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普陀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島。</p> <p class="ql-block">一座讓人來了越來越好的島。</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又稱補陀洛迦,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相傳為觀音菩薩應化的道場。</p> <p class="ql-block">欲上普陀山,需乘船。首先要到朱家尖蜈蚣峙碼頭然后乘船前往島上(發船時間根據天氣而定),20分鐘左右船票30/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有三大寺廟:普濟寺,法雨寺,佛頂山慧濟寺,還有必須去參拜的南海觀音。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小眾寺廟如果有空又有體力的的話可以都去拜一拜,普濟寺 法雨寺 慧濟寺香花券為5元/人南海觀音為6元/人(只有工作日收)。記得準備現金(只收現金)</p> <p class="ql-block">普濟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盧觀音為菩薩正身法像,兩邊端坐觀音“三十二應身”,以示觀音大士感應世間萬物眾生。</p><p class="ql-block">法雨寺因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賜“天華法雨”額而得名,遂稱法雨禪寺。</p><p class="ql-block">慧濟寺位于普陀山最高處佛頂山上,又稱佛頂山寺。慧濟寺主殿屋頂用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陽光下映出萬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景象。</p> <p class="ql-block">南海觀音立像位于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之東南的龍灣崗巔。這一尊南海觀音立像總高33米。</p> <p class="ql-block">南海觀音(又稱南海普陀觀音)是佛教神話傳說中的重要神靈之一,她被認為是普陀山的主保護神和主要神靈。</p> <p class="ql-block">化身傳說</p><p class="ql-block">南海觀音原是一名名為李若水的尼姑,生活在北海海域。她因同情舟山群島居民經常遭受海難和風暴的威脅,向觀音菩薩祈愿,請求拯救海上的苦難靈魂。觀音菩薩感應到她的深切愿望和慈悲心,決定應允她的請求,使她轉生成南海觀音,成為普陀山的主保護神。</p> <p class="ql-block">這是普陀山旁邊的另一個島——臥佛山。</p> <p class="ql-block">觀音化身。觀音菩薩隨類化身而示現種種不同的身份,如魚籃觀音、送子觀音、白衣觀音、足踏鰲頭觀音、八臂觀音、十六臂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共有三十三法相。</p> <p class="ql-block">有觀音在,普陀山上發生過很多神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海觀音菩薩像開光之時出現的幾乎無法解釋的神跡。1997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二十九,這一天注定將成為普陀山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日子——南海觀音大佛像正式開光的日子。為了迎接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僧侶和信徒們紛紛匯聚于此,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然而,就在儀式開始前夜,天空卻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使得原本計劃中的露天活動不得不面臨延期或取消的風險。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焦慮不安之時,奇跡發生了。當主持開光儀式的大和尚戒忍大師宣布“南海觀音開光儀式現在開始”時,原本烏云密布的天空瞬間變得清澈明亮起來,一束耀眼的光芒穿透了厚厚的云層,恰好照射在了剛剛揭幕的觀音銅像上。更讓人震驚的是,在那一刻,在場的數千名信眾中竟然有許多人的手表、錢包甚至BP機等隨身物品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那就是光芒所及之處!這一幕仿佛是天地間最美妙的交響樂章,讓所有目睹者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1年超級梅花臺風路徑詭異偏離的故事。2011年的夏天,當時一個名為“梅花”的強大臺風正以驚人的速度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逼近。根據當時中外權威氣象機構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這個臺風極有可能正面襲擊甚至登陸舟山群島,給當地帶來毀滅性的破壞。然而,就在大家都為此擔憂不已之際,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距離舟山僅剩幾十公里遠的地方,原本直線前進中的臺風突然改變了方向,轉而向北偏移,最終擦肩而過并未造成太大影響。</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都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普陀山有個天然的碼頭,叫短姑道頭,傳說很久以前的某天早晨,有姑嫂二人遠道而來禮拜觀世音菩薩,不巧小姑身體不適,怕嫂嫂埋怨便獨自留守在小船上,午后漲潮,小姑又怕又餓,此時,岸上出現一位婦人,向水中扔了幾個小石頭,瞬間變成大石頭,婦人踏著它們上了船,還帶來了可口的飯菜,小姑正準備道謝,卻發現四周空蕩無人,嫂嫂進香歸來,聽說此事,記起剛才拜觀音的時候,看見觀音像衣服下有一大片水跡,原來那個婦人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因為“短”古語指埋怨的意思,從此,這個停船的地方被稱為“短姑道頭”。</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上還有個不肯去觀音院,不肯去觀音院的由來也是有故事的。</p><p class="ql-block">在唐朝時期,有一位日本和尚名叫慧鍔,他跨海東渡而來,來尋求佛法的教誨。在文殊菩薩應化道場五臺山寄宿下來。</p><p class="ql-block">一天,慧鍔偶然遇到一尊檀木雕刻的觀音佛像,頓時感到震撼,連連稱贊。他覺得這尊佛像栩栩如生,將觀音大士的慈悲姿態完美地刻畫出來。激動的心情無法抑制,慧鍔再三請求五臺山方丈把佛像送給他。</p><p class="ql-block">慧鍔得到觀音像后,便回到日本,準備建立一個寺廟供人膜拜。當他的船經過普陀山海域時,突然起了大風,風停后又升起了白霧,慧鍔只能將船停靠在普陀山的一個山坳中。</p><p class="ql-block">風霧散去之后,慧鍔決定繼續前行,然而沒過多久,船只就停在了原地。海面上升起了一片鐵蓮花,將船只圍住。慧鍔非常吃驚,跪在觀音佛像面前祈求:“如果日本的眾生沒有機緣見到我佛,我愿意遵循大士的指示,另外建立一座寺廟,供奉我佛。”</p><p class="ql-block">剛說完,就在海面上出現了一條航道,通向普陀山的一個山洞。慧鍔深感觀音不愿去日本,于是他決定在普陀山上建造寺廟,供奉觀音。從那時起,這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就一直留在普陀山上。這座小庵堂也被稱為“不肯去觀音院”。</p> <p class="ql-block">不肯去觀音院,位于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是當年慧鍔法師供奉不肯去觀音的地方,更是普陀山觀音道場的發源地。</p> <p class="ql-block">海天佛國普陀山,是一個來了就好,越來越好,好了再來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說,來了普陀山的人都能心想事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颍上县|
武冈市|
蒙阴县|
汤阴县|
阳东县|
平和县|
蓝田县|
浦北县|
乾安县|
班玛县|
铜川市|
张家川|
沂南县|
锦屏县|
昆山市|
延安市|
临猗县|
南雄市|
蓝田县|
比如县|
兴隆县|
宁国市|
玉林市|
长垣县|
永新县|
浦北县|
鞍山市|
浦城县|
天门市|
安宁市|
昌江|
翁牛特旗|
荥阳市|
临高县|
贵溪市|
封丘县|
方正县|
台山市|
嫩江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