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葛楓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快過年了。鄰居們都說,現在的年味兒太淡了。過個年,就像休個大禮拜似的。意思是說,過年的氣氛趕不上過去濃了。這不禁讓我回想起小時候過年的事兒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黑龍江伊春市的南岔區度過的。那里地處小興安嶺腹地,漫山遍野的大森林,環抱著這座只有十幾萬人口的小城。父親是鐵路職工,所以我們家住在鐵路居宅。鐵路居宅都是平房,有人說是當年日本鬼子壓榨中國勞工修建湯林線鐵路時蓋的。房子的墻壁很厚,大概有一尺半厚。這樣才能抗御冬天的寒冷。那里的房子論“趟”,一“趟”就是一棟。一般每趟房住有八戶人家。每家門前有個院子,院子的面積,估摸著能有一二十平米吧。每到過年時,家家院兒里都會豎起一根十幾米高的筆直的落葉松木桿,桿頂上懸掛一盞冰燈。桿子是從郊外山上採來的,冰燈則是自家制作的。怎么制作呢?在一個水桶里盛滿水,放在屋外凍一會兒。等貼近桶壁的水結成冰之后,把桶里剩余的水倒掉,再把已經成型的冰塊弄出來,便形成外實內空的冰燈了。到了年三十兒晚上,點一枝蠟燭放在里面,升到燈桿頂部。由于冰燈是透明的,所以會把院子照得亮亮堂堂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跑到院子里。點起一截香,燃放起爸媽給買的鞭炮來。一時間,劈劈啪啪,響聲大作,熱鬧非凡。一直瘋玩兒到被媽媽喊回家吃年夜餃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生活條件好了,過年能買綢布做的紅燈籠了,也就很少有人做冰燈了。再后來,住上樓房了,沒有院子了,過年懸掛燈籠的習俗也就漸漸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啊年。如今,年假長了,物資也豐富了。可總感覺少了些什么。過年還真有點兒像鄰居說的,像是休了個大禮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葛楓安,下鄉知青。返城后長期從事宣傳思想工作。先后擔任黑龍江省伊春市某區區委宣傳部部長,煙臺市商業局副局長,山東省棲霞縣副縣長,煙臺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等職。2013年退休后,學習寫作并在創作中享受生活的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舞钢市|
西充县|
鄂托克前旗|
鞍山市|
巨鹿县|
津市市|
米泉市|
双流县|
鹤岗市|
竹北市|
中牟县|
莱阳市|
商南县|
阿拉善左旗|
白朗县|
和林格尔县|
岑溪市|
酉阳|
滨海县|
浦县|
石棉县|
广平县|
饶河县|
扬州市|
如东县|
诸城市|
澄迈县|
安多县|
女性|
辉南县|
尤溪县|
东阿县|
西林县|
双柏县|
五家渠市|
侯马市|
姜堰市|
屯留县|
邯郸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