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六甲寶山亭,亦稱鄭和廟、三寶公廟,位于馬六甲古城,鄭和將軍路。</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古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滿剌加王國都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馬來古老城市之一,有著621年歷史。古城</span>位于馬六甲海峽咽喉地帶,是世界航運要塞之一,列強覬覦掠奪之地。</p><p class="ql-block">1511年,葡萄牙????入侵馬六甲,于1528年殖民馬六甲,統治113年。</p><p class="ql-block">1641年,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馬六甲,殖民統治154年。</p><p class="ql-block">1786年,英國????爭奪馬六甲,于1795年管控馬六甲,殖民統治162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馬來西亞????國家獨立,結束429年殖民統治和五個世紀的列強入侵。</p><p class="ql-block">馬六甲古城建筑,為多元化風格,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荷蘭廣場紅房子等建筑,不僅是荷蘭殖民地遺存,亦有英國在殖民期留下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海峽,因馬六甲古城得名。海峽<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島之間,是</span>緬甸海的一條東南狹長海道。海道連接著印度洋與太平洋,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沖,有著2000多年通航歷史。</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海峽全長1080公里,形似漏斗,西北部寬,東南部狹窄。最寬 370公里,最窄處37公里,位于新加坡港。新加坡港每年過往輪船數量超過10萬,以油輪為主。</p><p class="ql-block">疑問:海上航行往返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為何要從馬六甲海峽通過?因為,馬六甲海峽處于赤道無風帶,風平浪靜,少颶風。海底平坦,水流平緩,有利于船舶通航。</p> <p class="ql-block">2024.11.16. 中午,從新加坡????過境通關,經柔佛海峽大橋,進入馬來西亞????,前往馬六甲古城。沿途風光有大面積橡膠園、棕櫚樹等茂密叢林。</p> <p class="ql-block">導游將馬來西亞????地圖掛在大巴車上,介紹國情與今夕。</p> <p class="ql-block">導游指向山坡地,介紹此處稱中國山,是華人墓地。大巴車一掠而過,能看到許多墓冢安放在那里。中國山,亦稱三寶山、三保山。為紀念“三保太監”大航海家鄭和得名。</p> <p class="ql-block">到達三寶山南麓寶山亭,參觀人群熙熙攘攘,只好將鏡頭抬高拍攝。</p> <p class="ql-block">門前,有一對嬉戲的石獅。</p> <p class="ql-block">修建寶山亭使用的建材、磚石片瓦等都是從中國運來,以解華人思鄉之情。</p> <p class="ql-block">門廊兩側墻壁,有明代風格中國壁畫。細觀畫中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觀畫感,01: 側耳聆聽;02: 偷學棋藝。</p> <p class="ql-block">01: 中秋賞月;02: 獨秀一枝。</p> <p class="ql-block">01: 飄飄欲仙;02: 古禮拜師。</p> <p class="ql-block">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華人甲士丹蔡士章(1750~1802)倡建寶山亭寺廟,歸屬青云寺華人社團管理。“甲士丹” 是馬來西亞殖民統治者對華人首領的官稱。</p> <p class="ql-block">寶山亭《保倖幽明》牌匾,寫在戊午菊月,即1798年秋季。落款:甲政蔡士章。</p> <p class="ql-block">正堂供奉土地神—大伯公(福德正神),是當地人祈求平安富貴的圣地,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正堂左側供奉漁民保護神—圣母媽祖;右側供奉歷屆華人首領“甲士丹”。</p> <p class="ql-block">寶山亭里供奉鄭和像。因此,稱鄭和廟。</p><p class="ql-block">鄭和(1371~1433)七次下西洋,其中五次經停馬六甲滿刺加國。</p><p class="ql-block">滿刺加國(1402~1528)與中國明代同一時期。早期滿剌加國,上貢暹羅國(泰國)。明永樂元年,拜里米蘇拉隨京官到大明國拜見明成祖,進貢大明國。明成祖朱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詔書、贈誥印,</span>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國王。 “滿刺加” 原本是長滿刺的植物名。</p> <p class="ql-block">1405年,鄭和首次率船隊遠洋航行下南洋,出使西洋,成為世界航海史空前壯舉。鄭和以和平外交,互促貿易,繁榮經濟,打擊海盜,開拓新航線為宗旨,功勛卓著,永載史冊。</p><p class="ql-block">鄭和下西洋87年后,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開創大航海時代。同時,亦開始了殖民統治與財富掠奪。</p> <p class="ql-block">寶山亭外,有一株粗壯的古樹,稱 “三寶樹”。</p> <p class="ql-block">寶山亭旁有古井,稱 “王井”,亦稱 “漢麗寶井”。</p><p class="ql-block">簡介:國王滿蘇沙蘇丹(1458~1477)專門為他的中國妻子漢麗寶挖掘這口井,井水用于日常生活,從未干枯。</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這口井出現過幾次在井中下毒事件,目的是暗中消滅敵人。一次是柔佛士兵,毒死喝井水的葡萄牙人;一次是入侵者荷蘭士兵下毒,還有一次是印尼亞齊人下毒對付敵人。井口堡壘式圍墻,是荷蘭人修建。現在用鐵篦子封蓋井口。</p> <p class="ql-block">簡介三寶山: 1685年,甲必丹李為經(1612~1688)購置三寶山,作為華人義冢,是馬六甲海峽沿岸最大的華人墓地,山上墓冢可追溯到鄭和下西洋時代。下圖:甲必丹李為經畫像。</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三寶山墓冢,多數為明清兩代華人墓,其中有多位 “甲必丹” 華人首領墓。 </p> <p class="ql-block">寶山亭西側,矗立著馬六甲僑胞殉難紀念碑。碑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題字《忠貞足式》蔣中正題。意思是說,</span>忠誠與堅貞足以成為榜樣。</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15日日軍占領馬六甲,1000多名華人因抗日殉難。日本戰敗后,華人社團找回部分殘骸,將抗日殉難義士遺骸合葬于三寶山南麓,建碑悼念。</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馬六甲海峽水上清真寺。進入清真寺需要穿長袍,脫鞋,男女分開,面向西方麥加祈禱。因下雨,沒有進入參觀。</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結束參觀,安排晚餐。15人團餐 7人或8人一桌,八菜一湯,還有3菜尚未上桌。餐桌上有每餐必吃的馬來西亞特色菜 — 娘惹菜。</p><p class="ql-block">馬來西亞人將土生華人統稱 “峇峇娘惹”,男性稱峇峇(bābā)女性稱娘惹。生活中,娘惹做的菜肴,稱娘惹菜。這種菜是中國菜和馬來菜的融合,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風味的東南亞特色菜系?。菜肴中含有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人們形容娘惹菜,口味濃重,甜酸適中,辛香撲鼻,微辣爽口,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餐后直接前往酒店。抬頭看,酒店房間有一個箭頭??,指向朝拜麥加的方向。馬來西亞原本屬于多宗教國家,1957年宣布獨立以后,將伊斯蘭教作為國教。</p><p class="ql-block">房間裝飾簡單,墻壁上掛著3塊彩繪瓷磚。畫面描繪華人在馬來西亞生活情景。娘惹穿中式服裝,使用的幼兒背帶樣式,與大陸南方相同。</p> <p class="ql-block">2024.11.17. 酒店自助早餐后,游覽馬六甲古城。在大鐘樓街下車,看到建于1849年的新哥特式圣弗朗西斯澤維爾教堂,為紀念傳教士圣方濟各 · 沙勿略修建的一座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從大鐘樓街走向荷蘭廣場。</p> <p class="ql-block">荷蘭廣場周圍,以紅色建筑為主色調。</p> <p class="ql-block">左:<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31年的美術館和藝術館,是英殖民統治期建筑。</span>右:建于1753年的基督教堂,為荷蘭殖民統治期建筑,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身后紅房子建筑,左:美術館藝術館;中:基督教堂;右:荷蘭紅屋。</p> <p class="ql-block">維多利亞女皇噴泉。1904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1837~1901) 而建。維多利亞女皇在位統治64年,時間超過半個世紀。她在海外不斷擴張新領地,形成 “日不落” 大英帝國,是英國鼎盛時期的女皇。并且,維多利亞女王還成為印度女皇(1876~1901)。</p> <p class="ql-block">01: 荷蘭紅屋;02: 紅屋位于鐘樓和女皇噴泉后面,基督教堂左側。</p><p class="ql-block">荷蘭紅屋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荷蘭建筑,建于1641年~1660年,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修建。在300多年間,紅屋是荷蘭殖民政府和馬六甲政府所在地,直至1980年改為馬六甲博物館。里面收藏有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殖民者使用過的各種武器裝備等,很多歷史文物。有馬來西亞各民族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01: 鐘樓與紅屋。1886年英殖民者修建鐘樓,至今鐘樓時鐘運行準確。 02: 紅屋主樓,其頂層曾是總督臥室及辦公室。據說,里面的裝飾充滿中國元素。</p> <p class="ql-block">01: 教堂、鐘樓與紅屋;02: 紅屋前,保留著炮臺遺址。</p> <p class="ql-block">墻壁上有文物,是英殖民統治期間, 對1850年英聯邦貴族前來訪問的記錄。來訪者有詹姆斯?安德雷,達爾豪斯侯爵和英屬印度保險總督。</p> <p class="ql-block">01: 歷史文物,阿方索 · 恩里克(1394~1460)徽章,他是葡萄牙國王勃艮第王室王子,親王。沒有出過海,卻稱 “航海家”。因為他在發展海洋科技,成立航海學校培養人才方面做出貢獻。掠奪非洲黃金、象牙,抓捕黑奴亦是其所為。</p><p class="ql-block">02: 歷史文物,石匾:聯合東印度公司,稱為東方的荷蘭。成立于1602年,于1795年解體。這一年正是英國打敗荷蘭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古城景區地圖導覽。</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河畔起重機。簡介:<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重機是荷蘭人在馬六甲統治期間制造。英國人殖民后進行改進。</span>起重機臂長6米木料制做,使用金屬鏈和可旋轉360度的粗繩索轉運貨物。</p><p class="ql-block">馬六甲的歷史主要與貿易和航運發展有關。停泊在馬六甲河口的船只帶來各種各樣的貨物,包括食品各種山珍海味和農產品。大型船舶在遠離河港的深水中停泊,中小型商船直接停泊在馬六甲河中。運送重物和固體貨物,需要用起重機將貨物轉運到岸上。</p> <p class="ql-block">荷蘭大風車,是在原有遺址上的復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圍有紅、藍、紫三色的荷蘭大花牛模型,是荷蘭政府在復建大風車時的贈送。</span></p> <p class="ql-block">荷蘭廣場,蘇拉皇宮遺產建筑,文學博物館。導游介紹,皇宮建筑里面有收費豪華衛生間,向游客開放。</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古炮臺,位于馬六甲河畔,<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荷蘭殖民者為加固城防而建,是古城擁有的九座炮臺之一。</span>炮臺取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德爾堡。這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古炮臺,扼守馬六甲河口,戰略位置重要,用于控制馬六甲海峽,以及馬六甲河口內部船只。??</span></p> <p class="ql-block">登上古炮臺。</p> <p class="ql-block">古炮臺留紀念,忘記清點這里擺放幾門大炮。</p> <p class="ql-block">站在炮臺上,觀看周圍景物。</p> <p class="ql-block">走下古炮臺。下面是貫穿于全州的馬六甲河,河口通向馬六甲海峽。古炮臺臨河處,有凸起的白色圓柱形崗樓,崗樓里面有瞭望窗口,是炮臺觀察海峽與河口狀況的哨口。</p> <p class="ql-block">站在陳金聲橋上,觀看馬六甲河。這條河是馬六甲州母親河。</p><p class="ql-block">陳金聲(1805~1864)<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生于馬六甲古城,福建永春人,祖父為新加坡開拓者之一,</span>家族為新加坡華人富商,為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馬六甲古城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此橋為紀念他得名。</p> <p class="ql-block">走過陳金聲橋,就是雞場街中國城,亦稱華人街。走到這里,感觸良多,馬六甲古城不愧為東西合壁南洋老城。</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龍年,在中國城路口,一條巨龍盤踞在空中。在三叔公鄭和文化館樓上,張貼著“歡慶馬中建交50周年紀念” 巨幅廣告。據說,在鄭和下西洋的28年間,鄭和與他的船隊成員,同馬來西亞人民建立起深厚友誼。</p> <p class="ql-block">中國城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任華人甲必丹鄭啟基(又名鄭芳揚)于1673年創建的</span>馬六甲最早期寺廟—青云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云亭,意為平步青云,原名觀音亭,整座建筑用楠木建成。</span>青云亭亦是華人社團,甲必丹辦公處。</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英雄廣場。</p> <p class="ql-block">馬六甲山。鄭和的船隊曾在山上駐扎過。山上有著名的圣保羅教堂,時間關系,沒有上山。</p> <p class="ql-block">01: 馬六甲伊斯蘭博物館;02: 警察局。</p> <p class="ql-block">在警察局和伊斯蘭博物館附近的兒童游樂場處,考古發現了馬六甲王國古城墻遺址。考古研究確認,此處古城墻面對著大海,海拔3.5米。古城墻基石堅固,使用的是硬質紅磚石。目前,將古城墻遺址用木柵欄進行保護,考古在繼續。而古城墻上面部分,被英國人摧毀。</p> <p class="ql-block">古城展示退役火車。</p> <p class="ql-block">結束參觀,乘大巴??2個小時到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看到吉隆坡新地標 “默迪卡118”(Merdeka 118)大樓。樓高678.90米,目前為世界第二高樓,僅次于阿聯酋迪拜的哈里法塔。這座大樓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前往黑風洞旅游景區參觀。</p> <p class="ql-block">黑風洞是印度境外著名的印度教圣地之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洪洞县|
门头沟区|
饶河县|
通化市|
清水县|
宁津县|
海兴县|
宜丰县|
鄱阳县|
公安县|
从化市|
自治县|
安康市|
中卫市|
平安县|
加查县|
黔南|
治多县|
临洮县|
昭觉县|
邛崃市|
谷城县|
武夷山市|
怀集县|
鸡泽县|
武汉市|
安丘市|
清水县|
鄄城县|
庆元县|
西城区|
太白县|
舞阳县|
清徐县|
敦煌市|
印江|
渑池县|
新竹市|
汉寿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