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塘古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境內,鎮域面積約82平方公里,是江浙滬的交通要道和商貿重鎮。屬于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span style="font-size:18px;">國家5A旅游景區。</span></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鎮,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交界處,素有“吳根越角”之稱,是古代吳越文化發祥地之一。唐宋時期形成市集。明清時期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現仍保存著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興水利,通漕運,引水西塘,因此西塘也稱胥塘。此后,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如今成為有8萬多人口的著名江南水鄉。</p> <p class="ql-block">這座被譽為“生活著千年的古鎮”,以古橋、古巷、古民居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往旅游觀光,12月2日我們也慕名而往。</p> <p class="ql-block">走進西塘古鎮,仿佛穿越到明清時期。這里的建筑風格獨特,白墻黛瓦、小橋流水,每一處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古鎮內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王宅、醉園、西園、倪宅等,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獨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宅,是王氏私宅,王氏源起宋御營司都統制王淵后裔,在清順康年間建此宅第,前后七進加一后花園,現共開放四進,為典型的清代民居風格。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古建筑群"之一 。</p> <p class="ql-block">王宅第三進為正廳,名為“ 種福堂",由康熙年間翰林侍讀學士海寧陳邦彥題寫,以告誠后人:平日多行善積德,日后定能使子孫得福。</p> <p class="ql-block">王宅的磚雕門樓精致且富有寓意。</p> <p class="ql-block">宅內設有西塘古建藝術館、西塘平民文化展示館、西塘名人館三個館。從名人館中看到,西塘水鄉,鐘靈毓秀,人才輩出,自明代開始進士有19人,舉人31人。</p> <p class="ql-block">醉園,因王宅"醉經堂"而得名。建于明末清初,是王氏塔灣街宅院的偏廳,四進院落。園內有古代磚砌花壇和微型磚拱橋,回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園內還設立了“王氏父子版畫館”,以展示家庭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西園,是西塘古鎮最大的私家花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系明代朱氏別業,后出讓給孫氏。</p> <p class="ql-block">園內樹木花草、假山亭池,錯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園內曾是柳亞子、余十眉等文人創辦南社吟詩之所。如今園里有“朱念慈扇面書法藝術館”、“百印館”、“南社陳列室”等展廳。</p> <p class="ql-block">倪宅,坐落在西塘鎮燒香港南33—35號,清代建筑,全宅前后共五進,也是一戶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現為省級文保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廳為“承慶堂”,是原上海副市長倪天增的祖居。</p> <p class="ql-block">倪天增生于1937年,1983年起在上海市副市長9年,負責城建管理,深受百姓稱譽,1992年6月病逝。為紀念他對上海的貢獻,上海市出版了《人民公仆倪天增》?。在倪宅二樓陳列其生平簡介及部分遺物、圖片資料。現在這里是浙江省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鎮,江南水鄉,河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縱橫交錯,以</span>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展現出獨特的水鄉魅力。?</p> <p class="ql-block">橋多。據介紹,西塘有9條河道把古鎮分成8個板塊,104座橋把水鄉連成一體。其中在1平方公里的古鎮核心區內有古橋24座。這里的古橋大多建于明清時代,至今依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弄多。1平方公里的古鎮核心區有長短不一的弄堂122條,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塘古鎮的又一特色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是石皮弄,在西街的盡頭,據介紹,<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家“尊文堂”與“種福堂”之間的過道,</span>全長68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寬處1.1米,窄處只有0.8米,</span>由216塊石皮鋪成,抬頭看是一條狹長的天空,故石皮弄也有“西塘一線天〞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廊棚多。據介紹,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總長約有1300多米,在眾多江南水鄉古鎮中是獨一無二的,黑瓦蓋頂的廊棚,成了西塘一道獨特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廊棚既遮陽又避雨,西塘民間流傳著“廊棚一夜遮風雨,積善人家好運來”的傳說。積善多發財,因此河道旁的店鋪幾乎都有廊棚。</p> <p class="ql-block">走進古鎮街巷,發現古鎮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陳列館、博物館多。這里有明清木雕陳列館、張正根雕藝術館、酒文化體驗館、瓦當文化體驗館、鈕扣博物館、平民文化展示館、顧錫東戲劇藝術館等。其中最讓我流連的是,瓦當文化體驗館和鈕扣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瓦當文化體驗館,位于西街51號,由古鎮民間收藏家董紀法先生創辦。館內陳列著300多個精美的瓦當物件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形色色的瓦當圖案,</span>講述瓦當的歷史、藝術、文化價值、建筑的關系、建筑的圖騰,為我們提供了鑒賞知識。</p> <p class="ql-block">鈕扣博物館,位于西街中段的薛宅,館內分六部分展示從漢代到現代的各式鈕扣的歷史演變過程。各種鈕扣物件琳瑯滿目,看得眼亂撩亂。</p> <p class="ql-block">西塘紐扣,千年傳承,今天已經從單純的功能物件逐漸升華它實用性與工藝性,成為了美化服裝、裝點生活,甚至蘊含著文化意義的表達。這是西塘人的時代創新。西塘紐扣的傳統工藝文化,已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鎮千年歷史文化傳承,贏得了“中國紐扣之鄉”的美譽。去年紐扣年產達七百多億枚,年產量占全國1/2,占世界1/3。</p> <p class="ql-block">走出街巷,沿河而行,隨處都是水鄉美景,有看不完的風光,拍不完的美照。小橋、流水、人家、烏蓬船、古樹、倒影構成一幅幅天然水墨畫,讓人邁不開腳,讓心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一日之游,雖然短暫,卻留下深刻印象,讓我感受到不同于其它江南水鄉古鎮的又一種美,如果說烏鎮的美是大家閨秀大氣張揚的風貌,那么,西塘的美就是小家碧玉內斂從容的優雅。西塘的美遠不止眼前的風景,更在于它能讓人感受到古鎮千年歷史文化和傳統技藝傳承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圖文/LKD</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固始县|
新绛县|
团风县|
莱西市|
徐闻县|
施秉县|
东乡县|
禄劝|
成都市|
汤原县|
马边|
长泰县|
石河子市|
漯河市|
乌兰浩特市|
许昌县|
涞水县|
福鼎市|
博白县|
彰化县|
安义县|
茂名市|
大新县|
塘沽区|
吉安市|
阳朔县|
鄯善县|
滦南县|
乌拉特后旗|
禹城市|
荥阳市|
卫辉市|
怀远县|
田林县|
平阴县|
临清市|
鄂托克前旗|
馆陶县|
宜君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