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唱著嘹亮的歌,邁著雄赳赳的步伐上學</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求學之路開始于1970年,當時我才八歲,上學的時候非常簡單,背著媽媽用毛巾縫制的簡易書包,里面裝上了兩個玉米餅子就上學了。去到距離我們家大約三里路的關家崗子村委會附近的用民房改成的學校,老師發給我們兩本書,一本語文,一本算數后就算開啟了我們學習的旅程。雖然簡單卻是那么懵懂而又那么清新,而又感覺到是那么的可愛!</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的個子非常小,眼看著身后面那些高大得讓我需要仰視才可見的同學的時候,心里總是莫名的感覺到有些緊張。好在我被老師排在了第一桌,遠離那些高大同學陌生的目光。教我們一年級的老師是個姓張的男老師,當時能有個四十來歲吧,我們都叫他張老師。張老師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在開學之初,在教完自己所任之學科后,他不厭其煩的教給我們這些初登課堂的孩子們削鉛筆,指導我們寫字,那份慈祥,那份細心,只有自己的媽媽才會有的。人們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既輕松又開心。</p><p class="ql-block"> 只是后來,在我們放學的一個偶然的事件中,讓我發現了我們的張老師性格中的另外一面,當時我們在來上學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走的是田間小路,不知道是哪個學生有意還是無意的踩壞了幾顆玉米苗,看青的是個高高的年輕人,他氣沖沖的來到我們學校,站在學校門口怒氣沖沖地等著我們,我不知道那個人當時是咋個心理,競一下攔住了我這個個頭很小的孩子。大聲說要把我們都領到大隊上去。我從來沒見過這個陣勢,開始我小聲的辯解著,后來隨著那個人越來越高的喊聲,我竟然哭了起來!這個時候我們的張老師不知道從哪個方向趕來,橫在了我和那個看青苗的人中間,大聲喝到:你和一個孩子吼什么吼。啥事你和我說,我是他的班主任。那個男人說他負責看護的道路兩邊的苗被踐踏了。張老師問,你看到是誰踩的了嗎?那個人支支吾吾的說他也沒看到,這句話把我的老師氣壞了。大聲說:沒看到你為什么沖著他喊。你嚇著孩子怎么辦!說著我的老師就揪住他的衣服往村委會領,那個人一看事不妙,聲音立刻軟了下來說,張老師,我也沒說他踩的苗,看看咱們還是別去村委會了吧!我的老師后來不再糾纏這件事了。從這件事那個人前后由強變弱的轉變中,我以一個孩子的心懂得在這個世界上一件事有理沒理要靠自己去爭取,另一方面,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我深深地感到我的張老師敢面對強勢的原因是因為愛我們,是對我們的愛才讓他勇敢的站出來面對強敵。</p><p class="ql-block"> 我們學校當時有四五位老師,其中有位人稱活字典的孫景波老師,聽別人說他能在不拿字典的情況下,別人說出某個字,他不但能說出這個字的意思,還能準確的說出這個字所在字典的頁數,一時被傳為佳話。有一次,我們班級的張老師家中有事沒來上班,就由這位孫老師代課,剛上課的時候老師為了檢查我們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黑板上寫出了“中( )人( )共和( )萬歲”,讓我們填空。在舉起的眾多的手中,老師選中了我來完成這個問題,我走到黑板前,忽然發現自己的身高不夠,不管怎樣都夠不著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孫老師看到了這種情況,一把把我抱在懷里舉著我讓我寫字,我非常幸福的在黑板上寫完了老師規定的字,老師把我放了下來。我第一次獲得了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也是第一次享受到在老師懷里溫暖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我們幾乎都沒有避雨用的雨具,趕到夏季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用媽媽給我們的一塊塑料布去遮擋自己的頭部和身體,免得被雨淋濕了。如果趕上雨大,我們就干脆把書包用塑料布一包,索性讓自己被雨淋著,老天下老天的雨,我們走我們自己的路。當然,一路上自然也少不了跌倒爬起的,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在我冒雨趕到學校的時候,學校已經上課半天了,當我敲開門的時候,老師把我迎進屋里,誰知竟引發同學們的哄堂大笑,原來是當時進門之前沒來得及洗把臉,當時驚慌失措的我臉上居然還帶著黃泥呢。</p><p class="ql-block"> 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會發生更多的故事,首先是我們每個班級的取暖問題,我們沒有燒柴,只能是老師提前一段時間告知我們要準備冬季取暖用的燒柴了。那個時候在農村的田野上可供我們選擇的有樹枝,玉米瓤,豆榨,谷榨等抗燒的東西,我們會在老師提前通知我們后在家里準備好,等到班里開始要的時侯帶到學校,由班里的人勞動委員記上誰拿了多少并定期公布。這個時候我們每個同學不得不在每天上學的時候挎上個裝滿燒柴的小土藍,和我們每個同學在路上都不得不經歷的手腳由熱變冷再由冷到熱乎的過程,還有我們在半路上迎著西北風和冒煙雪凍得蘋果一般紅彤彤的臉。</p><p class="ql-block"> 事實上在我們上學的路上最生動的要數我們北方下大雪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雪遠比現在的雪下得大,常常是一夜風雪過后,第二天一早屋門就開不開了。這個時候我們會自發的在上學的時候帶上清雪工具準備到學校清雪用。在我家距離學校的三里路的小路上,有一個雙波浪壕,每到下大雪的時候,堆積的雪由于受到兩趟大壕的阻擋,會自發的形成一道天然的三米高的雪障,來回路過的人走在這里漏下去被雪埋住是司空見慣的事兒。我們在大孩子的組織下每次都會從這三米高的雪山上用鐵鍬或者木掀從這個雪山之間開辟出來一條路來。現在想來,我們那個時候是不是有些像是我們現在微型的社會呢?有領導,有員工,還有“工程師”。但是與現今社會有些不同的就是我們那個時候無論大小,無論男女,也無論尊貴都一同上陣。以至于現在當我閉上眼睛,只要一想到當年上小學的情景,一群孩子團結合作,揮鍬搓雪的場面依然會映入我的心頭!</p><p class="ql-block"> 在冰天雪地里,我們隨時都能享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快樂,在我們上學來回必須走的路上,埋著許多根筆直的電線桿,這些桿子被上頭的兩根拉線牽掛著成為一個整體,為我們村里的人們提供著光明。寒冬季節,我們走在這條小路上,時不時的就會撿到一種叫沙半雞的大鳥兒,不知道它們是因為撞在電線上撞死的,還是因為東北的奇寒凍死的。在一次的期末考試前后,我一個人走在上學的路上,忽然間,我發現在我前面有只白色的大鳥兒趴在雪殼里,我小心翼翼地走過去,那只大鳥竟然沒飛,當我把它抱起來的時候我感受到它足有六七斤重,只是發現當時的它已經死了都變硬了,我環顧四周時,發現身邊還有許多只這樣的大鳥兒,大約能有十四五只吧!驚詫之余,我把它們都撿起來放在一堆后,急忙跑到離村子比較近的人家,找大人們過來幫忙。我向那個村鄰說完了這件事,那個村鄰也很是好奇,邊穿衣服邊說:孩子,你說的不會是幫大雁吧……”。等到我們來到了我堆放這群大鳥的地方,卻一個鳥影都沒有了,細看剛剛堆它們的地方,只有幾小堆化開的雪水!那個人拍了我一下說:張君呀,你的好事做到天上去了,那幫大雁被你堆在一起,它們用它們自身的溫度和羽毛取暖,緩興過來后飛走了!面對著這個突如其來的結果我怎么也不相信他說的話,哪有動物死而復生的道理呢?一定是在我回去找你的時候被別人撿走了。可想是想,當我環顧現場足跡的時候我依舊看到的是在空曠的皚皚白雪上那個鄰居和我一大一小的兩雙腳印,生活給我留下的這個迷當時我真想弄個明白,可是由于自己連續多年來學習和工作任務的繁忙,直到今天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我小學時代的生活,既清新而又朦朧;既艱苦而又幸福,既充滿拼掙而又富于溫情,它奇妙而又平凡,在我的心中卻是珍貴異常!那個時代賜予了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勇氣。以至于在后來的許多困難面前從來沒有感受到痛苦過,哀傷過。就單憑著這一點,我就知足了。除此之外我還發現我有一個愛我關懷著我的一個龐大的團體——我們這個可愛的社會!</p> <p class="ql-block">學習的時候,我們非常的認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望奎县|
嵊泗县|
达尔|
蓬溪县|
卓尼县|
渝北区|
聂拉木县|
元阳县|
温宿县|
大宁县|
吉林市|
通州市|
上犹县|
深圳市|
上虞市|
平武县|
昌都县|
宁夏|
肇庆市|
于田县|
南康市|
广平县|
兰州市|
安乡县|
睢宁县|
哈密市|
定安县|
汤原县|
米林县|
巍山|
南岸区|
探索|
仁寿县|
集贤县|
富源县|
庆安县|
洞口县|
武乡县|
丹江口市|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