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文化潮州很奈斯

大麥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下旬,我攜夫人與潮州籍老友阿陸夫婦一起重游古城潮州。在阿陸的熱心導游下,我們穿街走巷,從網紅打卡點牌坊街、廣濟橋、開元寺到周邊的龍湖古寨、陳慈黌故居、磷溪鎮居安里老厝等均踏足游覽,雖然僅是短短幾天走馬觀花,但是潮州厚重和獨特的文化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時髦的網絡詞來形容,那就是“很奈斯(nice)”,真的很好很棒!</p><p class="ql-block"> 看官若不信,且讓我一一道來。</p><p class="ql-block"> 一是潮州方言。潮州話屬閩南語系的一個分支,形成于秦漢,成型于唐宋。潮州人祖籍原為閩越人,在秦朝征服嶺南后,秦軍移民留下駐守,在宋朝統一南方后,潮汕地區正式進入北宋版圖,中原核心文化在潮汕地區得到傳播和壯大。隨后,大批中原漢人南遷潮汕,成為潮汕人的開基先祖。故此潮州話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音韻豐富,語調婉轉,具有獨特的韻味,與廣府粵語同被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我雖然一直聽不懂潮州話,但通過這次潮州行,對這一方言有了新的認識和認可。</p><p class="ql-block"> 二是潮州音樂。簡稱潮樂,大致可分為鑼鼓樂、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外江音樂等。其旋律優美,節奏多變,以其獨特的演奏風格和豐富的曲目而聞名,最具代表性的樂曲是《昭君怨》《寒鴉戲水》《平沙落雁》《鳳求凰》等,有著“唐宋遺音”、“華夏正聲”之稱,是中國民間音樂中的瑰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惜這次來去匆匆,未能一飽聆聽潮樂耳福,實屬遺憾。</p><p class="ql-block"> 三是潮州工藝。包括潮州木雕、潮繡、潮州陶瓷等,潮州工藝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東周時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藝已經具有較高的水平。宋元時期,玉石木雕刻、陶瓷生產規模很大,產品種類和技藝水平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工藝精湛,圖案精美,充分展現了潮州工匠的高超技藝和藝術創造力。潮州工藝美術不僅技藝精湛,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潮州工夫茶文化體現了“和、敬、精、樂”的傳統文化內涵。潮繡和泥塑等工藝品也展示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好客的阿陸侄子臨別時就送了一套潮州陶瓷餐具給我,精美至極,讓我們每天都能欣賞到潮州陶藝的工匠之美。</p><p class="ql-block"> 四是潮州美食。潮州菜以其選料廣博、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而著稱,追求色香味俱全,被譽為中國最高端菜系之一??。潮州菜以烹飪海鮮、佐料講究、食不厭精、清淡素雅見長,美食品種繁多,包括500多道菜肴和300多種小吃,近100種醬碟調料?。我們這次去就品嘗了潮州牛肉火鍋、潮州粿品、潮州鹵味、潮州小吃等,其鮮美的口感吊足了舌尖味蕾,讓人食指大動,根本停不下來。</p><p class="ql-block"> 五是潮州建筑。潮州古民居以“下山虎”“四點金”和“駟馬拖車”為主要形式,裝飾上采用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畫等工藝。潮式古建深受《易經》及風水學的影響,注重選址、坐向及建筑外觀的裝飾。例如五行山墻即厝角頭就是潮汕民居的獨特建筑裝飾,因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所以稱為"五行山墻"。"金形山墻"圓而足闊,象征財源廣進。"木形山墻"圓而伸直,與"水形山墻"搭配,寓意"以水養木"。"水形山墻"平而生浪,通常由三條或者五條弧線組成。"火形山墻"造型突出,像火苗一樣,常出現在寺廟,寓意香火旺盛。"土形山墻"上端切平,方正剛勁,比"木形山墻"更為寬厚。可以說“厝角頭”充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體現了潮汕文化的精髓,成為潮汕的藝術瑰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歷史價值。</span>我這次有幸在潮籍朋友阿陸的引薦下,專門探尋了具有代表性的陳慈黌故居大院、頤園、磷溪居安里等潮式民居,可說是大開眼界,收獲滿滿。</p><p class="ql-block"> 六是潮州民俗。潮汕民俗源自嶺南百越和閩越的傳統文化,崇尚祭拜多神,是漢文化與百越民俗文化及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晶。除了傳統的節日外,他們至今還保留著盂蘭節、中秋燒塔、新年燒龍、<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節食七樣羹、澄海賽大豬、鹽灶拖神</span>等等中原已消失的習俗。另外較有特色的還有游神賽會、英歌舞等民俗活動,這些民俗充滿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前段爆火全網的五歲小女孩莊恩琪與英歌隊共舞畫面,讓我們看到文化傳承的力量,看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華戰舞”生生不息的蓬勃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 潮州文化源遠流長,以上種種元素共同構成了潮州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希望借此美篇,讓沒去過潮州的人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個初步了解,撩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多的人想去探尋感受的欲望。因為,潮州真的很奈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雄偉的廣濟門城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曙光初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夜幕下的廣濟門格外熣燦奪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城墻與上水門城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下水門城樓與上水門城樓一左一右拱衛著廣濟樓</b></p> <p class="ql-block">?潮州廣濟樓和牌坊街上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猴子塑像,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這些猴子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品,稱為“府樓猴”。?這些猴子最初是潮州府衙鎮海樓上的裝飾品,共有108只,每只猴子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現了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藝。這些猴子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象征著“侯”的寓意,因為古代潮州府衙被視為一個諸侯國,因此用猴子來裝飾府樓,寓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牌坊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騎樓,這里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東門古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門當</b></p><p class="ql-block">“門當”為院落門口的小石墩,也稱“抱鼓石”。古代的將軍在出征取勝后,常常將戰鼓放置在宅第門前,用以炫耀戰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抱鼓石”、“門枕石”。在古代建筑中,一般只有較大的宅門,才配有抱鼓石。不同等級的家室,門當的等級也不同,十分森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愈夜愈美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城內小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華燈初上,人流如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特色飲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竹編工藝品與潮州三寶</b></p><p class="ql-block">? 潮州竹藝?是潮汕地區一種歷史悠久且富有地方風情和人文特色的傳統民間工藝。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成為當地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涵蓋了從竹樓竹船到竹盤竹籃等各類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潮州三寶包括黃皮豉、老藥桔和老香黃,它們是潮州涼果中的佼佼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制作工藝。??黃皮豉是潮州特產的涼果之一,具有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微酸帶甜,有助于促進消化。老藥桔則是以金桔為原料,經過特制而成,口感軟綿,咸中帶甜,具有潤肺止咳、化痰開胃的功效。老香黃則是由佛手果腌制而成,色澤烏黑發亮,味道甘甜,具有開胃、消食、解酒的功效。這些涼果不僅在潮汕地區深受歡迎,還享譽海內外。它們不僅作為日常食品,還常被用作饋贈親友的禮品,體現了潮州文化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憨態可掬的小人偶讓人忍俊不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開元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開元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約1300年的歷史。唐玄宗時期,詔令全國挑選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開元”命名,潮州開元寺便是其中之一。潮州開元寺是“粵東第一古剎”,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被譽為“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嵌瓷</b></p><p class="ql-block">? 嵌瓷是廣東潮汕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普寧人俗稱"聚饒"或"扣饒"。主要材料是選用各種顏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現對象的瓷片,也稱"饒"片。</p><p class="ql-block"> 嵌瓷的出現可追溯至明代萬歷年間,盛于清代,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使用瓷片制作而成的嵌瓷藝術品,穩定性極高,耐腐蝕抗氧化,光澤度高,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氣溫高且常有臺風影響的濕潤地區是其他工藝品無法代替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木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木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題材,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它不僅受到廣府文化的影響,還受到了江浙一帶木雕的影響。其題材包括民間傳說、古今人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江海水族、戲劇故事等。?潮州木雕的制作工藝也非常獨特,常見的裝飾手法包括黑漆裝金、五彩裝金等。此外,還有少量完全不加髹漆的素身雕作品,這些作品通常使用優質的木料制作,題材紋飾講究,能夠更好地展示工匠的工藝水平。</p><p class="ql-block"> 潮州木雕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證明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灰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灰塑?是嶺南建筑的傳統裝飾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工藝特點。在居安里老厝里就隨處可見各種題材的灰塑作品。雖然在破四舊運動中它們大多已經受到了破壞,但在殘存的灰塑作品中仍能感受到那個年代人們的信仰、審美、對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卓府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卓府?是清代潮州總兵卓興的府第,位于潮州市中山路中段,始建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坐北朝南,采用三進建筑格局,斗拱抬梁式木結構,雕梁畫棟,典雅大方?。卓府不僅是潮州清代上層人物府第的代表作,也是潮州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卓府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我們本想進去一探究竟,但故居卻閉門謝客,只好作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梨園公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上水門街5號。該公所的始建年代不明,但在清光緒年間進行了重修,是當時潮州地區外江戲各班及潮音班藝人集會的重要場所。?</span>近年來,梨園公所經過修繕,融入了潮州文化元素,公所內設置了文化展區,展示潮繡、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傳統工藝作品,并提供品嘗潮州工夫茶的休閑空間,成為游客了解潮州文化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許駙馬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許駙馬府在潮州市區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4號。為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和駙馬許玨的府第。該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歷代屢有維修,但仍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許駙馬府是全國罕見的完整保持了宋代建筑格局的民居建筑,結構嚴謹,古樸大方,建筑布局奠定了后世潮汕傳統民居的基本形式,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駙馬爺的新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府衙鎮海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潮州府鎮海樓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譙樓(俗稱府樓),府樓建筑結構堅固,用石砌成圍墻,欄桿以108只木雕猴子作為裝飾。此外,鎮海樓還起瞭望、防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鎮海樓作為歷代潮州主官履職的場所,是潮州作為歷代縣、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標志,也是潮州作為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一輝煌歷史的有力見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唐伯元故居</b></p><p class="ql-block"> 故居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建筑歷經四百余年已不復存在。現在的唐伯元故居是2018年由唐氏后裔捐資1680萬元復建的,按照明代規制,采用“三進制”的建筑制式,于2019年12月建成,并對公眾免費開放?。唐伯元是明潮州府澄海人。他于明萬歷二年(1571年)中進士,累官至吏部郎中,以清正廉潔著稱。唐伯元在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期間,推行掣簽選官法,抑制了買官賣官和請托之風,澄清了吏治,明朝廷表彰其為“理學儒宗”“銓曹冰鑒”,《明史》譽其為“清苦淡泊,人所不堪,甘之自如,為嶺海士大夫儀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國學大師饒?宗頤故居</b></p><p class="ql-block"> 潮州頤園?,全稱為饒宗頤學術館,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門東中城腳15號,是潮州古城的一處文化瑰寶。頤園原是饒家的園林式私宅,現為紀念潮籍漢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而設立。頤園融入了蘇州園林、西方建筑和潮州傳統民居的風格,充分反映了饒氏的個人情志和品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廣濟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經過多次修繕和改造,最終于2007年完成全面維修并重新開放。廣濟橋以其獨特的啟閉式設計著稱,能夠在水位上漲時開啟,方便船只通行,是真正現實版的“過河拆橋”。?廣濟橋全長518米,由東、西兩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成。東邊梁橋長283.35米,有12個橋墩;西邊梁橋長137.3米,有8個橋墩;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橋上亭臺樓閣形態各異,裝飾精美,兼具商業功能,形成了一里長橋一里市的繁華景象。</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是潮州八景之一,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價值使其成為潮州文化的象征和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廣濟橋燈光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磷溪居安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居安里</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典型的民國風格潮州老厝,而且是一座四點金、雙通巷兩從厝、二層南洋特色后包的大厝。</span>是一座五行厝角頭齊全的老厝。這座老厝孤獨地座落在僻靜的田野之中,尚未被人發掘利用,著實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這張居安里的照片中,就集齊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厝角頭,你能找出來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年久失修的居安里內院一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p> <p class="ql-block">歷經風吹日曬的歲月洗禮,居安里老厝早巳殘舊不堪。斑駁的墻面、野蠻生長的雜草、文革時期的標語,無一不告訴你這是座被人遺忘的避世之所。但欣慰的是仍有老厝的幾個后人在固守著這祖居。以清貧淡然的生活守護著先輩留下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嶺南第一僑宅——陳慈黌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陳慈黌故居”是旅泰華僑實業家陳慈黌及其家族在家鄉興建的大規模民居建筑群。被譽為“嶺南大觀園,潮汕小故宮”。<b style="color:rgb(1, 1, 1);"> </b>這座宅子以其獨特的“駟馬拖車”設計而聞名,據說擁有超過500間房間。傭人們從早到晚通風、關窗,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整座宅子耗資900萬銀元(相當于現在200億人民幣),歷經四代歷時幾十年建成。整個宅子占地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雨,依舊屹立不倒。無論在建筑規模、建筑藝術,還是它的人文特色和歷史價值方面,在嶺南地區乃至全國都是罕見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進入其中,但見院挨院、巷接巷、廊連廊、房套房,猶如誤入迷宮一般,可見其規模之大,設計之巧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前的廣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前的荷花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外墻一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大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主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旁的潮式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龍湖古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龍湖古寨?位于潮安區龍湖鎮護堤路旁,地處韓江中下游之濱,占地面積約1.5平方千米。古寨始建于宋代,清代達到鼎盛,見證了潮汕地區從農耕時代到商業時代的歷史變遷?。</p><p class="ql-block"> 龍湖古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古寨內的建筑布局為“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建筑群呈帶狀分布。寨內共有100多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其中著名的建筑包括“方伯第”、“進士第”、“探花府”、“繡衣第”、“許氏宗祠”、“龍湖書院”和“天后宮”等?。這些建筑不僅展示了潮州民間工藝的精華,如木雕、石雕、貝雕、嵌瓷、彩繪和貝灰塑等,還體現了宋、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建筑中的厝角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厝角頭,也稱五行山墻,是潮州厝中較具特色的一種裝飾形式。有多獨特?就像你在全球各地,只要看到沖工夫茶的,就可以上去來聲“膠己人”。山墻即房屋兩端的圍護墻。五行山墻包括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山墻。五行山墻主要散布在福建、粵東、臺灣、贛南等地區,但潮州傳統建筑中的五行山墻,無疑是更具代表性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城市形象LOGO就是由五個“厝角頭”的形狀組合而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其實潮州的文化藝術遠不止我游之所見,還有潮劇、僑批、泥塑、剪紙、漆扇、油紙燈籠、金箔畫等等。另外這次重游讓我感受比較深的就是潮州的家族文化。</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潮州人的家族文化具有顯著的海洋文化和濃郁的中古遺風,具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點。其家族文化強調團結拼搏、創新反哺,具有商品意識和開拓精神。潮州人的家族觀念非常強,家族組織通常以宗族為單位,強調族譜和族規的傳承,通過祠堂等來紀念供奉祖先,由此增強家族團結和凝聚力。潮州人非常重視族訓和家風的教育傳承,強調子孫后代的學習和成長。這些也都是數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潮州游還有一大遺憾就是沒有再訪韓文公祠。因為韓愈被貶潮州后的政績和思想文化影響力巳深深嵌進了潮州歷代人的骨髓里,當地百姓尊其為“吾潮導師”,敬其為神明拜祭,山水為他改名,歷史由此改寫。可以說“崇韓”文化已然是潮州本土的一大亮點,韓愈已成為潮州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衷心祝福潮州古城在新世紀承上啟下,以文化人,煥發出勃勃生機,續寫輝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南召县| 佳木斯市| 潼南县| 达州市| 宁都县| 兴文县| 霍山县| 荥阳市| 泸西县| 湟中县| 万全县| 奉贤区| 宁安市| 万安县| 沾化县| 靖安县| 德化县| 济阳县| 交城县| 汽车| 轮台县| 金塔县| 竹北市| 玉门市| 平江县| 南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西丰县| 壶关县| 中西区| 文水县| 扎囊县| 璧山县| 达拉特旗| 岢岚县| 钦州市| 绥棱县| 图木舒克市| 丽江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