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世所謂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作而任大臣之事,則上下一失望,何哉?</p><p class="ql-block"> 人之材有小大,而志有遠近也。彼其任者小而責之近,則煦煦然(言詞婉順、顏色和悅的樣子)仁,而有余于仁矣,孑孑(瑣屑細小的樣子)然義,而有余于義矣。人見其仁義有余也,則曰:“是其任者小而責之近,大任將有大此者。”然上下俟之云爾,然后作而任大臣之事。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則煦煦然而已矣,孑孑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p><p class="ql-block"> 豈惟失望哉!后日誠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實烝然于上,上必懲前日之所俟而逆疑焉。暴于下,下必懲前日之所俟而逆疑焉。上下交疑,誠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幸欲任,則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俟懲之矣。</p><p class="ql-block"> 噫!圣人謂知人難,君子惡名之溢于實。難則奈何?亦精之而已矣。惡之則奈何?亦充之而已矣。知難而不能精之,惡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哉。</p><p class="ql-block"> 予在揚州,朝之人過焉者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陳升之而已矣。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復幾何時乃一見之也。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有時矣,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義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p> <p class="ql-block"> 譯文:</p><p class="ql-block"> 有時候,一個優秀的士大夫,得到眾人擁戴,大家都認為他可以擔當宰輔重臣之任。但是,一旦真的被提拔為宰輔重臣,天子和百官又都對他很失望。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人的才能有小有大,志向有遠有近。任小責輕時,只要做到和顏悅色,謹慎守法就可以說是仁德與道義皆綽綽有余的稱職官員。大家見他仁德與道義綽綽有余,就推斷,他任小責輕時仁德與道義有余,當擔當宰輔重臣大任時,將會彰顯超凡的見識和非常的大才。然后大家都期待他發揮才干,便舉薦他擔當宰輔重臣,想著他應該發揮過人的才干,彰顯高遠的志向、超凡的見識和非常之大才。然而結果還是和顏悅色,謹慎守法的老樣子,所以難免有失眾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對人才的認識不夠準確、深刻。人的才能有小有大,志向有遠有近。任小責輕時,只要做到和顏悅色、謹慎守法,就可說是仁德與道義皆綽綽有余的稱職官員。然而,仁義的內涵至為博大,并不僅僅體現在瑣細的言語行動上。擔當天下興亡大任的宰輔重臣,僅僅和顏悅色、謹慎守法顯然遠遠不夠,還需具備高遠的志向、超凡的見識和非常之大才。選拔人才如果不著意于對“才”“志”的深入考察與識別,知人善任,而只關注有限職守中的表面現象,以庸識淺見任免人事,最后必然落得上下一齊失望的結果。)</p><p class="ql-block"> 難道僅僅是失望嗎?將來有確實能夠擔當大任,堪為重臣的大材出現,它的名聲和實際相符,聲譽昭彰于天子,天子一定會因為之前的失望反而心生疑慮。將任命公之于眾,文武百官也一定會因為之前的失望而心生疑慮。</p><p class="ql-block"> 上下互相猜疑的氛圍,真有能堪擔重任的才子,也或許不敢上任。即便君王想要任命某人擔任重要職位,身邊那些心懷不軌、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就會趁機引用過去的事情來陷害他。</p><p class="ql-block"> 唉,圣人說知人難,君子厭惡名不副實。知人難怎么辦?選拔人才精心考察,辨清其“才“”志”即可;厭惡名不副實怎么辦?從我做起,嚴格要求,不斷努力充實自我即可。否則,個人和社會都將陷入危險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在揚州,路過的朝廷大小官員可謂多矣。堪擔宰輔重臣的值得信賴和期望的人,只有陳升之啊。現在升之卸去宿州之任回京述職,此一別,我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啊。但我相信,陳升之一定有機會擔當大任,成就大業。僅滿足于言詞婉順,謙和恭謹的小仁小義不是我對升之的希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密山市|
定西市|
景洪市|
池州市|
榆树市|
莱阳市|
上杭县|
铜梁县|
湄潭县|
三原县|
清原|
琼中|
出国|
威宁|
甘泉县|
永登县|
聂荣县|
梁河县|
申扎县|
无棣县|
七台河市|
平泉县|
灵丘县|
塘沽区|
灵台县|
开阳县|
确山县|
池州市|
克拉玛依市|
汉沽区|
应城市|
金平|
永宁县|
荔浦县|
阳谷县|
广平县|
金阳县|
肥城市|
专栏|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