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了一些國內知名景區,看了世界上幾十個城市,積累多了,視野寬了,游記寫了,眼界也高了,體會著詩和遠方的浪漫。可是,走著看著,發現看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想得越多,糾結也就越多。</p> <p class="ql-block">旅游景區硬件軟件都佳的確有不少。如游覽河南的老君山、云臺山景區等給人的感覺是很舒適。但旅游業的負面新聞也不少,而且較難得到糾正。如云南導游罵顧客不花錢購物;東北雪鄉景點坑害顧客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景區談不上基本的服務。某次趕路去參觀一重要名人故居,講解員不到閉館時間就鐵將軍把門了。近20位來自大江南北的游客委托我等去她家找人,結果她在家淘米做飯,任怎么央求也不來開門,為免自己生氣,沒有上告,掃興而歸。</span></p> <p class="ql-block">國內不少景區大門,修得離游客服務中心越來越遠,把老祖宗留下的山山水水,圈起來收門票;把大門建到幾公里之外,讓人花錢坐擺渡車;把擺渡車下車點放到商業街口。某著名景區的標志性建筑下面,放著兩個固定的垃圾桶,拍照得想盡辦法才能避免畫面不受影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許多景點千篇一律。都是相同的打卡路牌:“我在某地很想你”,“想你的風吹到了某地”等等。</span>不僅如此,一些景區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許多古城古鎮被商業氣息籠罩,韻味全被金錢所代替,里面的所有的一切只有利益,全不顧游客是千山萬水千辛萬苦趕來的。</p> <p class="ql-block">節假旅游更是欲望爆發,到處是人,到處是網紅,到處是吐槽。旅游表面繁華,大紅字到處都寫著“為人民服務”,可仔細望去,從字縫中跳出來的,不是開心,而是“賺錢”。</p> <p class="ql-block">進城市如何?景點大同小異,復制粘貼,地名都雷同。去古鎮吧,近年來各地古鎮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就是把一堆買當地土特產小賣部碼在一起,搞兩個門樓,放在河邊,加幾個牌坊就是。</p> <p class="ql-block">城市亮化工程是指為了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而對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廣場、商圈等利用現代化的先進燈光設備對城市進行裝扮。但僅僅有彩色燈光照景觀,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和旅游意義?</p> <p class="ql-block">就這樣挖空心思,居然許多景區賠錢負債,一些著名的景區在賠錢甚或破產,這到哪里說理。</p> <p class="ql-block">過度商業化同質化的旅游包裝,使有的旅游景區成了冰冷的沒有人文關懷的賺錢機器,游客難以體驗當地風土人情,感受原有的文化韻味和自然風貌,只是感到乏味和厭倦。</p><p class="ql-block">現實景觀與網絡圖片相差太大。有的景點讓人剛到現場就想往回走,再也不想去了。旅游者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就把旅游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個個都是攝影師,不然,不好意思凸顯出自己難得出門的成就感。有人打趣是:視角在天堂,身體在地獄。</p><p class="ql-block">有的游客覺得旅游已不在是詩和遠方。到哪里去旅游不重要,和誰一起去旅游才重要,大家越來越注重自己內心的愉悅和自我探索與成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我實現,不再滿足于表面的游歷與體驗,而是更傾向于深度的思考與精神探索。</p> <p class="ql-block">許多地方許多人讓廣告、媒體感受到了“快去旅行吧”“不旅行你就是井底之蛙”的壓力,這個消費社會到處都在渲染一種“不旅行毋寧死”的氛圍,這背后恐怕大多是資本的助推,資本需要你去消費。</p> <p class="ql-block">當前旅游的風氣,有人形容是,“我把你真誠相問,你卻要宰我”。景區的坑人宰客情況實在是太嚴重,門票價格就不說了,一個景區讓游人多次購票進入是常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瓶礦泉水在景區內翻倍,</span>吃飯什么更不用說。有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次旅游回來,感受不到愉悅,有的只是疲憊的身軀,倍受折磨的錢包,甚至氣憤。</span></p> <p class="ql-block">從風景角度來講,國內不知比國外的好多少倍。但旅游不只是風景,還包含很多內涵,比如當地文化、周邊環境、服務設施、人文歷史、制度規范等等,綜合來看,國內和國外好的地方相比相差的就不止是一個層次了。</p> <p class="ql-block">旅游曾一度被視為逃離日常瑣碎、追求心靈釋放的絕佳途徑。但旅行不是眼前茍且生活的解藥,解藥從來都不會出現在遠方。旅行,就是見天見地,更是見到自己。你會認識天地之大,而自己渺小如滄海一粟。</p> <p class="ql-block">旅行幫助你改變人生是個不太靠譜的說法。旅行沒法兒幫助你跨越階層,不管你在旅行還是在家,你還是做著你所屬階層的那些事情,享受著你所屬階層的服務。再怎么努力的在旅游的照片中看起來精致,也無法超出自己的消費范圍。你可以在旅行中獎勵自己,享受一把,但是你的生活終究還是你的生活,別太活在虛幻中。</p> <p class="ql-block">如果嚴格區分,在前現代社會,只有旅行,沒有旅游。旅行是極少數社會精英階層的特權,是先富者觀看世界的獵奇,是游學者豐富學識的歷練,是不安分者挑戰身心極限的冒險。只有社會中大部分人有錢有閑,只有大眾開始有條件和能力模仿精英生活,精英旅行才逐漸降格為大眾旅游。現代旅游是從旅行中派生而來,演化而來,進化而來。</p> <p class="ql-block">好的旅游需要基礎知識鋪底,目前的一些游人知識太匱乏,還不足以支撐一場好旅游。錢鐘書先生說過: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其實大多數人所說的“旅游”,并不是“旅游”。</p> <p class="ql-block">旅游肯定是一件好事情,據報道,2024年“五一”國內旅游合計2.95億人次,是2019年的128.2%,創歷史新高。越來越多的國人出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開闊了視界,陶冶了情操。確</span>實證明中國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尤其是中國大媽。現在的問題是需要重新定義旅行的意義,擺脫“打卡文化”的束縛,遠離社交媒體的壓力,回歸旅游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我依然堅信,旅游是打開眼界、豐富人生的絕佳方式。也許終有一日,旅游能夠重拾其本質,而非走馬觀花式的拍照留影,是真正地放松自我,深度體驗自然和人文景觀。無論如何,盼著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人生苦短,需要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旅游宜在一個地方慢歇下來,去感受這里人是怎樣的,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文化氛圍是怎樣的;可以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當你看到了各種可能性,才會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p> <p class="ql-block">旅游是文化活動,是地理、歷史、人文的總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體驗不同地區生活方式、人文特色、風俗美食的差異,豐富眼界,感受當地人的生活,可以結合歷史,了解城市鄉村的發展歷程,究竟經歷過哪些困難和考驗,從中學習,從而豐富自己的內心。</p> <p class="ql-block">我不是要告別旅行這件事。只是今后的旅游要好好規劃。避開洶涌的人潮,去看看自然的山水;放棄打卡出片的執念,讓心真正的放空;不再為了完成旅行而旅游的“走馬觀花”。一次旅游途中路上的風景,能帶來特別美好愜意的享受,且回味綿長,滋潤著記憶,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林語堂說: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種選擇而已。有些人可能更喜歡戶外運動、健身、美食、音樂、藝術等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種情況下,旅游不再是他們的首選,而是一種可有可無的休閑方式。</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歌德說得對:“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有人言,旅游有三重境界:第一,你眼里看到的只是風景。第二,越過風景,你看到了別人的生活。第三,你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亚东县|
双桥区|
共和县|
桂东县|
公安县|
兰州市|
望都县|
专栏|
乐山市|
镇宁|
舞钢市|
巢湖市|
奉贤区|
大悟县|
宜城市|
申扎县|
扬中市|
灌云县|
余姚市|
安塞县|
内黄县|
新乡县|
白水县|
肃南|
繁峙县|
民权县|
元阳县|
日喀则市|
包头市|
马边|
佳木斯市|
新竹县|
冕宁县|
黄大仙区|
柳林县|
元朗区|
永仁县|
新河县|
舞钢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