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與制作/經緯 圖片/作者與網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4日,根據旅行社安排,去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川盤村藏寨參觀。</p><p class="ql-block">做客藏家。</p><p class="ql-block">全團52名隊友全部參加。</p> 引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特色藏寨,要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成就,了解藏區人民生活、宗教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民族間的融合、溝通與團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30,我們由駐地九寨溝出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巴車沿著G544公路一路前行。途中,岷山山脈連綿不斷,弓杠嶺山巒聳立在公路兩旁。藍天無際,山間散落著朵朵白云,霧靄在車前屢屢飄然而過。</p><p class="ql-block">國道蜿蜒曲折,沿山間上下攀緣,但見公路中間的分隔線伸向遠方……。</p><p class="ql-block">我們先后穿越了漳扎隧道(3578米)、神仙池隧道(720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途中,參觀了岷江源。</p><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本沒有觀賞岷江源的計劃。前一天,作者私下與阿毛導交流,表達了觀賞意愿。途中,阿毛導就組織了岷江源的觀賞活動。</p><p class="ql-block">經常旅游的人們都知道,蒞臨大江大河的源頭,是一件很不容易、很愜意的事情。我們在此逗留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左一作者。右側為阿毛導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松潘縣境內以后,藏族氛圍越來越濃厚,兩至三層的藏寨樓房,錯落有致,色澤艷麗;潔白的塔建,一排排、一座座,熠熠生輝;五彩繽紛的寺廟,安然靜謐,莊重無比;斑斕多姿的經幡,在路旁、在寺廟、在村邑,在山間,飄蕩、搖曳。</p><p class="ql-block">這些,仿佛在歡迎著遠方來的客人。</p><p class="ql-block">作者多年走南闖北,游歷了很多河山,唯獨沒有身臨藏區藏寨,沒有與藏民面對面的接觸,因此,心情迫切,渴望之情不可言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國的藏族,主要分布為三大藏區以及一些特殊支系 :</p><p class="ql-block">一是衛藏藏族。區域為西藏除昌都地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二是康巴藏族,包括昌都地區、那曲、林芝、青海玉樹、云南迪慶、四川甘孜、阿壩等地。三是安多藏族,范圍在青海、甘肅等地。</p><p class="ql-block">特殊支系。如:工布藏族、白馬藏族、木雅藏族等十余個支系。</p> <p class="ql-block">衛藏男子</p> <p class="ql-block">衛藏女子</p> <p class="ql-block">康巴藏族男子</p> <p class="ql-block">康巴藏族女子</p> <p class="ql-block">安多藏族男子</p> <p class="ql-block">安多藏族女子</p> 藏家做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九點,我們到達了川盤村。</p><p class="ql-block">川盤村海拔三千米,距松潘縣城25公里,距九黃機場5.5公里,距九寨溝79公里,是一個美麗富饒的藏族村寨。</p><p class="ql-block">全村38戶人家,276人,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村寨,也是對外傳播的示范村、旅游系統的開放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停車廣場附近,一座座高聳的白塔,挺拔的碉樓,神女獻哈達的塑像,規模宏大的商品交易中心等展現眼前。但見經幡飄逸,青山蒼翠,藏宅依山而建,五顏六色,一派美麗祥和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我們團被編序58號參觀團,每個人脖子上,都佩戴上了58號參觀證。</p><p class="ql-block">隨之,進入藏家。</p> <p class="ql-block">卓瑪在呼喚隊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家主人、導游與解說,是一位干練、漂亮的女士,三十余歲,1.6米身材,亮亮的腦門,眉間充滿著睿智與純厚。</p><p class="ql-block">她叫DJ卓瑪。</p><p class="ql-block">她家的住宅依山而就,為歇山式屋頂,兩層樓房,完全木制結構。一層主要陳放生產工具,物品等。我們沿著樓梯上了二層,住宅約有300-500平方米,中間是客廳,90平米的樣子,旁邊布置六七個居室,包括佛堂。</p><p class="ql-block">我們全團52人落坐客廳還綽綽有余。客廳中間是一個火爐,大銅壺和不銹鋼鍋燒著開水,彌漫著暖暖的親和的氛圍。</p><p class="ql-block">客廳內擺放著七八個茶幾。</p><p class="ql-block">客廳五彩繽紛,紅、黃、橙色,彩繪布滿房間,四壁全部是木制彩櫥,里面放置各種銅銀器皿。陳列有序,有金色的,有銀白色的,更多是銅色。這些器皿,都是經過“開光”的。它們古色古香,古老莊重,似乎在接受首長的檢閱。</p><p class="ql-block">唐卡在壁間熠熠生輝,光彩照人。</p><p class="ql-block">步入藏家,讓我們走進另一個世界。舉止投足,無時無刻,彰顯著藏家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左一作者,中間為DJ卓瑪,右一領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卓瑪介紹:</p><p class="ql-block">她家四世同堂,共計18口人,為藏醫世家。老爺爺是有名的老一輩藏醫,叔叔在寺廟做藏醫,自己大學畢業,也從事藏醫等工作。</p><p class="ql-block">她家在村內比較富庶,是一個影響力較大,威望較高的家庭。</p><p class="ql-block">卓瑪熱情招待我們,每個人都喝上了香噴噴熱乎乎的酥油茶,品嘗了藏區的點果。</p><p class="ql-block">藏族人非常純樸、好客。</p><p class="ql-block">客廳的正中間,懸掛著毛主席的巨幅畫像。她說,是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反動的農奴制,讓廣大農奴翻身解放,做了主人。我們藏族人民感謝毛澤東,敬仰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卓瑪大學畢業,回到家鄉。現在,自己是一夫一妻。</p><p class="ql-block">目前,她的家庭經濟來源,一是藏醫藏藥,二是牦牛牧放,三是商貿交易,四是旅游事業。日子富裕、和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卓瑪現場為我們醫病。她用藏醫療法,按摩、刮痧。團內一名女隊友患有頸椎病,當即按摩刮痧,效果顯著。大家贊不絕口。</p><p class="ql-block">卓瑪還介紹了她的爺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她的爺爺曾經去拉薩大昭寺朝拜佛祖。往返4000公里,翻山越嶺,磕長頭,三步一跪拜,歷經5年半的時間,實現了藏人最高宗教理想追求。</p><p class="ql-block">老爺爺回來時,腦門子結了一寸厚的硬痂,手和腳都留下了終身殘疾。</p><p class="ql-block">她爺爺這樣的人,在當地,被視為英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對藏區 藏寨 藏民的了解與感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藏區、藏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不是過去居無定所,游牧流浪,衣不遮體,食不飽腹的困境狀態。</p> 生產 生活 經濟狀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川盤村第一產業,為農牧業。主要是畜牧業。</p><p class="ql-block">38戶人家,以畜養牦牛為主。每戶多則300多頭,少則70-80頭。現價每頭15000-18000元不等。村里平均每家50-100頭,總價值,每家起碼在50萬元以上。</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采訪時,村民就自豪的說 : 我們的財富都在山里(指牦牛),不用天天牧放,隔三五天,騎著摩托車看看就行了。牦牛有領地意識,它不亂走。我們就靠牦牛生活,沒有存款的習慣意識,有錢也不存銀行。有錢的人家,把錢交寺廟保管。</p> 居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生產力水平發展提高了,政府順應形勢,扭轉了古老的游牧傳統,建立了穩定的行政村,實現了民有所居。</p><p class="ql-block">川盤村藏民的居住條件,比內地、比一二三線城市好得多。他們都是獨門獨戶,建筑格局1-3層,磚混結構或木制結構。一般都在200平米以上。一層是飼養層(一般用做養殖和儲藏)。二層居住,包括經堂、客廳、居室、廚房等)。內部裝修民族特點濃厚,全部為彩繪,五彩繽紛,包括唐卡等。可謂豪華、大平米,居食無憂。</p> 家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民沒有分家過日子的傳統。到現在,他們仍然三代、四代同堂生活,其樂融融,甚是融洽。這既與生產力、生產關系水平有關,也與民族傳統,密不可分。我們做客的DJ卓瑪家庭,就是一個擁有四代、十八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這點,與內地差別很大。</p> 婚姻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國《婚姻法》第五十條規定 :“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p><p class="ql-block">據此,松潘縣域的婚姻有著特殊的社會表現。</p><p class="ql-block">家庭條件好的男子,可以娶兩三個妻子,名正言順,不足為怪。</p><p class="ql-block">我們采訪了一個女子。這個女人媽家條件不如意,姐妹兩個,就同時嫁給一個男人。</p><p class="ql-block">這個女子說 : “ 她是老二,并為其生養了兩個女兒”。她們一起居住。</p><p class="ql-block">夫妻、家庭有秩有序。有時口頭商量,有時掛上標記(在哪屋同居)。生下孩子不叫父親、爸爸,而是統統叫叔叔。</p><p class="ql-block">這種婚姻司空見慣。她們和諧相處,蔚然成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是老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妻多夫,不要彩禮。</p> 宗教與文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川盤村隸屬于川主寺鎮。</p><p class="ql-block">川主寺鎮蘊藏著9座藏傳佛教寺廟,宗教文化濃厚。當地,居住著藏、羌、回、漢四個民族。藏族民眾普遍信奉佛教。從出生到死亡。全部依據藏教傳統行事。</p><p class="ql-block">歷史以來,他們有自己的節日,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信崇。</p><p class="ql-block">川盤花燈舞,歷史悠久(從清代開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每逢節日,藏民載歌載舞,熱鬧非凡。目前,已經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經幡 在藏區比比皆是。她是最耀眼,最普及的宗教標志。在山巒、廟宇、建筑、廣場、宅院等地處處懸掛、設置。她在藏民心目中,具有祈福求運,連接人與神的作用。她通常由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組成。藍色象征藍天,白色象征白云,紅色象征火焰,綠色象征青山綠水,黃色象征土地。懸掛時,色彩具有固定的順序。</p><p class="ql-block">藏民把經幡也稱之為“風馬旗”。</p> 文化教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方發展水平如何,民風程度如何,主要察看文化教育。</p><p class="ql-block">現在,川主寺鎮總人口10947人,中小學入學人數1000人左右,占人口比例的10%。具有計劃內幼兒園若干,小學2所,中學一所。均按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幼兒教育 小學兩所 中學一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學生上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考警車保駕護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考生乘專車參加中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縱觀,藏區、藏寨、藏民,祥和安定,經濟富庶,發展喜人。實現了老有所養,人有所為,社會生產、人民生活、文化教育事業等,都開創了良好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在岷江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清河县|
芒康县|
鄯善县|
绥化市|
平顶山市|
义乌市|
怀来县|
木兰县|
武清区|
夹江县|
山东省|
铁力市|
阳朔县|
浑源县|
山西省|
陇川县|
忻州市|
茂名市|
安庆市|
玉山县|
郸城县|
罗甸县|
呼图壁县|
南皮县|
南安市|
陕西省|
德化县|
莆田市|
家居|
和林格尔县|
永康市|
噶尔县|
当涂县|
右玉县|
台前县|
疏附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乐至县|
绍兴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