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石山半日游</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桂平有座白石山。</p><p class="ql-block">還算幸運,廣西境內的白石湖、白石山我都看到了。</p><p class="ql-block">說起白石湖,從2021年年底到現在,我一直都在這里,除了刮風下雨,基本上每天晚飯后都會在湖邊散步、跑步,對這里,就跟自己的左右手一樣熟悉了。</p><p class="ql-block">至于白石山則完全不一樣,好不容易見到南寧市里的徒步旅行單位組織白石山一日游,卻因時間沖突而不能參與,等到自己有時間了,卻又因為報名人數太少而一次次被取消,于是只能自駕前往。</p><p class="ql-block">通過導航軟件很容易就能找到白石山,但用手頭的2012版廣西及周邊省區公路網地圖集,找到的則是“白石洞天”,徐霞客游記中提到的也是“白石洞天”,這回我們在山腳下看到的也是這四個大字。</p><p class="ql-block">根據攻略,白石山屬于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的景區,丹霞地貌,道家圣地,為秀樂長真第二十一洞天。</p><p class="ql-block">白石山下白石村,但實際上村名叫洞天村。山腳下有壽圣寺、三清觀,山頂上有會仙巖以及倚巖而建的會仙觀。</p><p class="ql-block">攻略建議沿山腳一圈先轉山,再爬山。這令我想起小時候看到的《小兵張嘎》連環畫,里面有一段順口溜:“一條長蟲轉磚堆,轉了磚堆鉆磚堆”。</p><p class="ql-block">崇禎十年(1637年)農歷七月下旬,正是多雨時節,徐霞客游覽了白石山,其游記中不乏“雨復淋漓不休”、“雷聲殷殷”、“雷雨大奮,臥室淋漓”。而我們這次則是今年的十一月中旬去的白石山,那天是陽光明媚,藍天白云。</p><p class="ql-block">山腳下的洞天村,因旅游業的興起,當地村民已開起了大大小小的飲食店、出售當地土特產的攤子,對人也和藹可親,外地游客即使不買東西,主人也不會變得冷淡和不耐煩,但當年徐霞客到來時可沒有這種待遇。根據《徐霞客游記》記載,在離白石山還有十里地的時候,到了一個全村都姓楊的木角村,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偏偏下起了雨,想在村里借宿一晚卻遭到了全村人的拒絕。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待在村里舂米房里,打算就這么干坐著,捱到第二天天亮再出發了。最終還是附近一家人把他讓了進去,還招待他吃了晚飯和第二天的早餐。徐霞客要付錢給村民,村民還堅辭不受,弄得徐霞客摸不著頭腦,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日有余照而山雨復來,謀止宿其處而村人無納者。村楊姓,俱閉門避客。徘徊抵暮,坐舂舍間,擬度其夜。既而一舂傍主人啟扉納焉,為之晚炊而宿。</p><p class="ql-block">二十三日 早飯,別木角主人,授火錢,固辭不納。何前倨而后恭耶?”)</p><p class="ql-block">當初我讀到這一段時是有些疑惑的:廣西人應該總體上還是善良的,是不是各處習慣不同:村子偏僻,平時沒什么外人來往,而且太陽都下山了,又下起雨來,出不去,干不了活,于是干脆關門閉戶。而且文字上看不出徐霞客是否上前敲門,說不定村民都沒看見他,否則不會最終還是有人免費讓他吃住。</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山下轉了一圈后,便入東門,蹬石階,開始爬山了。</p><p class="ql-block">第一景就是“一線天”,兩邊山崖如斧劈刀削,懸垂一線,《徐霞客游記》對此有生動描述:“兩峰中剖,上摩層霄,中裂駢隙,相距不及丈,而懸亙千余尺,俱不即不離,若引繩墨而裁削之者”。從這眼前的一線遠望下面的一片蒼茫,神情真是為之一爽。</p><p class="ql-block">當地人把白石山兩座相隔不到一里的主峰,分別稱為“公白石”、“母白石”。稱為“公”的巨峰,全是懸崖絕壁,無處可攀、無人能上;登白石山只能攀登“母白石”峰。而這兩座峰的正式名稱則分別是獨秀、蓮蕊。關于獨秀峰,我只知道廣西境內的桂林市有座同名的山峰以及眼前白石山的這座卓然而立的所謂“公白石”,還是徐霞客這位旅行達人見多識廣,指出柳州也有一座“獨秀峰”,并就三者分別做了一番點評:“粵西三獨秀而桂城最著,柳州無聞,然皆巑岏可登;此獨最高聳,最孤峭。”總而言之,桂林、柳州的獨秀峰再怎么險峻陡峭,總歸可以攀爬到頂,而白石山這座俗稱“公白石”的獨秀峰,人想要上去非要生出一雙翅膀不可(“白石絕頂,而獨秀四面聳削如天柱,非羽輪不能翔其上”)</p><p class="ql-block">沿著崎嶇山道,爬過徐霞客說過的五里云梯,便到了山頂的會仙巖、會仙觀。當年徐霞客為了早點看到會仙巖,僧人招待的茶也顧不上喝,慌慌忙忙地往上爬(“余急于會仙之勝,即以行囊置僧舍,不候茗,由后寺南循崖壁行)。我們今天看到的會仙觀,包括山腳下的三清觀,當然都是現代重建的。</p><p class="ql-block">與一般的山水游記不同,作為一位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達人,徐霞客對于所經之處,許多都做了認真翔實的考證,除了正確的指出金沙江是長江的源頭外,在他對白石山的游覽中又通過實際拜訪、查證,認為民間所謂的當地漱玉泉暮聞鐘鼓而沸溢的說法為不實的“好事之言”:既無漱玉泉,其暮聞鐘鼓而沸溢則更無從談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爬山真累,下次還來。</p><p class="ql-block">徒步爬山群里經常有人這樣表達著。</p><p class="ql-block">不過,對我而言,這兩年跟著野驢爬了那么多的山,好像還沒有哪次真正稱得上很累的。之前連續穿越大圣山、小圣山,也只是持續時間長,不算很累。爬劍龍山、烏鴉山更是小兒科,望洲頂那次倒是有些喘氣不勻,但大概原因還是當時天氣不好,霧太大,而且這種特別陡峭的路段也不算長。</p><p class="ql-block">這次爬白石山也一樣。攀爬難度很小,所以才會有人老老少少、拖家帶口。看著這些小朋友,一步一步,或牽手,或自行,我倒希望我家那兩個小朋友也能有一些毅力,也能吃一點苦。</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經常爬山,倒不是單純為爬山而爬山,而是因為前面有美景在吸引著我 。之前群里有大明山穿越,但我看發出的圖片,好像景色一般,所以一直沒報名。離家不遠的五象嶺森林公園,今天中午路過,看到7、8個男男女女,背著雙肩包,拿著登山杖,也要鄭重其事的爬山。這里我幾年前多次走過,沒多少美景,所以平時在家休息時,我寧愿到江邊跑跑步、騎騎車,也不想去爬那個五象嶺。</p><p class="ql-block">經歷過喘粗氣、流大汗,勝利登頂后,居高臨下,聆聽著周圍的林濤,吹拂著習習的涼風,再環顧著眼前一片蒼茫、遠山近水、千溝萬壑,這就是對艱苦攀爬者最好的獎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台南市|
德州市|
潜江市|
通道|
新干县|
宽甸|
侯马市|
利辛县|
泰宁县|
凤凰县|
同仁县|
策勒县|
尼勒克县|
房产|
通州区|
正宁县|
青海省|
仁怀市|
海晏县|
合江县|
洪湖市|
休宁县|
闻喜县|
历史|
康马县|
宜章县|
大同市|
巴青县|
成都市|
墨江|
惠来县|
澎湖县|
合肥市|
天水市|
蕲春县|
石河子市|
忻城县|
吉木萨尔县|
通州区|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