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題記:趙縣,古稱趙州,隸屬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 秦,置宋子縣。 見于文獻記載已有2500多年歷史,作為郡治、州治時間長達1800多年。現(xiàn)有趙州橋、永通橋、柏林寺塔、陀羅尼經(jīng)幢等國保文物6處、省保文物6處。擁有“趙州扇鼓”“背燈挎鼓”“范莊龍牌會”等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9項、市級9項。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1日。我終于走到了這座著名的橋——趙州橋。它橫跨在洨河上,是一座千年古石橋,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的那篇選入小學課本里的文章《趙州橋》這樣描繪到:“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shè)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四百多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白而質(zhì)樸的文字,卻勾起了許多久遠而溫情的記憶,以為已經(jīng)忘記的,卻在歲月中沉淀下來,越來越淳厚、清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次知道趙州橋是在小學的課堂上,竟然還想得起我那時候的百無聊賴或者說懶洋洋——我把這篇課文當作一篇說明文去讀。是我最不喜歡的文體。于是在懶洋洋的午后,心中悄悄打著一個又一個呵欠,慢吞吞地翻開老師指定的那一頁。老師說這座橋在河北省趙縣,老師說趙州橋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可惜那時沒有聽懂,因為它遠不及村頭簡單的石灰橋來得親切,那座橋不但連接著我家和大姑的村子(那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去處)。而且每到枯水期,大人們都會去水渠里捉魚,而小孩子們都站在橋上,熱切地盼望著自家大人撈到魚的喜訊。那幾天家家都會飄出燉魚的香味兒,像過年一樣喜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寫到這里竟然咽了口水。突然就想起前幾天聊到的《莊子·外篇·秋水》中的“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見識確實限制了我們的認知與想象,那時候我還沒有走出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我以為的世界就是我的村子和大姑家的村子,現(xiàn)在再想起來有些奇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莊生曉夢迷蝴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次以到趙州看橋的名義出行是2020年12月13--14日。是值得紀念的好日子?? 是我到歷史學院后第一次參加歷史專業(yè)的調(diào)研活動,一行10人浩浩湯湯去了石家莊趙縣柏林禪寺、趙州橋、正定隆興寺、鹿泉土門關(guān)、井陘于家石頭村等地調(diào)研拔尖人才教學實習實踐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去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如此和諧有趣強大的團隊。大家性情雖然各異,但湊在一起卻也分外有趣:高冷范的博士生導(dǎo)師衣教授,冷門絕學國家項目主持人張教授。熟悉水系,研究河道治理的(不知道我是不是聽錯了)博士生導(dǎo)師呂教授。幽默睿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顧大師(學生評語),研究燕趙文化聲音洪亮的彭老師,更有懂得好幾門外語還能讀希臘古語還是埃及金字塔古語的孫老師,還有從教學秘書隊伍起家,讀了博,主持國家社科項目的劉老師。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研究家族史的范老師,同樣畢業(yè)于南開大學屬學院新人行列的左老師……這支團隊里只有我是最”差勁兒“的一個,卻也大大方方混進知識分子群里,指揮、調(diào)度,做好調(diào)研團隊后勤保障工作(?ò ? ó?)——儼然大將一枚。我這一路最操心的就是吃什么住哪里?一路走來,團隊充滿了歡聲笑語。導(dǎo)師們負責看石碑、看古董、看家譜、采訪調(diào)研、慧眼識珠看寶貝,我就負責拍拍拍,吃吃吃,瞬間化身假裝在認真聽卻總沒聽進耳朵里的“人生贏家”。拍的照片都笑哈哈的。也許我是這團隊里最忙碌也是最開心的一個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實證明,我們的團隊所向無敵。通過這次調(diào)研和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凝結(jié)著老師和學生們心血的調(diào)查報告集在兩年后終于結(jié)集出版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想與橋有關(guān)的經(jīng)歷,不禁也會想起葉嘉瑩先生的靈魂發(fā)問:”聚的那一刻,生的那一段,你好好地享受了嗎?“隨著大師的離世,更有一種無端的情愫包圍著我,弄得自己總是淚眼婆娑的。也許這是一個告別的時代了。歐陽修的“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通過葉先生的解讀我忽然明白了,人要帶著情誼解讀詩詞,這樣我們會學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我們的人生吧?這樣,相聚的時刻才開懷,離別的時候才灑脫,不論遇到什么,始終帶著情誼和熱愛奔赴前程,也許才會讓這段歸途顯得不那么孤單和單調(diào)吧,雖然每個人最終都要學會獨處,但是聚的那一刻,生的那一段,我們是快樂的,我們是享受的,也是感受到溫暖的,至少在離別的時候,心就會是安然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雖然,我們那年的調(diào)研,至今讓我迷惑到底去了一座怎樣的橋(顯然是找錯了地方),但沒有人去追究了。就讓它成為一段無法忘卻的記憶吧。雖然有人真的永遠離開了,但曾經(jīng)的一切也激勵著我?guī)е鴲叟c珍惜,好好的走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一次——2024年12月1日,和雨哥兒和巍哥一起走到了真的趙州橋。站在橋上,向已經(jīng)走到對岸的兩人揮手的瞬間,腦海里忽然又浮現(xiàn)出卞之琳的《斷章》里的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到底是怎樣的緣分,才讓我們一個地方去了又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橋看上去很普通。比我想象的寬大而長,像一道彩虹穩(wěn)穩(wěn)地橫跨在洨河上,關(guān)鍵是千年以來無論地震與洪水他都穩(wěn)穩(wěn)站立,沒有變化,讓你誤以為這是一座年輕的新的石拱橋。已經(jīng)走到近前了,我仍然在懷疑它的真實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至看到橋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正像茅以升在課文中描述的:”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cè)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 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龍戲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呀,所有的龍都像活了一樣,竟然給人一種生動而神秘的美感,給這座千年古橋增加了靈性與流動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著河邊走過去,看到了乾隆皇帝題字的御碑。拍照時心中不禁有些感嘆,乾隆皇帝真是一個旅行愛好者,足跡已經(jīng)遍布每個角落了,要知道那是交通極不發(fā)達的古代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時聽見巍哥喊我去拍照。真是難得這么積極主動地給我拍照片,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河岸邊江澤民題字的趙州橋三字真是熠熠生輝呀。于是跑過去拍下了這張美麗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望石橋,橋面已經(jīng)被磨得光滑了,雖然走在橋面上有些打滑,但從我這個角度逆光回望,這座千年石橋更加的壯觀、雄偉了,令人心中肅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下石橋竟忽然哼唱起一支小時候的民謠:“趙州橋什么人兒修?玉石欄桿什么人留?什么人騎驢橋上走?什么人推車軋了一道溝?趙州橋魯班爺修,玉石欄桿圣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詞,它是根據(jù)當?shù)孛耖g傳說編成的,廣泛流傳到今天。其實,趙州橋并不是魯班修建的,它的設(shè)計和主持建造者是李春。好久沒有唱過這曲子了,記得最近一次就是哄雨哥兒入睡的搖籃曲了,如今他也早已成年,一晃真的過去了好多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道你會來,所以我會等。友友們,我在低調(diào)的河北等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茅以升是中國現(xiàn)代橋梁之父,他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并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參與設(shè)計了武漢長江大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去武漢出差。我和老高、石頭夜游黃鶴樓,下來就是武漢長江大橋,于是念叨著孩子們高考一定要加油,一路走去戶部巷吃飯,念叨著去蹭大橋的靈氣,畢竟是茅以升設(shè)計建造的嘛。結(jié)果是我和老高穿著高跟鞋走完武漢長江大橋的1637米。腳疼得要死了。回了酒店就和老高放了一浴缸的水,然后坐在缸沿上泡腳,還哇啦啦聊得挺嗨。要問后來孩子們是否沾到了靈氣我不知道,反正都沒考上武漢大學,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初再次走到武漢,拍下了這段視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淄博市|
清涧县|
武隆县|
桐庐县|
高阳县|
沈阳市|
株洲县|
界首市|
开原市|
繁峙县|
嘉峪关市|
岑溪市|
盱眙县|
广州市|
高安市|
白沙|
灵川县|
剑川县|
梁平县|
苏尼特右旗|
锡林浩特市|
东乌|
溧水县|
德化县|
克什克腾旗|
钟山县|
尚志市|
资中县|
石林|
色达县|
肇东市|
汕头市|
彭州市|
恭城|
黑河市|
民权县|
龙州县|
五寨县|
彰化县|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