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得知太廟開放了,說是堪比故宮太和殿般氣勢,決定抽點時間過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太廟,始建于明永樂皇帝朱棣十八年(1420年),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與紫禁城同一時間修建完成,距今600余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場所,也是北京城為數(shù)不多的明代完整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廟”之稱。1950年改名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并正式對社會開放。</p><p class="ql-block">太廟坐落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位于故宮東南側(cè),以中軸線為基準(zhǔn),與社稷壇(中山公園)東西對稱。</p> <p class="ql-block">太廟之外是大片的古柏,郁郁蔥蔥大部分是明初所栽,都要300~500年歷史。相傳是明代歷任太子所植,被稱為“太子林”。</p> <p class="ql-block">首先來到的是廟門(前琉璃門),始建于明代,清代改建,是太廟的正門。黃琉璃瓦頂,檐下飾有黃綠琉璃斗拱額及垂蓮柱,墻下為漢白玉須彌座。來時大門緊閉,原來是來早了,太廟要九點開門。</p> <p class="ql-block">過了正門便是戟門橋,也叫“玉帶橋”,始建于明代,為七座單孔石橋,兩側(cè)有漢白玉護(hù)欄,龍鳳望柱交替排列,小巧精致,水是從故宮引過來的。中間是皇帝走的御路橋,兩邊為王公橋,邊橋供常人行走,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p> <p class="ql-block">過了戟門橋便是戟門,戟門是進(jìn)太廟禮儀象征的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戟門兩側(cè)原來有120條金龍戟,象征儀仗,1900年被八國聯(lián)軍全部盜走。戟門為明永樂時期的重要遺存。</p> <p class="ql-block">戟門不開,從旁邊的側(cè)門進(jìn)去,就是異常開闊的廣場和宏偉的前殿,前殿,又稱享殿,是太廟的主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面闊十一間,進(jìn)深六間。屬最高等級的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祭典時將祖先牌位從寢殿和祧廟移至此處神座安放,然后舉行隆重而莊嚴(yán)的儀式。大清入關(guān)時把明朝皇帝的牌位都移至了歷代帝王廟,把自己的祖先請到了這里,大清在這里曾經(jīng)祭祀過除溥儀外的十一位清朝皇帝牌位。</span></p> <p class="ql-block">享殿兩側(cè)各有15間的配殿。原來太廟只供奉皇上的牌位,后經(jīng)過皇上特許有一些皇后、親王、功臣也可以把牌位放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能配享太廟,是皇帝賜予有功之臣的最高榮譽,功臣死后,牌位供奉于太廟,與歷代皇帝一起接受后世子孫的祭祀,那便是登峰造極的榮耀了。</p><p class="ql-block">東配殿供奉滿清宗室王親13人牌位,西配殿供奉的是滿蒙漢文武功臣13人牌位,其中張廷玉是唯一的漢臣和文臣。</p> <p class="ql-block">大殿檐下懸掛著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太廟”九龍貼金題額。</p> <p class="ql-block">這組丹陛石也是上中下三層,上為二龍戲珠,中為獅子戲彩球,下為海馬,是明代石雕藝術(shù)珍品。</p> <p class="ql-block">享殿上排列有九個脊獸,僅次于太和殿,可見其級別之高。</p> <p class="ql-block">享殿,是北京中軸線上唯一可以近距離觀賞金絲楠木的地點,整個大殿莊重而神秘。它橫跨十一間,縱深六間,整個大殿以金磚、金頂、金絲楠木為三寶。</p><p class="ql-block">第一寶,最醒目的是支撐起享殿的68根柱子均為珍貴的金絲楠木制成,最高達(dá)13.32米,直徑最大的達(dá)1.2米,撐起了整座大殿的奢華與氣派。它也是全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金絲楠木宮殿。</p><p class="ql-block">第二寶,享殿地面鋪的金磚,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家宮殿建筑使用的高質(zhì)量地磚,制作工藝非常復(fù)雜,一塊磚的制作時間差不多需要一年。成本高昂,價比黃金,所以稱為金磚。</p><p class="ql-block">第三寶,大殿中央的渾金彩畫屋頂。</p><p class="ql-block">身處享殿內(nèi)部絕對稱得上震撼!</p> <p class="ql-block">編鐘之王——中華和鐘,是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來,以2400年前的曾候乙編鐘為原型進(jìn)行設(shè)計,1999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銅編鐘,安放在享殿正中,是太廟藝術(shù)館館藏文物,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享殿之后中殿,也稱寢殿,面闊九間,進(jìn)深四間,是平時供奉歷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皇帝皇后牌位一對夫妻一間房,到舉辦祭祖大典時,牌位們就會被請到南側(cè)的享殿內(nèi),接受子孫們的祭拜,祭畢奉回。</p> <p class="ql-block">丹陛石</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寢殿”為藝術(shù)館展廳,陳列的是首都職工書畫作品。</p> <p class="ql-block">寢殿后的琉璃門</p> <p class="ql-block">再往后走,一道紅墻,隔出了一座獨立的院落,就是后殿,又稱祧廟。面闊九間,進(jìn)深四間。是供奉皇帝遠(yuǎn)祖牌位的地方。像在清朝,這里供奉的是在努爾哈赤之前的四位先祖。殿內(nèi)陳設(shè)亦如寢殿。</p><p class="ql-block">后殿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祧廟前的琉璃門</p> <p class="ql-block">紅墻、黃瓦,與故宮僅一墻之隔,因開放時間不長,這里沒有旅游團(tuán)隊,游客很少。太廟,它可是北京城為數(shù)不多的明朝原裝建筑,非常值得來看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永吉县|
光泽县|
定安县|
年辖:市辖区|
泰来县|
娄烦县|
台北市|
长兴县|
临沭县|
都兰县|
靖边县|
张掖市|
萨嘎县|
连平县|
湾仔区|
乐平市|
德阳市|
麻江县|
旅游|
柞水县|
安新县|
浦东新区|
益阳市|
那曲县|
资兴市|
临海市|
五河县|
龙泉市|
青河县|
哈巴河县|
交城县|
隆化县|
乌苏市|
前郭尔|
赫章县|
东安县|
博爱县|
丰县|
延寿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