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寧我曾去過二次:第一次是在三十多年前,出差去開會,順便游玩了伊嶺巖和青秀山,印象很淡了;第二次是七年前參團游,僅把它作為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結束了柳州的旅程,就乘火車到南寧玩幾天。</p> <p class="ql-block"> 首先參觀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位于市中心民族廣場東南、民族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西南角。它創建于1934年,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 我們參觀了“廣西古代文明陳列”、“館藏瓷器陳列”、“館藏工藝珍品陳列”等。</p> <p class="ql-block"> 廣西古代文明陳列是以通史體例表現廣西歷史,遴選近千件本地珍貴文物、匯集近年來廣西考古最新研究成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述了從舊石器時代到元明清發展進程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廣西境內發育良好的巖溶洞穴為古人類棲居提供了天然優良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約80萬年前,右江河谷出現人類蹤跡。約11萬年前,“木欖山智人”在左江流域活動。約5萬至2萬年前,柳江流域先后出現“柳江人”、“麒麟山人”。約1萬年前,古人類足跡已遍及境內大部分地區。</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活動遺址洞穴中,出現大量螺蚌介殼堆積;出現磨制石器和夾砂粗陶片。</p> <p class="ql-block"> 在婭懷洞遺址出土距今1.6萬年的稻屬植硅體,說明古人類很早開始利用野生稻資源了。</p> <p class="ql-block"> 其他遺址出土碳化稻谷,及相應的生產、生活工具,印證了5000~4000年前廣西稻作文明的產生和發展。</p><p class="ql-block"> 大石鏟應該是農具,鎮館之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先秦時期,廣西境內的居民主要是西甌人和駱越人,他們積極與周邊地區交流、互動,創造出既具地方特色、又體現多元包容的地域文化。</p> <p class="ql-block"> 銅牛造型與云南出土的古滇國銅牛十分相似,完全是寫實手法。</p> <p class="ql-block"> 銅鼓是最具廣西先民特色的青銅器,在長期的發展中,它完成了從炊具——祭祀禮器——權力和地位象征的蛻變。</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在嶺南設桂林、南海和象郡,對廣西地區實施郡縣統治。各族文化與漢文化不斷融合,社會經濟、文化得到空前發展。</p> <p class="ql-block"> 羽紋銅鳳燈的鳳嘴張開,含一喇叭形燈罩、正對燈盤上方;頸部由套管連接,可自由轉動和拆裝;腹內空、可貯水。當燈點燃后,煙灰經燈罩納入頸管、再導入腹腔、溶入水中。這種設計能防止燭煙污染空氣,是古代的環保產品,與著名的“長信宮燈”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廣西出土的西漢銅器中的精品,鎮館之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 秦漢至南北朝,大批中原人民遷居廣西各地,中原移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為這里經濟、社會注入新活力,農業和手工業取得較大發展。</p> <p class="ql-block"> 羊角鈕銅鐘不同于中原的銅鐘,帶有明顯的少數民族地方色彩。</p> <p class="ql-block"> 鎏金銅面具一般都是少數民族的葬具,我曾在呼和浩特看到匈奴人的金面具。</p> <p class="ql-block"> 《漢書·地理志》記載了從合浦等地出發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線路及貿易情況。歷年來,廣西出土的來自域外的玻璃器皿和珠飾等,即為證明。</p> <p class="ql-block"> 唐宋時,廣西作為完整的行政區域形成,朝廷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眾多羈縻州、縣,任用地方首領自治管理。</p> <p class="ql-block"> 唐初,廣西大部屬嶺南道。咸通三年,嶺南道東西分治,廣西屬嶺南西道,至此,廣西作為行政區劃的雛形初現。</p> <p class="ql-block"> 宋至道三年(997年),分置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廣南西路簡稱“廣西”,廣西之名此時出現。</p><p class="ql-block"> 唐代,得益于海上貿易的繁榮,廣西瓷業蓬勃發展,主要燒制青瓷。宋代又發展了青白瓷。瓷窯產品不僅滿足民間日用,而且還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p> <p class="ql-block"> 元代統治者在廣西創立了土司制度,管理少數民族地區。</p> <p class="ql-block"> 明代,土司制度進入全盛時期,同時該制度也顯露出弊端。</p> <p class="ql-block"> 清代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大規模“改土歸流”政策,逐步革除土司制度。</p> <p class="ql-block"> 館藏歷代工藝珍品陳列遴選了玉器、竹木牙角雕刻、漆器和銅胎琺瑯器等珍品,展現了古代工藝美術悠久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官員的帽頂從元代就有了。</p> <p class="ql-block"> 中國的玉文化由來已久,紅山文化的“玉豬龍”可能是最早的玉器了。</p> <p class="ql-block"> 掐絲琺瑯器工藝來自國外,但在國內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p> <p class="ql-block"> 木雕工藝不但用于建筑,而且大量用于日用品。</p> <p class="ql-block"> 熏香似乎要失傳了,現在一般家庭里見不到。人們使用的香水都是用西方工藝生產的;即使是寺廟里的焚香,也失去了原有的香味,有點刺鼻。</p> <p class="ql-block"> 這可能是象牙雕刻的最高境界了,不知有幾層?是怎么雕出來的難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坭興陶器不甚出名。</p> <p class="ql-block"> 館藏瓷器陳列以“釉”和“彩”為主線,將傳統氣息與現代風格有機結合,展現宋元明清時期的各類瓷器,凸顯中國瓷器源遠流長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元青花的流行,得益于來自波斯的顏料。</p> <p class="ql-block"> 明宣德瓷器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清代瓷器已經發展到造型比例十分優美的水準了。</p> <p class="ql-block"> 霽藍釉與描金搭配,使瓶子顯得雍容華貴。</p> <p class="ql-block"> 用國畫筆法在瓷器上描花紋,使器具有書卷氣。</p> <p class="ql-block"> 瓷鼎比較少見。</p> <p class="ql-block"> 窯變釉是釉料中多種呈色元素在高溫下、經氧化或還原作用,產生變幻莫測的釉色。至清代,景德鎮官窯掌握了窯變的規律,成為一種專門生產的色釉:在高溫下不同色釉自然流淌、交融,形成抽象的紋理,具備獨特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2025.11.2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余干县|
天镇县|
新乡市|
武宁县|
鄂尔多斯市|
吉林市|
桑日县|
石首市|
阿巴嘎旗|
出国|
嵩明县|
塔河县|
周至县|
台安县|
株洲市|
新竹县|
蓬溪县|
玉田县|
安阳市|
旅游|
闽清县|
岗巴县|
大余县|
武胜县|
锡林郭勒盟|
仪陇县|
南投县|
凤城市|
海安县|
孝感市|
晴隆县|
英吉沙县|
通城县|
拉孜县|
曲周县|
怀柔区|
囊谦县|
长汀县|
永丰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