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印象</p><p class="ql-block"> 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航班落地映眼前,西安都郡展新篇。</p><p class="ql-block">千年歷史沉醇厚,漢瓦秦磚訴遠年。</p><p class="ql-block">鐘鼓樓前聽暮鼓,回民街巷品香鮮。</p><p class="ql-block">古都風貌今猶在,印象鎬城久留連。</p> <p class="ql-block">西安,我來了!</p><p class="ql-block">相對于你作為十三朝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等輝煌歷史,我的到來似乎顯得有些姍姍來遲。但這份遲到,卻讓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無盡的期待與憧憬。</p> <p class="ql-block">西安,我這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來,我自己都有點說不清楚,首先,我曾從西安的上空飛過多次,也曾飛機上俯視西安城鄉,對于西安的著名景點亦耳熟能詳,一點都不覺得陌生;其三,我在十八年前在拉薩飛經深圳時,航班曾經停西安機場一個多小時,雖然沒有出機場,但下了飛機落了地,算不算到過西安?其三,我段姓郡望就是“京兆堂”,千年之前我的上祖就居住在西安,我這次來西安算不算“返鄉之旅”?</p> <p class="ql-block">鐘樓,這座位于市中心的古老建筑,是我此次旅行的第一站。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古樸而莊重,仿佛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鐘樓的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著歲月的痕跡,它們見證了無數朝代的更迭與興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午后陽光斜灑,我輕步踏入西安古城,心中滿載著對歷史的探尋與向往。鐘樓,這座承載著千年風霜的古老建筑,在午后的陽光下,宛如一幅靜謐的畫卷,靜靜地等待著我去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鐘樓,你矗立在繁華的市中心,古樸典雅,氣勢恢宏。午后的陽光透過云層,灑在你的琉璃瓦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宛如鑲嵌在古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你的飛檐翹角,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巧思。在你的腳下,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脈搏在跳動,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震撼與感動。鐘樓,你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歷史的豐碑,一座文化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初到西安,就被這座城市的厚重感所震撼。城墻巍峨壯觀,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滄桑歲月。站在城墻上,俯瞰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古人對話,感受著那份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積淀。</p> <p class="ql-block">我走近你,仿佛能聽到歷史的低語在耳邊輕輕響起。你的每一磚每一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它們見證了無數朝代的更迭與興衰,見證了西安這座城市的成長與變遷。在你的懷抱中,古老的銅鐘靜靜地懸掛著,它仿佛是你的靈魂,承載著歲月的回響。雖然午后的鐘聲并未響起,但我能想象,當那悠揚的鐘聲穿越時空,回蕩在西安的街頭巷尾時,定能喚醒沉睡的城市,也喚醒人們心中對歷史的敬畏與懷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漫步在回民街,這里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誘人的美食香氣。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各種小吃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我品嘗了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等當地特色美食,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在回民街,我不僅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還感受到了西安人民的熱情與友好。</p> <p class="ql-block">大興善寺詠</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古寺千年古木深,禪房幽靜映鐘樓。</p><p class="ql-block">鐘聲悠曠傳千古,歷史沉埃意自悠。</p> <p class="ql-block">大興善寺,位于西安市雁塔區興善寺西街,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大興善寺始建于西晉武帝泰始年間(有說法為泰始二年,即公元266年;也有說法為泰始二年為公元226年,但通常以后者更為廣泛接受,不過具體年份的爭議并不影響其悠久的歷史地位),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擴建西安城時,賜名“大興善寺”,并沿用至今。歷經千年滄桑,大興善寺見證了無數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交融,成為西安現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作為佛教密宗的祖庭,大興善寺在隋唐時期成為長安城內最活躍的佛教圣地之一。印度高僧如阇那崛多、達摩笈多、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曾在此譯經弘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寶庫——唐密。這些高僧的譯經工作,不僅推動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唐密后來傳至日本、韓國等地,影響深遠,大興善寺因此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佛教唐密祖庭。</p> <p class="ql-block">大興善寺坐北朝南,地形平坦,整體布局遵循明清時期的院落軸線式規劃。主要建筑如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均沿正南正北方向排列在中軸線上,展現出南北平行的三條軸線布局。山門為現存明代建造的青磚壘砌的二層歇山式建筑,門洞上嵌有“大興善寺”四字石刻,字體遒勁有力。天王殿作為第一正殿,五開間、面寬22米,造型富麗堂皇,彰顯出其崇高的地位。大雄寶殿前的鐘樓和鼓樓,均為重檐歇山頂兩層樓閣,角檐飛翹,宛如欲展翅而飛的鳥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興善寺不僅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更是一座充滿哲理與思考的殿堂。步入其中,每一尊佛像、每一片樹葉,都訴說著生命的智慧與宇宙的奧秘。大雄寶殿內的五尊大佛,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教會我們內心的寧靜與平和是領悟生命真諦的關鍵。僧人們的日常修行,則是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深刻探索。寺內樹葉的輪回變遷,是對人生無常的哲理詮釋,提醒我們珍惜當下,感受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大興善寺,不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了解佛教文化、感受神秘魅力的絕佳去處。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西安這座古城之中,熠熠生輝。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那份寧靜與安詳,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溫柔起來。同時,大興善寺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成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綜上所述,大興善寺是一座集歷史、宗教、文化、哲理于一體的古老寺院。它見證了無數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交融,成為西安乃至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智慧與宇宙的奧秘。</p> <p class="ql-block">華清池二首</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一)李楊情殤</p><p class="ql-block">華清池暖水悠悠,李楊情深釀禍由。</p><p class="ql-block">長生殿內霓裳舞,斷送江山淚滿眸。</p><p class="ql-block">(二)西安事變</p><p class="ql-block">華清池園起風雷,西安事變捉蔣回。</p><p class="ql-block">民族大義銘心間,共赴國難反獨裁。</p> <p class="ql-block">華清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原始社會,當時已有原始先民在此利用驪山溫泉。自周、秦、漢、隋、唐以來,歷代統治者均視其為風水寶地,紛紛在此修筑宮殿,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其中,唐代的華清宮最為著名,規模宏大,建筑壯麗,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別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華清池內,游客可以參觀唐御湯遺址博物館,這里保存著唐玄宗與楊貴妃沐浴的“蓮花湯”、“海棠湯”等皇家湯池遺址,以及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湯”。這些湯池不僅展示了古代皇家沐浴的奢華與講究,更為研究我國沐浴史、封建等級制度和唐代宮廷建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此外,華清池內還有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等重要景點。</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的一場兵諫。當時,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了來陜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后,張學良、楊虎城提出了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蔣介石抗日。</p><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它促進了中共中央逼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從此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停止,國內和平初步實現。西安事變在國共重新合作的客觀形勢漸次成熟的時候,起了促進這個合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華清池內,游客可以參觀到西安事變的舊址——五間廳。這座磚木結構的廳房因由五個單間廳房相連而得名,它見證了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如今,五間廳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游客在參觀中了解歷史,緬懷先烈。</p> <p class="ql-block">觀看大型史詩劇《駝鈴傳奇》,是一部以“一帶一路”為主線的大型實景歌舞表演,簡介如下:</p><p class="ql-block">背景:以絲綢之路為背景,深入挖掘大唐傳統文化,追尋駝隊絲綢之路上的蹤跡。</p><p class="ql-block">內容:講述了大唐盛世年間,一支駝隊歷經艱難險阻,如惡劣的自然環境、盜匪的襲擊等,最終滿載貨物平安返回長安的傳奇征程。劇中融入了愛情、忠誠、勇氣等主題,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歷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點:演出使用了20頭真駱駝和30頭蒼狼,還有逼真的瀑布等,為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聽效果。</p><p class="ql-block">觀眾坐席可360度轉動,帶來沉浸式體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感懷</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塔高聳碧空,獨步傲蒼穹。</p><p class="ql-block">墻深藏幽韻,登峰賞古風。</p><p class="ql-block">巍峨凌霄漢,壯美傲天工。</p><p class="ql-block">八面人來聚,九層朝日紅。</p> <p class="ql-block">大唐盛景抒懷</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西安不夜映霞紅,燈火輝煌夜色中。</p><p class="ql-block">千古風華歌盛世,萬般氣象賦詩衷。</p><p class="ql-block">樓臺殿宇似仙闕,街巷繁華賽玉宮。</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朝心遁邁,古城盛景美蒼穹。</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初冬的時節,懷揣著對華山雪景的憧憬,踏上了前往華山的旅程。然而,由于天氣的變化大雪紛飛,許多景點不得不封閉,這無疑給我的行程增添了幾分遺憾。但幸運的是,我仍然有機會登上華山的北峰,一睹這“奇險天下第一山”的雪景風采。</p> <p class="ql-block">當我站在山腳下,仰望那被大雪覆蓋的北峰時,一股敬畏與期待之情油然而生。隨著我一步步地向上攀登,眼前的景色逐漸變得壯觀起來。厚厚的積雪堆滿路旁,將整個北峰裝扮得銀裝素裹,宛如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沿途,我看到了被雪覆蓋的松樹和巖石,它們在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生動而富有詩意。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正是這份挑戰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我停下腳步,靜靜地欣賞這難得的雪景,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雖然因為大雪許多景點封閉,讓我未能領略到華山的全部風光,但北峰的雪景已經讓我心滿意足。這次旅行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當我終于登上北峰的峰頂時,眼前的景象讓我陶醉其中。遠處的山峰在雪的覆蓋下宛如連綿起伏的銀色波浪,而近處的雪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我仿佛融入了這片雪的世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山頂停留片刻后,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下山的路程。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心中卻充滿了滿足與喜悅。這次華山北峰之行,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壯麗的雪景,更讓我體會到了攀登的樂趣和自然的魅力。我相信,這段經歷將會成為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觀西安城墻詠</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古垣猶在望蒼茫,</p><p class="ql-block">烽火狼煙入史長。</p><p class="ql-block">千載風霜留勝跡,</p><p class="ql-block">雄魂永駐耀東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西安明城墻,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中心,是明朝初年為加強都城防御而建。城墻全長13.74公里,呈長方形,高12米,底寬18米,結構堅固。它設有四座城門及完善的軍事防御設施,兼具軍事防御與市民生活功能。如今,西安明城墻已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領略其雄偉壯觀的建筑風貌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1374-1378年)為加強都城防御而建造的雄偉城垣。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建筑的杰出代表,西安明城墻不僅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和建筑藝術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城墻的防御體系十分完善,包括護城河、城門、箭樓、閘樓、角樓、敵樓等一系列軍事設施。護城河環繞城墻一周,為城墻提供了第一道防線。城門共有四座,分別是長樂門(東門)、安定門(西門)、永寧門(南門)和安遠門(北門),每座城門都設有甕城,以加強防御能力。箭樓和閘樓位于城門之上,可以俯瞰城墻內外,為守城將士提供射擊和觀察的平臺。角樓和敵樓則分布在城墻的四個角落和沿線,為守城提供了全方位的防御。</p> <p class="ql-block">除了軍事防御功能外,西安明城墻還兼具了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的功能。城墻內外形成了繁華的商業區和居住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同時,城墻也成為了西安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人們可以在城墻上散步、騎行,欣賞古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西安明城墻已成為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防御體系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和技術的珍貴遺產。在游覽西安明城墻時,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到其雄偉壯觀的建筑風貌,還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防御的歷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俑思秦</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古俑森森列眼前,秦風凜冽蕩心田。</p><p class="ql-block">千軍萬馬猶征戰,一統江山已渺然。</p><p class="ql-block">黃土深埋豪客夢,陶泥重塑帝王篇。</p><p class="ql-block">今朝我輩觀遺跡,感慨悠悠歲月遷。</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9日下午寫于西安</p> <p class="ql-block">當我踏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金戈鐵馬、英雄輩出的時代。眼前的兵馬俑,不再是冰冷的陶土制品,而是活生生的歷史人物,他們正以一種無聲卻強烈的方式,向我訴說著那段塵封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緩緩步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仿佛一腳踏入了時空的漩渦,穿越回了那個風起云涌、英雄輩出的時代。眼前,不再是一片寂靜的展廳,而是一片活靈活現的古代戰場,每一尊兵馬俑都在用它們那沉靜而威嚴的姿態,向我訴說著那段塵封千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一號坑內,成千上萬的兵馬俑排列得整整齊齊,宛如一支整裝待發的軍隊,隨時準備沖鋒陷陣。它們或站或跪,或手持兵器,或駕車馭馬,每一個動作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躍出陶土,重現當年的英勇與輝煌。這些兵馬俑的面部表情更是令人驚嘆,有的眼神堅定,透露出無畏的斗志;有的眉頭緊鎖,仿佛在思考著戰局的走向;還有的嘴角微揚,似乎在分享著勝利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走進二號坑和三號坑,仿佛置身于一個復雜的軍事指揮系統之中。在這里,不同種類的兵馬俑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展現出秦軍嚴謹而高效的軍事組織。有的兵馬俑手持弓箭,準備發射致命的箭矢;有的則緊握長矛,準備沖鋒陷陣;還有的則駕馭著戰車,在戰場上橫沖直撞。這些兵馬俑,不僅僅是秦軍的縮影,更是中國古代軍事智慧的生動體現。</p><p class="ql-block">仔細觀察這些兵馬俑,你會發現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和打磨。從頭發絲到指甲蓋,從戰袍的褶皺到鞋底的紋路,每一處都透露出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這些兵馬俑的制作,不僅是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館,回望那些依然靜靜佇立的兵馬俑時,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敬畏。這些兵馬俑,不僅僅是陶土和石頭的組合,更是歷史與文化的交融。它們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古人的卓越智慧,也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與繁榮。秦始皇兵馬俑,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更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它們將永遠閃耀著歷史的光輝。</p> <p class="ql-block">陜北掠影</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鐵龍長嘯掠陜川,千里黃坡展巨篇。</p><p class="ql-block">窯洞炊煙悠然起,民歌蕩漾繞村前。</p><p class="ql-block">?注:拍攝地為榆林市子洲縣境</p> <p class="ql-block">陜北的一路上風力發電隨眼可見。</p> <p class="ql-block">美麗銀川頌</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塞上江南美秀顏,新區發展映新天。</p><p class="ql-block">鼓樓高聳云霄外,西夏陵幽史跡綿。</p><p class="ql-block">遠眺賀蘭如畫里,藍天秀水繞城邊。</p><p class="ql-block">香筵美酒迎賓客,美麗銀川醉心田。</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醉無窮</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青磚黛瓦映蒼穹,古韻平遙勢氣雄。</p><p class="ql-block">街巷縱橫連四海,晉商風采耀長空。</p><p class="ql-block">城樓雁舞云間過,市井人聲笑語中。</p><p class="ql-block">夜色熒華燈似晝,古城風韻醉無窮。(寫于太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晉祠晉美</p><p class="ql-block">文/段邦燎</p><p class="ql-block">晉水悠悠繞古祠,白云青碧映樓池。</p><p class="ql-block">千年松柏參天秀,滿目風華是史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再見,美麗的山西</p><p class="ql-block"> 山西,我終于來了!</p><p class="ql-block"> 前晚,我乘坐著慢悠悠的綠皮火車,從銀川悄然抵達這片神奇的土地。作為全國所有省區中最后一個到訪的地方,我心中不禁涌起一絲歉意,仿佛是對這片歷史悠久土地的遲來拜訪。</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地貌宛如一幅壯麗的畫卷,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如同大地的皺紋,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太行山脈巍峨壯觀,山勢險峻,云霧繚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而平遙古城,則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西的大地上,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輝煌。晉祠的建筑精美絕倫,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山美水美,讓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山西,物阜民豐,人杰地靈,這里的風土人情更是獨特迷人。村民們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笑容溫暖如陽光,歌聲悅耳如清泉。古老的廟宇、民居、都市,都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無數杰出的歷史人物,如春秋時期的霸主晉文公、唐朝名相狄仁杰、元朝戲曲家關漢卿等,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盡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太原,作為省會城市,熱鬧繁華,干凈整潔,秩序井然,專此賦詩一首:古郡太原史悠長,醋香面食溢四方。唐風晉韻遺千古,盛世繁榮譜華章。</p><p class="ql-block">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此刻,我已身處武宿機場,即將乘坐經停恩施的長龍航班返回深圳。盡管此行匆匆,但山西的風土人情、壯麗地貌以及那些歷史名人的傳奇故事,已深深鐫刻在我心中,成為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記憶。我期待未來的某一天,能再次踏上這片美麗而又傳奇的土地,去探尋那些未曾觸及的角落,去感受那些未曾領略的風景,品味未曾嘗試的美食,期待與你再次相遇。現在己登上回家的航班,趁艙門還未關閉,深深的向您道一聲:再見,美麗的山西!</p><p class="ql-block">III2024年12月3日下午寫于太原武崇機場</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淳安县|
潞西市|
瑞安市|
庆城县|
南江县|
时尚|
闽侯县|
崇左市|
鸡东县|
监利县|
绵阳市|
汉中市|
通渭县|
泾阳县|
卓尼县|
江城|
府谷县|
瓮安县|
聂拉木县|
化隆|
潜江市|
十堰市|
卢氏县|
即墨市|
吉安县|
漠河县|
元朗区|
长顺县|
新干县|
东乌|
锦屏县|
乐陵市|
泰兴市|
友谊县|
辽中县|
玛沁县|
全州县|
将乐县|
乳源|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