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9日,新到的五盆寒蘭均已現花劍,有一花劍已高達1 5厘米,其他的花劍高矮不一,葉子長的飄逸,可以動筆寫生寒蘭了。因這幾天有一點點忙,特別是年前要創作一批蘭畫供明年開春展覽之用,可能今年的寒蘭寫生相對比往年少一丁點,今天也不例外,只是用墨筆來寫,很順利將五盆寒蘭寫成,分別是帶一劍花的兩盆,帶二劍、三劍、五劍花的各一盆。</p><p class="ql-block"> 11月2日下午,我和方洪志及王起三人赴金山藜韻盆景會所參觀盆景、蘭花和古盆,遇見小林國雄和國內盆景大師制作盆景表演,同時,遇上了杭州歡聚堂的陸總和東門陳總,這次提供的寒蘭大部分是陸總養植的寒蘭(上一周剛去陸總在杭州的養蘭基地),陳總手持攝像機拍攝了許多視頻和照片。看見這么多老盆配寒蘭,頓感雅韻襲來,特別是看見一盆紅素,葉子長而飄逸,當即贊不絕口時,方總即跑到車里把我的畫具拿來,自然要寫生幾幅。</p><p class="ql-block"> 首先,將一盆帶有葉藝的寒蘭開筆,剛動筆寫花,這紅星凈皮生宣即化的厲害,有些失控的感覺,馬上將筆上的水份用墊紙予以減少,這樣才不致將花畫壞,但是在畫一斜向上的蘭葉,起筆畫至一半時,上部的葉子線條只剩一線枯筆,當畫好全部的葉子后,感覺這長葉上面一半欠佳,再看現場的葉子,這上面的葉子偏偏比下面的葉面要寬,豈不在原來的枯線上再補一筆呢?失敗是成功之母,管他這么多人在現場,大膽地再來一筆,成功了!原來的那根枯線,剛剛好作為中間的葉脈,神助我也。接著,對紅素進行寫生,看著這么長的蘭葉飄飄然,而站著空中寫葉難度較大,正在猶豫著,方總又拿來了椅子讓我座著寫,可以讓卡紙放在膝蓋上有個依靠,這樣左手基本好固定卡紙,右手揮筆尚可自由許多,當時,我在正面寫了一幅,葉子僅將左邊的蘭葉減少幾葉,右邊的葉子均按其寫,只是其花好看,已經全開,但不入畫,只好將其花變為上面三花苞,中間半開,下面那朵全開,且根據畫面略將花往左邊寫,這樣很順利地完成了。可是站起來往左右兩邊走,正如蘇軾所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又分別在左右兩邊各畫了一幅,在右邊畫主要突出右邊的葉子,左邊的葉子減少許多葉,同時將花變了,還增加一帶苞花劍;在左邊畫,右邊稍減了一長葉,主要還是要畫好左邊往下的葉子,反手本不好畫,還要畫出其不同的角度變化,不致平行或多葉交叉在一點,需要把控力,更要按葉子的走向畫的隨心所愿,至于花改為帶苞的花劍,讓人想象長花的快樂。爾后,畫了一幅中間石頭左右兩邊是叢蘭,左邊三苗只有7葉一劍二花開,葉子較挺撥向上和左傾,右邊兩苗6葉,葉短卻有彎曲感,只有一花苞,如果單看左邊或右邊,均不起眼,甚至感覺這寒蘭長的不理想,可經蘭家一搭配,卻是一幅好杰作。最后,還寫生了兩幅黑松,其實也是很好搭配蘭花的好素材,雖然兩者養植有矛盾,松喜陽,蘭喜陰,但兩者以盆景繪畫卻是好入畫。第二天,再看此二松,補題款時,發現后面畫的這棵松,有些頭重腳輕,于是在松樹的左下面補畫一蘭,即成也。</p>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看見帶二劍花的寒蘭,其中矮的一劍已現枯萎狀態,高的最下面的花苞已經掉掛在花桿上,等我將之勾線寫好,將其一端此花即凋謝。中午,又將二盆均帶一花的進行勾寫。</p><p class="ql-block"> 11月16日,五劍花的這盆寒蘭開了一花,就在最高的這劍花上,此劍高達60多厘米,一劍10花,最下方的花開,其他9花正含苞待放。另外的四劍花,其中有一劍稍矮為32厘米,5花苞;其他三劍花均高超40多厘米,分別有7、8、9花苞欲開。首先用4尺3開的麻紙將五劍花預先勾寫好,除了前面的兩劍花全部先完成,其他3劍先勾好上部的花苞,下部的花桿按葉子的穿插需要再依前后予以寫上。此盆蘭葉共3苗15葉,基本是斜上,高者達60多厘米,幾無垂葉,少見2葉尾部略彎曲,是典型的福建寒蘭,特剛健,欠飄逸,但對于此蘭是5花劍,似乎和這斜上的葉子互相尊重和喜歡,根本感覺不到半點違和感,而是覺得冷香的味道已在,至于有多少香葉無法在現實中賞,也就在畫中體會吧!</p><p class="ql-block">《冷香》</p><p class="ql-block">你長了五花劍</p><p class="ql-block">笑的合不攏嘴</p><p class="ql-block">多歡喜的一個月</p><p class="ql-block">開始見一花了</p><p class="ql-block">滿滿的</p><p class="ql-block">湊上去吻</p><p class="ql-block">卻是</p><p class="ql-block">著意尋香不見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公《飲酒》曰</p><p class="ql-block">含熏待清風</p><p class="ql-block">張帥又曰</p><p class="ql-block">風姿寄高雅</p><p class="ql-block">孔子則曰</p><p class="ql-block">不以無人而不芳</p><p class="ql-block">蘭友且曰</p><p class="ql-block">你身為寒蘭</p><p class="ql-block">要低溫至8度以下才能放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畫筆卻控制不住</p><p class="ql-block">狠狠地斜上幾葉</p><p class="ql-block">一筆一筆勾上花</p><p class="ql-block">那怕現在是二十多度</p><p class="ql-block">畫中的你,冷冷地有點</p><p class="ql-block">香</p><p class="ql-block">(2024.11.16 .13時氣溫22度)</p><p class="ql-block"> 11月17日下午,我和方總一起前往長寧圖書館將參加長三角水墨展的10幅雁蕩山之畫作取回,有時間順道去植物園蘭室寒蘭寫生。據工作人員說,要明天才能全面將寒蘭展示出來,今天只有大廳里的寒蘭展示。這廳的展示,大部分都是盆景式展示,蘭石搭配,件件都是入畫的作品,因時間關系,僅畫了四幅。第一幅,用4尺3開的麻紙,按其全景進行寫生,主要是一石三蘭花,其中兩叢蘭花在石頭的右前面,但有一蘭據中間,有部分蘭葉在石頭的正前面,所以,只好將中間之蘭以勾線寫之,接著畫好石頭,再在石頭的上方墨寫一叢蘭;后又在右下方(即在勾線蘭的右邊)也墨寫一蘭,最后在最右邊補一小石,并以淡墨將下方的石和蘭以連接之。第二幅,急匆匆地拿著紅星卡紙就寫,但一方面感覺左手拿著的卡紙,不是很牢靠,原來是有5張卡紙拿在手上,感覺會落下;另一方面,穿著西服手好像伸不開,遇到長線條有些力不從心,于是,花也沒畫,即將此幅收筆。第三幅,特5張散卡拿掉4張,剩1張墊在卡紙盒上,這樣左手拿起來感覺輕松很多,先畫好一直挺的長葉在右邊,接著畫稍短一點的右葉,再接著畫左邊右上的葉,但考驗人的是,反手要畫幾葉左下的,只有畫好后才感覺松一口氣,至于花,亦即順手寫上。其實空中寫蘭難度確實有點大,不經過千錘百煉很難成功。第四幅,借助其放蘭花的桌子一角,將卡紙放在其上來寫生,確實畫起來要瀟灑一點。雖然,這盆蘭看著葉子的尾部向四面彎彎稍曲下,很飄逸,但有些機械化,似乎犯了好看不入畫的毛病,這就是考慮寫生者如何取舍,并做些相應的葉予以微調為交曲而化之。因此蘭葉長而向四周外長,畫起來就往往容易頭重腳輕,于是,改平時淡墨為濃墨來寫根;再后,將全開的花予以變為含苞、半開、全開的花。第五幅,居廳中間桌子上的蘭石很大氣,且石頭上的叢蘭之葉多而變化大,于是乎,又以4尺3開的麻紙來寫,首先確定好起點,即叢蘭的集中點為右上方三分之一處,開始將右邊的幾苗葉寫好,接著畫左邊的蘭,特別是左邊兩葉長下垂的線條要注意將之畫的剛健又不失飄逸,爾后,寫了五劍花,其中左右兩邊各有一長劍之花開,中間三劍全是花苞,且未長高;最后,直接以其桌上標題的“香如故”來題款。后來,回家帖在墻上看,如果右邊一長葉曲下不要畫,題款稍靠右上一點,此寫生稿即可更完美。</p> <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午,陽光透過窗子,扇活了寒蘭之葉,好就好在初冬的暖陽正適寫生。放眼可見,五盆蘭已笑的多開心,我將三盆較飄逸的寒蘭勾寫一遍,反復再看此三稿完全可以用在創作上。也巧,剛剛又買回來扇面,可以用顏色寫之,又以色將此三盆寫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上午,家里一盆五花劍中已有2花劍開始次第綻放,半開若干,全開5花,趕早將此盆蘭花勾線了一遍,不知朦朧的境遇恰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也許是寒蘭之葉的飄逸灑脫,讓今人還來不及給你你取名,就匆匆讓你上了展臺。</p><p class="ql-block">《寒蘭》</p><p class="ql-block">莫名</p><p class="ql-block">我就喜歡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來了</p><p class="ql-block">有些冷</p><p class="ql-block">有點香</p><p class="ql-block">此外,還許些</p><p class="ql-block">飄飄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喜歡你</p><p class="ql-block">其妙的</p><p class="ql-block">莫名</p><p class="ql-block">(2024.1 1.23晚)</p><p class="ql-block"> 下午要開會,順道路過青浦曲水園觀寒蘭展,當然要擠時間寫生七幅。首先要感謝工作人員提供一條椅子可以讓我坐著寫生,這樣可以避免站著空中寫生的難處。第一幅選擇較簡單,不用取舍可以直接入畫,只是此盆蘭一劍四花全開,有一點點不甚順眼,當然為了先試筆熱身,也就照樣畫葫蘆。第二幅,蘭葉變化多姿,且左邊有塊石頭,四面看去都不錯,但要入畫的又不是很容易,于是,將在左邊的石頭舍去,將中、右部的葉子先畫好,再畫左邊的三葉,起初想三葉均實寫,可一陣風來,將左邊其中最長的葉由左向右,感覺特別棒,于是乎,馬上將此改之。第三幅,基本畫法同第二幅,只是左邊舍去一些葉,而相對其花劍比上幅要高好多,且多了2花,其花即頂上花苞,另四花也已全開。第四幅,坐著抬頭一看,發現邊角處的那盆左邊的蘭葉往下垂,剛好處于仰視狀態,就確定蘭的起手處靠右3分之一處,且在上下中心線略上方,這樣畫了7葉左邊的下垂葉,尾葉均是超過起點之下;而右邊只有三葉向上或斜上,顯然難以壓的住,成了頭重腳輕的畫面,如果再加上兩劍斜左向上的花朵,有些改觀,但還是會顯得左邊略重。當然,考慮到落款在起點的右下方,這樣畫面自然平衡了。第五幅,此蘭垂葉較多,左近兩苗主要是新葉,主要是斜上和直上,右邊的4葉多變,有斜上,有垂葉,更有曲折向上,另一劍6花,剛好向右飛天的感覺,這樣讓其既立的住,又有動感飛天。第六幅,在前廳沒有椅子,只好站著畫,往來游客比較多,這需要考驗自己的定力和空中畫長線條的能力,首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別考慮那么多?也好,一旦沾上墨水,看著蘭,似乎人蘭合一,本來很復雜的線條,特別是3葉往左的折葉處理的到位,畫的還較理想。第七幅,也是仰視畫蘭,只是這幅的起手處剛好在第四幅相似處的下方,也是左邊長線條,只不過是向上為主,有2葉長的在左上處向下,剛好讓畫面協調起來。</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下午,我和洪志一起去醉白池看蘭花展,當然也要寫蘭,很巧,今天也是寫生7幅。這次寒蘭的展廳比以前多三個,至少達五個。我們首先來到了池上草堂,畫了3幅,第一幅選擇簡單的開筆,主要是左邊有三苗的葉線斜上和直上,右一花劍,很順利,這幅熱手成功。第二幅,直接看著蘭花畫即可,入畫到無須取舍。第三幅,看似簡單,只有兩苗7葉一劍花,但有一右葉是高拋物線,一筆畫去難度較大,幸好我以筆斷意不斷的辦法,將其畫成功,其它的葉和花難度不大。第四幅,在西廳沒有幾盆蘭,只有看到前面一盆尚可入畫,后面幾盆按正面看去很難入畫,再說又有分割線擋住,無法3 60度去觀察,干脆把前面這盆蘭花畫了。此蘭也是兩苗7葉1劍花,難度不大,很快即完成。第五、六、七幅均在董其昌館,其中第五幅是上海植物園提供的,有好多苗,特別是左邊的葉子多而飄逸,我毫不猶豫即將之畫了,這幅畫的難點在左邊的多葉,關鍵還要畫出飄逸;還有其中一葉向正前面而來,其尾部有翻轉,要注意處理。不過此幅畫最上部和最下部都有很多留白,于是,在下部特題之:池上草堂數佳人,馨香浮動醉白頭。第六、七幅兩幅同一盆蘭之杰作,第六幅,主要寫左邊這幾苗,好巧的是,沒有大桌子,又是站著寫,還好,以一以貫之,很順利即做好考題;第七幅,基本參考現場的狀況,以其全貌以寫之。該作者取名此盆為“笑東風”,我加上:</p><p class="ql-block">?笑東風</p><p class="ql-block">?欠東風</p><p class="ql-block">?佳人待春風</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北辰区|
城步|
若尔盖县|
南京市|
平凉市|
建平县|
横峰县|
普安县|
清原|
土默特左旗|
汉寿县|
沂源县|
刚察县|
宝应县|
芜湖县|
禹州市|
汨罗市|
阳山县|
沐川县|
平昌县|
织金县|
垦利县|
成安县|
中阳县|
通化市|
孝义市|
晴隆县|
莱西市|
沧源|
特克斯县|
历史|
西乌珠穆沁旗|
福建省|
伊宁县|
隆化县|
昌黎县|
临夏市|
江北区|
莆田市|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