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夜之間,天就冷了,太陽蓋著厚厚的被子回家睡覺去了。天陰沉沉的,就像生氣的人,吊著這個臉,都能滴出水來一樣。</p><p class="ql-block"> 平時嘰嘰喳喳的麻雀,再也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成群結隊的飛來飛去;而是零三八四的纏綿于屋檐之下,串來串去的,從這個窩里飛到那個窩里,從這個縫隙鉆到那個縫隙。呢喃的剪燕,早已飛到了南方,不知跨越了多少崇山峻嶺,不知飛過了多少條河流。只有空蕩蕩的電線在空中搖曳著,偶有羽毛飄落,不知道是淖入泥土之中,還是被風吹到哪個犄角旮旯。時有喜鵲在無葉的枝頭停留,喳喳地叫幾聲,或有漆黑的烏鴉,呱呱地嘁鳴。</p><p class="ql-block"> 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山上的樹木除了年輪有所增加之外。一年間沒有多大的變化。常綠的樹木依然是蔥郁濃厚,四季常青,堅毅挺拔;落葉的樹木,黃葉枯葉相繼離枝,或有殘葉在跳閃的枝頭舞著巴蕾,而后隨風孤零地飄落。還有一些耐寒的葉子變成了黃色,變成了紅色,紅黃綠相間便是深秋初冬的美景,如花似錦,是自然的大手筆,也是天籟的饋贈。山的輪廓大型依在,風水沒有多大的變化,風景卻是今朝更勝往昔。畢竟,饑腸轆轆的時候沒有人去看風景,顧不上,也沒有心情。</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河里,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流水可是不一定的,天旱的時候就沒有了,要看老天爺的心情。山上沒了大樹,河里的水就少的可憐。斷流的時候也是很常見的,夏天、冬天斷流,也不稀奇。這可就苦了河里的魚蝦,豐水的季節還能找些星星點點的小魚秧子,但是一到枯水干旱的時候,很多就死去了。還有少許就鉆到枯水爛泥里面,也許能夠活下來。聽說魚籽可以存活50年,否則的話,不時的干涸斷流,河里的魚早已經絕跡了。</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小河還是以干枯為主,過去像一條大蟒,現在變成了纖細的小蚯蚓,瘦且不說,卻是蜿蜒難行。以前的河水嘩嘩笑山坡,后來變成了嗚咽哽噎滲河床,現在連嗚咽之聲也沒不見了。即就是抽泣,也沒有了任何的聲響。山里少了一種天籟之音,人生變少了很多樂趣——戲水童年,汲水的中年,追憶的老年,都沒有了。</p><p class="ql-block"> 石頭沒了,夏日的溫情——冰冷如玉,碧水寒冰,好像是凝固成了大大小小的冰塊,卻沒有冰的顏色。走在河灘河道中比路上地里要冷無數倍,這就是老人常說的“沿河風”,倒也是真的。河道里不僅有冰冷的石頭,隨時可見的冰溜渣子,更有巡河的風。風不僅像刀子一樣,刮到人臉上生疼;更像是活了起來,一個勁的往人的衣服里面鉆,往懷里鉆,越是怕冷就會更冷。俗話說“懶人怕冷”是有一定道理的。懶人不干活,不愛勞動,不會產生熱量,所以冷的時候就會更冷。</p><p class="ql-block"> 歷經寒流侵襲的柏油路,更硬更滑。夏天,超載車在上面能壓出淺溝道道。如今,變得連個輪胎印也壓不出來,既滑又硬,走路還是要小心的。本來是一直下坡路,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車速變得更快,不需要加速。空擋滑行會更快,山路也崎嶇蜿蜒,剎車也不好。技術不好,在這樣的山路上開車也是很危險的。滑到了溝里,掉到了河里,撞到了巖上,還是有的。</p><p class="ql-block"> 天冷了,人就不太出來了。除了要去河里打水洗菜,在房前屋后剁柴火,那就呆在家里,坐在熱炕上,在炕洞前烤好火,多舒服的。“20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這就是過去人小康生活一種寫照。“平生無大志,但求溫飽足”,有吃有喝有柴燒,誰愿意出去挨凍受餓?但是有些勤勞的人要去山上去打柴,一困一困的扛回來,做飯燒炕取暖。勤勞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習慣,是種良好的習慣,或秉承為一種家風。</p><p class="ql-block"> 當然,有些懶人沒柴燒,只能忍凍挨餓,或者到別人家里串門蹭暖,在別人家的炕頭上拉拉閑話,在別人家的炕洞前東拉西扯,有時還蹭吃蹭喝,過去的人把這叫做二流子。天寒地凍人心暖,溫暖是給勤勞的人的,是給真正的勞動者。只有真正的勞動者才無畏嚴寒,才會幸福快樂。</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巴中市|
镇坪县|
许昌县|
乌恰县|
定边县|
乐都县|
堆龙德庆县|
玉门市|
左权县|
仁怀市|
开封县|
房产|
灌云县|
大英县|
巩留县|
调兵山市|
濮阳市|
秭归县|
思南县|
湖北省|
海口市|
乃东县|
龙里县|
民丰县|
蓬安县|
上虞市|
黄浦区|
青州市|
济阳县|
怀宁县|
桦川县|
巴林左旗|
寿阳县|
仁寿县|
松溪县|
灌南县|
洛浦县|
蒙城县|
同德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