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崇和門】</p> <p class="ql-block">【嵩岳文獻叢刊第一冊,《嵩書》在其中,就是因為這部書,我認識了傅梅,一個在河南做過知縣的河北人】</p> <p class="ql-block">結束了雁蕩山之旅,我們直奔臺州,一個我期盼了許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倒不是因為那兒有特別的景致或者稀罕的寶貝,而是那兒有一個我素末謀面但卻很“熟悉”的人,他曾經做過臺州的“一把手”,是百姓口中的“父母官”。</p><p class="ql-block">他叫傅梅,明代人。我對他的“熟悉”,是在他離世300多年后了。上個世紀末,我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工作時,參與了“嵩岳文獻叢刊”的編輯工作,并點校了其中一部著作《嵩書》,書的作者,正是傅梅。傅梅是順德邢臺(今河北邢臺)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就任河南登封知縣,因政績卓著選拔到京城任刑部主事,后因參與“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的審理,得罪了鄭貴妃被罷官。到天啟間才重新起用。崇禎四年(1631)遷任臺州知府,在職時間應該不很長,但頗有政聲。而《嵩書》,則是他在任登封知縣時編著的一部記載嵩山物事的書。在點校、編輯過程中,我在省市圖書館館藏的大量古籍中,搜羅有關傅梅的家世、生平、著述等記載,對他也慢慢地熟悉起來,其宦跡所之,除臺州之外, 也一一走到。故而臺州,就成了一個我必欲至而未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被古人稱為景色不輸于西湖,而面積稍小一些的臺州東湖】</p> <p class="ql-block">終于,我來了。</p><p class="ql-block">臺(音胎,陰平聲)州府城,并不在如今的臺州市區,而是在臨海市,距離臺州市還有幾十公里的路程。府城始建于晉,唐代擴建,之后歷代逐漸完善。歷史上,臨海曾長期是臺州的府(州、路)治所在地,直到當代才新建臺州市區。而今天的臨海,則一直被稱為臺州府,臨海人也多稱自己是老臺州人。</p><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酒店,緊鄰著府城的東門,崇和門,城門對面就是有名的東湖。由崇和門進入古城時,天氣正在變得糟糕,不僅刮著冷風,還夾雜著雨點。不舍得撐開雨傘,我們在古城中漫步,雨下得緊時就在路邊店里休息片刻。府城的中心已經現代化了,西門街是一條老商業街,各類門店很多,吃穿日用品等都有。不過這些不是我在意的地方。既然到了這里,必須要看的首先是城墻。</p> <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部分城門和甕城】</p> <p class="ql-block">【由朝天門(西門)冒雨登上城墻】</p> <p class="ql-block">【城墻】</p> <p class="ql-block">【望江門外的跨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炮臺。當年傅梅就是憑著城墻和火炮平定了??艿尿}亂】</p> <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是國內保護完好的古城墻之一。它與西安平遙等平原城市的城墻相比特別的地方在于,因為它依山臨海,所以城墻也是就山勢而建,高低起伏,猶如一條巨龍般蜿蜒于山頂,因此它被冠以“江南長城”的稱號。府城城墻現在保護下來的只有北西南三面,約4700多米,始于攬勝門,終于興善門。因為天公不作美,我決定先走一段觀賞體驗一下。</p><p class="ql-block">于是,在朝天門我登上了城墻。向東北方向回望,烏云翻滾,冷風撲面,城墻正從山上蜿蜒而下,再遠些的地方已經看不到了,我只好回頭朝南而行。城墻外就是靈江,它繞府城西南兩面東流入海。行不遠便是望江門,忽然記起史書上曾記載傅梅當年到臺州后“嘗靖兵難”,與??軄y兵斗智斗勇,最終獲得勝利。那么,他曾經指揮府兵縋繩下城擒殺敵兵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應該就是這里吧?不由得,我慢下腳步,從垛口處向外張望:城墻不是很高,離江邊大概也就是幾十米距離,城外現在是江濱公路,車水馬龍,人流熙攘。想到那是個冷兵器的年代,有這樣的城墻作屏障,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防御設施了。繼續前行,至城墻拐角處向東折過,繼續沿江而行,直至興善門,大約用了近半個小時。好在小雨已經停止,只有冷風依舊。下了城墻,邊上就是巾山,有東西雙峰各建有唐塔,山腰還有龍興寺有南山殿塔和千佛塔,“一山四塔”十分罕見,也就十分珍貴,成為府城的標志。龍興寺也歷史悠久,寺中僧人唐代曾跟隨鑒真大師六次東渡傳法,日本僧人也不遠萬里到龍興寺和國清寺學法,回國后創立日本天臺宗,至今仍是國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興善門進入紫陽古街】</p> <p class="ql-block">【興善門邊上就是龍興寺和巾山古塔】</p> <p class="ql-block">【紫陽古街】</p> <p class="ql-block">【紫陽古街上的戲臺,小巷,銀行舊址和坊墻】</p> <p class="ql-block">【名小吃,紫陽麥蝦】</p> <p class="ql-block">對著興善門的便是有名的紫陽古街。古街不寬,青石板鋪就的路面給人以滄桑的感覺。街道兩旁店鋪羅列,招掛飄彩。掌燈時分,顏色紛繁的光把古街點綴得溫馨而誘人,有美食的香,美裝的艷,還有名人舊跡引人駐足。歷史上紫陽真人張伯端據傳曾在此居住過,他也曾經出現在《西游記》中,為朱紫國王排憂解難。因而當這條不長的街道因沒有統一的名稱,按照舊時傳下來的名稱一段一名竟達五十多個,不免雜亂,所以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改稱今名。還值得一看的是古街上現在的清河坊迎仙坊等五座坊墻,、它不僅把古街隔成段落,而且還有防火功能,可以在發生火災時起到隔斷和救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走在古街上,不免想起傅梅。這個在登封做知縣時曾經為了尋找水源而帶著衙伇挑著酒壺満山轉圈的七品官,到臺州做知府后,這條府城里最繁華的街道,他是一定會來的,品美食嘗美酒,既親民又悅己,乃人生一大樂事,“一把手”自然知道其中的奧妙,豈有不來之理?何況這里雖然偏遠,但已經非登封小縣可比,所以現在面對的每一處鋪面都有可能留有他的身影啊。</p> <p class="ql-block">【攬勝門前的198級臺階】</p> <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被譽為“江南長城”】</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風停雨住。藍天白云,旭日和風。我們一早往攬勝門去,以補昨天沒能登臨的遺憾。遠遠就看到攬勝門了,它雄踞于山頂,下面的牌坊上是四個大字:雄鎮東南。從牌坊到城門要爬198個臺階,這對于古時的兵將和今天的游人,都是一個小小的考驗。傅梅當年肯定是上過攬勝門的,而當時以他近60的年齡,又沒有這么好的臺階可供踩踏,應該是有些難度的。只可惜去得太早了些,城門還沒有打開,我們也只好在下面觀覽了一會兒,又沿著東湖折返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告別府城,那個在河南登封做官的河北人在浙江工作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們再次經過崇和門離開古城。我在心里默默地與那個“故人”對話,告別。時間雖短,但目的達到了:見過古城并登城攬勝,進了龍興寺,逛了紫陽街,品嘗了特色美食,也與這兒友好的老臺州人有過短暫的交流。雖然他們說著我基本聽不明白的話,雖然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傅梅這個人,但這不妨礙我在心里對他們說一句:知道嗎,我和你們的“老領導”很熟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葵青区|
永嘉县|
阳泉市|
囊谦县|
七台河市|
茶陵县|
通渭县|
特克斯县|
富川|
张家口市|
五大连池市|
河津市|
乡宁县|
缙云县|
怀远县|
安图县|
腾冲县|
清原|
达日县|
陕西省|
九江县|
瑞昌市|
杭锦后旗|
崇礼县|
吴忠市|
滕州市|
金湖县|
文化|
工布江达县|
房产|
遂溪县|
肥西县|
八宿县|
竹山县|
准格尔旗|
财经|
高唐县|
通州区|
定南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