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之美,在于沉淀與收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之美,在于鉆研與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是一種規范,也是一種修養。<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準確把握新教材編寫理念與變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span>新建小學一年級展開以“我們講文明”為主題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舸爭流,競綻芳華。本次授課的十二位教師<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中的《我們小點兒聲》、《人人愛護公物》和《我們不亂扔》作為課題,各位老師</span>均能圍繞新課程標準,精心研究教材,讀懂教材,潛心鉆研教法和學法,同一教材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盡顯“異曲同工之妙”,呈現了精彩紛呈、各具特色的課堂。</p> 異構課堂·各顯神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艷天、陳玉紅、陳婷婷、高偉偉四位老師共執《我們小點聲》一課。課堂上四位老師均以學生為中心,借助故事講述、情景引入場景對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結合實際生活情境,將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理念融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文明素養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堂公開課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傳授,更是一次道德的喚醒。它讓學生們明白,“我們小點兒聲”并非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修養,一種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對公共環境的愛護。正如一位同學設計的:“聲音雖小,卻能傳遞大大的溫暖與善意。從今天起,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輕聲細語的文明使者,讓生活因‘小聲’而更加美好?!?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人人愛護公物》一課,譚麗花老師通過網絡資源收集了一些愛護公物的公益廣告和圖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張愛霞老師通過短篇視頻和情境對話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學校中的各種公物及其重要性;馬婷婷老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且富有吸引力,學生積極參與且教學效果顯著;劉彩芳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聯系生活實際啟發了學生對公物的保護意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人無德而不立,國無德而不興”,相信經過這次的主題班會,新建小學的學生們都會做一個有文明、有修養的學生。讓我們一起用心呵護每棵草、維護每一張桌椅、每一塊墻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營造我們溫馨的家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劉文靜老師執教的《我們不亂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誰愛干凈”游戲做導入;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好奇,自主發現“整理垃圾不只是為了干凈,更是每個人的責任”;鄭倩老師課前布置學生完成“觀察記錄”,課堂上的精彩討論和展示,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楊洋老師通過一個繪本故事導入“我們不亂扔”這個課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對孩子的一步一步的滲透;楊耀嘉老師同時結合視頻、新聞報道,一步步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公共場合不亂扔垃圾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更是每個人的責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這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同課異構課堂中,學生們猶如茁壯成長的幼苗,盡情汲取著文明的養分。他們不僅在知識層面上對文明有了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更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與升華。從最初對文明概念的模糊認知,到如今能夠清晰地辨別生活中的文明與不文明行為,并自覺主動地踐行文明規范,學生們的成長與進步令人欣喜。課堂上,他們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表見解的身影,以及在實踐活動中展現出的創造力和責任感,都是文明之花在他們心間綻放的有力見證。</span></p> 智慧課堂·共同進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課異構活動也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參與聽課教師以及校領導也給出不同意見,并提出在觀摩他人課堂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借鑒他人的優點,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相信在這樣的教研活動推動下,我們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將會越上越好,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吐故納新,方可不斷前行;不斷精進,才能不斷進步。此次教研活動的開展,為道德與法治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的機會,老師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在時光中前行,在教研中成長,不斷磨礪自己,深耕課堂,追求精進。在未來的教學路上繼續砥礪前行,做好學生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圖片|譚麗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編輯|王艷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審核|翟穎萍 張九龍</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芦山县|
广东省|
泰宁县|
定结县|
曲周县|
青阳县|
亚东县|
麟游县|
正镶白旗|
邹平县|
漯河市|
名山县|
巫山县|
扎囊县|
石渠县|
阳江市|
靖远县|
阜阳市|
凤阳县|
平阴县|
栖霞市|
吉安市|
鄱阳县|
苏尼特左旗|
梁平县|
罗定市|
郑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湖南省|
湖北省|
南城县|
永济市|
阿合奇县|
尼勒克县|
台山市|
万安县|
平罗县|
武隆县|
沁源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