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為觀晉商古宅風,</h1><h1>喬家大院毅然行。</h1><h1>欣賞清代老建筑,</h1><h1>領略民間小故宮。</h1><h1>吸納四朝宅法式,</h1><h1>博采南北居大成。</h1><h1>曾經(jīng)發(fā)生多少事,</h1><h1>盡在三晉歷史中。</h1><h1> 2019年 5月11日上午我們還乘空調(diào)旅游大巴去了祁縣喬家堡,參觀《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拍攝地喬家大院。</h1><h1> 喬家大院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h1><h1>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nèi)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tǒng)民居建筑風格的古宅。</h1><h1> 喬家大院陳展有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俗;陳列有農(nóng)俗、人生儀禮、歲時節(jié)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間工藝;還設立有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影視專題等的陳列。</h1><h1> 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shù)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nèi)外。2018中國黃河旅游大會上,喬家大院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映眼簾是中國旅游界的形象大使——人稱“馬踏飛燕”的中國旅游標志,標準稱呼是“銅奔馬”。</span></p> <h1>喬家大院大牌坊</h1> <h1>景區(qū)雕塑群</h1><h1> 喬家群像:長輩是喬貴發(fā),靠賣豆腐起家。喬貴發(fā)有三個兒子喬全得、喬全義、喬全美,喬全美的次子喬致庸。就是喬致庸在晚清時期耗費重金,擴大祖宅,奠定了喬家大院“在中堂”的格局。照片前左是喬全美,右邊是喬貴發(fā)。</h1><h1> 喬致庸時期,喬家“匯通天下”,開始和“洋人”做國際貿(mào)易。喬致庸的三子喬景儼,后來成了喬致庸的接班人。他通曉醫(yī)術(shù),常為鄉(xiāng)人無償治病,一遇貧者便舍藥相助,鄉(xiāng)人受惠良多。</h1><h1> “庚子”之亂,慈禧率兩宮倉皇出逃,行至祁縣。喬家以國體為重,不僅把行宮設在在中堂的大德通,還出借銀兩資助朝廷。雖清室終以巨額之賠款延緩了三年壽命,喬家因此大傷元氣,日趨衰落。</h1> <h1>趕駝行商</h1> <h1>背井離鄉(xiāng)</h1> <h1>景區(qū)入口</h1> <h1>課子讀書</h1> <h1>糴糧糶米</h1> <h1>懸壺濟世</h1> <h1>官商互惠</h1> <h1>結(jié)鄉(xiāng)睦鄰</h1> <h1>慈禧駕臨</h1> <h1>喬家大院</h1><h1> 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大門坐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頂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面是磚雕百壽圖照壁。大門以里,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cè)靠墻有護墻圍臺,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遙相對,為廟堂式結(jié)構(gòu)。北面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檐大門,暗欞暗柱,三大開間,車轎出入綽綽有余,門外側(cè)有栓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shù),依次為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jié)構(gòu),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頂結(jié)構(gòu)也大不相同,正院都為瓦房出檐,偏院則為方磚鋪頂?shù)钠椒浚缺憩F(xiàn)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筑上層次感。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間巡更護院。</h1> <h1>百壽圖照壁</h1><h1> 喬家大院新院大門對面建有一座靠山磚雕照壁,通高3.10米,闊3.13米,其上還建有一座非常精致的明柱單坡出檐的敞廳,富麗考究。整座照壁為插屏式造型,主體為方形,下有形似插屏的底座。</h1> <h1>碑記</h1> <h1>大院入口</h1><h1> 繞過照壁便來到了喬家大院的門前,喬家大院的第一大景觀就是眼這座絢麗多姿的門樓,大門的周圍掛滿了大紅燈籠,象征著這里紅紅火火上面的石雕門額。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塊,上書“古風”二字,筆力雄健,淳樸渾厚,與門上的對聯(lián)相映成輝。門樓前雖然沒有旗桿和石獅子,但是高大的院墻,足以顯示出主人的威嚴氣派。</h1> <h1>甬道</h1> <h1>第一院(老院)</h1><h1> 這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清乾隆二十年左右,喬家創(chuàng)業(yè)始祖喬貴發(fā)在十字口的東北角蓋了房子。喬家第二代當家人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后,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jié)構(gòu),在室內(nèi)筑樓梯上樓。整個院落為“里五外三穿心樓院”。所謂“里五外三穿心樓院”,就是說里院,即第三進院落內(nèi)的房間都是五開間,外院,指第一二進院的東西廂房都是三開間,并且里外院之間有穿心過廳相連。新建院落的東面是原先的宅院,也進行了翻修,作為偏院。還把偏院中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h1><h1> 大院北面三個大院都是廡廊出檐大門。老院大門懸掛著藍底金字匾額,上書“大夫第”。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職官員的私宅,就是士大夫的門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廬,如同“進士第”、“翰林第”一樣,都是一種身份的標榜、一個家庭的顯赫。</h1> <h1> 進入大門迎面是磚雕照壁。“門迎百壽,院納福德”,傳統(tǒng)民宅中都有照壁,它的用途,一是起裝飾作用,二是鎮(zhèn)宅避嫌。這里的照壁叫福德祠,是用來供奉土地爺?shù)摹U毡谙旅嬗幸粋€小龕,是擺放土地爺?shù)摹?lt;/h1> <h1> 照壁西是老院正院門,上掛“毋不敬”牌匾。“毋不敬”最早是出自《禮記·曲禮上》:“毋不敬,儼若思。”意思是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恭敬端莊,若有所思。</h1> <h1>第二院(東南院)</h1><h1> 門樓上懸掛著“敦品第”牌匾,又稱敦品第院。敦的意思是厚道、篤厚。“敦品第”可以理解為處事厚道、品行高雅人家。</h1> <h3>退思</h3> <h1>第三院(三寶院)</h1><h1> 民間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nèi)外。去喬家大院必看三樣東西,即三大鎮(zhèn)館之寶,充分體現(xiàn)了喬家富可敵國的氣勢及影響力。</h1><h1>鎮(zhèn)宅三寶:<br></h1><h3></h3> <h1>犀牛望月鏡</h1><h1> 犀牛望月鏡高兩米重一噸,采用木質(zhì)最堅硬的珍稀鐵梨木雕刻而成,上面是直徑一米的鏡子,代表圓月;中間浮雕祥云圖案如彩云烘月,底座是犀牛,回顧上瞥望明月。</h1><h1> “犀牛”的諧音是“喜牛”,是大吉大利,喜從天降的吉祥物。“明月高照祥云繞,安居樂業(yè)鴻運來”,犀牛望月鏡不僅是喬家生財鎮(zhèn)宅之寶,也是國家一級文物。</h1> <h1>九龍燈</h1><h1> 九龍燈為紅木材質(zhì),設計精巧,共有3層。上層由4條龍托起葫蘆形掛鈕,龍首高昂,龍身盤曲;中層為八棱八面形燈身,其中四面是玻璃風景畫,四面是水銀玻璃;下層是5條龍,其中4條龍首向上,龍身呈“卍”字形,能轉(zhuǎn)動伸屈,配有燈臺和蠟簽;另有一條龍首向下,能四面轉(zhuǎn)動,龍身盤于主軸。</h1><h1>這兩盞燈大有來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慈禧太后倉皇出逃,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吃頓熱飯都是問題,逃到西安才緩過來。當時喬家捐贈30萬兩銀子給慈禧,慈禧為表達感謝,便賞賜了這兩盞九龍燈。</h1><h1> 九龍燈整個燈重達71斤,將豪華、繁瑣、實用、美觀結(jié)合在一起,獨具匠心,是木雕工藝精品中的精品。經(jīng)考證,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有類似的第三件九龍燈,屬于國家一級文物。</h1> <h1>萬人球</h1><h1> 喬家大院還有一個掛在天花板上的水銀球,據(jù)說是從美國進口的,喬家在安裝它的時候還加入了中國元素,用紅絲線制成的穗子裝飾了一下,讓它看起來不像是舶來品,更像一個中式宮燈。</h1><h1> 這個燈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監(jiān)控設備,喬家會客時,只需瞅一眼房上的水銀球,就可以將屋內(nèi)角角落落的人都能監(jiān)視到,只是人的影像在球上按一定比例縮小了而已,因此也被稱為“萬人燈”,這是當時極罕見之物,是用來防止商業(yè)間諜的神器。</h1> <h1>還有一件葉九龍屏風<br></h1><h1> 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皇宮的不少好東西流到外國,也有不少流落民間,據(jù)說九龍屏風就是其中的大件之一。九龍屏風雍容大氣,鑲嵌九條玉龍,雕工精巧栩栩如生,與花梨木渾然一體,另外還雕刻有72條小龍,整個屏風共81條龍。</h1><h1> 古人認為“九”是天的象征,用“九五至尊”來稱呼帝王,加上龍是皇室專用圖案,所以此屏風極有可能來自宮廷,機緣巧合之下由喬致庸出巨資購買,抬到了喬家大院。</h1><h1> 有說鎮(zhèn)館三寶,有說鎮(zhèn)宅四寶,別管是鎮(zhèn)館還是鎮(zhèn)宅,別管三寶還是四寶,都是喬家寶物,欣賞一番足矣!</h1> <h1>第四院(商俗院)</h1><h1> 此院也是新院,它是由喬致庸的侄孫喬映霞所建的。院子在建筑風格上處處體現(xiàn)出了他留學所帶來的先進技術(shù)。首先我們來看正房的窗戶,非常有歐式的風格,還有很精美的磚雕。我們看門楣上方的磚雕,正中是一個香爐,上面還坐了一個小孩,寓意為香火旺盛,兩邊分別是琴棋書畫,喬家人希望自己的子孫是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再往兩邊看,分別是鐘和表,教育喬家的后代子孫們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要珍稀時間。</h1> <h1>第五院</h1><h1> 這是喬家大院“在中堂”的主人喬致庸所建,它也是一個里五外三的穿心樓院,里面現(xiàn)在主要作為喬家的生活場景展示。第五院的入口上懸掛著“中憲第”的匾額。</h1> <h1>喬健居室</h1><h1> 按喬氏族譜序列,喬健是第十世,即“在中堂”第四代長門長孫,雖然出生于晚清但已在戊戌變法之后,加上他父親喬映霞本身就是維新派,所以喬健從小所受教育已脫離科舉讀經(jīng)藩籬,風氣漸開,趨向新學,對封建氣息濃厚的家庭有一種叛逆心理,但他不喜歡政治卻偏愛體育,認為強國必須先健身,自幼便隨其父親學騎術(shù)、練武,大學讀書時曾為校籃球代表隊主力,又善網(wǎng)球,和張學良為球友。一度曾主家政,組成喬氏籃球隊,在家中設網(wǎng)球場冬季甚至注水結(jié)冰,教弟妹等滑冰,讓村里人大開眼界。</h1> <h1>喬任居室</h1><h1> 這是喬任的居室。喬任是喬映璜之子,家塾出去便直升南開,后又考入燕京大學經(jīng)濟系,獲學士學位,值盧溝橋事變,發(fā)誓不為日寇效力,回家避居,其間曾以槍械現(xiàn)金等資助抗日部隊,新中國成立后在北京24中教外語,一度在首都圖書館整理文獻。喬任字鐵肩和其堂兄鐵漢、堂弟鐵民并稱“喬氏三鐵”。因?qū)?jīng)濟有過專研所以也是喬家金融業(yè)的組織和指導者董事之一。在新中國完成工商業(yè)改造公私合營時,以他為主及其他兩位兄弟共同結(jié)束清理了喬家在全國各地的字號,除以極豐厚的報償解散原有從業(yè)人員外,絕大部分產(chǎn)業(yè)都無償獻于國家,有人說喬家創(chuàng)業(yè)是無私,鼎盛時光彩,結(jié)束時更為光榮。</h1> <h1>喬映璜書房</h1><h1> 喬映璜是喬景儀次子,映字輩排行老六,和喬映霞是異母兄弟,為人精明,處事干練,曾在本村擔任村長兼任學校校長,學校設施齊全,師資亦高。為縣內(nèi)模范學校之一。他嚴守家教,廉潔自律,學校和村政權(quán)的一切公費開支幾乎全由喬家付出。他連村里的茶水也不沾邊,遇到鄰村開會總是自己掏腰包款待,而且處理日常瑣碎村事往往就在他這書房接待,所以這個書房很想辦公室。日本侵略軍占領祁縣期間,他沒有離開家,而是暗中幫助抗日部隊,把家藏槍支彈藥全部捐出,因為他家借教會之力懸掛意大利國旗,幸免于日軍騷擾,得以保全了這所宅院。1938年后,當家里人繼續(xù)赴外地避難,他人堅守家園,期間還經(jīng)歷了一次抗日部隊在他家屋頂伏擊日寇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他又把家存的500銀元捐獻給部隊,保護抗日部隊安全轉(zhuǎn)移。</h1> <h1>楊氏臥室</h1><h1> 這是楊氏臥室即喬映霞夫人的房間,從喬映霞時代,夫婦并不同室居住,而是各有自己的臥室,楊氏是喬映霞原配,太谷名士楊次山之妹,受家學熏陶,楊氏亦通文墨、愛書畫,夫婦感情甚篤,是喬映霞的賢內(nèi)助。生一子得產(chǎn)后疾,本因中醫(yī)調(diào)理自可恢復,但喬映霞不信中醫(yī),遷延未治,終成痼疾,于民國元年去世。喬映霞十分悲痛,發(fā)誓不再娶。但當時他又累受挫折,精神呈分裂狀態(tài),不得已奔避天津,經(jīng)西醫(yī)調(diào)理,后又在醫(yī)院結(jié)識護士劉某,日久生情,逐又續(xù)弦。后攜歸家,亦曾居此室,并生一子。終因家境環(huán)境不適及觀念隔閡等原因,最后離異。受此刺激,喬映霞精神病復發(fā),以后未再娶。</h1> <h1> 穿過穿心院就來到了里院,這是一個明樓院,二樓是有門有窗的,相對于第一院來說,它的建筑結(jié)構(gòu)與風格,就十分的講究與先進了。</h1><h1> 院中的這個陶缸稱為“平安缸”,俗稱“門海”,即門前之大海,有鎮(zhèn)火滅災之作用。水代表財富,陶缸之水取意財源廣聚,福運亨通。喬家商業(yè)習俗中,每次經(jīng)商出行之前都要飲三瓢陶缸之水,企盼路途平安,祈福納財。因此,陶缸又稱“平安缸”。</h1> <h1>喬映霞會客室</h1><h1> 喬映霞是在中堂第三代掌家人,又任第三區(qū)區(qū)長,祁縣四大鄉(xiāng)紳之一。他交友廣泛,應酬多,所以特設一他平時會客的地方,既在此處理家事也處理公事。整個客廳布置顯然已與舊家庭的格調(diào)不同,但也沒有完全擺脫傳統(tǒng)影響,還設桌椅等,不過式樣已有很大變化無論是落地鐘表還是茶具煙盤都是民國初期一些開明紳士的家庭特色,不古不今既古又今,屬于舊時代同新時代轉(zhuǎn)變的變化期。他還在外院特開辟一洗浴室,還有一專供他使用的土法抽水馬桶在廁所,這在當時已經(jīng)很開風氣之先,連他家人也說他的廁所是洋茅廁,總之他是個時髦派的維新人物。</h1> <h1>喬映霞居室</h1><h1> 喬映霞的居室。喬映霞性格偏激近于乖戾,但為人正直坦蕩,傾向民主崇拜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身體力行,敢開風氣之先。首先從家中男丁剪辮、女性放足做起,破除迷信封建,帶人搗毀寺廟泥像,開辦新學制學堂,鄉(xiāng)人眼中視為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但他不畏懼舊勢力,敢作敢為而且任俠好義,嫉惡如仇。因任區(qū)長是鏟除罌粟致人傷亡,被袁世凱手下省長金某訛詐,避居外地租界,直至袁世凱消亡后金亦離任始敢路面。他治家嚴謹,除致力于弟輩的教育外還重視體育健身。家里人對他十分敬畏。他對商務則重視人才,待人寬厚。他一生兩度婚姻,均未能與其偕老,而她又是性情中人,每次都付出了真情,以致第二次婚姻失意導致精神錯亂跳樓致殘,天津租界稱其為“喬瘋子”。</h1> <h1>喬景儀居室</h1><h1> 喬景儀是喬致庸的次子,過繼與長門,所以喬家初建大院,此院就準備圍長門所蓋,但因喬致庸在世,他并未執(zhí)掌家權(quán),一切聽命于老父親,不過因為他品級最高是清官職二品,戶部行走,員外郎,候補道員,雖未實授卻因此交結(jié)官府,常往來于京晉兩地,結(jié)識了許多王宮貴胄,包攬軍餉存轉(zhuǎn),使票號獲利豐厚。鄉(xiāng)間對其傳聞褒貶不一,一說他賑災廣行義舉,故父祖三代以上均受蔭封;一說他跋扈張揚,商場做霸盤和蒙古王爺結(jié)仇而獲罪,被追殺。他死于喬致庸前二年,喬致庸死后殯儀極為光彩,受封、立新墳,樹碑銘,而喬景儀死后資料幾無,留下許多疑團令史學界追考。</h1> <h1> 第六院原先喬家主人本來是要建一座“書房院”的,當時已經(jīng)買回了全套的假山,但是,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這里只留下一部分花園,改成了“花園院”,1958年喬家出逃,留下了未完成的花園。我們看到在北面有一排房間,就是當時建的書房,書房建造在緊挨祠堂的地方,主人也是有一定用意的,祠堂是用來祭祖的,勉勵喬氏后代發(fā)揚和繼承祖先的業(yè)績,以繁盛喬家大業(yè)的,而書房則是用于培養(yǎng)喬家子弟,希望他們發(fā)奮讀書,增長知識,成為優(yōu)秀人才的,所以書房院與祠堂緊鄰在一起,可以起到隨時隨地地激勵喬家子孫后代學業(yè)進步的作用。</h1><h3><br></h3><h1>花園景觀:小橋流水,假山瀑布,觀景涼亭,一派江南風光。</h1><h3></h3> <h1>組團懸掛大紅燈籠</h1> <h1>婚俗展館</h1> <h1>走中間拍照收款噢!</h1><h3></h3> <h1>喬家大院戲臺</h1> <h1>人體日晷</h1><h1> 院子中的這個設施稱為“人體日晷”,顧名思義是有人體參與的一種日晷,它以人體在陽光下的投射的影子為指針,根據(jù)影子的指向來判斷當時的時間。人體日晷有兩大部分組成:其一是時間的標記牌,上面刻有數(shù)字或時間、時辰;其二是月份條,上面刻有陰歷月份的數(shù)字名稱。使用時,使用者站立在月份條上,所處的位置應是刻有當時月份的位置。</h1> <h1> 喬家大院是一個大家族集體努力的成果,亦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雖然最后喬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敗,卻永遠遺留歷史痕跡,成為建筑藝術(shù)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h1><h1> 當時徽晉之商,一南一北,可謂瑜亮,在商業(yè)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而喬家作為晉商中的翹楚,從發(fā)跡到衰落,跨兩世紀,共傳七代,堪稱傳奇。</h1><h1>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喬家雖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但其中的興衰榮辱,就如同一面鏡子,值得后人借鑒!</h1><h3></h3><h1>豪華古宅源晉商,</h1><h1>富可敵國曾榮昌。</h1><h1>上善于民享眾譽,</h1><h1>厚德口碑自流芳。</h1><h1>幾經(jīng)戰(zhàn)患衍家道,</h1><h1>多少故事訴滄桑。</h1><h1>今逢盛世紅燈掛,</h1><h1>旅游斯院復輝煌。</h1><h3> 多謝觀賞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罗田县|
台北市|
漳浦县|
正阳县|
永登县|
剑阁县|
岢岚县|
宁都县|
元谋县|
惠安县|
扶绥县|
石阡县|
白玉县|
喀什市|
克拉玛依市|
保康县|
得荣县|
东港市|
丹东市|
焉耆|
留坝县|
巨鹿县|
乌拉特中旗|
五华县|
永川市|
沂水县|
当涂县|
六安市|
辉南县|
河北区|
西盟|
旬阳县|
潮安县|
云浮市|
牙克石市|
榆林市|
潜山县|
都匀市|
清水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