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篇昵稱:金生Zhang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美篇號:7608311</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題記:</b></p><p class="ql-block">“人為世界之縮影,天地為人之父母”。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末撰寫征文“溫暖”,回顧特殊時期中學遭遇不幸,與同學和衷共濟結深情。引我返老還童,綿綿思緒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1年前,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我興奮地捧著錄取通知書,奔走相告“我考上了嵩山中學”。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不知今后漫長歲月,將如何艱難度過?</p><p class="ql-block">所在66(三6)班學生上進心較強,具有較好素質。作為有點內向、自卑,不善于交往的我,不甘落后,只能刻苦學習讀書,學習成績良好。幸運的是結交了一些優秀同學,潛移默化,受到鞭策。3年初中學習教育平穩過渡。</p><p class="ql-block">1966年下半年,臨近畢業分配,全國形勢急轉直下,校園正常次序被打破,整個社會一片混亂?!扒嗨膳蛏n天發,敗葉紛隨碧水池”。我們這一屆(1963.9—1968.8)不幸趕上了“文革十年動亂”,不僅推遲畢業,還搞的人心惶惶,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當時夜宿教室,不允許自行回家。一天半夜,睡夢中叫醒,被猛然出現全副武裝北京紅衛兵驚嚇。他們手握皮帶,挨個詢問家庭成份。讓校領導與所有教師“靠邊站”,全班同學同心協力,自我管理,沒有參與任何幫派活動。</p> <p class="ql-block">處在人生迷茫十指路口,我們不自覺的成為逍遙派,家里蹲。不氣餒,不放棄,堅持讀書學習。同學之間居住分散,從南碼頭渡口出發,途經多稼路、王家碼頭、復興東路,直到新太平弄、十六鋪,站站都有窗友書迷,步行需要一個多小時。那時年輕不覺得勞累,出去就是一天。</p><p class="ql-block">互相串聯走動,借書、讀書、還書,什么書籍都傳閱。尤其是中外名著、偵破推理小說更受歡迎,忙得不亦樂乎。大量閱讀開竅,深入耕耘探討,相互釋疑解惑、指點迷津,加深友誼交往,逐漸成為密友。</p><p class="ql-block">好容易才熬出頭,大家伙歡喜雀躍。1968年下半年,畢業分配中出現插曲。除了進入廠礦,街道生產組,還有近郊自選、國營農場與插隊入戶等,首先需要體檢。因為年少逆反,離家住在重病臥床伯伯那里,想不到感染上肺結核。當然,體檢無法通過。</p><p class="ql-block">當時,見到情況不妙,課代表朱滬生出手相助,臨機一動,幫助我擺脫尷尬,贏得了第二次體檢。結果還是不行,只好放棄江蘇大豐農場指標。說實在,我知道身體不好,難以勝任農活,真的不想離開家。</p><p class="ql-block">聽到身邊同學們陸陸續續奔赴新的工作崗位,而我卻體質衰弱病休在家,心情郁悶不好受。一天周末,國棉17廠上班的同學楊元華,帶著禮品上門看望我。</p><p class="ql-block">他微笑著安慰我說:“今天,是你生日,祝你快樂!我與你同年同月同日生,我們一起過生日”。這讓我既驚喜,又感動。連自己都忘了過生日,還讓上班忙碌的同學惦記著我。決心好好養病,爭取早日康復。1970年下半年,身體恢復,走出困境,步入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圖為:部分同學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大慶油田設計院工作期間,同學楊元華、趙梅蘭、李滬生等北方出差,撥梗前去看望我及家人。</p><p class="ql-block">今年9月份同學參觀申通地鐵集團公司后,朱滬生見我身體欠佳,特意給我郵購了營養品。特此感恩致謝。</p><p class="ql-block">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進入社會大展身手,同學普遍表現優秀。其中:有近半數入黨提干的;有從事地鐵工程、教學教研、財務管理、工程技術、商務管理等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p><p class="ql-block">1968年初,同學單藕琦首先報名,奔赴黑龍江省軍墾農場務農。十年后高考錄取,醫大成績優異,入黨提干,抽調國家衛生部任血液管理處原處長。</p><p class="ql-block">同學李滬生光榮入伍,青島海軍部隊軍官轉業回滬任職。</p><p class="ql-block">還有經商辦廠風生水起、成功人士趙梅蘭、鄧家漁等同學。</p><p class="ql-block">朱滬生、楊元華作為專家、教授,至今仍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余熱,貢獻畢生聰明才智。我為他們由衷感到自豪與驕傲。</p><p class="ql-block">無論是誰,到任何時候,都不忘老同學。我們身在異地,心在故鄉。每次回滬都盛情款待。至今,每年時常聚首,相敬如賓……。</p> <p class="ql-block">圖為:恰同學少年課余鍛煉后。右數:朱滬生、楊元華、鄭則忠、石志剛</p> <p class="ql-block">中學同學集體參觀游覽豫園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學應趙梅蘭邀請,赴崇明農家樂途中。</p> <p class="ql-block">圖中:這些同學(除了老班長邢容江外)都屬牛。</p> <p class="ql-block">圖中:同學都屬虎。</p> <p class="ql-block">2001年5月,浦東新居家宴,與楊元華、史占秋夫婦(均為同班同學)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班長邢容江在一起。我倆最親近。兩家父親同事,都是江蘇老鄉,居住臨近。他年長我3歲,處處給予照顧幫助,上學一起同行,無話不說。</p> <p class="ql-block">圖中:4位同學都是知青,分配到崇明、大豐農場,我去了大興安嶺林場,大慶油田。</p> <p class="ql-block">家宴后集體合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象州县|
巨鹿县|
庐江县|
博湖县|
达州市|
银川市|
建阳市|
宁城县|
那坡县|
乌鲁木齐县|
娄烦县|
阳新县|
锡林浩特市|
武功县|
多伦县|
沂源县|
丹凤县|
定州市|
巴林右旗|
沙坪坝区|
广昌县|
西昌市|
健康|
武平县|
蚌埠市|
平南县|
乐都县|
木兰县|
奉新县|
南雄市|
嘉禾县|
澄迈县|
双流县|
当雄县|
蒲城县|
桂东县|
海安县|
嘉兴市|
新干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