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4.11.05晚21.20我們由大連灣乘坐中華復興號去往煙臺。</b></p> <p class="ql-block"><b>?乘坐輪船拍下大連灣碼頭夜景</b></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清晨11.6日04.20分到達煙臺。到達煙臺乘坐11.6日06:35分D1616號動車于09:14分到達山東青州市。</b></p><p class="ql-block"><b>??青州市政府辦公樓,位于青州市玲瓏山南路172號。</b></p> 青州古城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是一個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自西漢初年開始,歷經六座古城:包括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東關圩子城和滿洲駐防旗城。這里曾是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貿易中心,被譽為"東方古州"、"三齊重鎮"和"海岱都會"。南燕國曾在此定鼎12年,成為王朝都城,是省內唯一的。</b></p><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內矗立著七座牌坊,分別是海岱都會、尚書里坊、一門科第、大學士、柱國坊、大宗伯和太保。這些牌坊是青州文化和歷史的見證。</b></p><p class="ql-block"><b>古城內有100多條古街巷,如北門大街、偶園街和東門大街等。青州府貢院、阜財門和奎星樓等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2萬多原住居民在這里延續著古青州地區的傳統文脈。2011年,青州古城進行了修復,包括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南陽城的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和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b></p><p class="ql-block"><b>阜財門樓,也稱為南門,是青州南陽城的南大門。作為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阜財"意為財富充裕,象征著青州的繁榮和富?!,F重建的阜財門按照歷史原貌設計,城樓坐落在高大的城臺之上,城門寬敞是游客進入古城的主要入口。</b></p><p class="ql-block"><b>青州因豐饒的物產和連接陸路海路的交通優勢,自古商家業繁榮,商賈云集。南北朝時期許多少數民族甚至域外人進入青州,逐漸接受漢文化融入生活。元代回族形成,因居官、經商等在青州定居。他們圍繞禮拜堂居住,逐步形成了城里、東關和云河等幾個回族聚居區。</b></p><p class="ql-block"><b>偶園街中段的宋代古槐,樹齡有</b></p><p class="ql-block"><b>800多年,是偶園街區內重要的歷史標志物。它歷經千年風雨,見證了青州古城的興衰變遷。</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又被稱為東方古州)——“阜財門樓”也稱為南門,是青州南陽城的南大門。作為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阜財"意為財富充裕,象征著青州的繁榮和富?!,F重建的阜財門按照歷史原貌設計,城樓坐落在高大的城臺之上,城門寬敞,是游客進入古城的主要入口。</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海岱都會坊”青州地處海岱之間,歷代為軍事重鎮和都會之地,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貿發達,商賈輻轉,被譽為 “三齊重鎮””海岱都會”該坊四柱三門式,總高度9.4米,總寬14.4米。</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尚書里坊”是為了旌表青州人石茂華而建的。</b></p><p class="ql-block"><b>尚書里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位于青州古城南門大街,是明朝政府為了表彰石茂華的功績而設立的。石茂華是明嘉靖二十三年的進士,曾任兵部尚書和三邊總督,政績卓著。晚年回鄉養老后,因陜西大災,朝廷重新起用他前往救災,最終因勞累過度去世。明朝政府追授他為太子少保并建造牌坊表彰其功績。</b></p><p class="ql-block"><b>尚書里坊的建筑風格獨特,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3.8米,總高度11.48米,雕刻精美,造型別具風格,高大氣派。此外,尚書里坊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也有提及,書中《諭鬼》一篇講述了石茂華鎮鬼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大學士坊”為旌表諸城人翟鑾而立。為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5.94米,總高度12.65米,始建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2014年在原址復建。翟鑾,字仲鳴,明代青州府諸城縣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官至謹身殿大學士。</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柱國坊”始建于明</b></p><p class="ql-block"><b>弘治年間,為旌表大學士劉翊而</b></p><p class="ql-block"><b>立。</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一門科第坊”2013年,在山東青州古城偶園街南首復建。新建的一門科第坊高大雄偉,成為青州古城的又一新的景點。牌坊的復建,進一步顯示了青州古城過去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物鼎盛的景象,也彰顯了馮氏家族過去的輝煌。</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大宗伯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旌表青州人陳經所立。陳經,字伯常,號東渚,累官至禮部、兵部。戶部三部尚書。立此坊時任禮部尚書,即"大宗伯"。坊額中有"大宗伯"三字。此坊高11米,寬14.5米。中門凈寬5米,底部寬12米。</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太保坊”是青州古城內的第七座牌坊,它是明朝政府為旌表青州人邢玠而立。</b></p><p class="ql-block"><b>邢玠官至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參贊機務,逝世后贈太保。萬歷二十五年,邢玠統兵朝鮮抗倭,大獲全勝。趙秉忠詩作《送邢大司馬東歸》就是為邢玠所作。</b></p><p class="ql-block"><b>邢玠一生為官四十年,在邊境二十余年,不避辛勞,一心為國,為世人所重,"樹聲海外,殆鮮其儔矣"。</b></p><p class="ql-block"><b>一座牌坊、一段歷史。回望青州古城,一直等待著人們來探索……</b></p> <p class="ql-block"><b>?由青州古城南阜財門進入古城,千年歷史的狀況就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古城的景色帶給我們穿越時空的感覺。</b></p> <p class="ql-block"><b>?雕像塑造出當時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b>?參與進來,親身體會一下,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b>?充滿了生活氣息</b></p> <p class="ql-block"><b>?細細的體味,那個年代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用相機將這些歷史遺留下的景色,記錄下來。</b></p> <p class="ql-block">?<b>這是宋代古槐——該古槐植于宋代,樹高10米,冠叢直徑10米,樹圍4.7米,樹齡約800年,為偶園街區內重要的歷史標志物。國槐為落葉喬木,蝶形花科,槐屬,青州地區栽植歷史悠久,現存古槐400余棵,明代及明代以前的約占一半,樹齡最長的為宋代。</b></p> <p class="ql-block"><b>?編制的藝術品,仍舊在這里傳承,栩栩如生的孔雀,顯示出它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緒元年(1875年)占地45.6畝,建筑面積966平方米,由教堂院、神甫院、修女院三院組成,主教堂外型為哥特式建筑風格。青州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益都主教區均設于此。教堂院毀于"文革",1997年重建。修女院為原建筑。</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內的天主教堂</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后樂坊”其名便蘊含深意,"后樂"二字,取自古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高尚情懷,寓意此地乃文人雅士尋覓心靈慰藉,共賞藝術之美,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家園。自誕生之日起,它便不僅是磚瓦筑成的空間,更是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的搖籃。</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高家亭巷內因有高家亭子而得名,此巷西起玲瓏山南路,東至偶園街。游客朋友們可以漫步于此,感受一下這里的古香古色。</b></p> <p class="ql-block"><b>?高家亭巷的老建筑</b></p> <p class="ql-block"><b>?古時候的建筑風格依舊煥發出它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歷史遺留下的老宅,如今依舊生生不息……</b></p> <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內偶園——位于山東省青州市偶園街197號,是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博的私家花園,當地人稱為"馮家花園"。因為馮溥在京城為官時住在萬柳園,所以他就將皇帝賜給他在青州的宅第稱為"偶園",取"無獨有偶"之意。</b></p> <p class="ql-block"><b>?偶園景區內,準備到“幽巖”里去看看呀</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內看景沉思</b></p> <p class="ql-block"><b>?悠久的歷史,如今的空氣還是那么清新</b></p> <p class="ql-block"><b>?幾千年后,在這里依舊煥發出它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內四亭之一“友石亭”</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四石之一"福"石,高2.4 米,寬 1.63米。玲瓏剔透、靈秀飄逸。</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四石之一"壽"石,高2.4米,寬1.7米。造型渾穆古樸、凝重深沉。</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四石之一"康"石,高3.7米,寬1.2米。其態婀娜多姿,超凡脫俗。</b></p> <p class="ql-block"><b>?偶園——四石之一,"寧"石,高2.3米,寬1.2米,令人賞心悅目,神思悠悠。</b></p> <p class="ql-block"><b>?“壽石”中露個臉托福壽石保佑健康長壽。</b></p> <p class="ql-block"><b>?“壽石”中露個臉托福壽石保佑健康長壽。</b></p> 柿子溝 <p class="ql-block"><b>青州柿子溝風景區——位于山東省青州市西南山區王墳鎮白洋村,距離青州市區約35公里。景區總面積10000畝,自然生態保存完好,90%以上的山地被茂密樹木覆蓋。景區內大小柿樹近萬株,年產柿子約一百萬斤,青州柿子質量上乘,早在明清時期就是青州府進貢之良品。近代以來,青州柿餅尤以柿子溝柿餅為主,暢銷韓日等國,是地區創匯的支柱之一。</b></p> <p class="ql-block"><b>?柿子溝山上景色,由于我們來到時間有點晚了,山上的柿子幾乎已經摘完。</b></p> <p class="ql-block"><b>?只能看到這樣的景色。</b></p> <p class="ql-block"><b>?撿了幾個柿子,也很興奮,最起碼知道柿子長在樹上是啥樣。</b></p> <p class="ql-block"><b>?樹枝長得很特別。</b></p> <p class="ql-block"><b>?陽光照射下,別有一番風味。</b></p> <p class="ql-block"><b>?柿子雖然采摘完了,樹干依舊枝繁葉茂。</b></p> <p class="ql-block"><b>?山上的美景與村莊融合在這里,充滿了生活氣息……</b></p> <p class="ql-block"><b>?從山上下來,農戶家的柿子,景色也很迷人。</b></p> <p class="ql-block"><b>?采摘完的柿子,有的裝在箱里,有的晾在棚子里。</b></p> <p class="ql-block"><b>?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在涼嗮柿子</b></p> <p class="ql-block"><b>?這是在涼嗮柿子皮,聽老農說柿子皮可是藥材呀!</b></p> <p class="ql-block"><b>?涼嗮的柿子,通過光色更誘人。</b></p> <p class="ql-block"><b>?農戶介紹,涼嗮柿子也有很多講究,既要通風還不能直接日嗮。</b></p> <p class="ql-block"><b>?和涼嗮的柿子合個影</b></p> <p class="ql-block"><b>?有著異樣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游覽完柿子溝景區,坐在村口等待網約車接我們的同時,觀看農戶人家攤煎餅。</b></p> <p class="ql-block"><b>——觀后感——</b></p><p class="ql-block"><b>這次山東之行,觀賞青州古城感受很深,了解到青州有著2200年悠久歷史,由六大古城演變至今為青州古城。青州秦漢時期就有著輝煌的歷史,在政治、軍事、文化、商業、貿易等方面,青州在此建都多年起著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古城的建筑風格彰顯出古人的匠心智慧,古城中的牌坊展示出中華傳統的建筑魅力,儒家文化的價值觀,傳承了家族文化弘揚了民族精神,牌坊上的詩詞,對聯和雕刻圖案,體現了忠誠、孝順、廉潔、勇敢等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每個牌坊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些牌坊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它們不僅是旌表賢人名仕和官員的象征,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b></p><p class="ql-block"><b>青州古城的歷史和精華都沉淀在了牌坊里,自阜財門起,偶園、北園大街上依次排列著海岱都會坊、尚書里坊、一門科第坊、柱國坊、大學士坊、大宗伯坊、北門里坊等。青州歷史上先后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這一道道的牌坊,無不彰顯著青州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當我們來到青州市王墳鎮白洋村柿子溝景區時,深深的被這里的寧靜與自然美景所吸引。雖然滿山的柿子基本采摘完,爬到山上,清新的空氣愉悅著好心情。當走進村落,濃郁的鄉土氣息感到寧靜與美好。每家每戶的涼嗮柿子的情景,讓我很感興趣。連七八十歲的老人也在參與涼嗮柿子的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此次,來到青州及了解了青州古城的悠久歷史,又看到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美景。收獲滿滿!不虛此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孝昌县|
清涧县|
洛隆县|
津市市|
彰化县|
鄄城县|
威信县|
石嘴山市|
凉城县|
逊克县|
大庆市|
东阿县|
新邵县|
营山县|
泸州市|
江口县|
简阳市|
资阳市|
荆门市|
龙海市|
六安市|
卢湾区|
铜山县|
武强县|
印江|
昌平区|
阿克|
新宾|
聂荣县|
独山县|
弥勒县|
北流市|
黄石市|
无锡市|
多伦县|
邛崃市|
启东市|
大兴区|
开平市|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