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蔣澤漢(右二)在上海工業博物館座談會合影(倪同正提供)</h1> <h1>一九五〇年三月和五月遷赴北京人員分兩批從上海來到北京的德內大街草場大坑大院。那時,德內大街還是土路,行走騾馬大車塵土飛揚。工廠所在的草廠大坑條件十分簡陋。</h1> <h3>北京人民廣播器材廠正式成立合影。</h3> <h1>一九五〇 年六月一日北京人民廣播器材廠正式成立。建廠初期,這個廠仍以制造收音機、廣播發射機和唱片為主,一九五三年轉為生產大型通信廣播發射設備的專業廠。</h1> <h1>1950年北京人民廣播器材廠國慶節游行模型</h1> <h1>一九五五年歸屬第二機械工業部領導,更名為《國營北京廣播器材廠》又稱為國營第七六一廠。 </h1> <h1>761廠歡送原北京人民廣播器材廠黨委書記馮松付廠長合影</h1> <h1>一九五六年該廠試制成功120千瓦短波廣播發射機,它標志著中國無線電廣播機制造工業向前躍進了一大步。朱德副主席為此視察了該廠。 </h1> <h1>一九五八年,北京廣播器材廠和廣播事業局所屬的廣播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試制成功中國第一套黑白電視發射機和電視中心設備,提供給北京和上海電視臺,周總理親臨視察。</h1> <h1> 一九五九年該廠研制成功國內第一輛黑白電視轉播車。這些產品的試制成功為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末為了適應國家對外宣傳的需要,北京廣播器材廠勇敢地承擔了1000千瓦大型廣播發射機的科研開發和試制生產的任務,并取得了成功。于一九六○年試播成功,投入運行后效果良好。它是中國第一部自行設計制造、全部采用國產元器件、在發射功率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中波廣播發射機,也是當時世界上僅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生產的大型廣播發射設備。</h1> <h1>北京廣播器材廠四十年廠史(翔實的記載,豐富的資料)</h1> <h1>北京廣播器材廠從一個制造通信廣播發射設備的工廠,發展到擁有廣播電視、微波中繼、雷達顯示器以及電子技術應用5個領域產品的大型無線電廠。為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部門提供了大量設備,先后為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廣播發射設備66部,派出專家45人,為密切中國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系做出了貢獻。</h1> <h3>北京廣播器材廠六十年廠史</h3> <h1>國營北京廣播器材廠為國家提供了一百余部100KW以上的短波發射設備,一百余部1KW以上的電視、調頻發射設備。在科研方面,北京廣播器材廠為我國第一部電子對撞機,遠望號遠洋考察船都做過配套設備的工作。在軍工產品方面,北廣先后參與了6895工程、718工程、6984工程、891工程、039工程、1152工程、8312工程、3262工程等全國重點工程的設備配套任務,其中全國產化的紅旗系列更是國防重點項目。</h1> <h3>北廣生產的電視發射機</h3> <h1> 761廠還先后在全國包建或部分包建了8個電子工業企業,輸送了2,148名技術骨干和管理干部,有河南新鄉的760廠,陜西銅川的762廠以及寶雞4503廠和765廠,四川成都的630廠,貴州都勻的4111廠以及遵義、廣元和西昌衛星發射等基地。此外還有北京北新橋電視設備廠,開封變壓器廠,蘇州錄像機廠,蘇州閥門廠等地方工廠<font color="#ed2308">。他們的足跡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共和國電子工業的基礎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font></h1> <h1>761廠歡送支援新廠職工合影</h1> <h1>上海遷北京四十周年合影</h1> <h1>上海遷北京五十周年合影(于中央電視臺)</h1> <h1>上海遷北京五十八周年合影</h1> <h1>上海遷北京六十周年合影</h1> <h1>座談會發言和史料稿--蔣澤漢<br>資料和照片配合--游游冬<br>(待續)<br>20241207</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乐山市|
林周县|
临高县|
砚山县|
辽阳县|
南丹县|
澜沧|
德昌县|
明溪县|
玛多县|
靖边县|
茂名市|
家居|
中阳县|
本溪|
五指山市|
阳朔县|
汾阳市|
阿拉善左旗|
揭西县|
六枝特区|
手游|
光山县|
水城县|
白玉县|
咸丰县|
家居|
都兰县|
吉林省|
霍城县|
介休市|
罗江县|
德保县|
蚌埠市|
贵港市|
密山市|
莆田市|
柳州市|
宜黄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