸整體框架仍存,成為新教堂建設的基礎。 如今我們看到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820年,1869年完工,用了近50年時間,是匈牙利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大教堂,也成了小鎮的標志性建筑和最著名的景點。 教堂主體建成后曾舉行了盛大的典禮,匈牙利國寶級大音樂家李斯特專門譜寫了“大彌撒曲”作為獻禮,并親自擔任指揮在典禮彌撒上演奏。 <h3>教堂正門前的廣場上矗立著圣伊什特萬國王的雕像。當年正是他帶領全民信奉了天主教,從而贏得西方的支持,才使得匈牙利得以生存壯大,匈牙利多地有紀念他的雕像。</h3> 教堂的正門有8根羅馬巨柱,高大雄偉,墻體上精雕細刻,整體外觀莊嚴典雅,壯麗秀美。 教堂旁邊城堡山下的紅頂建筑,是老皇宮遺址。 昔日的皇家宮殿,如今已改為學校和圖書館。 穿過大教堂一側的古城堡,我們便來到教堂背后的花園。 草地中央的騎馬青銅像,可能也是圣伊什特萬國王的。 面向多瑙河的這座巨大紀念碑呈現的是加冕時的場景:大主教手握王冠,正在給伊什特萬王子戴上,兩個羅馬式拱門在上方相交,組成一個傾斜的十字架,象征著圣伊什特萬的王冠。 紀念碑旁邊的城堡觀景臺,是俯瞰小鎮和多瑙河美景的絕佳之地,包括河對面的斯洛伐克的斯圖羅沃城也盡收眼底啦。 緩緩流淌的多瑙河在這里拐了一個彎,繼續向東,河面上不時有游船駛過。 這個有著雙塔的建筑是小鎮上的一座神學院。 <h3>河上連接兩個國家的綠色大橋叫作瑪利亞·瓦萊莉亞大橋,名字來源于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和茜茜公主的女兒瓦萊莉亞公主。匈牙利人對茜茜公主極為好感,因為她極力促成的奧匈帝國,是匈牙利歷史上的最強盛時期。</h3> 大橋最初落成于1895年,1944年二戰期間,撒退的德國軍隊毀壞了它,2001年后重新建起。 藍天下昂然屹立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記載了匈牙利這個國家的誕生,也見證了小鎮的驕傲與輝煌。<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2、維謝格拉德鎮 ---- 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font></b></div> 維謝格拉德小鎮也是一座歷史名城,它坐落在多瑙河的懷抱中,距離布達佩斯僅40公里。這里高山峽谷,林泉交錯,地勢險要,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p class="ql-block">公元前古羅馬人曾在此修建城堡作為軍事要塞。1308年卡洛依奪得匈牙利國王后,便把首都從埃斯泰爾戈姆遷至這里,不僅繼續在山上修墻筑堡,還新建了豪華的宮殿,前后歷經二百多年。</p> 建在維謝格拉德山頂的這個防御工事因海拔較高,時有云霧籠罩,故又被叫作“云堡”,它占據了維謝格拉德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可控制多瑙河上的水陸交通,易守難攻。 據說在馬加什國王統治時期,維謝格拉德城堡達到了輝煌的頂峰,城堡里的王宮有350個房間,并有用紅色大理石建成的噴泉,是當時匈牙利最大的城堡和國王的重要行宮。 可惜自1526年土耳其人大規模入侵匈牙利后,匈土雙方多次爭奪,歷經戰亂的城堡滿是傷痕,直至1686年,在土耳其人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攻擊下,城堡被毀,室內搶劫一空,宮殿只剩殘墻斷壁,成了一片廢墟。 導游說現在的城堡還在發掘修繕中,盡是廢墟沒啥好看的,免得爬山了,就把我們帶到半山腰的一個觀景平臺上,俯瞰多瑙河兩岸小鎮鮮艷的民居,遙看位于山巔的維謝格拉德城堡。 <h3>這里有號稱多瑙河上最漂亮的轉角,東西走向的多瑙河在這里拐了個大彎,自此開始到布達佩斯很長的一段都是南北走向啦。</h3> 回來后有點不甘心的我從網上下載了兩張圖片,終于可以看清維謝格拉德城堡的歷史真面貌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335年卡洛伊一世曾邀請波希米亞國王和波蘭國王,為抱團取暖在云堡舉行合作會議,建立了第一個中歐聯盟。時隔600多年的1991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領導人再次聚首這里,決定成立“維謝格拉德集團”。所以維謝格拉德是個既有政治含義、又有歷史沉淀的杰出代表哦。<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3、圣安德烈鎮 ----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藝術小鎮</font></b></div> 圣安德烈鎮是多瑙河灣串起的第三個小鎮,距離布達佩斯僅20公里,因它的讀音很像中文“山丹丹”,故又被當地華人叫作山丹丹小鎮。 圣安德烈小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最早是塞爾維亞人在此定居經商而逐漸發展起來,為小鎮帶來了獨特的巴爾干建筑風格和東正教教堂?,并建立起東正教教會?。 在15到16世紀時曾遭到土耳其人的摧毀,后又以巴洛克風格重建?,從而形成了小鎮豐富多彩的建筑風格。 小鎮蜿蜒起伏的街道皆以石塊鋪成,色彩明快的房屋鱗次櫛比,寧靜古樸,滿載著中世紀的歷史韻味。 不到3萬人口的小鎮上就有7座教堂,不同風格不同尖頂的教堂代表著不同族群的信仰。 位于主廣場旁的布拉戈維什坦斯卡教堂,是小鎮最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1752~1754年間興建,教堂有著優美的綠色尖頂鐘樓。 每到節假日或旅游旺季,常常有多達3倍于常住人口的游客前來休閑度假,可見小鎮的魅力不凡。 19世紀末,匈牙利的藝術家們發現了這個距離布達佩斯僅半小時車程的美麗小鎮非常宜居,起先來此消暑,而后搬來長住,使圣安德烈鎮成為了藝術之鄉。 著名畫家貝爾貝勞還在這里成立了“圣安德烈畫家協會”,如今小鎮開設有多達10家博物館、紀念館和畫廊。 日積月累形成的濃郁藝術氛圍,也造就了一批作家和戲劇藝術家,當地舉辦的展覽、藝術節和各種演出一年到頭接連不斷。 小鎮路邊的民房幾乎都成了各式各樣的店鋪,兜售民族特色產品、工藝品和古董等。 主廣場是圣安德烈小鎮的中心,這里圍繞著許多瑰麗的巴洛克風格建筑,很多當地人就在秋日暖陽下享受舒適的午餐時光。 在主廣場中央有1763年當地商人募捐建造的巴洛克十字架紀念碑,紀念該鎮幸運地躲過瘟疫災害。廣場和這個十字架紀念碑在蔡依林拍攝的《馬德里不可思議》音樂錄影帶中曾出現過。 穿過鎮上的小街可直抵溫潤文藝的多瑙河畔,沿著河岸緩緩而行,看碼頭上船來船往,也是當地人最愛的休閑方式。 如此充滿文藝氣息和古色古香的浪漫小鎮,太富有感染力啦,真值得在此細細品味慢慢感受哎!<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4、格德勒古堡莊園 ---- 茜茜公主最愛的行宮</b></font></div> <h3>格德勒古堡莊園也被稱為“茜茜城堡”,建于1735年,曾經是匈牙利貴族的莊園,位于布達佩斯郊外約30公里處。</h3> 奧匈帝國建立后,匈牙利貴族將莊園城堡裝修一新,作為加冕禮物獻給了哈布斯堡國王約瑟夫和伊麗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作為他們的行宮。 <div>為了逃避維也納宮廷的繁文縟節,茜茜公主在這里度過了她人生中最平靜美好的日子,紅色的屋頂、米白色的外墻充滿著童話般的氛圍,這里也成了茜茜公主最喜歡的行宮。<br></div> 宮殿共有103個房間,其中67間供傭人居住。如今已依照原樣修復開放了26個廳室,包括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和皇后的臥室,皇帝的工作室,儀式廳,鍍著白金的禮堂等,但很多房間不允許拍照。 茜茜公主真心喜愛匈牙利,她的故事在匈牙利流傳甚廣,而匈牙利人民也回饋了她足夠的敬仰與熱愛,凡茜茜涉足過的地方,在地圖上都會有'SISI'標志。走進這里就像走進茜茜公主的私人博物館,讓人追憶起茜茜公主曾經的生活軌跡。 茜茜公主鐘愛紫羅蘭色,所以莊園內涉及她的房間都呈現出這種溫柔的充滿夢幻的紫色,包括墻壁、窗簾、甚至家具。 房間里還原樣擺放著茜茜公主當年的家居用品,以及許多珍貴的肖像油畫。 茜茜公主曾用過的鋼琴如今靜靜地立在大廳一角。 樓下的小型教堂,祭臺、吊燈、墻上的裝飾等都非常精致,盡善盡美。 以紫紅色為基調的房間是奧皇弗朗西斯·約瑟夫的臥室、書房和客廳,配有相應色彩的家具、地毯和窗簾。 展出的家具不多,但都很小巧別致,從中表現出當年男主人的幾分清心寡欲。 其實弗朗西斯·約瑟夫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奧地利,很少來這里,平時這些房間是閑置的。 墻上有歐洲著名畫家繪制的巨幅油畫,再現了奧皇弗朗西斯·約瑟夫和茜茜公主加冕時的盛況。 無論茜茜公主的肖像畫或石膏像都十分漂亮,不愧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哎。 可惜紅顏薄命,這位流光溢彩的美人一生都活在憂郁和壓抑之中,60歲時被一個無政府主義分子莫名其妙地刺殺身亡,結束了華麗又灰暗的一生。 唯一慶幸的是,匈牙利人始終沒有忘記她,光在布達佩斯就有好多以她命名的建筑或廣場:比如橫跨多瑙河的伊麗莎白橋和矗立著摩天輪的伊麗莎白廣場等等。 宮殿后是一大片花園和綠地,種植了薰衣草、風信子、雛菊等各種花卉和樹木植物,花園清新宜人,草地非常開闊。 茜茜公主熱愛騎馬,所以草地就是她平時騎馬的場地,據說在花園另一側還建有超大的馬廄和騎術房,可惜展覽館要關門了,我們來不及過去參觀啦。 回看暮色中的格德勒宮,格外神圣美麗,優雅端莊,相信茜茜公主的在天之靈會為之欣慰的。<div> (未完待續)</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斗六市|
湖州市|
丹凤县|
平凉市|
安泽县|
兴仁县|
綦江县|
溧阳市|
格尔木市|
昆山市|
江源县|
澜沧|
小金县|
广宗县|
北票市|
重庆市|
荃湾区|
湘乡市|
讷河市|
扶绥县|
托克托县|
桓仁|
嘉峪关市|
庆城县|
乐清市|
巴塘县|
阿克|
灵山县|
吴旗县|
和龙市|
平遥县|
西华县|
长顺县|
察隅县|
福鼎市|
卫辉市|
襄城县|
乐昌市|
哈尔滨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