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江山如此多嬌 一一2024年國內游足跡 精選之一江蘇篇

越老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因年初連續出境游兩次,4月才開啟了江蘇的高郵、興化、淮安、鎮江、無錫和南京6城市的國內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春天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更是每年春季旅游的一大熱點。我國地大物博,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著名的油菜花海眾多,如云南羅平的峰林油菜花,陜西漢中、重慶潼南的平原油菜花,江西婺源的梯田油菜花,青海門源、祁連雪山下的油菜花,江蘇興化的千垛油菜花等等。從油菜花田的形式看,大部分是山地或平原,只有興化油菜花田是水鄉,獨樹一幟,這也是我本次江蘇游的首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陽春時節,興化垛田金黃色的油菜花盛開于千垛之上,猶如一片片黃云漂浮于水面,如夢如幻。置身于一望無際的千垛花田之間,感受微風中撲面而來的醉人的菜花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觀垛田油菜花的效果最好是在高處,景區只有一個觀景臺高度不夠,只好用朋友無人機拍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為了近距離的細游垛田,我們選擇在水鄉民宿住了兩晚。我利用早晚時間在村里溜達,觀察和體驗水鄉人家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旅行就是學習在這里又得到了驗證。到了興化才知道,垛田這種形式不光是美景還是文物。750年前,在泥土奇缺的江南水鄉澤國,當地先民們不斷地從沼澤草地中取土,堆積成垛,并在垛上種植農植物,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奇持景觀:一條條河溝,縱橫交錯,將一塊塊水田分割成千百個小島。當地人將"島”稱之為"垛”,形狀各異的垛田,好像幾何圖形,又好像八卦陣圖,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后來村民們又將傳統的油菜種植與垛田獨特地貌相結合,形成了"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享譽世界的美景。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絕無僅有,也是目前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2年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興化千垛油菜花景區,河港縱橫,菱藕飄香,人在花景走,船在水中劃,花在岸邊笑。不起眼的油菜花,在垛田上書寫的是奇跡,釋放出的是濃郁花香。泛舟其中,如入迷宮,讓人迷醉,旖旎風光令人流連忘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為促進旅游,當地政府和村民努力拓寬觀光渠道:在田間修建了觀光塔、棧道、碼頭,開啟了游船;春天種油菜花,秋天種菊花,延長了垛田的旅游時間;在形式上白天可乘船在水中游,可在棧道走路過橋看花海;晚上可在觀景臺看燈光秀,欣賞夜晚天地水田交織的垛田花海景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興化的兩天里,我們更是看不夠,玩不夠,倘洋在金黃色花海中,在棧道漫步、登高處觀景,坐了大船和村民的小船,用不同的角度觀垛田、游河道、賞花海。盡情地享受這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田園畫卷,如夢如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只是有點小遺憾,在當地沒有找到秋天菊花的照片,畢竟還是春天的油菜花名聲太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從千垛油菜花海景區出來,我們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興化行的第二站,有號稱“蘇中九寨溝,華東鳥天堂”之美譽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紀70年代,這里是一片地勢低洼荒草叢生的灘地,周邊居民取土抬高部分荒灘堆集成垛田,并在田中種植池杉、水杉等經濟林木,形成規模后又搞了配套建設,成就了興化的又一生態旅游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進入景區后,走在建在水中的觀景步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旁都是直入云霄參天水杉樹,這種非常獨特的風景把我們驚艷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坐著小船在綠水中漫游,觀賞著縱橫交錯的溝壑河溪,看著郁郁蔥蔥的遮天樹冠勾勒出的一幅幅美妙的綠野茂林畫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船后我們繼續沿著木棧道漫步深入到水上森林之中。這里,木道曲徑蜿蜒,匍匐著伸向森林深處,宛如靈動的脈絡,參天水杉與垛田風光融成一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這里,水是森林的靈魂,森林在水的滋潤下,濃蔭蔽日,像撐起了一把天然的巨傘,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一道道的光斑,如夢幻般的光影之舞,令人亮眼!森林深處如入清涼之境,隔絕塵囂、恬淡寧靜。在這自然之美,和諧之美的環境中,形成了林中有水,水中有魚,林中有鳥的水鄉景觀;春季二月蘭盛開,秋季菊花綻放,真不愧為國內獨一無二美妙生態景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萬多株水杉、池杉等樹木,高大茂密、生機盎然。區內河道縱橫,水系豐富,遠遠望去,整片森林像是浮在水面上,森林和水面靜靜相望,將髙大樹木的影子投放到水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興化特有的水上森林景觀,吸引著八方游人,也讓我們流連忘返,這里真不愧是興化版“綠野仙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河通古今,一脈傳千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中國東部平原上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蘇是擁有京杭大運河沿線遺產資源最多的省份,從高郵開始,我們一路和大運河多次相遇,近距離的了解和觀賞了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運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郵,雖然城市不大,卻有很多光鮮的頭銜:世界遺產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等。高郵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0年建城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城驛是從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站,是高郵第一景點,千年驛站,郵政快遞的鼻祖,高郵城市的由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運河畔的鎮國寺,是一座唐代古寺,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有2200多年的歷史的淮安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歷史上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1鎮淮樓,是淮安市的地標,建在南北朝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3、4淮安府衙,建于明朝1370年間,一直沿用至清末,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全國僅存的兩座格局完整、主體建筑尚存的古代府衙建筑群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總督漕運公署遺址作為大運河遺產點之一,已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淮安人杰地靈、人文薈萃,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故鄉。參觀周恩來紀念館和故居是我們到淮安的第一個目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3是1976年周總理去世,“十里長街送總理”時,載著總理遺體的靈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4是仿照中南海周總理辦公室原型建成的</b>——<b style="font-size:22px;">西花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喜歡紀念館對總理的一句評價:“把中國人的德行彰顯到了極致!”這么多年了,一提周總理,總是讓我們這一代人充滿思念之情,音容猶在,豐碑永存。周總理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懷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參觀周總理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2,大鸞是總理父母為其取乳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3,故居院子里的海棠盛放一年年,寄托著我們對總理的思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總理故居,記載著總理在家鄉12個春秋的痕跡。現在這座被陽光撫摸的小院,每天迎來四面八方、絡繹不絕的人們,大家都是帶著對總理無比敬仰之情走進小院,尋覓周恩來留下的人生第一聲啼哭,尋覓他留下的童年歡笑聲,尋覓他留下的瑯瑯讀書聲,尋覓他留下的擔當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船游里運河文化長廊。乘坐畫舫一路向前,兩岸風光盡收眼底,石牌坊、碑刻、船塢、水閘等古跡韻味十足。夜晚的景區亮起燈火,美麗又夢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淮安是一座與水結下不解之緣的城市,淮河為她起名,大運河伴她成長,洪澤湖護她平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里運河是京杭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1959年,為滿足航運,大運河被裁彎取直,留在淮安城區的一段卸下了水運之職,成為一條內城河,即為如今的淮安里運河。時至今日,輝映千年的古運河宛如一條碧綠絲絳串聯起淮安市區,成為了中國大運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淮安地處在我國南北地理分界帶上,這幾年為當代中國創建出一個新詞語——“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并積極探討和塑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地理文化——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標志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長期以來,我國在南北地理分界上一直沿用最權威的“秦嶺</b>——<b style="font-size:22px;">淮河一線”的寬泛概念。地處這個分界帶上的淮安市,為普及地理、氣象知識積極探討,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并經國家測繪局批準:運用了具體、明確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概念,并巧妙地利用遺存的舊橋墩,廢物利用地建造了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標志園,填補我國城市地理文化標志的空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個標志園也成為了我們此次江蘇游必打卡之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3是我站在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的大圓球上,一腳跨越南北,球的籃色代表北方氣候,紅色代表南方氣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鎮江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鎮江的特色是三山一渡: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2、3金山公園的金山寺是一座千年古剎,歷史文化名寺,水漫金山歷史故事流傳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4、5焦山公園的焦山為江南著名古剎之一,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我們是乘輪渡進入,可登高望遠,可觀碑林石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6、7北固山公園以險峻著稱,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國時"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8、9西津渡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街,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時期的樓閣,都是別具風情的建筑。現在,這里既是保存著大量文物古跡的歷史街區,也是觀光游覽、吃喝玩樂的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游覽了江蘇4個城市后,我們到了無錫,進入了本次江蘇行的正式課目:為90高壽的五姨祝壽。五姨90大壽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是必須要到場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姨是我所有的親戚中最喜愛的老人,我們小時候經常得到她的照顧,從她身上我們體驗到了慈母的愛。待我長大長人后,我也對她回報了兒女的孝心。此時此刻,那些年那些難忘的往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里難以泯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幾年不見,歲月的滄桑無情地摧殘著老人,手腳靈敏、游山玩水的日子已經過去,現在出門不是拄著根拐杖就是推著輪椅,總讓人不免想要攙扶她一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無錫,我們繼續游覽大運河。無錫的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它北接長江,南達太湖,全長四十多公里,縱貫無錫城區;而無錫也是京杭大運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無錫,是我來過多次的城市,每次都要游古運河,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樣。我們從南長街坐船游古運河,一句“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引起了我的共鳴,它是無錫古運河的實際寫照。悠悠運河水,見證了無錫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承載了河畔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運河河畔商埠沸騰的場景,今天依然以滲透到河畔江南人家的生態風貌而展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無錫的蕩口古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南多古鎮,蕩口有特色,它不僅水鄉風光美,更以名人輩出而揚名。從這里走出的名人有20多位:我國第一艘木質明輪蒸汽輪船設計者、數學家華蘅芳,國學大師錢穆,漫畫家華君武,作曲家王莘,科學家錢偉長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蕩口古鎮南接太湖,北貫長江,是“八湖福地,尚善水鄉”、是中國最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無錫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在古鎮游玩,除了滿滿的江南水鄉的韻味,我們更欣賞和喜愛它重視教育、尚德樂善的古鎮文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告別了無錫,我們把江蘇游的壓軸戲在南京。20多年前來過南京,常規景點打過卡,但是和自由行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一回,我把對南京的向往都落在了足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著2300年人文歷史的玄武湖,東依紫金山的秀美,西傍明城墻的雄偉,北接南京站的繁忙,南靠覆舟山的寧靜,也是到南京的必打卡之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在湖中心游覽景點后,坐船游湖,因喜歡這里的景色,就造擇了住在玄武湖邊的環湖酒店,想的就是可以利用每日早晚再細游玄武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幾年在國內自由行,每到一個省會,我都會首選城市的博物館。南京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到南京博物院尋找鎮館之寶是必須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登明城墻,是我游南京的一個重要內容。走過西安的明城墻后,一直期待著見識更高級別的南京城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明城墻不僅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墻,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墻。古代中國的城墻都呈“國”字狀,方方正正,例如西安城墻,南京明城墻卻大膽地摒棄了傳統的古代都城形象,而是依山而建,以水為河,融山水城為“墻”所用,走成了自由狀,成為了一座極具創新意識和美學經典的城墻精品。南京城墻蜿蜒盤桓達35.3公里,比北京明城墻還長,并對北京城的營建產生很大了影響。南京城墻是中國筑城史上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之瑰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從玄武門走到解放門,還登上中華門,雖然沒有時間走全,但也看到了明城墻的精華。明城墻上走一走,它會告訴你什么是六朝古都的歷史沉淀和十里秦淮的文化底蘊。此刻,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以一天走了36000步的最高記錄,用腳步丈量了這座有600多年歷史、雄冠世界其它城垣之首的南京明城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進了明故宮遺址公園。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世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其建筑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所以,明故宮當初什么樣,看看北京故宮就差不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可惜的是故宮的宮殿經戰爭和歲月的洗禮,只剩下這些底座!厚重的城墻,雖然經歷了風霜雪雨,依然能清晰可見歷史賦予它的痕跡!此刻站在城墻上,心里難免掠過一絲蒼涼、感慨交織復雜的心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報恩寺遺址公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報恩寺曾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而建。寺內的琉璃寶塔高達78.2米,通體用琉璃燒制,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可惜當年的宮殿樓宇都已灰飛煙滅,我們現在見到的只是復印品,只能是在遺址公園感受當年大報恩寺的氛圍了。可以稱道的是遺址公園新瓶裝老酒,將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極其精美與酷炫,無不體現出用心,精心,值得打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讓大抱恩寺出名的是2008年,從寺前身的長干寺地宮出土了震驚世界和佛教界、世界僅此一枚的“佛頂真骨”舍利子,又由此誕生了牛首山景區。我們到大抱恩寺也是因此來追根溯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珍藏和供奉從大報恩寺出土的“佛頂真骨”舍利子,南京政府投資40億在牛首山上廢棄的礦坑里建造的佛頂宮,這幾年名揚神州,也成為了到南京必打卡之地。到了牛首山才真正感到,它不僅僅是燒錢,是既奢華又有內涵,把環保、宗教、建筑和工藝都做到了極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個被俗稱大榴蓮的就是牛首山的佛頂宮,榴蓮代表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螺髻,旁邊代表的是袈裟。這里也是出大片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進入地宮,只感覺眼不夠用,步步是奇景,處處是靚顏,美侖美奐目不暇接。最讓人震撼的是千佛大殿:抬頭看上下左右360度有1343尊佛菩薩的造像,中間是21.8米的舍利塔,代表著如來本身,頂上的水晶魔尼寶珠,下一層是8支金翅大鵬鳥,再下一層是掐絲琺瑯塔身,東西南北4個方面分別是文殊普賢地藏觀音4尊玉菩薩,再往下是4大金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在下一層,每年只對外開放20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佛頂宮中的寶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1是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一一佛頂骨舍利的圖片。(摘自網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2、3是《靈山勝會經變圖》,這幅玉石彩雕壁畫采用20多種珍貴的玉石精雕細琢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4是禪境大觀,頭上是仿桫欏樹枝做的頂,中間是一尊7.5米釋迦牟尼的涅槃像和菩提樹,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的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5是無憂樹,釋迦牟尼出生在無憂樹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6、7是佛頂宮中的佛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夫子廟,這座位于南京秦淮河北岸的古老建筑群,不僅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更是南京乃至東南地區的文化心臟。漫步在貢院街,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文人墨客云集的時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夜,乘船游七彩水街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是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鐘山風景區,這里生態環境完整,歷史文化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如果一天走下來是非常緊張也看不細,這次我們選擇在風景區住一晚,這樣可以輕輕松松地細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山陵,它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國父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他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筑群,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陵”。中山陵的建筑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筑和西方建筑的特點,既有中國古代宮殿的莊嚴肅穆,又有西方建筑的簡潔大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進入陵門后,是一條長達數百米的石階,據說這些臺階是特意設計成這樣的坡度,以表達對帶領國人掀翻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數年前上去過,這次我們只是在陵門處遠瞻了中山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鐘山風景區還有一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建筑,被譽為“遠東第一別墅”的美齡宮。從中山陵一路走來,路上高大的法國梧桐樹,綠蔭蔽天,遠處小山上一棟綠色屋頂的房子就是美齡宮。美齡宮是一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筑,讓人們仿佛穿越到過去的繁榮時代,領略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5,據說因宋美齡喜歡梧桐樹,蔣介石命人專門從法國空運來兩萬多棵法國梧桐,在南京城內大規模種植,從中山北路一直種到美齡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宋美齡夫婦離開南京后,再也沒能回來。如今,別墅的主人都已作古,只有美齡宮還依然矗立在此,環繞著美齡宮的梧桐樹依然高大挺拔,綠意如新。春去秋來,和這些梧桐樹一起在四季輪回里流轉的,還有關于美齡宮的歲月更迭和美麗傳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音樂臺,是一個半圓形的建筑,有著獨特的聲學設計。據說站在音樂臺中央,就能感受著四周環繞的立體聲效和歌聲的回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音樂臺還是一個浪漫的地方,這里的鴿子非常多,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游客可以在這里投喂鴿子,感受?南京的專屬浪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夫人馬皇后的陵寢,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次到中山陵,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住進了鐘山風景核心區的中山陵8號,給我的南京游添加了一個新的、與眾不同的內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山陵8號原來孫中山之子孫科公館,外人雖知道有這個景點,但一般都忽略不去。我卻因了解到它是建國后曾是劉伯承元帥的住所,后來一直為許世友故居而非常感興趣。中山陵8號為南京軍區東苑賓館,因為上述特殊原因很長一段時間不對外開放,在外人眼里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改革開放以后才對游客開放,現也主要是服務于軍內。這一次以軍屬的身份,我享受了優惠價住進了東苑賓館,不僅為我們去鐘山風景區各處游覽提供了方便,更讓我們持酒店住宿客人的身份參觀了許世友故居紀念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許世友是我們這一代人熟悉的開國上將,和我們的父輩一樣是槍林彈雨走過來的老革命,我們對他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把住進中山陵8號并瞻仰許世友舊居作為一個南京游的亮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許世友故居紀念館里,我們認真地參觀展品,了解當年在這里發生的各種趣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許世友老將軍的晚年就一直隱居在此。退休后老將軍本應進京,他卻選擇了南京,住進了孫科樓。他親自動手并帶領大家將靠墻根的地方,砌成的一排排豬圈,養豬,養羊、養兔。又挖出了一個大水塘,在里面養魚。樓后的草坪,改成種植小麥、高粱、玉米、紅薯的試驗田和菜園子。如此一來,別墅不再像別墅,而像一個村莊。老將軍每天在這個村莊里揮汗如雨,不亦樂乎。晚年的老將軍脫下軍裝,當起了農民,對于這樣的身份轉變,老將軍相當開心,在中山陵8號的那段歲月,也是許世友最開心的一段歲月,他也是在這里離世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幾十年過去了,中山陵8號已經是事過境遷。豬圈魚塘農田都已不見蹤影,別墅和周邊又恢復了原狀,能找到老前輩痕跡的地方,也只有樓里了。孫科公館中的許世友故居紀念館里,還珍藏著老將軍的遺像和遺物,供后人們到此緬懷和追思。我們到此瞻仰,也正是要實現對老前輩、老革命永遠懷念、永志不忘、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的目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的游后感:一是不愧為六朝圣地、十代古都,滿滿的歷史積淀、厚厚的文化底蘊,和牛首山一樣,盡管是在舊址上打造的新景點,但都是精品。任何細節都精雕細作,不但文化厚重,而且科技感滿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是南京真豪!制造和維護這些精品,還要經濟財力作后盾,大抱恩寺遺址公園、牛首山公園這些精品的呈現便是最好的說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是江蘇的省會,領導帶頭,江蘇當然是出色!這一趟江蘇游,從風景、人文、歷史到吃、住、行,都非常滿意。江蘇的富庶文明的環境,歷史悠久的古跡,自然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交相輝映,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蘇的旅行,讓我找到了實現國內各省細游小目標的快樂。隨著又一個此生必去的旅行目標達到,讓我的生活因為有了期待而變得充實,每每想著下一個目標的旅行,就感覺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世上留不住的是光陰,能留住的是旅行的腳印和記錄腳印的文字,為此我還要繼續努力!</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呈贡县| 西林县| 枞阳县| 长岛县| 特克斯县| 上饶县| 中阳县| 丰顺县| 芦溪县| 汕头市| 施秉县| 囊谦县| 蕲春县| 普定县| 嘉善县| 武夷山市| 驻马店市| 枝江市| 奈曼旗| 丹江口市| 赤峰市| 安平县| 囊谦县| 衡山县| 武汉市| 南宫市| 丰原市| 华亭县| 博湖县| 忻城县| 武平县| 顺义区| 岐山县| 慈利县| 含山县| 巧家县| 湖口县| 岚皋县| 宁津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