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一月的騰沖固東銀杏村,金黃的銀杏葉裝點著每一個角落,仿佛走進了一幅精致的油畫。這次旅行不僅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受到了當地淳樸的民風和深厚的文化底蘊。</span></p> <p class="ql-block"> 銀杏村,位于云南省騰沖市固東鎮江東社區,由江云、陳家寨、壩心、四合4個自然村組成,緊鄰國家火山地質公園。距離騰沖城區以北37公里,人口4012人。全村面積35.42平方公里,有連片的銀杏樹1萬余畝、4萬余株,以滿村銀杏而聞名。</p><p class="ql-block"> 銀杏村可以觀賞銀杏,有石門古戰場、三道門、天生橋等古跡游覽參觀,適合攝影。在這里旅行,有炭火烤銀杏果、銀杏羹、銀杏果燉雞等菜品。并且,銀杏村孕育出了自己獨特的銀杏文化,富含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騰沖銀杏村歷史源遠流長。遠在宋、元時期,這里就有少數民族居住。至明代,在江東設赤石屯,屯兵戍守。明洪武至正統年間,江東陳、黃、楊、張四大姓氏的先祖分別從四川、湖南、江西以軍職奉調到騰,發現此地有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的銀杏樹,便在此地安營扎寨,屯墾戍邊,開枝散葉,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東社區六百年來孕育出了自己獨特的銀杏文化,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被譽為“生態樹”“長壽樹”“養老樹”“和諧樹”“愛情樹”“感恩樹”。銀杏樹生長慢,壽命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30多年,故被稱作“公孫樹”,意為祖輩種而子孫得食。世世代代的江東人,一直奉行著“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古訓,子子孫孫精心守護,持續不斷地在房前屋后和大路小巷旁種下了許多銀杏樹,共享銀杏果。銀杏村祖輩先人還留傳著新婚夫婦種植銀杏樹的家風、家教、家規。每年新婚的夫婦,不僅要對家中的銀杏樹鞠躬、跪拜,還要“新婚育樹”,在蜜月期間,新婚夫婦要親自種植新的銀杏樹,寄寓百年好合,果實累累,發枝發葉,后裔蕃昌。</p> <p class="ql-block"> 據村民介紹, 江東社區銀杏樹的“和諧”在共享銀杏果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一是每年每戶收白果后,都會送點給周邊栽公樹銀杏果是銀杏村的特色美食,吃法多樣。旅游結束可以選擇在農家樂品嘗一桌銀杏宴。推薦菜品有炭火烤銀杏果、銀杏羹、銀杏果燉雞等。</p> <p class="ql-block"> 銀杏村擁有天然連片的銀杏林1萬余畝、銀杏樹3萬余株而聞名,其中百年以上的1200余株,最古老的銀杏王樹齡在1300年以上,形成了一幅“村在林中,樹在家中,人在畫中”的醉人美景。</p> <p class="ql-block"> 銀杏王樹齡在1300年以上,是村內唯—一株極為罕見的雌雄同株植物,樹干高30米左右,胸徑約為2米。是樹中的老壽星,老百姓心中的保護神,每年產銀杏果300斤以上,樹干堅韌挺拔,樹瘤日積月累,盤根錯節形成樹中有樹、相依相偎的奇觀,2014年被提名銀杏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騰沖固東銀杏村的秋日之旅,不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這里的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流連忘返,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與大自然對話。希望未來的旅行能帶給我更多的美好記憶和心靈觸動。</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开平市|
红安县|
桐庐县|
通州市|
太湖县|
阿拉尔市|
临西县|
白玉县|
商河县|
太保市|
永泰县|
六枝特区|
姜堰市|
永胜县|
大洼县|
铜梁县|
镶黄旗|
宿松县|
云霄县|
横山县|
沁源县|
忻州市|
钟祥市|
清涧县|
嘉义县|
香港
|
东台市|
彭泽县|
常德市|
藁城市|
洛宁县|
庐江县|
遂溪县|
肥城市|
宜城市|
广东省|
陆良县|
海丰县|
浦北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