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1日,旅行第十六天,吐魯番一日游,交河故城~坎兒井~葡萄溝。</p><p class="ql-block">今天,有隊友要離隊赴京上崗(帶孫)了,昨晚的餞行很潦草,于是決定今天在酒店門前拍照留念并互道珍重。</p> <p class="ql-block">后會有期,下次要跟單到底??</p> <p class="ql-block">送走隊友,我們便來到了交河故城景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了幫助游客了解交河故城遺址的歷史,景區入口大廳內有專門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講解。</p><p class="ql-block">我們在認真看視頻</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被景交車帶到了交河古村民俗博物館。</p><p class="ql-block">交河古村與交河故城除了離得近外,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不懂,買的是聯票。如果時間不夠,完全可以略過。</p><p class="ql-block">導游說:古村是指形成時間較早,擁有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的村落,?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但至今仍然為人們服務,就是說還有人居住。</p><p class="ql-block">交河古村就是這樣一個村落,它有幾百年歷史,整個村子全是維吾爾族人,我們去的是交河古村博物館,主要介紹維吾爾族的歷史變遷、維吾爾原生態民俗風情和交河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生土建筑</p> <p class="ql-block">家庭布置</p> <p class="ql-block">主食之一馕餅</p> <p class="ql-block">主食之二拉條子</p> <p class="ql-block">維吾爾族10世紀前曾經信仰佛教,是可以飲酒的,瞧,這幾個維族小伙飲得多歡??</p> <p class="ql-block">交通工具—駱駝</p> <p class="ql-block">鋤頭(砍土曼)和車輪,顯示了維吾爾族悠久而有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馬觀花地參觀完交河古村,趕緊乘景交車來到了交河故城,它才是我們吐魯番行的重點。</p><p class="ql-block">導游一再強調,這里是交河“故城”,不是“古城”,故城是指那些歷史悠久的城市,但已經失去了生命力,成為廢墟或遺址,沒有人類居住。交所故城現在就是一大片廢墟。</p><p class="ql-block">度娘說:交河故城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生土城市。</p><p class="ql-block">三個“最”,就是交河故城這座生土城市的特點,讓我們細細體會吧。</p> <p class="ql-block">這是交河故城平面示意圖</p><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位于吐魯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島形臺地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p><p class="ql-block">它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這是現在的實景圖,輪廓依舊</p> <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看到的交河故城大都是唐朝重修改建,如果不是考古發現,唐代以前的舊城痕跡早已不見蹤影。</p> <p class="ql-block">這從它的建筑布局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考古學家發現,它的形制布局與唐代長安城坊里制度相仿,規劃明確,完全保留宋代以前中原城市的建筑布局。城內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場、藏兵壕、寺院佛龕中的泥菩薩都還可以找到。</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護性發掘中,首次發現一座地下寺院和車師國貴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的主要建筑方法是通過挖掘生土來建造房屋和街道。這種方法被稱為“減地留墻法”,即從原生土壤中向下挖出空間形成房屋和巷道,保留的土壤形成墻壁,再用挖掘的土壤夯筑地面建筑,直到雕刻出整座城市。</p><p class="ql-block">可以說,這座城市是一個龐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藝之獨特,不僅國內僅此一家,國外也罕見其例,體現出古代勞動者的聰敏才智和巨大的創造力。</p> <p class="ql-block">生土建筑雖然簡單,但卻非常堅固,能夠抵御風沙和溫差變化,保持建筑的穩定性。</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有交河環饒,形成天然的護城河,故城建在3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所以沒有構筑城墻,但這里城中大道兩旁皆是高厚的街墻,臨街不設門窗。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處處設防。</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吐魯番盆地本身就是西域的咽喉要道,而交河故城則處于吐魯番盆地的咽喉位置,是咽喉中的咽喉,要道中的要道,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有史書記載的漢胡之爭就有“五爭車師”,整個都是一部血淚史。漢軍獲勝后,西漢統一西域,新疆納入中國版圖。唐朝時,交河故城一度成為西域中心,安西都護府曾設于此,這里成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p> <p class="ql-block"> 可公元9-14世紀,這里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臺時期,交河城最終毀于蒙古鐵騎之下,結束了他輝煌燦爛的歷史使命。 </p> <p class="ql-block">唐朝詩人李頎的《古從軍行》</p><p class="ql-block">白日登山望烽火 ,</p><p class="ql-block">黃昏飲馬傍交河。</p><p class="ql-block">行人刁斗風沙暗 ,</p><p class="ql-block">公主琵琶幽怨多。</p><p class="ql-block">野云萬里無城郭 ,</p><p class="ql-block">雨雪紛紛連大漠。</p><p class="ql-block">胡雁哀鳴夜夜飛,</p><p class="ql-block">胡兒眼淚雙雙落。</p><p class="ql-block">聞道玉門猶被遮 ,</p><p class="ql-block">應將性命逐輕車。</p><p class="ql-block">年年戰骨埋荒外,</p><p class="ql-block"> 空見葡萄入漢家。</p><p class="ql-block">雖是借漢諷唐,卻也真切寫出了戰爭給雙方人民帶來的災難。</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在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之后,建筑布局的主體結構依然奇跡般的保存下來。這些都得益于吐魯番得天獨厚的干燥少雨氣候。</p> <p class="ql-block">跟著導游行走在交河故城龐大的廢墟中,聽著導游講故城的歷史故事,不由地想起這句詞:</p><p class="ql-block">傷心秦漢經行處,</p><p class="ql-block">宮闕萬間都做了土。</p><p class="ql-block">興,百姓苦</p><p class="ql-block">亡,百姓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了吐魯番,當然得參觀代表干旱地區勞動人民智慧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p><p class="ql-block">我們去的是坎兒井源景區</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p><p class="ql-block">這是豎井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為了生存,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許多奇跡,坎兒井算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無法想像,在極端干燥和炎熱的吐魯番盆地,年降雨量僅為16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如果沒有坎兒井,人類該怎么生存?更別提“瓜果飄香”“葡萄甜如蜜”了!</p><p class="ql-block">佩服!</p> <p class="ql-block">暗渠</p> <p class="ql-block">吐魯番的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p> <p class="ql-block">“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p><p class="ql-block">吐魯番的葡萄溝景區,本身就是一個浪漫的存在。溝谷兩邊是炎熱干燥的火焰山,幾無生命存在。而葡萄溝卻滿目蔥綠,葡萄遍地,空氣濕潤,涼爽怡人。</p><p class="ql-block">當然,這得益于天山雪水的滋潤,得益于坎兒井的運用……</p> <p class="ql-block">走進葡萄園,仿佛走進了綠色的世界,葡萄架上長長的彎彎的葡萄藤爬滿上下,寬大的葡萄葉層層疊疊密密匝匝布滿葡萄架,走在高大的葡萄架下,真有綠蔭蔽日,清新浪漫的感覺。最好看的是一串串如珍珠似瑪瑙的葡萄懸掛于綠葉間,亮晶晶明艷艷,牽著游人的眼……</p><p class="ql-block">忍不住,一人拿了個小筐,摘了幾串葡萄,不是為了吃,就為了感受摘果子的快樂,或許是豐收的喜悅吧……</p> <p class="ql-block">葡萄溝內,我們或興趣盎然的摘葡萄,或悠閑行走在葡萄架下,或坐在條椅上休息聊天,或跟著景區音樂一起哼唱王洛賓的歌曲……浪漫滿程,我們的心兒醉了!</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旅行第十七天,吐魯番市~哈密大海道景區,住大海道翼龍民宿。全程370公里。</p><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沒有進景區,從吐魯番市出發,先在火焰山景區門口打卡,然后走G30連霍高速到哈密大海道東門。</p> <p class="ql-block">9月中旬的火焰山景區,已經體驗不到它的烈焰灼人,于是果斷放棄,只順路在景區門口打了個卡,表示我們來過。</p><p class="ql-block">其實火焰山東西長有一百多公里,我們與火焰山并行了很久,那紅色的山體和全身的褶皺是火焰山留給我們的最深印象。</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光</p><p class="ql-block">層巒疊嶂,雄渾蒼涼</p> <p class="ql-block">無盡的荒漠,一直延伸到遠方</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旅行的第十八天,穿越哈密大海道景區,住宿木壘縣城。</p><p class="ql-block">昨天一天的奔波,就為了今天能來哈密大海道景區撒野。</p><p class="ql-block">先介紹一下大海道,它是古代敦煌-哈密-吐魯番之間最近的一條道路。敲黑板,最近哦。它的開通和使用始于漢代,唐代以后官方的利用趨于停止,大海道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停留于歷史記憶中的絲綢之路古道。</p><p class="ql-block">大海道本為古代敦煌-哈密-吐魯番之間的捷徑,唐代以后為何會少有人走,直至消失呢?原因是這條路過于兇險,安全得不到保障。《周書·高昌傳》:“自敦煌向其國,多沙磧,道里不可準記,唯以人畜骸骨及駝馬糞為驗。又有魍魎怪異,故商旅來往多取伊吾路。”這段話的意思是,這路上大片大片的沙漠戈壁,只能用人畜骸骨作標記,鬼怪還時常出沒,所以往來商旅寧可多走一半路程,也要舍棄大海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許是大海道的神秘驚險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又或許是網上那些關于哈密大海道的壯美風光視頻吸引了我們,反正,喜歡挑戰的我們果斷修改了新疆行路線,朝東直奔哈密大海道景區而來。</p> <p class="ql-block">這是剛進入景區所見到的景象</p><p class="ql-block">茫茫的戈壁沙漠,看不到盡頭,車子仿佛在天際行走 ……</p> <p class="ql-block">接著,路兩邊出現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土堆,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雅丹地貌。</p><p class="ql-block">這里的雅丹應該年代很久遠了,或許正在消失,只剩一些玲瓏秀氣的土堆……</p> <p class="ql-block">這個取名叫“神龜”,還真神似。</p> <p class="ql-block">中間的是“雙頭馬”,太像了。</p> <p class="ql-block">那跳起來的是現代瘋子????</p> <p class="ql-block">繼續前行,連綿不絕的城堡出現在眼前,這城堡高低錯落有致,遠近層次分明,那些裸露的黑洞里仿佛有人站崗放哨……</p><p class="ql-block">我們邊看邊議論,大自然用千萬年的時間雕琢出如此神奇的地貌,它們才是最精湛的雕刻師和最偉大的畫家。</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城堡里走來的紅衣女子??</p> <p class="ql-block">景區的亮點是過了紅柳灘服務中心后的翼龍大峽谷穿越,這峽谷有20多公里長,55道彎,峽谷兩邊峭壁高聳,形態各異。我們沿谷底彎曲前行,原生態的路面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子和沙子,車輪駛過,揚起漫天灰塵;坐在車上,車子上竄下跳,左搖右晃,雖然我們都系緊了安全帶,但還是顛得快散架,……</p> <p class="ql-block">開著越野車,馳騁在干涸的河道里(據說這峽谷是河道沖刷而成),在車輛顛簸中看兩邊時光雕琢的雅丹,還真有越野的刺激感!</p><p class="ql-block">當時的感覺是,這彎彎曲曲的翼龍大峽谷可不就像一條盤旋在哈密大海道里的巨龍嗎?</p> <p class="ql-block">查資料時我才知道,原來早在史前時期。這里就是各類生物繁衍生息的樂園,特別在白堊紀晚期,翼龍作為地球上的統治者之一,曾活躍于這片土地之上。科學家們在翼龍大峽谷發現了大量的翼龍化石,這些化石記錄了翼龍從繁盛到滅絕的歷史,這里不僅是一處自然景觀,更是一本記錄著歷史與傳說的活化石書。</p><p class="ql-block">這才是翼龍大峽谷名字由來!</p><p class="ql-block">滄海桑田啊,誰能想到現在的無人區億萬年前竟是翼龍的樂園!</p><p class="ql-block">據說,真有人在這里撿到了化石。唉,有些后悔來之前沒有認真做功課??</p> <p class="ql-block">水源地</p><p class="ql-block">這水不能飲用,相當于鹵水</p> <p class="ql-block">離開翼龍大峽谷,眼前世界突然變得夢幻起來,原來我們來到了景區的精華部分:只見灰蒙蒙的大地上,這里一叢,那里一片,都是高大挺立的雅丹,它們比之前的土堆和城堡更完整更高大更壯觀。有的像星際戰艦,有的像剛修建的樓盤,還有的像遠航的輪船……車子在這些雅丹中穿梭,仿佛行駛在異域星球,除了震撼還是震撼!</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興奮也看得見!</p><p class="ql-block">戈壁撒野,車上撒歡,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風塵仆仆的坦克和喜笑顏開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曠野中撒野的我們。</p><p class="ql-block">越野車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我們從一個雅丹群奔向另一個雅丹群,不擔心陷車,無需刻意去找路,任意馳騁的感覺爽呆了!</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太顛簸,騰不出手來拍視頻。</p> <p class="ql-block">網紅打卡地通天洞,名不虛傳,站在洞內的土丘上拍照,非常出片。但需要膽量,恐高的人千萬不要去。</p> <p class="ql-block">來之不易的照片和視頻??</p> <p class="ql-block">圓圓的通天洞,與藍天相接,洞周紋理清晰,平順絲滑,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通天洞過后,雅丹地貌趨于平淡,我們在沙漠里又奔馳顛簸了20多公里,才來到景區北門。至此,5個小時,140公里(80公里瀝青路,60公里戈壁砂石路)哈密大海道穿越成功。</p><p class="ql-block">那些奇形怪狀的雅丹群和我們在戈壁沙漠中撒野馳騁的場面也成功地銘刻在我們的腦海,終身難忘。</p><p class="ql-block">想告訴所有想來哈密大海道景區游玩的友友們,這里是景區,不是無人區,想觀賞世界級的雅丹地貌,這里是最佳選擇。只要車輛沒問題(最好是越野車)只要遵守景區規定,這里并不可怕(很多人的介紹都有些危言聳聽),不但不可怕,還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只要在路上,就有故事在發生!</p><p class="ql-block">越野車駛出景區北門,穿越并不算結束,我們還得繼續走20多公里的車轍路才能上連霍高速。</p><p class="ql-block">正行駛中,忽見一小伙朝我們揮手,我們趕緊停車詢問,小伙指著路邊停著的跟我們同款的坦克車說,他的車爆胎了。因為車是租的,沒想到車內缺少換胎必備的扳手,換不了輪胎,希望我們借給他工具。</p><p class="ql-block">沒有絲毫猶豫,主駕X先把我們車上的箱子行李全放到車下,再從尾箱的蓋板下拿出工具遞給小伙,接著熱心地幫小伙換起輪胎來。小伙子或許對坦克車不熟悉,或許換胎本就不內行。X教他支起千斤頂,還跟他一起把爆了的胎拆下來,換上備胎。</p><p class="ql-block">半個小時左右,輪胎換好。</p><p class="ql-block">小伙子是千恩萬謝,不知道如何表達感激之情,硬是把車上僅有的兩個小瓜塞到了我們車上,我們不肯接受,他居然說,這是他的心意,不收的話,他會很過意不去。X對他說,出門在外,誰都有遇到難題的時候,相信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也會施以援手的,我們也曾在自駕路上遇到過熱心人。小伙子連連點頭,但還是堅持送瓜不動搖。</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們吃到了一路上最甜的兩個瓜,那人間溫情的味道非常美好。</p><p class="ql-block">當然,我們為隊友X樂于助人點贊,也為我們優秀的團隊點贊!</p> <p class="ql-block">穿越完哈密大海道景區后,我們沒有停留,先上G30連霍高速東行,然后轉省道S238北上至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木壘縣城</p><p class="ql-block">仍然是一路的荒涼,但偶有高山下青青的草場在夕陽下發光發亮,最喜歡那些在草地上或吃草或閑步的肥肥的牛羊,見到它們,我們會放慢車速,放下車窗,仔細打量它們的呆萌模樣……</p> <p class="ql-block">走省道S238到木壘,印象最深的是自北向南的大貨車一輛接一輛,一隊接一隊,絡繹不絕,快到木壘縣城時我們還遇到了塞車,長長的大貨車排得看不見頭尾。從沒見過這種陣仗的我們,一路都在猜測,這些大貨車拉的是什么呢?這里與俄羅斯交界,該不會是……</p><p class="ql-block">后來查了下百度,原來這看似荒漠的地下埋藏著許多寶貝,這附近就有兩座礦山,卻沒有修建鐵路,礦山采的礦都靠大貨車搬運,車隊當然是浩浩蕩蕩,陣容強大。</p><p class="ql-block">新疆還真是個好地方,看來是我們孤陋寡聞了??</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旅行的第十九天,木壘縣城~阿勒泰地區的富蘊縣城,全程410公里左右,7小時到達。</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沿省道S228向北行駛,一路仍然是戈壁荒漠,但感覺路兩邊的沙漠植物稍多了些,有了些許生機。</p><p class="ql-block">這是木壘縣城,邊境線上的小城,不大,但干凈漂亮,吃住都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沙漠中的駱駝草,在干旱和嚴寒中展示著生命的頑強。</p><p class="ql-block">這是披著霜花的駱駝草</p> <p class="ql-block">路上經過北疆自駕風景道千里畫廊0 km處,完美打卡</p> <p class="ql-block">初入阿勒泰地區的青河縣地界,仍然是一片荒涼</p> <p class="ql-block">也有這樣的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達阿勒泰地區的富蘊縣城,這座城市建筑帶有明顯的俄羅斯風格。</p><p class="ql-block">明天開始,我們最期待的秋季阿勒泰之旅就要開始,抑制不住的興奮啊!</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p><p class="ql-block"> 請看《江山如此多嬌——我們的阿勒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三门峡市|
南通市|
丰台区|
玉屏|
辽阳县|
德格县|
酉阳|
咸阳市|
留坝县|
门头沟区|
启东市|
平陆县|
洪泽县|
岑巩县|
邢台县|
漯河市|
两当县|
玉林市|
新河县|
临桂县|
礼泉县|
绥江县|
晋江市|
静海县|
集贤县|
周口市|
宁德市|
玉田县|
洪洞县|
辽宁省|
青岛市|
博爱县|
托克逊县|
札达县|
军事|
肇东市|
子长县|
临颍县|
雅江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