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鄭家有好女</p><p class="ql-block"> ---記十里鋪鄭氏家族十九世鄭炳彥之女鄭桂曲</p><p class="ql-block"> 作者:張宏榮</p><p class="ql-block"> 家庭、家教和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家庭中的父母、 祖父母等長輩,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教導,向孩子傳遞著各種知識和經驗。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p><p class="ql-block"> 家教是一個家庭中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方式方法。家教不僅包括知識教育,更包括品德教育、禮儀教育等方面的培養。一個良好的家教可以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全面的培養,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傳承的文化和價值觀。家風通常是由家族中的長輩代代相傳的,它體現了家族的傳統和歷史。良好的家風可以讓孩子了解家族的榮譽和責任,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同時,家風也可以為孩子提供行為的準則和道德的規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p><p class="ql-block"> 家教家風的內容通常包括:孝敬父母,勤勞節儉,誠實守信,禮義廉恥,尊重他人,良好的生活習慣,愛國主義教育等。這些家教家風是中國家庭教育的傳統和核心,對于培養優秀的品質和行為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些家教家風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承中華文化和促進社會和諧有著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總之,家庭、家教和家風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家庭、家教和家風的共同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培養,傳承良好的家風,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建國前后,鄉寧縣城北垣有個大商人鄭炳彥,他十一歲失去父親,十四歲失去母親,作為姊妹五個中的老大,他勇敢的、責無旁貸的挑起了撫育弟妹的責任,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勇氣和胸懷,不得不讓人心生敬畏刮目相看。鄭炳彥在以農養家的同時,深感難以糊口和改變家庭面貌,所他以聰明和智慧的眼光,以一頭毛驢二人合股起步,邊務農邊經商,最后發展到有二百多頭騾子的馱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足跡踏遍晉陜冀豫甘等五省的山山水水,成為當時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當時流行一句話:上了城北垣請找鄭炳彥。可見他的影響之大、之遠。</p><p class="ql-block"> 鄭炳彥是民國后期的商人,是近代晉商的縮影。他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是他有與生俱來的聰明才智和遠見卓識,假如他肚里有豐富的文墨的話,一定會成為山西又一巨富而聲名遠播。他不但把弟妹養大成人、成家立業,而且他成為地方大商人后,時刻為社會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修學校、接貧濟困、收留乞丐為其成家等等。鄭炳彥的言行善舉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的孩子們,以致,他的孩子們在社會上做人做事也都有良好的口碑。這里就說說他的大女兒鄭桂曲:</p><p class="ql-block"> 鄭桂曲是鄭炳彥的大女兒,在姊妹六人中排行老二,她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在父親去世時桂曲只有12歲,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早已被父親的大智大勇、仁愛寬厚、言傳身教等優良作風深深熏陶。所以,桂曲也是品行端正、知人善解、心地善良的人。在1972年她24歲時與西廒的張讓過結為連理,從此過上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生活。</p><p class="ql-block"> 結婚以后,鄭桂曲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和睦鄰里,以幼時父母優良的家教,用自己行為規范在西廒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自結婚至2011年公婆相繼去世的43年里,沒有和老人分過家,幾十年來一日三餐都是桂曲親自把飯端到老人房間,從不間斷。一次,桂曲家來了娘家人,正好碰到她感冒生病,就在這種情況下,吃飯的時候她依然把飯端到公婆房間。作為娘家人都有點看不下去,說你病了讓老人過來吃就行啊!可是這對桂曲來說,幾十年養成的習慣早已習以為常,已經成為天經地義不可逆轉的事情。在桂曲的精心侍奉下,公公張應臺活了87歲,婆婆高伴子壽高101歲。桂曲的丈夫張讓過因病于2010年68歲時,先母親離開人世。在丈夫離開后,她一如既往的侍奉婆婆直至一年多后,婆婆以101歲的高壽仙逝。在婆婆100歲生日時,西廒村委、昌寧鎮、老齡委等相關部門,親自登門慶賀,送去“頤萱堂”、“壽冠一鎮”、“北垣德萱”等中堂、匾額及壽聯和賀詞。西廒村委借此機會,倡議全村組織一次“農家孝道文化”活動,為本村乃至社會宣傳孝道和家風家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女人就是風水,一個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富六代。鄭桂曲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從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做起,毫無怨言的幾十年如一日的操持著家。把老人養老送終,把兒女養大成人,現在兒女都各自成家立業,生活幸福,在母親的感染下,兒女們都工作努力孝敬母親。如今76歲的鄭桂曲老人,身體健康晚年幸福,生活在家庭和睦、親人和諧的溫馨的氛圍里。這就是積德積福、積善成德的結果,這就是好人有好報的最好結局。</p><p class="ql-block"> 十里鋪鄭氏是鄉寧縣城北府鄭氏后遷居此一支,始祖鄭順夫是明洪武35年(1403年)從呂梁石樓(當時屬于臨汾隰州)遷徙而來,系中醫世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家族中出了一個鄭崇儉,考上進士后官至兵部尚書,是鄉寧縣走出來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官,這一名字幾百年來讓家鄉人津津樂道。鄭氏家族之所以能走出很優秀的人才,與其一直重視家風家教密不可分,耳濡目染代代相傳早已把優良家風植入骨髓,所以無論男女都有良好的行為規范、過人的聰明才智。所以鄭家能培養出鄭桂曲這樣的好女兒,則不足為奇,是為清理中的事了。鄭桂曲給家庭帶來的好風水,一定會澤被后人,賡續相傳,一定會旺三代富六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日</p> <p class="ql-block">附:上文縮寫版</p><p class="ql-block"> 孝敬公婆的鄭桂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鄭桂曲是十里鋪鄭氏家族十九世鄭炳彥的女兒,生于1949年,與共和國同歲,1972年和西廒村張讓過結為夫妻。深受父母的言傳身教,桂曲品行端正、知人善解、心地善良、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和睦鄰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西廒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自結婚至公婆相繼去世的43年時間里,她從沒分過家,精心侍奉公婆,幾十年來一日三餐親自把飯端到老人房間,即使自己生病都從不間斷。在她的侍奉下,公公活了87歲,婆婆壽高101歲,成為方圓有史以來的最高壽老人。</p><p class="ql-block"> 女人就是風水,一個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富六代。鄭桂曲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從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做起,毫無怨言的幾十年如一日的操持著家。把老人養老送終,把兒女養大成人,現在兒女都各自成家立業,生活幸福,在母親的感染下,兒女們都工作努力孝敬母親。如今76歲的鄭桂曲老人,身體健康晚年幸福,生活在家庭和睦、親人和諧的溫馨的氛圍里。這就是積德積福、積善成德的結果,這就是好人有好報的最好結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镇江市|
栾川县|
甘孜|
荔波县|
黄平县|
井研县|
武功县|
精河县|
河池市|
钟山县|
黎平县|
安丘市|
荣成市|
乐东|
韶关市|
岗巴县|
上饶市|
项城市|
桂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镇安县|
巴中市|
宁陕县|
红桥区|
蒲江县|
文昌市|
剑河县|
封丘县|
阳信县|
墨江|
汉源县|
泰和县|
新民市|
沂南县|
西畴县|
花莲市|
邯郸县|
绵阳市|
扬州市|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