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一月中旬,石憲法給我電話通知:12月1號在北京廣院74級攝影班同學要搞50周年聚會,希望我能參加,我說沒有特殊情況,爭取去吧。對方說,咱們班難得聚會,你得來,我和有才、長明三位籌委會的同學交流了幾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初步決定前往。</p><p class="ql-block">我們哈爾濱兩位同學一起前往北京,有遲健鵬陪伴,女兒也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王梅(左)是我的閨蜜,電話溝通時決定去車站接我們,讓我們心里踏實多了。雖然女兒在北京,以前我幾乎每年都來,但是疫情三年都沒來了,孩子也大了,基本不需要我們照顧了,再加上一到70,心理和身體都感到老化了,到北京感覺那么陌生,找不到東南西北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王梅說,打車不如坐地鐵方便,又實惠,我們隨身攜帶的東西也不多,她領著我倆,下地鐵倒車,我們一路聊著很快就到目的地了。王梅熱情的請我們吃了北京特色的早餐,一切都那么順利,那么自然,那么開心,有同學就是暖心。</p><p class="ql-block">籌委會的同學提前給我們聯系好梅地亞賓館,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周到</p> <p class="ql-block">遲健鵬是我的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后我們兩個都分到黑龍江電視臺,一直到退休都是同事,共同在新聞部和總編室工作了幾十年,同學加同事友誼一直延續著,他說:此行一半原因是陪同我,可以解放我女兒了,我非常感激他,我們一路同行,相互關照,彼此都感到很放心。其實建鵬開始也不太想來,主要是年齡大了,毛病也多,我們都感覺出門兒不如在家方便自由,但是經過同學們的勸囑,才最后決定出行了。</p> <p class="ql-block">本來女兒不放心我一個人坐火車出行,提出要到哈爾濱來接我,我知道她工作忙,還要照顧孩子,拒絕她了,并告知,我當記者時經常一個人出行,女兒還是堅持說現在年齡大了,不比以往,再說我也想回哈爾濱看看。后來聽說有同學同行才說實話:孩子要考試,她還要值班兒,請假挺難,現在終于可以解脫了。女兒熱情幫我們訂了往返車票,讓我們省老心了,感覺一切順理成章。</p> <p class="ql-block">正式活動12月1號開始,我們外地同學都是30號到北京,晚上在京的五位同學宴請我們,讓我們感到同學的盛情,一點兒孤獨感都沒有。</p> <p class="ql-block">我們50周年同學聚會,籌委會頭兒是張長明,原中央臺副臺長,為這次活動,他們做了好多深入細致的工作和準備,聯系賓館、聚餐地點、和各位老師同學一一電話溝通,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讓我們感動,心領神會。</p> <p class="ql-block">籌委會成員王有才,原中央臺對外部主任,事無巨細,跑前跑后,沒少張羅</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成員馮俊,中央臺高級記者,在電視界闖了不少新路,是一個熱情沉穩的人</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成員石憲法(左),中央臺公司總裁,大概聯系賓館飯店都是他的拿手事,他是一個說話幽默風趣兒,最能制造和活躍氣氛的人</p> <p class="ql-block">額爾德尼是我們七四班的班長,原內蒙臺副臺長,從呼和浩特趕過來,我們三位外地來京的同學住在賓館,每人一個房間,一張大床,很舒適,還有伴兒,我們一見老班長,西服革履很有范兒,也有領導氣質,他說見同學必須著裝講究</p> <p class="ql-block">我的著裝有點隨意,說實在的,在家我真找了新絨衣,新棉襖,甚至長裙皮大衣,試來試去,穿著都覺得別扭,于是一咬牙不改變自己了,就穿日常生活運動的衣服吧,又隨意又舒服,就是不太講究。</p> <p class="ql-block">健鵬和長明在大學就是好朋友,都是哈爾濱人,多年不見,更有說不完的話。</p> <p class="ql-block">開席了,班長首先致辭說:50年的同學情,今年再聚太難得了, 我很感動很激動,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p> <p class="ql-block">有才給班長敬酒,看他笑的多開心,抓拍的也到位</p> <p class="ql-block">中央臺的兩位老同學老同事,大概平時見面也不多,所以聚會喝酒,敞開心扉是快樂的</p> <p class="ql-block">健鵬摘掉帽子,光頭加頭頂的黑發,同學們調侃太時尚了,是不是哈爾濱流行發式,我開玩笑說:這是學習郭德綱大咖的形象呀。他也不生氣,還開懷大笑,給大家解釋頭型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健鵬和長明互相敬酒,深情厚誼,倆人之間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大概是健鵬羨慕長明的濃密頭發吧</p> <p class="ql-block">兩位組委會同學酒桌上話題更多,做具體工作怎么操作的,怎么聯系的,大家的回饋信息等等,交流起來更有說不完的話</p> <p class="ql-block">我因為要寫美篇,所以隨時觀看群里的信息,離不開手機,和小年輕差不多,同學聚會還在低頭玩手機</p> <p class="ql-block">中央臺內蒙臺兩位臺長共同語言一定更多,交流起來毫無障礙,如今都退休了,他們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和同學打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健鵬很活躍,主動站起來敬酒,說話都是幽默調侃式的,盡顯記者風采,經常逗得大家哈哈笑</p> <p class="ql-block">有才主動給我敬酒,酒桌上主動敬酒的都是好客熱情的同學,我因為不太會喝酒,再加上性格原因,從來不主動給別人敬酒,敬請大家諒解,不是和同學沒感情</p> <p class="ql-block">王梅(左)在和同學聊天,她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一位,整個聚會活動她都在主動熱情積極努力的給大家拍照,留下瞬間難忘的紀念,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12月1日,大家盼望的聚會日子終于到來了,組委會的同學把我們外地來的幾位直接接到飯店,其他同學給提供了飯店地點示意圖各自前往。我們早早的來到飯店門口,靜候三位老師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第一位到達的是朱羽君老師(當年負責我們攝影構圖基礎課,是中央臺最早的女電視記者),她雖然八十九歲了,但是自立能力很強,兒子給送來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兒了。我說你兒子真放心,老師說:我讓他走的,沒問題。于是我就主動必須的留在老師身邊,服侍她老人家,這是我的責任和榮幸。</p><p class="ql-block">我陪伴朱老師和每個同學握手交流</p> <p class="ql-block">老師與王紀言電話連線時說,張長明告知你們74級要聚會,真是難得,五十年前相聚學習,現在都已是七十開外的老人了,大家都走過自己的人生路,各有各的成就,能再次相聚,該是什么境況和心情呢,我想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聚會。 </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還說:長明問我能否參加,我與矯老師通微信了,他說我們應該去見見大家,我和矯老師也好久未見了,大家見見! 在外地的同學能來嗎?很期待!</p><p class="ql-block">朱老師戴著紅帽、紅圍脖,在白色羽絨服的襯托下顯得很有色彩,很靚麗和年輕。我陪伴扶持著朱老師,多搶了不少鏡頭,也很榮幸</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也紛紛和朱老師合影留念,朱老師捧著鮮花,看到她的學子們笑開了顏</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前來紛紛和朱老師握手問候,接著有人建議咱們先和朱老師來個合影吧</p> <p class="ql-block">接著施旗老師也到了(當年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負責教文學課,之后他編寫了容易讀錯的字,成為全國播音員的教科書),組委會安排王梅專門到家去接的,施老師九十四歲了,是三位老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由他女兒冬梅陪同而來,同學派專車去接的</p> <p class="ql-block">籌委會提前為每一位老師準備了花束,本來給我們兩位女同學的任務是獻花,可是臨時我去扶持朱老師,王梅負責照相很忙,就由健鵬同學獻花了。</p> <p class="ql-block">每個同學都上前與老師熱情握手打招呼問候</p> <p class="ql-block">下車后有女兒推車前行,有女兒陪同很溫馨,很放心</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不停的有同學上前握手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最后矯廣禮老師也到了(他是電視攝影編輯課老師,帶領我們去實習,是電視攝影專業教書的領軍人物),他92歲,由夫人楊老師的學生趙建銘(左)陪同而來。</p> <p class="ql-block">兩位老師見面兒也很高興,大概也是幾年沒見了,馬上打招呼相互問候</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畢業時留校做老師,后來提升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廣播學院常務副院長</span>,最后調到鳳凰臺做臺長,現還生活在香港,這次聚會專程趕過來,我和他已經有30年沒見面了。</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也紛紛各種合影留念,見面那個親切,有說不完的話,留不完的影</p> <p class="ql-block">施旗老師見到我說:我對你印象很深,在學校時我們接觸就不少,你的書還寫到了我,對我評價很高。我說你是我思想文學和事業的引路人,是我永遠的恩師。</p> <p class="ql-block">然后有同學建議我們找一個合適的方位與三位老師拍張合影照,都是攝影人出身,于是找到了賓館正門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總指揮,張羅大家圍著三位老師,怎么站更合適?</p> <p class="ql-block">因為就兩位女同學,所以大家建議陪同老師蹲在第一排,我們有幸在老師身邊留下了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然后同學們都在后邊,搶拍了不同角度的合影照,三位老師平均年齡90歲,這是最溫馨,最有意義的瞬間,永遠的珍藏</p> <p class="ql-block">王有才同學錄的視頻,現場感很強,很真實的記錄了同學與老師拍合影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接著有人提議要和老三位老師單獨拍照,攝影師不厭其煩的給每位同學與老師合影,上圖是張長明,下圖是額爾德尼</p> <p class="ql-block">老師們也耐心的坐在那一遍又一遍的陪同每一位同學合影留念,上左馮俊,上右鄧佩君,下左馬百山,下右劉寶福</p> <p class="ql-block">陪同來的下一代見到三位老教授,知名學者也很興奮,紛紛上來合影,上左冬梅,上右趙建君,下左王有才同學,下右石憲法同學</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是擁抱的姿勢,我來一個獨特的,勝利、完美的手勢,能與三位廣院和電視界知名的長壽的老教授合影,是我這輩子的榮耀。</p> <p class="ql-block">額爾德尼特意帶來了蒙古族服裝,我們班唯一的少數民族,很隆重,很一本正經的與老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笑得多開心,手捧鮮花的大特寫抓拍的也到位</p> <p class="ql-block">矯老師看到王梅贊美她美麗漂亮時尚,比在學校時好看多了,我跟老師介紹,王梅退休后是中央臺的模特隊員,經常參加各種表演和訓練,我是落伍了,比較粗糙,老師說:是的,你是挺粗糙</p> <p class="ql-block">施老師和矯老師都90多歲了,記性也差了,經常對不上號,誰是誰?但是每介紹一位同學,他都能說出這個同學的過往小事兒,還是有記憶和感情的</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師坐在那兒,也是有許多要交流的信息和話語,雖然有的聽力差了,有的忘性大了,但是他們幾十年一輩子的友誼永遠在</p> <p class="ql-block">我和王繼紀言耐心的聽施老師回憶往事,老師給我們手舞足蹈的講解,很有激情</p> <p class="ql-block">兩位七十多歲的老同學,馬百山劉寶福,都穿著紅色羽絨服,很有色彩很顯年輕。寶福是天津人,本來組委會也安排他住賓館,結果他聚會當天來當天走,來去匆匆,我們都勸他住一兩天,他說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顧,兒子趁星期天接送他來北京,平時請假不容易,我們只好體諒他了,就是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太短,有點替他惋惜。</p> <p class="ql-block">三位臺級領導也合個影吧,右邊兒的張長明是這次組委會的頭兒,<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間的王紀言,左邊兒的爾德尼,都是我們的主心骨,聚會三位的發言都很有水平很有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兩位好哥們兒是班級年齡最大的兩位,當時都是從內蒙古來廣院上學的,所以更親密,更友好</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年輕點兒,所以主動和矯老師交流,矯老師年齡大點兒,反應慢點兒,能來參加聚會很開心</p> <p class="ql-block">這次聚會一共來了12位同學,三位老師,兩位陪同,坐了一大桌,包間很溫馨,很大氣,挺豪華,也很舒適方便,是張長明臺長安排的飯店,我們愉快的享受其中</p> <p class="ql-block">大桌中間的鮮花很漂亮,有色彩,主座位上的矯老師和朱老師交流甚歡</p> <p class="ql-block">施老師的女兒也在熱心的關照著老父親</p> <p class="ql-block">沒正式開席之前,同學們紛紛來到老師桌前和老師交流,問寒問暖,師生之情盡顯其中。</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號召大家都入七四攝影群,并告知我是群主,與我聯系,我很高興,原來我們群只有十個同學,群里大部分人潛水,只有三四個同學偶爾冒泡,我倒每天發兩條左右信息,但是同學之間交流很少,比較冷清,我總感覺有點悲哀。我們班20個同學,走了兩位,還有八位同學在外邊晃蕩,但愿大家都能入群。</p> <p class="ql-block">吃飯我還是挨著朱老師為她服務,朱老師積極響應號召,她說自己有微信,讓我幫她入群。太厲害了,90歲的老人上微信與大家交流很時尚。</p> <p class="ql-block">劉寶福也來湊熱鬧,找群主入群,我說你別著急稍等,我先把朱老師拉進群</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開始拿著寶福的手機幫他入群,反復幾次程序都不對,不知為何?最后還是找的年輕服務員請教才解決問題。</p> <p class="ql-block">施老師的女兒冬梅也主動來申請入群一事,有老師們入群,我們群交流起來會更熱鬧,師生情也會延續,我這個群主責任也更大了,更有激情了。</p> <p class="ql-block">聚會正式開始,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紀言首先發言,不愧為廣院院長,鳳凰臺臺長,主持起來振振有詞</span></p> <p class="ql-block">視頻中看到會場的熱烈幽默的氣氛以及王紀言發言的全部內</p> <p class="ql-block">額爾德尼代表全班同學對聚會的意義和大家對老師的情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說,我們在廣院建院40周年之際聚會一次,還給母校送了大禮一部鋼琴,如今又過了30年,再次聚首,太難得了,太有意義了。他的發言有情有義,面面俱到,絕對臺長級水平</p> <p class="ql-block">然后額爾德尼給每位老師獻蒙古族特有的禮品哈達,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謝意</p> <p class="ql-block">張長明代表籌備組介紹了這次活動的準備過程,他說本來考慮老師都年齡大了,我們專程去家里拜訪,結果和老師電話溝通時,他們都表示到聚會現場和同學們見面,還開玩笑的:說爬也要爬去,讓我們很受感動。</p> <p class="ql-block">張長明說:我們70多歲的同學和90多歲的老師聚會,在廣院歷史上大概也是獨一無二的,大概可以載入歷史了。他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感謝三位90多歲老師的到來,他還給每一位到場者準備了老佛像,小熊貓,五十年的照片合成紀錄片u盤等禮物,讓每一位都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p> <p class="ql-block">以長明為首的籌備組的工作最細致,最周到,最投入,也最有成果,同學們紛紛給他們點贊,沒有這些周密的策劃、協調、努力和經濟實力,聚會不可能舉辦,同學們絕對感激領情。</p> <p class="ql-block">接著三位老師發言,首先是最年長的施旗老師講話,頭腦清晰,邏輯性很強,對同學們的往事一一道來,哪像90多歲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我本想用手機錄音,好留資料寫美篇,結果一看好幾個錄像的效果會更好,我就撤了。</p> <p class="ql-block">接著矯光禮老師講話,他很激動,思維有點兒斷續,但是說了一句最讓大家感動的話就是: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我想哭。這就是師生情,震撼心靈。</p> <p class="ql-block">看矯老師笑得多開心,這抓拍也太到位了,老師的笑意寫在臉上,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p> <p class="ql-block">最后朱羽君老師講話,她邊講邊做著手勢很興奮,發表了一番感人的話語</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的發言有視頻,更真實更生動</p> <p class="ql-block">這兩位共同認真聆聽老師們的發言,對導師們的尊敬和崇拜永遠在我們心間。</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右)出版的書很厚重,很講究,很精美,內容是講照片的故事,相當有歷史感和意義,我們在飯店參觀了。長明(左)如今生活在國外女兒那,回國一趟不容易,而且國外監控很嚴格,他說不能加入微信群,我覺得很遺憾,交流就會少多了。</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整個聚會最活躍的人,不停的給大家講解回憶各種小故事,小情節,</p> <p class="ql-block">石憲法是最幽默的一位,不知道他又在議論誰呢,惹得其他三位開懷大笑</p> <p class="ql-block">健鵬來到兩位老師跟前,我們遠在哈爾濱的同學見到老師不容易,有許多話想說。好多同學說他變化大,認不出來,我沒感覺,他們說你倆常見面,當然沒感覺了</p> <p class="ql-block">馮俊在默默無聞的做記錄,看錄像,他很辛苦,開車送寶福回酒店,兒子等他送回天津,我們在酒店交流歡快,小馮在默默付出</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向我提出,搜尋某個信息給大家發到群里。他在講同學故事時幾次提到我,一個是到哈爾濱拍片兒,我因照顧老媽沒去見面兒,他很欣賞我的孝心,另一個是介紹我的書中對大家高度的評價,說是我們班唯一寫自傳的一個人。他很謙虛,他出的書比我多,比我有分量,有意義。</p> <p class="ql-block">坐在我旁邊的朱老師馬上就提到要一本書,我說沒問題,回去后一定快遞給您發去。我在群里也留言了:哪位需要把地址發給我,就寄去了</p> <p class="ql-block">鄧佩君是原齊齊哈爾臺某部負責人。退休后,孩子在北京工作,他也就定居在北京。他是我們班最發福的一個,有200斤了,同學們都勸他減肥,他不太在意,說我沒有三高,該吃吃,該喝喝,心情挺好,沒啥壓力。</p> <p class="ql-block">王有才(左)是原中央臺對外部主任,他是我們班最瘦的一個,大家都勸他多吃點兒肉,增加點兒體重。聚會時他拿著專業錄像機,據說是可以電視播出的質量,為大家跑前跑后的拍攝很辛苦,我心想都是專業人士,主任級別的高級記者,照片和視頻拍攝的真夠檔次</p> <p class="ql-block">張長明在校期間入黨,一步一步走到中央臺的領導崗位,他是老師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班的驕傲。他的發言很有水平,我想請他提供文字資料,可惜沒在群里,不大方便,不能展示出來,讓我感覺很遺憾。</p> <p class="ql-block">王紀言、額爾德尼都是臺長級別的領導,也都是老師們的驕傲和同學的楷模,如今他們沒有架子,和同學交流甚歡,也都是聚會的主力和干將。</p> <p class="ql-block">最后進入敬酒階段,同學們紛紛舉杯到老師跟前邊敬邊聊</p> <p class="ql-block">三位男同學一起給矯老師敬酒,千言萬語都在酒中,50年的師生情易于言表,讓我們共同祝老師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聚會結束后,我在群里呼吁發言的同學給提供文字資料,好寫美篇。</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私信我,你要寫文章,我提供一點素材,她說剛給三位臺長短信轉發給你:紀言,長明,額爾德尼,及各位74級同學,今天的聚會很成功,有成就的一屆電視人五十年相聚,在電視教育界也是不尋常的,也是電視學院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感謝組織者,感謝各位,同窗之情,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朱老師給我們這次聚會評價很高,感謝老師的贊美、總結和升華</p> <p class="ql-block">長明為本次聚會做了總結,總體評價圓滿成功!在朱老師評價為“充滿詩意的聚會”基礎上,補充“是充滿份量的聚會”,份量就在于三位老師的出席,這是聚會的最大亮點;“這是充滿愛和情誼的聚會”,老師對學生的厚愛,同窗學友間的深厚情誼都得到充份表達;“這是有深刻內涵的聚會”,再次聆聽了老師的教誨,老師身體力行,為我們樹立了人生榜樣,告訴我們要艱強的面對人生,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快樂的生活。籌備組圓滿完成任務,但不解散,改為辦事處,繼續為老師同學服好務。還有一點建議,有老師同學到港澳觀光旅游,請王紀言同學做好接待安排。最后祝老師同學身體健康!精神愉快!闔家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2024.12.03</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的師生聚會結束了,我們的師生情還在延續,深深的感到:</p><p class="ql-block">遠去的是悠悠歲月,</p><p class="ql-block">見面旳是片片真情,</p><p class="ql-block">交流的是師生情誼,</p><p class="ql-block">留下的是永遠珍藏。</p> <p class="ql-block">感恩這個世界讓我們同乘一趟生命的列車,相識相知并前行著、守望著、關懷著、傳遞著溫馨與美好,共享著健康與快樂!</p><p class="ql-block">感謝每一位老師的參與,感謝同學們的熱情和支持,感謝各位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人的辛苦和付出,但愿我的美篇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記憶</p><p class="ql-block">50年的聚會雖然結束了,我們期盼下一次的再聚首!希望每一個人都不掉隊,再相見時重現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我們班沒來參加聚會的六位同學是:遼寧的姜麗彬(女)河北的高志敏(女)<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的李建華(女)</span>深圳的譚文志和田平江,北京的趙春林,六位同學都是因為身體狀況不能前行,祝他們早日康復,平安快樂!</p><p class="ql-block">我們班去逝的兩位同學,一個是云南的董延玲,30歲左右,外出采訪車禍身亡;一個是中央臺的孫彥,不到60歲病逝,祝愿兩位同學在天堂安好。</p><p class="ql-block">希望我們聚會的快樂場景能給你們帶去一些安撫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回帖摘:</p><p class="ql-block">@黃曉天?聚會寫得如此細膩,除有情調外,足見嘵天是個做事一板一眼很認真的人!(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夏志芳?謝謝夸獎,可能是做新聞記者的慣性,愿意寫實,愿意挖掘人生人物背后的故事,這還沒敢細寫呢,怕暴露同學的隱私。</p><p class="ql-block">哈哈,曉天,如果披露隱私,可讀性還要強!</p><p class="ql-block">?@夏志芳?是啊,同學交流的時候故事很多,有些都讓我們震驚,兩天來,我們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嗑,人生在世大起大落的經歷不少,真是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歡迎曉天來上海玩!</p><p class="ql-block">?@夏志芳?謝謝你的邀請,有機會爭取去,80年代,90年代去過兩次上海,三十多年沒去了,年齡大了,有點懶了,不愿意出行了。</p><p class="ql-block">?你來,我們一定會傾力接待!</p><p class="ql-block">謝謝你的真情熱情豪爽,讓我很感動</p><p class="ql-block">?氣質非凡的美女攝影師。 李曉鋼(微信網友)</p><p class="ql-block">?你真會夸獎我,哪有氣質,哪有非凡,社區老大媽一個,是聚會最不講究的一個。 我</p><p class="ql-block">我聽過朱老師的課,聽君一席課,勝讀十年書,祝朱老師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 任殿文(同事)</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有幸能見到中國著名攝影家、攝影教育家朱羽君老師!請作者代問朱老師好!祝愿她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我熟悉的黃曉天和遲建鵬,當年是“黑龍江電視臺”的著名記者,在中國電視為主流媒體的那個年代,廣院七四屆畢業的高材生黃曉天和遲建鵬,為宣傳黑土地各條戰線的成績,為黑龍江電視臺立下了汗馬功勞和不朽業績!在此,祝福廣院七四屆的畢業生們!</p><p class="ql-block">祁廣杰(原哈爾濱鍋爐廠專業攝影師)</p><p class="ql-block">@黃曉天?50年相聚,真好!我是一個字一個字讀的。(同事)</p><p class="ql-block">?@米倉?謝謝關注和評價,我寫東西又臭又長,謝謝你的認真讀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曉天</span>是細膩,只有把心放在文字里,文字才能帶出心來。真正的記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倉</span>新聞記者的慣性,愿意挖掘人生人性的細節和故事,能品讀出來,也是高手。說實在的,沒敢細說,兩天的交流,感人的故事,大起大落的人生和歷經歷都有,但是涉及隱私,只好不提</p> <p class="ql-block">@黃曉天?:退休多年不失記者本色,僅一天就整理編輯圖片、文字,制作出渲染同學情、師生情的精美美篇,圖文并茂,真切感人,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新聞、媒體工作者的風采!(北京知青戰友)</p><p class="ql-block">?@高美娟(12連)?謝謝夸獎和贊美,我早上四點醒來就開始寫作,中午飯都懶得吃飯,一氣呵成,搜集群里的照片和視頻,按聚會程序排列完,開始給每張照片和視頻加解說,和我當年拍電視片一樣的程序,編輯起來有激情,放不下,只好到晚上七點才吃飯,也餓夠嗆了,但是心情愉悅。</p><p class="ql-block">以很快的速度閱讀了美篇,深深的感動了我,這里同學情師生情寫的淋漓盡致,感人至深,你們這些為學校爭光,為祖國爭光的學子們,值得大書特書,你們的老師及所有同學,在母校的教導之下,都有所成就,為祖國做了很大的貢獻。(鄰居)</p><p class="ql-block">?謝謝90歲張姨的評價和夸贊,給我和同學們很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黃曉天?曉天你好!夏志方告知后即看,像在現場看你們相聚一樣,你表述之詳細,幾近實錄了,很引人看。眼前也浮現出當年一起采訪的場景…一晃,我們都步入老年了。哈爾濱己冰天雪地,望多保重!(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持堅?你好!你這新華社高檔次的專業人士給予的贊美,讓我很欣慰,增加了不少自信。你能看上眼的報道應該不多,看來我的功夫沒白費,一天的忙活得到這么多好評值了。我們曾經共同采訪過很多重大事件,很難忘,如今大家都多保重吧。</p><p class="ql-block">深受感染,情深誼長。 江愛申(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天姐的美篇太翔實了,真好!</p><p class="ql-block">這里邊我認識的人還真不少,王紀言、朱羽君、額爾德尼、張長明、您和遲建鵬,都是中國電視界的精英與豪杰啊!我沒有上過正規大學,廣院進修三年,也是編外。很羨慕你們這些同學相聚。 鄭鳴(哈爾濱電視臺高級記者)</p><p class="ql-block">謝謝夸獎,前四位的確是電視界的精英,我和建鵬差遠了,你的事業相當輝煌,足跡踏遍許多國家,拍過的紀錄片非常有意義,在全國也有很大影響。</p><p class="ql-block">這是曾經引領一代人的高端人物的盛會,雖年齡己高,但仍是神采奕奕,談笑風生,令人羨慕不己。 宋金山(天津知青戰友)</p> <p class="ql-block">曉天,你的問候建鵬已帶到,謝謝!美篇看了,很精彩。對你和紀言的文章都用6個字評價“真實、細節、情感”字字珠璣!相信這次聚會帶給我們的精神慰籍,會持續很久!</p><p class="ql-block">長明,你沒進群太遺憾了,大家在群里聊的很開心,溝通也方便,你的特殊情況,我們也理解,只好用微信交流,太原始了,只能用文字。建鵬把這次你對活動的付出比較詳細的告知我了,很受感動,我在文中也概述了,讓同學們都受益,大家都敬佩你,感激你,沒有你就沒有這次聚會,就沒有同學師生友誼的延續,你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請理解我的謹慎,畢竟單位敏感。光我自己倒也沒什么。這次聚會同學老師熱情響應,積極參與,讓我很感動,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我女兒和有才有微信,我都能看到。今后常聯系,多保重,來日方長??</p><p class="ql-block">好的,通過這次聚會,我了解不少同學的情況和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很關心,很關注,也很感動,同學友誼太難忘了,不管過了多少年,從懵懂少年到白發蒼蒼,我們都經歷了人生的付出、坎坷和收獲,也值了。</p><p class="ql-block">努力當個90后????</p><p class="ql-block">那是我們的目標,看我們班誰能達標</p> <p class="ql-block">返哈數日,心情依然沉浸在師生歡聚一堂,那一刻的感人場面!50年的師生之情將會永久銘刻心中!</p><p class="ql-block">在此,特別要感謝張長明和王紀言,倡議的這次難能可貴的師生見面機會。特別是長明為這一次活動,親力親為,費盡心思,曾多次召集在京同學,有才、憲法、百山一起商量,此次師生聚會活動的安排和接待事宜,前期做了大量認真細致工作。</p><p class="ql-block">外地同學到京后,更是安排的體貼入微,滿滿的感激與暖心!有才兄弟,每天都抽時間來梅地亞賓館,陪伴外地同學,暢敘同學友情,有嘮不完的話題,很是開心。憲法和百山也忙前忙后,付出不少辛勞,同學們都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總之,千言萬語,也表達不盡感謝之意!祝賀這次50年師生聚會,圓滿結束!但愿,有生之年,來日師生再相見!</p><p class="ql-block">祝愿老師和同學們每天都開心快樂!保持良好心態,越活越年青!</p><p class="ql-block">遲健鵬</p><p class="ql-block">曉天,用心靈體驗天地風云,用鏡頭書寫歷史進程,用圖像留存社會百態,用自己的才華和勇氣證明一代電視人的人生軌跡,這就是對當代電視人的寫照。</p><p class="ql-block">有才,謝謝你高度全面的評價,我們都是電視人,都有自己青春的足跡和記錄歷史的責任,如今回顧起來,充滿正能量,人生值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富民县|
手游|
梅州市|
奉化市|
清原|
莆田市|
错那县|
运城市|
高唐县|
祥云县|
饶阳县|
兰西县|
平原县|
莒南县|
马鞍山市|
嘉善县|
榕江县|
芒康县|
白城市|
东莞市|
理塘县|
恩平市|
射阳县|
牙克石市|
精河县|
舞钢市|
清徐县|
富蕴县|
澄迈县|
平舆县|
利辛县|
玛曲县|
道孚县|
福清市|
延长县|
九江市|
明星|
东源县|
沽源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