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滬渝同學聚會記略<div><br></div><div> 十月清秋,西子瀲滟;雷峰塔下,楊公堤畔;學友相逢,握手言歡。昔日共讀,彩云之南;學海泛舟,攜手向前。同窗情誼,愈久彌堅;歲月悠悠,時懷思念。滬渝邀約,古稀之年;杭城相聚,暢懷歡顏。</div><div> 此次聚會,起因有些偶然。重慶同學時有相聚,曾有相伴出游之議。上海同學聽聞,誠意相邀。終由繼陸、余靜、德新同學多次協商、精心籌劃,定于2024年10月的最后一周,在美麗的西子湖旁、幽靜的浙江賓館,舉辦這次難得的滬渝同學聚會。</div><div> 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幾位組織者。我得知有這樣一次聚會就心向往之,非常希望能夠參加。但這次聚會最初計劃的日程是在十月中旬,與我回國預定的日程有錯位,于是就向他們提出是否可以調整到月末。他們商量后給予了調整,使得我得以獲得這一值得珍惜的機會,見到了很多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以慰夙愿。</div> 2024金秋西湖滬渝同學會的第一張合影,10月28日下午,浙江賓館大廳前。前排左起:韓延、余靜、蔡倉、葉云芳、吳德新、余全興。后排左起:朱鋼、寧晉、姚永明、胡志文、顧天天、陳繼陸、王愛華。這張照片暫缺兩人:汪建中(因住處較遠,尚未趕到)、熊曉春(因航班原因,尚在途中)。<div> 這次聚會,商定于10月28日下午報到,29、30兩天結伴游覽、暢談敘舊,31日上午告別。</div> <div> 余靜同學細心的下載了杭州西湖周邊的地圖,并用紅圈標明了浙江賓館的位置。</div><div> 網上是這樣介紹浙江賓館的:浙江賓館位于西湖西南,坐擁新西湖景區中央,以五星級標準建造,是杭城唯一擁山臨湖的花園式酒店。 賓館占地20公頃,館內綠草如茵,花香四季,曲水流潺,其西接茅家水鄉,北覽西子秀色,南靠五老諸峰,東臨三臺夢跡,信步之間便可飽覽勝景。靈隱、岳廟、虎跑、雷峰塔、斷橋殘雪、三潭印月、蘇堤春曉、平湖秋月等西湖著名景點,皆在賓館周邊三公里范圍內,是會務度假的絕佳首選。</div> 28日下午,先期到達的上海同學在賓館休息廳暢敘。從左往右分別是:蔡倉、姚永明、顧天天(背對者)、陳繼陸、胡志文。 聊天在房間繼續。三位“帥哥”是三個地方同學的代表:上海的姚永明、云南的韓延、重慶的寧晉。 “遲到”的熊曉春(右一)在向兩位班長(蔡倉左一、朱鋼左二)及葉云芳同學(右二)“匯報”遲到的原因。 28日的聚會晚餐選在了清靜雅致、農家風格的“輪廓 . 三臺灶”餐廳。雖是隨機“盲選”,哪知竟是“網紅”。這是餐廳大門。 餐前敘舊,情誼暖暖。 同窗好友,汪建中與顧天天親切交談。 朱鋼與陳繼陸。 韓延與胡志文。 為了這次聚會,陳繼陸同學專門帶來了珍藏多年的三十年陳釀好酒。金碧輝煌、豪華精美的名酒包裝,讓見多識廣的吳德新也頗為感嘆。 班長朱鋼親自為大家斟酒。 舉杯同慶難得的相聚! 班長帶頭,先干為敬。 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蔡班長“發令”:大家都好好品嘗品嘗美食。 酒至半酣,韓延一副心滿意足的神情。 陳繼陸、吳德新兩位組織者為這次聚會盡心盡力,此時喜上眉梢、滿面紅霞。 滬上兩帥哥,神采奕奕。 言笑晏晏,氛圍融融。 10月29日,正式聚會第一天,全體與會同學在浙江賓館標志前合影。其中,上海同學七人,重慶同學七人,云南同學一人,共十五人。 這次聚會的三位女同學:蔡倉、葉云芳、余靜。其中,葉云芳同學在身體欠佳的情況下,戰勝病痛、熱情赴會,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讓每一位與會同學都甚為感動。<div> 在這次聚會的群里,有這樣一段對話,生動的再現了當時與會同學的驚喜心情和葉云芳的心路歷程。</div><div> “余全興:當@葉云芳?駕著輪椅突然出現在大家的面前,真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興奮感覺。</div> 葉云芳:哈哈!謝美贊,就是太收受不起啦!@余靜?@余全興?我都樂暈了!這次我確實是給自己打了強心雞血針來的。一個月前就天天在打退堂鼓,但在打飛的遠道趕來的川渝同學的召喚下,在繼陸“老大”對上海東道同學參聚的熱望中,在余靜你“形單影只”的一聲聲嘆息下,”在“天下第一姚科”的“大義氣”強令中,我才披荊斬棘般突破家中重圍奮不顧身赴杭的。當天早上一不小心滑了一跤都沒敢吱聲,生怕功敗垂成!哈哈!好在一聚難求,不虛之行!收獲滿足感終身難忘。謝謝眾同學連日暖心陪伴!謝謝眾同學無微不至的全程幫助!余靜,當然也要謝謝你外表溫婉能力超凡的全過程辛勞奔忙和周到安排!” 從右至左,朱鋼、陳繼陸、王愛華、熊曉春在“浙江賓館”標志前合影。 韓延同學在賓館廣場上笑逐顏開。韓延算是這次聚會中云南同學的唯一代表。由于家庭原因,他也算上海的常客。適逢其會,欣然參加。 按照聚會日程,29日上午是游覽西湖。同學們沿著優美的林間步道悠然前往。 蔡倉、余靜貼心地陪著葉云芳漫步在楊公堤的步道上。 一路前行、一路美景。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lt;div> 東坡先生在這里不僅留下了一段風景優美的“蘇堤”,更留下了這一首眾口傳頌的名詩。歷朝歷代,多少騷人墨客、達官顯貴、平民百姓,面對這怡然美景,無不心醉神迷、流連忘返。我們既然來到此處,當然不能辜負這良辰美景。</div><div> 由于我們都已年逾古稀,于是就選擇了乘坐游覽車環游西湖的方式。</div> 游人如織,風景如畫,朱鋼看得津津有味。 這是所謂的“長橋不長”的長橋。<div> 長橋是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因有兩個愛情故事而流傳千古:一是南宋江南名伎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的愛情故事,一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橋上送別,依依不舍,來回送了十八次,因此民間有“長橋不長”之稱。而陶師兒和王宣教兩人在長橋下荷花深處雙雙投水殉情,后人為了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戀人,將此橋稱為雙投橋。</div> 在這著名的“情人橋”上,拍攝結婚照、情侶照的特別多。 “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的“斷橋”。<div> “斷橋”名稱的由來,說法頗多,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因為冬日雪后,橋面積雪消融,向陽面雪跡難覓,而背陰面仍白雪皚皚,遠觀之下,仿佛橋身中斷,故有此美稱,也有“斷橋不斷”的說法。</div><div> “斷橋”也是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最為人們熟知的是《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白娘子與許仙在斷橋上相遇、相愛,并最終在這里重逢,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佳話。</div><div> (有關長橋、斷橋的資料,部分來自網上介紹,特此說明。)</div> 西湖之美,一步一景。 云南韓延,到此一游!立此存照。 我們在欣賞美景,有人卻在“辛勤工作”!這不,游覽車上,余靜還拿著手機,不停的“呼叫聯絡”。原來是汪建中正在趕來與“大部隊”匯合,但茫茫西湖、漫漫環路,哪里那么容易碰到呢?<div> 說起汪建中與會,也算一段趣聞。如果說葉云芳的與會是“意外驚喜”,那汪建中的與會就是“神來之筆”。汪建中,重慶“崽兒”,在校時乃風流倜儻的白面書生。畢業后輾轉定居成都,與重慶同學聯系不多。退休后游歷四海,如閑云野鶴難覓蹤跡。這次聚會最初也沒有通知到他?;蛟S是上天有意安排,十月下旬,其正好攜夫人在杭州一帶游玩。余靜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其行蹤,主動聯系邀請,建中慨然“歸隊”。由于建中與夫人已在其它酒店下榻,每日過來需“穿越”大半個西湖,確實有些辛苦。于是才有了建中一面追趕著游覽車的軌跡、余靜一面呼叫聯系、葉云芳在一旁偷笑的橋段。</div> 游覽車的起止點都在雷峰塔邊,下得車來,抬頭見塔。<div> 雷峰塔是西湖風景區的著名地標,“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咫尺之間,寶塔巍然;慕名已久,豈能不游?</div><div> 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7年,最初名為“皇妃塔”,后因所在山峰名為“雷峰”而被稱為“雷峰塔”。雷峰塔因《白蛇傳》中白娘子被壓塔下的傳說而聞名,成為了愛情永恒的象征。而吾輩之人很多是因為“大文豪”的一篇名文“論雷峰塔的倒掉”而得知其名的。</div><br> 王愛華、朱鋼、熊曉春在雷峰塔前。 雷峰塔也是一所著名的佛教寺院,這里是寺院一角。 韓延在雷峰塔上。 吳德新在雷峰塔上。 寧晉在雷峰塔上。 南屏山凈慈寺,就是西湖十景--“南屏晚鐘”的所在地,與雷峰塔僅一路之隔。 凈慈寺主殿。 朱鋼在“南屏晚鐘”碑牌前。 王愛華在“南屏晚鐘”碑牌前。 熊曉春在“南屏晚鐘”碑牌前。 寧晉、吳德新走進“凈慈寺”。 寧晉在認真研讀銅鐘的介紹。<div> 凈慈寺的銅鐘歷史悠久,歷代都有鑄造和更換?,F存的銅鐘是1986年重鑄的。這口銅鐘高3.6米,直徑2.3米,重達1.5萬公斤,是中國國內較大的銅鐘之一。</div> 吳德新與銅鐘合影。 余靜撞鐘視頻,一段趣聞花絮。<div> 撞鐘收費,余靜知曉,雖有明示,但未細察。上得臺來,奮臂揮槌,咚咚咚咚,四聲連響。僧人致謝,四百大毛,余靜詫異,可為一哂。</div> “南屏銅鐘”,雖未至晚,仍可一撞。朱鋼撞鐘。 王愛華撞鐘。 熊曉春撞鐘。 每天的晚餐,是這次聚會的重頭戲。29日的晚餐選在了環境幽靜、風味獨特的梅家塢香芙茗茶樓。雖名“茶樓”,也是酒家,更以“以茶入菜,本味江南”為特色。<br> 梅家塢是西湖龍井茶的主要產地之一,梅家塢的茶葉以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稱,是龍井茶中的上品。香芙茗茶樓頭枕青翠茶園、腳臨清澈溪流,水聲潺潺入耳,茶香縷縷襲人,確實是品茗休閑、聚會暢敘的絕佳去處。 香芙茗茶樓前的小溪。 來到香芙茗茶樓,當然首先就是要品嘗正宗的西湖龍井。大家圍桌而坐,是為茶敘。<div> 我們共有十四人,茶樓沒有這樣大的桌子。我們“創造性”把幾張方桌拼在一起,然后再放上大圓轉盤,一張“巨型”方桌就滿足了我們的需求。</div> “吃”什么,很重要;“聊”什么,更重要!我們聚會,就是想在一起,憶憶同窗往事、聊聊過往趣聞、談談人生感悟、說說晚年愿景。<div> 左起:顧天天、余全興、汪建中、朱鋼、葉云芳、陳繼陸。</div> 左起:吳德新、王愛華、姚永明、蔡倉。 “天下第一姚科”侃侃而談。<br> 這是當天聚會人數最齊的隨意合影照。由站立者左起:姚永明、蔡倉、韓延、寧晉、顧天天、余全興、朱鋼、葉云芳、陳繼陸、熊曉春、吳德新、王愛華。照片拍攝者:汪建中。還差一個:余靜。余靜去哪兒啦? <div> 余靜在這里!在為大家辛勤工作:點菜。 </div> 兩位班長不知在研究什么。總是在為聚會操心吧! 余靜精心挑選的特色菜肴陸續上桌,她也露出如釋重負的微笑。 一如既往,朱鋼班長斟酒。 菜已上齊,等待開餐。 余靜在介紹特色菜肴。 開餐之前,籌備組成員吳德新根據預定議程,建議大家重溫八十年代的校園歌曲,以“煥發青春”、活躍氣氛。茶樓老板娘(圖中綠衣者)也來助興。 幾十年前的校園歌曲,大家也都記不住歌詞了,好在“手機萬能”,“照本宣科”“比著葫蘆畫瓢”還是可以的。<div> 吳德新打開手機,帶頭領唱“外婆的澎湖灣”。 </div> 一曲“澎湖灣”,穿越到從前。多少青春事,歷歷如云煙。雖然在座諸位都已是爺爺婆婆、外公外婆輩了,但我們心中仍然還有“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老船長”。 “天下第一姚科”興致勃然,高聲呼唱:“磨剪子嘞--鏘菜刀!” 晚餐聚會的高潮,是臨近結束時的“傣式祝酒”。我們同學中相當一部分曾經是西雙版納的知青,傣族習俗,耳濡目染。尤其是傣式祝酒方式,“東哥,水水,水水水,水!”似乎已經成為曾在云南支邊、插隊知青聚會祝酒的保留節目。<br> 酒杯高舉,齊聲高呼,豪氣側漏,酣暢淋漓! 清晨,余全興沿著浙江賓館的花園散步。全興同學,言略訥而思敏捷, 行稍遲卻筆力健,在群中頗為活躍,常以詩性語言或做點評、或發感嘆,每每有精彩之論,贏得學友們贊嘆。下面是他30日晨發出的一段隨筆,就是一首散文詩:<div> 6420房間,出奇的安靜,偶爾有室友細小的鼾聲,剩下的就是長長的靜默,醒來后,任憑自己的思緒自由行走。</div> 陽臺外的緩坡上,綠植全覆蓋,沒有人間煙火?;覊m沒有來到這里,蟲子沒有來到這里,陽臺門一夜留著縫,也沒有任何蟲子,光臨房間。<br> 陽光空氣,大地室內,如此潔凈,如此靜謐,這樣的生命齒輪轉動的環境,都可以讓光刻機在此生產芯片了。<br> 是西湖的煙云,<br> 是西湖的豐厚綠植,<br> 是深入人心的環保意識,<br> 是老天給了這里如此良好的氣候條件,<br> 是悠久歷史等等,護佑了這里一方凈土。<br> 這樣的干干凈凈,清清爽爽,賞心悅目。<br> 從浙江賓館,一直到了茶區梅山塢的農家院落前面小河流淌,河水帶著清澈的麗質,緩緩流過。<br> 是一首詩歌,<br> 是一幅圖畫,<br> 是人文素養,<br> 成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br> 不虛此行,深秋我來到這里,與上海同學、重慶同學共度美好時光。 <div><br></div><div> 全興的散文詩在群里引起共鳴。蔡班長首先以一首七言律詩唱和。</div><div> 學友聚</div> 蔡 倉<br> 君居重慶山城首,<br> 我住魔都海派洲。<br> 冀望同窗七七始,<br> 韶華共室四年稠。<br> 遙結蒙自南湖誼,<br> 咫聚錢塘西子樓。<br> 古稀弦歌齊競唱,<br> 童顏鶴發羨群鷗。<br> 2024年10月30日<br> 注:冀望 : 希望、期望。<br> 韶華 : 青年時期美好的年華。<br> 錢塘 : 杭州地處錢塘江下游,古代<br>亦錢塘。<br> 競唱:指一種音樂活動。<br> 群鷗:寓意堅定、頑強、勇敢,象征<br>思維敏捷、反映靈敏、創業有成。也象征<div>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生活。<br></div><div> </div><div> </div><div> 韓延同學則以一首詞牌“鷓鴣天”繪景抒情。</div><div> 鷓鴣天</div><div> 《西湖見》</div><div> 韓延</div> 茫茫天際同學聚,<br> 四十二載西湖秋。<br> 一池清水映山碧,<br> 兩岸丹楓葉欲紅。<br> 星似螢,月如弓,<br> 殘荷雄塔影水中。<br> 遠山暮霞龍井處,<br> 把酒言歡千里風。<br> <div> 一首詞罷,尚不盡興,于是再吟誦絕句一首:<br> 歲月筆墨寫春秋,<br> 人間相遇千年修。<br> 南湖緣分西湖續,<br> 安康吉祥到永久。</div><div><br></div><div> 秀才德新,焉能“缺席”?當即撫今追昔,詩文并茂。</div><div> </div> 《湖緣》<div> 吳德新<br> 南湖邂逅半生緣,<br> 學泮同窗度茂年。<br> 世事風塵讀孟子,<br> 時光靜謐誦陶潛。<br> 常耕四海心牽掛,<br> 偶遇一朝喜上顏。<br> 秋日杭城西水聚,<br> 碧波瀲滟話別言。<br> 甲辰年九月廿五(2024.10.30晨)<br> 離開大學校園已經42年,青絲白發,<br>一路風塵一路歌,收獲滿滿。西湖邂逅,</div><div>共度美好時光。難忘今宵,同學友誼地</div><div>久天長。<br></div><div><br></div><div> 我本想躲懶,后覺得既負撰文之責,似乎也該冒個泡?胡謅了幾句,自知鄙陋,不敢上群?,F斗膽錄上,聊為“狗尾”,假附風雅。</div><div> 《西湖聚》</div><div> 熊曉春</div><div> 南湖同窗西湖緣,<br> 情如長江滬渝連。<br> 楊堤漫步言舊趣,<br> 峰塔攬勝賦新篇。<br> 往昔苦讀追夢想,<br> 而今樂游享余閑。<br> 梅塢酣暢歌一曲,<br> 何憂南屏鐘聲晚。</div> 30日上午,仍然是自由活動。早餐之后,繼陸同學建議去劉莊轉轉。<div> “劉莊”也是現在的西湖國賓館,曾是偉人下榻之處,現在還保存著若干遺跡。雖為賓館,實則是西湖邊上一座風景秀美的園林。</div><div> 既是國賓館,當然管理嚴,非賓客一般不讓入內。繼陸比較有經驗,建議大家乘車前往。其他同學未能體會“深意”,以為劉莊近在咫尺,安步當車即可。誰知被門衛所阻,鎩羽而返。只有上圖四人,打的而去,得以“潛入”。</div> 此即偉人公開遺跡所在。雖無雪,亦可賞景也! 余靜也在此打卡。 劉莊不得而入,倒也不覺遺憾。西湖美景處處,舉目怡情養眼。<br> 轉身向東,即是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觀魚之樂,不亦樂乎! 德新同學在“花港觀魚”大門處。 記錄眼前美景,寧晉非常認真。 吳德新在景點標志前留影。 熊曉春也“依著葫蘆畫瓢”。 逛罷“花港觀魚”,我們又來到杭城舊地--“南宋御街”。 這里不見“南宋”街市的痕跡,倒有幾分西洋建筑風情。 韓延、熊曉春在南宋御街。 逛街至此,已近晌午。杭州小吃,益多美譽。賞美景、嘗美食,乃人間樂事也! “蟹黃湯包”,久已聞名,不容錯過。 吸食知味,大快朵頤。 30日的團圓晚宴在西湖邊的著名餐廳“知味觀”舉行。這里需要早早預定,否則我們希望的大圓桌包房就可能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大圓桌、大團圓,開開心心、圓圓滿滿。三天的聚會已近尾聲,同學們圍桌而坐、暢懷而談,既為這難得的聚會真情感嘆,又為即將到來的離別互道珍重。 相聚雖然短暫,但南湖同窗之誼,卻如西湖之水清澈無瑕、如長江之波源遠流長。 寧晉同學代表大家向為這次聚會操勞費心的余靜同學(同時也包括繼陸同學、德新同學)致意!感謝他們為這次聚會的熱心付出! 歡樂洋溢的大團圓合影。(胡志文同學因公事提前離開。)讓我們記住這美好時光!愿這快樂的瞬間凝成永恒! 2024滬渝同學西湖聚會,在《難忘今宵》和《友誼地久天長》的歌聲中圓滿落幕! 結算花絮:這次聚會采用AA制,由于住宿有先來后到、餐飲有增減出入。最后結算時,搞得幾個“秀才”頭大如牛,幾個小時下來,還是一團糊涂賬。多虧走南闖北的汪建中幫忙,才終于大致擺平。圖為算賬現場。 余靜同學做了一個視頻,將幾天的聚會濃縮展現??梢詮牧硪粋€角度了解我們聚會的全過程。 “歲月靜好,快樂而往”。雖已年逾古稀 ,但仍積極樂觀。顧我們的昨日,陰霾全消!愿我們的明天,陽光燦爛! <div><br></div><div><br></div><div>“聚會余韻”(一) </div> 西湖聚會落幕,幾位同學意猶未盡。上圖的寧晉、韓延、吳德新結伴西行,暢游江南。在“煙花之地”南京、揚州、鎮江等處流連忘返。 美景歷歷,留影多多,德新同學已有大作詳細展現,這個美篇就不做贅述了。 <div><br></div><div><br></div>“聚會余韻”(二) 西湖聚會后不久,上海同學因緣再次聚會。上次因種種原因未能“西湖見”的涂渝同學、劉大維同學和沈明德、何曉玲同學伉儷,得以與大家“隔空”相聚,可以聊補缺憾。 秋陽暖暖,友情融融。 舉杯相慶,期待再聚!<div><br></div><div><br></div><div> “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lt;/div><div> 四十六年前的合影,是我們同窗情誼之源。讓我們銘記!讓我們珍惜!</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大石桥市|
彰武县|
连城县|
南靖县|
瑞金市|
曲靖市|
苏尼特左旗|
丹凤县|
建平县|
白沙|
六枝特区|
宜兰市|
桐庐县|
万荣县|
白沙|
吴川市|
乌苏市|
赤城县|
富蕴县|
邵阳县|
怀宁县|
长子县|
留坝县|
新化县|
镇赉县|
南汇区|
阿合奇县|
云南省|
克东县|
镇坪县|
菏泽市|
吕梁市|
噶尔县|
吉安县|
顺义区|
莫力|
增城市|
襄垣县|
文登市|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