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千年看山西,五千年看陜西,八千年看甘肅。大地灣古人類原始村落遺址充分證明了甘肅八千年的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大地灣遺址位于天水市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低緩山坡上。遺址總面積2.75平方千米,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房址241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21個、窯址35個、墓葬70座、壕溝9條。出土的大量陶器與彩陶揭示了史前大地灣高度發達的文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今有7800至4800年。</span>眾多或群聚、或分散的古人類各式居住和墓葬遺跡,規模宏大,空前絕后。大地灣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F301原始村落遺址</p><p class="ql-block"> F301是8000年前大地灣先民定居的氏族村落,聚落面積達24000平方米,一期出土房址4座,二期156座,整個村落有壕溝環繞,整體呈近圓形,中心有居住區、制陶區、窯址等手工作坊,西邊為墓葬區,西北部是近1000平方米的廣場,房址以廣場為中心呈扇形多層分布,門朝向中心廣場。</p><p class="ql-block"> 一期房屋遺址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房屋建筑。房址呈圓形半地穴式,穴底略大于穴口,門道呈斜坡狀旋入屋內,居住面是一層經過踩踏而成的硬土面。居住面上有一直徑0.2米的柱洞,為房屋的支撐柱,周圍其它柱洞均向房屋中心傾斜,居住面積6—7平方米。二期房屋地穴比一期較淺,房屋面積變大,穴壁四周有墻柱,房址平面均為方形或長方形,居住面與部分房址穴壁以草拌泥涂抹,居住面上多涂抹一層褐紅色顏料。房址有大、中、小三種:大型2座(F229和F246)居住面積60平方米左右,中型25-56平方米之間,小型在25平方米之內。還出現了套穴式房址(套間房,F311和F310)。大型房址位于聚落的西北部,門前是墓地和廣場,中型房子分布四周,中型房址周圍又分布著一些小型房子,構成了一個向心式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F901原始宮殿遺址</p><p class="ql-block"> 1983年發現F901,占地面積420多平方米,由前廳、后室、左右側室及門前棚廊組成。門前棚廊有3排大立柱支撐,最外一排下均采用較大的青石塊作為柱基石,前面有長期踩踏成的土路面。主室有五道門,丁字形門為正門,正門兩側各開一門,靠近后墻兩門內連側室;正對正門的是一直徑2.6米的大灶臺。室內有兩根直徑0.87米的頂梁柱,有16根半突的附墻柱和142根墻中柱。其規模大、保存好、結構復雜、工藝精湛,為中國史前罕見。</p><p class="ql-block"> F901開創了中國宮殿建筑的先河,前廳南北兩墻相互對稱的八根附墻柱形成八柱九開間的格局。一是殿內所有木柱周圍采用了用草拌泥裹柱子的防火措施,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原始的消防實物,把我國的消防歷史推到5000年前。二是130多平方米的居住面,粉飾了一層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面,用當地隨處可取的料礓石為原料煅燒而成,經科學測試相當于現在100號水泥砂漿地面強度。三是地面下鋪設了15—20厘米由砂粒、小石子和非天然材料組成的人造輕骨料防潮層,是我國最早的防潮層建筑材料。四是擺脫了延續數千年的半地穴式的窠臼,室外柱、附壁柱、頂梁柱和墻壁四周的木骨柱與架設在它們之上的梁架組成了主室的木質構架,承襲了仰韶文化“墻倒屋不塌”的傳統,開創了我國木結構建筑的先例。五是室內出土的條形盤、異形器、簸箕形器、四扳帶蓋罐是我國發現最早的陶質量具,把我國度量衡實物史提前了3000多年。其中F405大房子屬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000年),是一座有三門開和帶檐廊的大型建筑,房址面積270平方米,室內面積150平方米,平地起建,木骨泥墻,復原后為四坡頂式房屋,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是獨一無二的。F411房屋居住面上,繪有人與動物構成的圖案,是我國最早的原始地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地灣遺址之最</p><p class="ql-block"> 大地灣遺址以中國最早的旱作農業標本、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雛形、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宮殿式遺址、最早的繪畫六大之最享譽海外。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無論規模、遺跡遺物豐富程度,還是研究價值均超過西安半坡遺址。</p><p class="ql-block"> 大地灣一期出土大量紅陶、灰陶、彩陶,陶器上有精美的裝飾紋,有紫紅色、黑色、白色和朱色彩繪。特別是人頭形器口彩陶、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一批彩陶,距今約8000年。將中國彩陶制造的時間上推了1000年。陶器上有十幾種神秘莫測的彩繪符號,比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早了1000多年。專家們認為它們可能就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p><p class="ql-block"> 大地灣四期“F901”建筑,是目前我國史前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這座總面積420平方米的多間復合式建筑,布局規整、中軸對稱、前后呼應、主次分明,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筑。“F901”主室全部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面,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F411”的房址地面上發現的一幅黑色顏料繪制的畫作,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獨立存在的繪畫,這幅長約1.2米,寬約1.1米的地畫,將中國美術史前推了2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兩次走進大地灣</p><p class="ql-block"> 大地灣遺址離老家不遠,據說在甘谷縣西坪遺址也發現有5000年前的鯢魚紋彩陶瓶。懷著對家鄉的熱愛,曾兩度走進大地灣,一次是與天水的朋友和同事,另一次是帶著家人和兒孫。帶著激動的心情去參觀大地灣遺址,感受史前神秘的人類文明,均被先民創造的歷史文化奇跡所震撼。駐足大地灣原始遺址前,走進大地灣遺址博物館,隔空觸摸8000--4000年前的人類文明,不禁感嘆如煙飄逝的歷史風云,贊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倍感自豪和驕傲。大地灣遺址以不容置疑的事實說明甘肅是中華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以確鑿的事實證明了甘肅先民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做出不朽的貢獻。這里面說不定也有我的遠古先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5年大地灣愽物館入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0月愽物館前</p> <p class="ql-block"> 2015.4和2024.10探訪大地灣,2024.11.30整理成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长乐市|
白玉县|
龙游县|
叶城县|
德庆县|
正蓝旗|
呼图壁县|
皋兰县|
长武县|
沁源县|
洱源县|
凤凰县|
屯门区|
密山市|
兴隆县|
开封市|
荥经县|
台中县|
波密县|
泾源县|
嵊泗县|
晋城|
河北省|
墨竹工卡县|
霍州市|
石河子市|
佛冈县|
肇州县|
北海市|
左云县|
甘孜县|
门头沟区|
永福县|
哈密市|
休宁县|
区。|
天台县|
武汉市|
清河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