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萬里長江,納百流,劈千山,一瀉千里,奔流不息。長江出三峽后,以歡騰之勢撲入兩湖平原,這條波瀾壯闊的河段,因其流經的地區為古荊州屬地,故而史稱荊江。P15 荊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磯,全長337公里。荊江河段以湖北的藕池口為界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為上荊江,長167公里;下段稱下荊江,長170公里。 荊江兩岸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沃野千里,城市密集,自古以來就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文化興盛的禮義之邦,在中國文明進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P02 早在先秦時,荊江沙市段及其上下就有分流口與兩岸的平原湖泊相通,古夏水分流口就在今窯灣附近;南北朝時,枝江至沙市江段中有近百處洲灘;南宋時荊江沙市段岸線由北向南伸展,江岸、江槽及入江支流發生較大變化;清代未,沙市段江中出現零星散灘,后形成了新窖金洲。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在千年的歷史綿延中,江流悄然地改變著這里的地形地貌,給荊江兩岸人民留下遼闊江天及美麗江景,也培育了荊江兒女的寬廣心胸與家國情懷。</p><p class="ql-block">晚霞漸漸在西邊暗淡,江面上仍蓋著一層金紅的柔紗,如煙似霧,如夢如幻。暮色四起的江邊風景最是迷人,會引來無數游人在此漫步、吟詩、嬉戲、跳躍,盡情享受這美麗景色所帶來的愉悅,故而在清代史書上就有“江津晚泊”美景的記載,屬于“古江陵八景”之一。P11 千百年以來,荊江流淌,云霞變化,是沙市江邊不變的風景,但荊江兩岸一代代的荊州人,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用勤勞的雙手不斷地創造著奇跡,改變著故園的面貌,“一架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就是明證。(撰文/張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东海县|
本溪|
天柱县|
威远县|
西城区|
隆安县|
昆山市|
始兴县|
成都市|
延川县|
嘉义县|
唐山市|
铁岭县|
长丰县|
宁都县|
大田县|
霞浦县|
东明县|
东乡县|
莆田市|
巢湖市|
三门县|
金坛市|
鄂托克前旗|
东光县|
承德县|
盈江县|
郑州市|
图片|
广河县|
尼木县|
台州市|
垣曲县|
迭部县|
新余市|
西青区|
若尔盖县|
汨罗市|
青冈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