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國培計劃2024”甘肅省“一對一”?精準幫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新建小學幫扶北門小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獨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不如眾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個人走得很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群人卻可以走得很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種力量叫做結伴而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種引領叫送教下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淺冬生寒意,送教暖人心。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小學科學學科中心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多渠道培養基層教師的專業素質,大力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果,西峰區小學科學學科中心12名教研員在小學科學學科中心副主任毛會仁同志及三名學科中心領導的帶領下赴董志鎮北門小學開展 “國培計劃2024”甘肅省“一對一”精準幫扶“送教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由董志鎮北門小學校長郭永寧同志主持 。</p> 課堂展示 送經傳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西峰區小學科學學科中心王丹老師執教的《做再造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丹老師的《做再造紙》一課,從生活中常見的廢紙入手,巧妙地引導孩子們關注資源的循環利用。課堂伊始,王老師展示了一堆廢棄的紙張,提出問題:“這些廢紙還有什么用呢?”瞬間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師詳細地講解了再造紙的制作步驟,并進行了示范操作。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將廢紙撕碎、浸泡、攪拌成紙漿,再通過簡易模具制作成新的紙張。隨后,孩子們分組動手實踐,他們小心翼翼地重復著每一個步驟,有的負責撕碎紙張,有的專注攪拌紙漿,現場氣氛熱烈而有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一項實用的手工技能,更深刻地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當看到原本廢棄的紙張在自己手中變成全新的紙張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這堂課猶如一顆環保的種子,種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讓他們明白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董志鎮北門小學張嘉俊老師執教的《我們的身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嘉俊老師執教的小學五年級科學《我們的身體》課程中,關于根據身高和體重的教學內容極具意義。張老師先向同學們講解了身高和體重數據對于衡量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性,隨后引入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概念。通過具體公式,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身高與體重數據代入其中進行計算,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如何利用數學方法評估身體發育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們積極互動,不僅學會了科學的計算方法,還對自身身體狀況有了初步的量化認知,為后續理解健康生活方式與身體的關系奠定了良好基礎。</p> 評課議課 提煉升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志同越山,攜手共前行。在評課互動環節,執教教師緊扣新課標理念,從教學設計、課堂呈現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說課。聽課的教研員們積極參與研討交流,暢談收獲,在肯定亮點的同時,中肯地提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也提出自己的疑問。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思維在大家的交流中盡顯思想的碰撞與升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王丹老師、張嘉俊老師說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集體評課、議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種一棵樹,尋一縷光,教育微光,雖微致遠。”小學科學學科中心教研員張亞麗老師對王丹老師授課感悟深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課前與學生互動,加深彼此感情,為本課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新課導入自然。從大聲說出自己名字并說我愛科學到寫在本子上,自然引出什么讓我們可以這樣順利又方便的寫字———科學,然后自然引出本課學習的主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不但有語言的鼓勵,如:這位同學的這個想法真棒!你知道的真多。還有肢體鼓勵,如:摸摸頭,拍拍肩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培養了學生的科學觀念,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雖然本課的再生紙沒有制作完成,但是學生經歷了探究、發現、分析、討論的實踐過程,在動手與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科學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小學科學學科中心教研員莫震同志表示:二位科學老師的課堂教學以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切入點,注重實踐操作、培養實驗能力、鼓勵學生討論交流,以促進思維碰撞;把科學知識融入生活實例以增強應用意識;把科學核心素養的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關鍵。從科學的視角對現實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的認識方式,構建了學科思維模型;通過視頻展示古人探究造紙原理,進行推理論證,讓學生親身經歷古人的造紙過程,旨在通過科學實驗、觀察、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思維,以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山仰止,方知才疏;進取不息,學無止境。小學科學學科中心執行主任袁琳立同志對《做再生紙》一課進行思路解析:這是一節科學實驗課,也是一節科學啟蒙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感受到了合作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鼓勵老師繼續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開發更多貼近生活的科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p> 總結提升 共研花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活動最后,西峰區小學科學學科中心副主任毛會仁同志進行活動總結。他講到:時令雖然已經是寒意撲面的冬天,但我們正在走向自己教育生涯的春天。只要在路上,我們就會遇到慶典。“送教下鄉”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在《泥步修行》一書中用破惑、問道、頓悟來闡述自己人生的修行,教育何嘗不是一場修行。今天我們帶來精心準備的科學課,課堂上我們不僅傳播知識,更有生命在場的意識。什么是生命在場?就是有師生平等的對話,有精準預設下的精彩生成,有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有越來越強烈的求知欲……一句話,課堂,是讓師生享受教育幸福的地方。也就是說,上有天堂,下有課堂。在今天的課堂上,一定會有這樣的或多或少的感受。開展此次活動,力圖讓大家從中尋得些思考,在摸索中前進。現在,新課程標準多了些兒童生活世界里的質樸,教材活了,不光是簡單灌輸達不了標,而且體驗一番“眾里尋她千百度”的探究功夫,還拿不準是否達了標。因此,就有一部分教師以舊思維駕馭新課程,把探究的、討論的、開放的內容改造成確定的,把靈動的、生活的、游戲的內容改造成可灌輸的,為此,教學依然保守,教師依然勞苦,孩子們依然無奈。希望通過送教能給老師們的教學帶來啟迪,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及科學素養的提高帶來幫助。同時,我們也期待與各位同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討。我相信,每一次的交流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一次的研討都能推動教育的進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志鎮北門小學校長郭永寧同志也期許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促進教師成長,以更豐富的形式共同探索教育教學,不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群賢畢至,共研教道,探微索隱,以促學也。教研者,集眾師之智也。切磋琢磨,析教學之法;求同存異,明育人之方。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下的課堂生態,引領著教師高效課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給老師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也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提升搭建了廣闊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加強了城鄉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互動交流的種子必將萌動幼芽,科學老師們將會在這盛宴與洗禮中迅速成長,砥礪奮進,遇見更好的自己。從教研出發,一路跋涉,尋找教育的詩意和遠方;于課堂探索,一路芬芳,收獲教學的精彩和成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教與研攜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學與思并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行不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守初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主編:毛會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圖文:小學科學學科中心</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岳普湖县|
天全县|
呼和浩特市|
高台县|
丰顺县|
阳东县|
大庆市|
黄龙县|
阳谷县|
临城县|
柳州市|
南召县|
吉木乃县|
临武县|
洪洞县|
梁平县|
静安区|
江川县|
灌云县|
夹江县|
垣曲县|
大冶市|
洛浦县|
通州市|
田东县|
大名县|
巢湖市|
岑溪市|
海晏县|
勃利县|
临沭县|
长宁县|
田林县|
广州市|
沂水县|
东台市|
乌拉特后旗|
资兴市|
九江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