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運河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澄江,民國時期還是重慶北碚的一個彈丸小鎮,1942年由璧山劃歸北碚。清未民初的澄江人煙稀少,產業凋敝,匪患猖獗,民不聊生。1928年,隨著寶源煤礦的開辦,經濟慢慢起步,人口逐年增長,特別是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重慶作為陪都,全國各地遷來了大批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躲避戰火的人們,而澄江所在的北碚作為疏建區和遷建區,也遷來了大量的機關和企業,涌入了大量人口。這一時期,澄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辦學校、辦實業、修運河、建公路、特別是城市建設,把一條破舊不堪的小街改造成了全新的中西結合的小城鎮,從此澄江有了自來水、有了電燈照明、有了公交車、有了戲院和公園。他們還給澄江帶來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繁榮了澄江的經濟和社會,“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過澄江口”就形象地反映了當年的澄江景象。而這個時期有兩位對澄江作過杰出貢獻的女性最令人敬佩,她們是歐陽致欽和羅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在逆境中她建成了重慶市第一條人工運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歐陽致欽生于1907年,祖籍四川瀘州,她的一生充滿傳奇。5歲的時候,父親就被袁世凱的手下永寧(四川瀘州)道尹曾昭琪殺害,洽巧是因抓她父親時,她的一個眼神暴露了父親的藏身處,導致父親遭殺害,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仇恨的種子。從此她發奮學習,十五六歲就長成了一個有文化又亭亭玉立的大美女,她還有個妹妹叫歐陽致筠,當時被稱“姐妹花”,遠近聞名。時任瀘州邊防安撫司令藍文彬慕名求偶,經密談,歐居然同意嫁給藍當五姨太,同時,還帶著小自己兩歲的妹妹同嫁當六姨太,后來兩姐妹隨藍文彬來到了重慶生活,突有一天,同住重慶的殺父仇人曾昭琪被人暗殺了,人們才恍然大悟,當年兩姐妹同嫁一夫是為父報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8年,藍文彬任國軍七師師長,駐軍璧山,這年他買下了??山所轄澄江的五個煤礦,成立寶源煤礦實業公司,煤礦煤質很好,但離嘉陵江碼頭太遠,效益不佳,原礦主蔡申之為他出了一個主意:“挖開陸地,取直引水修一條人工運河到嘉陵江”解決運輸問題,藍文彬采納后,找銅元局一個叫楊伯智的設計建大壩蓄水成河,大壩選址在澄江夏溪梁家嘴,1930年開工,花了二十四萬元,1932年建成,誰知當年一場洪水就把大壩沖垮了,無奈之下,藍文彬再找自己四川資中的老鄉駱敬瞻重新設計建設,這一次吸取了教訓,改重力壩為應力壩,同時又采取了很多先進的工程技術。正當工程有序進行的時候,另外一個災禍又降到藍文彬頭上,被國軍第二十一軍軍長劉湘手下范紹增告發,稱其收受劉文輝(四川軍閥,劉湘幺爸)十五萬銀元欲變節,劉湘當即逮捕了藍文彬,并查抄了其在重慶馬蹄街的公館,混亂中,歐陽致欽偷偷地把美鈔馬啡等藏在身上,裝扮成孕婦趁亂逃出,與藍文彬的貼身保鏢藍之林一起逃到了澄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藍文彬被抓后,緘口不認,雖然劉湘堅信藍文彬收了錢,但無證據,因此不判,也不放。而修建運河大壩正在關建時期,此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歐陽致欽毅然扛起了這個艱巨任務,她坐陣澄江夏溪口“藍公館”,為了保障修建運河的經費,她賣掉了當時效益還很好的其他幾個企業,為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她周旋于盧作孚、饒國華等人出面協調,同時堅持每天到場督促工程的進度,管理煤礦事務。歷時一年多,于1933年將大壩建成蓄水,形成一條近6公里長的人工運河。運河的建成不僅大大降低了運輸煤炭的成本,提高了效益,也成了一處美麗的風景,河水清清,波光粼粼,綠樹成蔭,魚鳥成群,成為公園,是人們游玩的樂園。并且,運河帶來的效益,為藍文彬后來辦其他實業打下堅石的基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歐陽致欽這個女人,扛起了一個大家,而且越來越興旺。終于,1938年,丈夫藍文彬因劉湘病故出獄,而此時正是抗戰最艱辛的時候,曾經的同僚和部屬幾乎都去了抗日前線,自己的親妹妹藍紫仙的丈夫饒國華(1983年被評為烈士)將軍也犧牲在戰場上,自己的舊部很多人也犧牲了,他們夫婦毅然決定,全力支持抗戰,于是先后向抗日前線捐錢捐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歐陽致欽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運河大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4月,歡送北碚抗日自愿兵267人,每位送大洋20元;同年9月第二批自愿兵出征,宣布每月定期捐贈1000元安撫抗戰家屬;1940年10月,帶頭捐贈寒衣400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蔣介石親書“忠義可風”木匾,上款:“紹侶(藍文彬)先生捐金優待峽區抗戰家屬紀念”,下款:“蔣中正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于當年雙十節送到寶源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3年宋美齡領導下的全國婦女慰勞總會在北碚辦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派羅衡負責,羅衡經人引薦認識了歐陽致欽,她們年齡相仿,身世相同,同有豪俠之氣,便一見如故,歐陽夫婦又捐資修建抗戰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美齡堂),捐出運河公園的土地和培訓學校為實驗區修建工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馮玉祥來北碚募捐,每次都會得到藍文彬夫婦支持與捐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陶行知發起的志愿兵運動,他們夫婦每次也慷慨解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一身豪爽之氣的歐陽致欽還熱衷于社會活動。她以“團結本市婦女同胞推行三民主義,努力建國工作并共謀婦女福利為宗旨”的名義,成立了“重慶婦女建國協會”自任會長;當過女袍哥舵主、專替受欺凌的女性撐腰;當過重慶參議員,還為藍文彬競選國大代表與另一女袍哥組織的"大爺”王履冰斗過毆。1948年歐陽致欽參加重慶參議會時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41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澄江來了一個女扮男裝的年輕“少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宋美齡夫婦參與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剪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國時期的澄江風靡一時,政界、軍界、文化界的高官、名人時有出現,甚至外國的總統也有光臨,但一位年僅31歲,且年輕貌美,男扮女裝的女將軍,卻是第一次出現。她內秀外剛、氣質風雅,豐滿的身材著筆挺的西裝領帶,一派瀟灑倜儻的名士風度——她就是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第一任少將主任羅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羅衡(1911—1984)字俠齋,原名羅云英,云南省鹽豐縣人,祖輩是煮鹽灶戶。她幼年進私塾,學《四書》《五經》,聰明伶俐,練就一手好字。怎奈才十四五歲被父母逼婚,她逃婚到北京,改名“羅衡”,從此女扮男裝,并發誓終身不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羅衡在北京學習兩年后,南下廣州加入宋慶齡領導的婦女講習所,獲宋慶齡的賞識,結業后加入了黃埔軍校。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武漢宋慶齡家遇見宋美齡,經宋慶齡介紹,結識了宋美齡。由于羅衡才氣過人,文筆瀟灑,性格剛毅,氣質不凡,深得宋美齡喜愛,從此她長期兼任宋美齡的私人秘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9年羅衡與摯友張邦珍公費留學法國,與張邦珍、施莉俠3人同住同行,同抱獨身主義,被稱為“云南女中三怪”。以后羅衡終身與張邦珍相隨,形影不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羅衡回國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干事,國民參政會第一、二、三、四屆參政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2年,宋美齡在重慶北碚主辦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安置抗戰中的殘疾官兵,穩定軍心,同時也是讓這些官兵自食其力,生活安定,羅衡被宋美齡聘任為榮軍自治實驗區第一任少將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時候辦榮軍自治實驗區困難重重,主要是經費不足,實驗區經費大多來源于全國婦女慰勞總會,都是全國愛國婦女們捐贈,沒有保障。其次是這一些從戰場上下來的傷兵他們身心受傷,性格古怪不服管理,加上身體有殘缺,缺乏體力和技術,要自食其力很困難。但羅衡并沒有被這些困難受難住 ,為了經費,她只身多方籌措,動用自己的各種關系集資,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同時又拜見了當地官僚士紳,特別是得到了歐陽致欽與藍文彬夫婦的大力支持,他們不但捐錢、捐物、捐地,還專門為宋美齡參加升旗儀式時休息室(今名“美齡堂)并承擔了大量的建設任務。或許她們有許多共同理想和抱負,所以歐陽致欽對羅衡格外支持,使得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很快就建成,深得宋美齡的贊譽,自治區建成后宋美齡夫婦親自到澄江運河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舉行升旗儀式,蔣介石和宋美齡都發表了講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榮譽軍人實驗區沿運河左岸至官斗石建設,占地1200畝,大多為藍文彬夫婦捐贈,修建了教室、宿舍、食堂、禮堂、運動場地,辦了紡織部、雨傘部、皮鞋部、藤器部、竹器部、還開墾了農場、牧場、養漁場。安置傷兵從最先的192名到后來的400多名,運河岸邊形成了一個小社會。除了這些榮軍自給自足以外,有些產品對外銷售,還有些支援了抗日前線。1945年,國際慈善家,英國蒙巴頓將軍夫人埃德溫娜夫人慕名到澄江參觀,并給予了高度的贊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亂世中的兩位女性在澄江的日子雖然很短暫,但是卻給澄江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給澄江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運河至今還在為澄江人做貢獻,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現改名為“美齡堂”,成為一處統戰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羅衡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女扮男裝的羅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德溫娜夫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兴安盟|
会同县|
同德县|
顺昌县|
邹城市|
锡林浩特市|
凉山|
武安市|
化德县|
维西|
鹿泉市|
三都|
定安县|
沅陵县|
定南县|
富锦市|
元氏县|
西乡县|
浦县|
阜康市|
合江县|
禹城市|
五河县|
手机|
姚安县|
桓台县|
芮城县|
白河县|
图们市|
彰化县|
平顶山市|
杨浦区|
姚安县|
保定市|
苍溪县|
安丘市|
清镇市|
苏州市|
商水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