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漁梁壩,這座位于安徽黃山市歙縣漁梁村的古老水利工程,承載了近1400年的歷史。它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被譽為“江南都江堰”。站在壩前,望著新安江上游的波光粼粼,心中不禁感慨,這不僅是一道攔河壩,更是古代智慧的結晶。</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岸邊的唐宋古街猶如一條魚形街道,從“魚頭”土地廟到“魚肚”姚家巷再到“魚尾”白云禪院,落差約7米,中間高兩頭低,因此得名。漫步在這條古街上,穿越回了唐宋時期,感受著古人的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長138米,底寬27米,頂寬4米,全部采用周邊山體的花崗巖壘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噸余。站在壩上,看著那堅固的石塊,不禁想象當年工匠們如何將這些巨石搬運至此,又如何巧妙地將它們連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橫截練江,使壩上水勢平坦,壩下激流奔騰。壩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村老街。這條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青石板路往河邊側有許多叉口,拾級而下,便可下到漁梁。行走在這條老街上,置身于一幅活生生的徽派畫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的設計和建造工藝反映了我國古代修筑水利工程的超高技術水平。2001年6月25日,漁梁壩作為唐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站在壩前,看到了古代工匠們辛勤勞作的身影,感受到了他們對水利工程的熱愛與執著。</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是泄洪防旱的重要設施,還截流行船,成為徽商將皖南的商品運輸至江浙的重要水運通道。想象著當年的繁華景象,無數船只在此??浚藤Z云集,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是明清時期徽商從這里起航承接家族興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徽商之源”。站在壩前,聽到了當年徽商們揚帆起航時的豪邁誓言,看到了他們為了家族繁榮而拼搏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漁梁壩全部用花崗巖石層層壘筑而成。它們每壘十塊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層之間用堅石墩如釘插入,這種石質的插釘稱為“穩定”,也稱元寶釘。這種獨特的建筑工藝,讓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技藝充滿了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壩體用巨大的石條堆砌在一起,經過船只翻壩和洪水的沖刷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撫摸著這些飽經風霜的石塊,觸摸到了歷史的脈搏,感受到了時間的流轉。</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花崗巖石塊用燕尾榫卯結構咬合在一起,牢固地鎖住二塊相鄰的石條,經過幾百年的江水沖刷依然堅固,體現了古代匠人智慧和精湛的建造工藝。站在壩前,看到了古代工匠們精心設計、巧妙施工的場景,感受到了他們對水利工程的熱愛與執著。</p> <p class="ql-block">漁梁村保存的較為完好,漫步在村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古老的世界。這里的每一座房屋、每一塊石板,都訴說著歷史的故事,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漁梁古村被譽為徽商之源,徽商最興盛的時候,碼頭上時常??恐?00余艘大小船只,寬闊的新安江上千帆競渡,挑夫與商人穿梭在碼頭與商行之間,這一繁華延續了數百年之久。站在壩前看到了當年的繁華景象,聽到了商賈們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漁梁古村在唐代即已具雛形,漁梁的名稱由壩而來,漁梁整體格局保存完整,漁梁壩和水運碼頭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漫步在這片土地上,穿越回了那個充滿活力與智慧的時代,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氣息與精神風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浑源县|
平潭县|
叙永县|
定南县|
上蔡县|
临安市|
富蕴县|
文安县|
威远县|
南通市|
敦煌市|
兰西县|
雅江县|
牙克石市|
兴仁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虞市|
屯昌县|
霍城县|
大安市|
赣州市|
息烽县|
轮台县|
依兰县|
巢湖市|
邵阳县|
江油市|
凤庆县|
白银市|
乳源|
左权县|
桦甸市|
诏安县|
安阳县|
岳阳县|
浮梁县|
大连市|
秦安县|
茂名市|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