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10月29日早飯后,我和老伴驅(qū)車從山西陽城縣一路西行,中午時分來到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壺口鎮(zhèn)位于吉縣城西37公里,西與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zhèn)隔河相望。該鎮(zhèn)位于黃河中游,因境內(nèi)有“壺口瀑布”而得名。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吉縣壺口鎮(zhèn)“壺口瀑布”景區(qū)前豎有雕龍花柱牌坊,上書“壺口”二字。</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牌坊西側(cè)有“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zhì)公園”標志碑。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zhì)公園以黃河為軸心,地跨山西和陜西兩省,為兩省共有景區(qū)。河東有呂梁山,河西為黃龍山。“壺口瀑布”地質(zhì)遺跡特有的侵蝕型、潛伏式黃色瀑布屬世界罕見,公園內(nèi)地質(zhì)遺跡類型齊全,遺跡清晰,規(guī)模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和觀賞性及國際對比意義。地質(zhì)遺跡屬世界上特殊地質(zhì)遺跡,大狹谷中的谷中谷遺跡,其成因十分特殊,在國內(nèi)外均屬少有的遺跡。園內(nèi)地質(zhì)遺跡保存完好,基本保持自然狀態(tài),極少受到人為破壞。系統(tǒng)而完整地反映了黃河壺口瀑布生布、演化的完整過程。地質(zhì)遺跡的形、聲、色、光,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和陜西觀賞壺口瀑布各有優(yōu)勢, 山西吉縣觀景臺恰好正面面對壺口瀑布,觀賞角度較佳,且黃河岸邊有一天然溶洞,進入觀看瀑布,能真切體會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恢弘氣勢。陜西側(cè)的主瀑布寬約40米左右,落差40米以上。河流經(jīng)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瀉入河谷,沖入深槽,頓時,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顯示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宏偉氣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觀特點:壺口瀑布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巨大的落差和湍急的水流。在山西一側(cè),壺口瀑布的落差為15米,而在陜西一側(cè),落差達到25米,因此從落差和水流的速度來看,陜西一側(cè)的壺口瀑布更為壯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觀賞角度:在山西一側(cè),游客可以站在高處俯瞰瀑布的全貌,感受其宏偉的氣勢;而在陜西一側(cè),則可以更近距離地欣賞到瀑布的細節(jié)和層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一側(cè)周邊有古建筑和歷史文化遺跡,如?晉商博物館等,而陜西一側(cè)則提供了黃土高原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如窯洞、剪紙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選擇山西還是陜西觀看壺口瀑布,主要取決于個人對景觀、文化和交通便利的偏好。對于追求更為壯觀的自然景觀和較大的落差的游客,陜西一側(c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而對于希望結(jié)合歷史文化體驗的游客,山西一側(cè)則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體驗機會</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壺口瀑布”景區(qū)山西一側(cè)游覽后,為體驗對面陜西境內(nèi)觀覽瀑布的情況,我們從不遠處“壺口瀑布”連接陜晉兩省的大橋上走過。連接兩岸的是壺口黃河大橋,當?shù)厝朔Q為七狼窩黃河大橋。這座橋始建于1969年10月,服務(wù)晉陜兩岸近五十年,看上去有些老邁,甚至留下了加固修補的痕跡。怕它承受不起重車的碾壓,管理者對于通行車輛實施了限高和限重,但它那高聳的橋墩,支撐起鋼桁架橋身凌空飛渡黃河的氣勢,讓人震撼。壺口一帶在元初、民國時期架設(shè)過鐵索橋,后都被毀廢。這座鋼筋水泥大橋的修建,極大地便利了兩岸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的交往。</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橋上看風景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向上游眺望,兩岸群山對峙,懸崖絕壁,巨石突兀,山上蒼綠點點,偶爾露出沒有覆綠的灰白巖體,山間有片片紅葉點染斑斕秋色,全然不是腦海中黃土高原的舊印象。</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向下游眺望,河床看上去像是一整塊黃色巨石鋪就,粗糲不堪,千瘡百孔,有些巖壁更被水流掏空,化作片片鋒利的石刀。由于黃河水流的沖切,峽谷最底部的巖石被穿鑿成三五十米寬的深槽,巨量河水壓擠在石槽中。因為巖槽的框限,河流表面平靜,也不急湍。</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進入陜西宜川縣壺口鎮(zhèn)“壺口瀑布”景區(qū),迎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樓。上提“黃河壺口瀑布”幾個大字。 傳說中,壺口的形成,緣于大禹治水鑿石導河,“壺口”一名,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時代的《尚書·禹貢》中,如“既載壺口,治梁及歧”(完成了壺口的工程,又治理了梁山和岐山)。“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都與大禹治水的路線與策略有關(guān),這里提壺口而未言瀑布。解放前,宜川縣三部縣志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縣志》的編纂者吳炳,指出黃河壺口“上流寬廣,至此收束歸槽,如壺之口然,故名”。</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壺口瀑布”景區(qū)大門。</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內(nèi)游人如織,更有牽毛驢的陜北老鄉(xiāng)引人注目。</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內(nèi),有家住附近村莊里的幾位陜北老鄉(xiāng),個個穿戴整齊,端坐在河邊,他們家的小毛驢也盛裝登場,幾位老鄉(xiāng)企盼著游人租用他們的小毛驢,掙個小錢以貼補家用。游客騎上小毛驢站立在瀑布岸邊,照個相留個影做為紀念,以不虛此行,亦是一大趣事。</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黃河流經(jīng)秦晉大峽谷,行至山西吉縣和陜西宜川之間時,300多米寬的滾滾河水被兩岸束縛,躍下30多米寬,50多米深的河溝,造就了這條大瀑布,整體景象好比水從大酒壺中傾出,勢若奔馬,聲震數(shù)里。</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河邊向北望去,可見洶涌的黃河水滾滾而來,水流湍急,聲浪震天,如同雷霆萬鈞,震撼人心,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它顫抖。</span></h1><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nèi),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在瀑布岸邊有危險的區(qū)域均有安全提示,并安裝了防護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河邊西望,在山的峭壁上豎有一大型宣傳牌,“黃河大合唱誕生地”八個紅色大字特別醒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底,詩人光未然(原名張光年,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路經(jīng)壺口,他見黃河逶迤,瀑布奔騰,氣勢磅礴洶涌,想到正當民族危亡,日寇凌虐,不由心潮澎湃。翌年三月,長篇組詩《黃河》寫就,后經(jīng)作曲家冼星海作曲,完成了著名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尤其是其中第七樂章《保衛(wèi)黃河》“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奏出了中華民族的最強音。這部作品數(shù)十年常演不衰,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贊譽:“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心聲。”壺口瀑布,從此被視為中華民族不屈和威武精神的象征。</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景區(qū)旅游商店內(nèi),有多種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品和手工藝品出售,其區(qū)域文化特征鮮明,不少是國家級非遺產(chǎn)品。</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景區(qū)內(nèi)設(shè)有一大型宣傳欄,里面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而舉辦的“雄偉壺口,大美宜川”大型攝影展獲獎作品展。主辦單位是“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qū),協(xié)辦單位是宜川縣攝影家協(xié)會。我用相機把展出的作品逐一反拍下來,現(xiàn)呈現(xiàn)給大家,請欣賞。</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完陜西宜川“壺口瀑布”景區(qū),我們驅(qū)車前往山西省臨汾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黃河“壺口瀑布”的情況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感謝您的收看,再見!</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枣庄市|
呈贡县|
桐柏县|
横峰县|
聂拉木县|
务川|
大连市|
陆川县|
宜君县|
镶黄旗|
无棣县|
巴中市|
类乌齐县|
神池县|
常山县|
沂水县|
苍溪县|
乐都县|
佛教|
昆山市|
顺昌县|
都昌县|
濮阳市|
常宁市|
桂阳县|
雷州市|
沙洋县|
阳泉市|
陵川县|
榆社县|
庆城县|
永寿县|
简阳市|
铜陵市|
泗阳县|
扎鲁特旗|
安康市|
镇康县|
凭祥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