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校長今年八十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城里一條小街上,我遇見了老校長。好多年不見,他比以前更瘦,更矮了。我叫了他一聲,他神情木然,渾濁的眼睛愣愣地看著我,繼而,抬起手伸出食指在我面前點了點,有點訓誡的意味。此刻,我仿佛退回到了人生初始階段,本能地退后一步,生怕他再給我一個“摑溜”——他那干柴似的指頭摑到我腦門上,還不立馬起包!好在他食指沒彎曲,一直指著我,就是不說話,我恍悟,他在記憶的大海里尋找我信息。</p><p class="ql-block"> 老校長在任幾十年,走出校門的家鄉(xiāng)學生不計其數(shù),我只好自報家門。聽到我名字,木然的神情有了變化,兩眼明亮起來……</p><p class="ql-block"> “您老還知道我不?”我說。</p><p class="ql-block"> “太知道了。”他說,從他學校出去的,成績最好和最調(diào)皮的,他印象最深。我自知,我屬于后者。</p><p class="ql-block"> 所謂“摑溜”,就是曲起食指往人腦門上摑。輕則泛紅,重則起包。我在校那會,曾被他摑過“摑溜”,當時恨得咬牙切齒,事后一想,摑得不冤,在家戳了紕漏,也免不了一頓打。</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老校長師范畢業(yè)后,就回到家鄉(xiāng)所在地小學任教,是年他17歲。</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學時他就是校長,我上了初中(中小學合在一起),他仍是校長。當時他只有三十幾歲,因當校長多年,人們都叫他“老校長”。</p><p class="ql-block"> 當我背著新書包第一次踏進教室,環(huán)顧一圈,心里咯噔一下:好幾個同學似乎是成年人,說話老聲老氣,而且長了胡子,個頭比老師還高。而大多新生乳臭未干,童音未改。心想,若惹毛了他們,后果能想象到。上課了,我看著講臺上的老師,又看看同桌的“成年人”,兩人相比,覺得很新奇,情不自禁就朝他嘴巴摸去,說:你嘴上毛比老師還多。話音剛落,他猛地扇來一巴,我眼冒金星。在我的“慘叫”和同學們的笑聲中結束了這堂課。下課了,老師把我和同桌的“成年人”帶到辦公室,交給了校長。校長二話沒說,朝“成年人”腦門上就是一摑溜,道:你比他大六七歲,就是你弟弟,怎能動手就打,而且在課堂上!下次再打同學,我讓你腦門起包!當我聽到“成年人”腦門上“咚”的一聲,心里別提多舒爽——校長給我報仇了。接著,他抬手向我,我一讓,他沒摑到,伸手拉過我,食指伸直了,在我腦門上點了點,說:上課再不專心、再挑逗同學,也讓你腦門起包。走出校辦時,我看了“成年人”一眼,他鼓著嘴,腦門上有塊銅錢大的紅印子。這事因我而起,倒覺得對不起他了。</p><p class="ql-block"> 事后得知,年齡大的同學,多在家放牛掙工分,耽擱了上學的最佳時機,理應同情。從此,我們相處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中午放學,全校學生列隊在操場,接受校長訓話。話不多,中心意思是,要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絕不允許大同學欺負小同學。訓話時,他彎曲的食指在空中比劃,隨時要摑人似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代人多半是在“挨打受罵”中成長起來的——小錯挨罵,大錯挨打。這是多數(shù)家長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家長都希望學校管嚴點,老師狠一點,該打就打。因為他們沒日沒夜地勞作,沒時間顧到孩子。學生在校被老師打了,回家還不敢說,生怕再次挨打。</p><p class="ql-block"> 在家犯錯有父母打罵,在校犯錯有老師管,那樣的日子倒也溫馨。</p><p class="ql-block"> 說來也怪,我們學校所有授課老師都不打?qū)W生,校長只好擔起了家長的“管教”之責。</p><p class="ql-block"> 老校長的“摑溜”是根據(jù)“紕漏”大小來定,分“不疼”、“不太疼”到“很疼”三個等級。這三個等級,我都嘗試過,摑一次,就不會再戳同樣的紕漏。跟行政單位的“口頭批評”、“警告”、“嚴重警告”相似,讓人銘記。</p><p class="ql-block"> 那年夏的一天,幾個同學到校遲了,老校長把他們叫到操場,問道:“你們下塘洗澡了?”幾個學生沒做聲。他挨個摑“摑溜”,邊摑邊說:是一把米養(yǎng)大的嗎?在年齡大的腦門上摑了兩下:淹死了咋辦?又說:淹死了責任在誰?摑到后一個,道:下次洗不洗澡了……</p><p class="ql-block"> 那時常聽到村里放牛孩子在水塘洗澡被淹死。放晚學時,學生集中在操場,老校長曲著食指,舞著手臂,又是一通警示。</p><p class="ql-block"> 前幾天老家的族侄來看我,說他的日子過得遂心遂意,多虧了老校長當年的“摑溜”。族侄自小就是個厭蛋,且脾氣火爆,愛打架。在校挨過不少“摑溜”。初中畢業(yè)時,老校長送他幾個字:收斂野性,大有可為。便請人將這句話用毛筆寫好,掛在堂屋,時刻提醒自己。</p><p class="ql-block"> 族侄說,老校長摑過他家兩代人,“摑溜”之后,幡然有悟。族侄初中畢業(yè)后,真的少了脾氣,他兒子畢業(yè)后也溫順起來。父子倆雖然沒讀多少書,但與人為善且仗義,誠實經(jīng)營。年屆耳順,子孫滿堂,生意順風順水,日子紅火。</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想想,適當?shù)摹绑w罰”,觸及了皮肉,也讓人長了記性。在當時,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別說老師對學生不敢動一個指頭,連過激的話都不敢說,大概是讓孩子自由放飛的同時,也自省自悟,樹大自然直。</p><p class="ql-block"> 老校長沒帶過課,但負責打課鈴。課鈴是兩尺長的鋼軌,吊在辦公室山墻上。每次打鈴他都踮著腳,一次錘頭脫落,就他在看手上的錘把兒怎么變輕了那瞬間,錘頭不偏不倚砸在他腦袋上,他“哎呦”一聲,被他“摑溜”過的同學,無不掩面暗笑。他終于嘗到了類似于“摑溜”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除了打鈴,老校長還習慣轉(zhuǎn)悠。上課時就在各個教室外面轉(zhuǎn),轉(zhuǎn)完小學,轉(zhuǎn)中學,時常站在授課老師看不到的地方,邊聽邊看。看到老校長那副森冷的面孔,愛做小動作的,馬上正襟危坐。</p><p class="ql-block">一次,我們班上語文課,老校長在窗外樹下呆了好一會兒。第二節(jié)語文課時,老師進門就說,上一堂課,我扯遠了,說了風水事,有點迷信,實在不應該。那堂課上了《松樹的風格》,老師竟聯(lián)系到教室前后的桑樹和柳樹,說,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中不種楊樹。他談起了風水,跟課文內(nèi)容風馬牛不相及。我們語文老師經(jīng)常跑偏主題,這回偏的太狠,被老校長聽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小學時,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就開始了。受“停課鬧革命”和“讀書無用論”影響,許多大齡同學紛紛離校,或回家務農(nóng)、學手藝,或在家傳宗接代了,在校生數(shù)量銳減。</p><p class="ql-block"> 為鞏固入學率,讓家鄉(xiāng)孩子都能上學,老校長領著老師走村串戶,上門做工作。每到一戶,都重復著那句話:三代不讀書不如一圈豬。又說,我們的萬噸水壓機,還有東方紅人造衛(wèi)星,都是靠科學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文化就掌握不了科學,種地也得有科學指導。與此同時,學校對困難戶家庭,實行了學雜費減免,離校生多數(shù)重返校園。</p><p class="ql-block"> 他在任四十多年,從老家學校走出去的學生不計其數(shù),僅八十年代就有好幾個學生考入縣城重點高中,三年后考入京城名校。畢業(yè)后,有的在駐外機構工作,有的參加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家鄉(xiāng)人引以為傲,說是“母校”精心培育的結果。老校長不這么看,他說,一母養(yǎng)九子,九子不像娘。如果說,優(yōu)等生是母校的功勞,那些沒考上大學,甚至進了監(jiān)獄的學生,是不是母校的過錯呢?他認為,學生成績好壞,以至將來是否完美,一靠勤奮二靠基因。學校側(cè)重于教書,育人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關鍵在學生自己。</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中小學分開,老校長擔任中學校長,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退休,他當了一輩子校長。</p><p class="ql-block"> 我拉著他手,請他去飯店小酌一杯,他說,他不喝酒,也吃不下多少,不再讓我破費。說過,他拇指和食指往我面前一亮,道:我八十八了,日子快到頭了。</p><p class="ql-block"> “您精氣神很好,日子還早呢。”接著,又大聲道,“祝您老人家身體健康,永遠健康!”</p><p class="ql-block"> “謝你吉言!”他咧嘴笑了,那神情就像當年獲得了“學習毛著積極分子”榮譽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 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辛集市|
溧水县|
万源市|
田林县|
敖汉旗|
昌吉市|
门头沟区|
武隆县|
板桥市|
灵川县|
张家港市|
隆回县|
青神县|
姜堰市|
阿拉善右旗|
达州市|
沧州市|
旬邑县|
萍乡市|
海安县|
黎川县|
轮台县|
鹿邑县|
武乡县|
桐柏县|
高清|
双城市|
嘉义县|
长岭县|
房山区|
临颍县|
临城县|
潞西市|
鸡东县|
资兴市|
平罗县|
漠河县|
岱山县|
南雄市|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