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流連長廊不舍離去,愛人又在一旁絮叨,到底禁不住催促隨她一同跟上客流前往古縣衙。<br>穿過城樓門洞,沿青石路面前行,前方一溜排出三座大理石牌坊甚是打眼。與景區入口牌坊匾額書有“浮梁”二字有別,此處三座牌坊大字板處卻是“尚書”“藩憲”“大學士”字樣。輕撫牌坊立柱,不由記起縣志所載“一王二侯三尚書,六位宰相七侍郎”的語句。想想也是,浮梁自古山川秀麗,風俗淳雅,衣冠人物之盛甲于江右,尤其宋明兩朝,一縣考中進士者多達265人,其中不乏諸如程瑀、汪柏、程克俊等身居廟堂且頗有建樹之名士能臣。與之對應,作為古時旌表宣教特有建筑,牌坊自然也曾遍布浮梁民里鄉間。 只可惜如許眾多牌坊,縱使躲過戰禍兵燹,也難避運動頻繁。遍訪整個浮梁,真正稱得上完好遺存的古牌坊,我只見過勒功的蜚英坊和峙灘的青云得路坊。好在今日此處又添三座功名坊,雖說仿古重建之物稍欠滄桑,巍巍然中卻也依舊透出浮梁歷史文化古雅厚重底蘊。 牌坊正前一眼對照就是古縣衙建筑群。說來也怪,每次來這里總會憶起第一次邂逅古縣衙時的情景。1995年冬,我到河對岸新平參加同學婚禮,因錯過班車被婚宴知賓安排在舊城啤酒廠宿舍將就一晚。宿舍在城內高阜之上,隨知賓過去時已是深夜時分。皓月當空,周遭寂寥,隨眼看時,東面低處是里坊,新屋老樓密匝匝。南向正對一座孤立高聳建筑,那是赫赫有名的宋代紅塔。西邊塝下空曠,月下清冷處,茅草窠、殘磚墻、孤棲老樹后鎮獸般兀立著幾幢老房。正感一股涼意襲身,同行的知賓善解人意,指著東南向說,紅塔旁邊的宅子才是87版《聊齋·竇女情仇》拍攝場地,這處冒著聊齋氣息的院子卻是有著千年傳承的浮梁古縣衙。 愛人不喜聽我翻這些陳年舊事,于是一邊加快腳步,一邊隨手翻開導覽手冊。浮梁古縣衙被譽為“江南第一衙”,是我國江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衙署,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作為浮梁縣署一直延續至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一千一百年間,衙署屢毀屢建,現所存主體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后因1916年縣治遷入景德鎮而日漸荒廢,再至2011年全面修復完成。浮梁古縣衙為五品縣衙,唐代以來,浮梁因域內瓷茶貿易興盛,上繳朝廷貢賦數額巨大,常居上縣、望縣之列,縣令官銜亦與尋常七品不同,多居五品,與之對應,五品衙署規制自然高于其他縣衙,故而又被稱作“中國第一縣衙”。<br>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分三路九進,中路主體多為清代遺存,縱列照壁、頭門、頭進衙院、儀門、二進衙院、大堂、二堂、三堂、花廳,東路崇文,為察院、衙役差房、倉廩、縣丞署所在,西路重武,自南向北建有監獄、主簿廳、典史廳、督捕廳。 <p class="ql-block">時過境遷,眼前這片建筑早已一掃當年恓惶。先于衙外看那一字型照壁,水磨青磚砌成須彌座和壁身,鰲魚、脊獸裝點懸山壁頂,南面照壁素雅,除岔角四簇祥云外,照壁心淺雕祥云、海水、蝙蝠、官帽、蓮花拼作一圓,想是祈福之外另有警貪枉、肅清廉之意。</p> <p class="ql-block">繞過照壁就是縣衙八字頭門,青磚小瓦馬頭墻,三步金階登聞鼓,看其形制與別處衙署并無大異,倒是廊前柱上一幅黑底金字楹聯頗引人注目,“治浮梁,一柱擎天頭勢重;愛邑民,十年踏地腳跟牢?!保湟鉄o外乎兩點,作為浮梁地方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權勢大責任更重;身為浮梁父母官,理當愛護浮梁百姓,腳踏實地為民做實事。</p> <p class="ql-block">正想與愛人評論古人二十字為政箴言不如偉人所題“為人民服務”五字來得簡潔鏗鏘,卻讓她一把扯過了頭門,到了頭進衙院。此處寬敞,除東西兩側分立茶、鹽、戶、瓷、礦、碳六稅房外,僅一甬路直通儀門。儀門門樓簡素,三間四柱處設黑漆木門三扇,中門取“有儀可象”之意稱作儀門,只在喜慶大典或迎接上級官員時開啟,平常進出皆經由東側便門,亦稱出入“人門”“生門”,另有西側門則是死囚押赴刑場的通道,又被叫作“鬼門”“死門”。</p> <p class="ql-block">儀門之內是二進衙院,布局與頭進類同,東西兩廂對應朝中六部各設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甬路盡頭連接一幢軒昂建筑,于稍遠處觀其形,面闊五間,左右檐廊以木柵相隔,正中明間月梁處懸一黑底金字牌匾“親民堂”,縣衙大堂到了。</p><p class="ql-block">大堂是是整座縣衙的核心建筑。舉步上臺階,九架進深大堂內西東檐廊處縮一間退一架各設廂房,凹擁三間開敞式中堂,正面壁上掛“明鏡高懸”“海水朝日”字畫各一,壁前暖閣設一案一椅,后立四扇“迴避”“肅靜”儀牌。正打量時,幾名“皂吏”手持水火棍從后堂西門魚貫而出分列大堂兩側,伴隨齊聲“威武”呼喝,一位身著白鷴補服,頭戴水晶頂官帽的五品知縣自后堂東門踱入暖閣。拍響驚堂木、衙役齊吆喝、原告跪陳、被告跪辯、刑名師爺耳語、擲令簽、廷杖......一場升堂表演復刻出清代知縣斷案情景。</p> <p class="ql-block">繞過大堂,有連廊回廊跨天井直通二堂。二堂是知縣處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官員來訪、與幕僚商議縣事之處,規格形制不及大堂軒昂開敞??茨情T首“琴治堂”牌匾,柱上“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遍郝?,既借宓子賤鳴琴理政典故稱頌知縣知人善任,為官有方,也標榜知縣執行律法不避親疏,賞罰分明。</p> <p class="ql-block">二堂之后是三堂,作為知縣起居辦公、密議要事之地,布局與二堂類似,只是東廂房位置由刑名師爺辦公用房變作知縣臥室,西廂房則以侍從住所取代書啟師爺辦公用房。縱觀廳堂,當數正面牌匾最是顯亮,“清慎勤”三字出自司馬昭所言“為官者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想那古人將清、慎、勤三字作為官箴,倒也契合習總書記一再強調的“領導干部要講政德”講話精神。只是古往今來,為官者總喜將“清慎勤”之類箴言刻成牌匾懸掛示人,但真正把這三字銘記入心,做到既保持清正廉潔,又言行謹慎,還勤勉政事的又有幾人?</p> <p class="ql-block">秋冬日短,走出三堂已是擦黑時分,匆匆一瞥西東花廳,剩余兩路只能再尋他日空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句容市|
布尔津县|
丽江市|
漳州市|
肥东县|
错那县|
芦山县|
图木舒克市|
邵东县|
武威市|
安达市|
齐齐哈尔市|
景东|
凤冈县|
穆棱市|
和平县|
中卫市|
鄂尔多斯市|
沧州市|
开鲁县|
方山县|
长春市|
元谋县|
游戏|
上林县|
天峨县|
北安市|
弥勒县|
汨罗市|
环江|
舞阳县|
石柱|
吉林市|
凌源市|
原阳县|
崇阳县|
南宫市|
大埔区|
寿宁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