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雪或大雪時節,便會有飄飄揚揚的雪花來臨,天氣也格外的寒冷。家家戶戶便開始殺豬宰羊、煺雞剁鴨。走進村里,便會從豬羊的吼叫聲中感受到過年的氣氛。這里最為隆重的便是殺豬,時至今日,殺豬仍是村里僅次于起房蓋屋和婚喪嫁娶的大事。殺豬的頭一天,便要將屠刀、捅條、肉鉤子、捆繩、嚼口、夾絆、浮石、磨石、盆子、筐、籃、砧板等諸多物事備齊。屠刀有尺半長、寸許寬,需好鋼打造,耐得住豬血的燙燒;刀在磨石上磨得鋒利;捆繩須用上好的麻繩,也有用豬毛繩和牛毛繩的,為堅實耐用;浮石其實就是火山石,因其表面凹凸不平,正好用來煺豬毛。瓦盆用來盛豬血,筐籃準備放頭蹄和下水。殺豬的物事準備停當,還要打掃殺房,請屠家,叫攛忙的。殺房是專門用來屠宰牲口用的,一般蓋在交通便利和取水方便之處;殺房里要安置一口大鐵鍋,以備煺豬毛時用。過去有些村子無殺房,只好在自家煺豬,有專門的煺豬“水案”,一撩炕席就能煺了,“水案”用柳木制成,長約2米,寬約1米,長的兩邊釘有寸數高的木條,以防煺豬時水跑出案外。因水案只在殺豬時用,所以每到殺時要用血和蕎面來膩案縫(現如今水案已被鐵皮所替代)。屠家一般是專門或兼職從事屠宰牲口的,自有一套拿手的本事,手腳麻利,下刀快、準、狠。</p><p class="ql-block"> 到冬季,因家家殺豬宰羊,屠家很忙乎,也便顯得有些趾高氣揚。請屠家須要提前幾天打好招呼,殺豬的前一天,略備薄禮,無非是一盒煙、一瓶酒。屠家殺豬沒有白殺的,殺完后都要拿豬尾巴和豬尿脬作為酬謝,也有掙肉的,揀上好的豬肉拿二三斤,待酒足飯飽后提了回去,令人聯想起《水滸傳》里的鄭屠和《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戶,這都是男人們的事。女主人們則要邀請幾位平日里做針線、拉家常相處深的女伴或親戚來幫忙做飯。殺豬的場面頗為有趣。男人們手忙腳亂,叫喊連天,而主婦則躲在屋里,還要掉眼淚,為豬子被殺而悲傷,這時又往往遭男人的臭罵。在鄉村物質和文化生活相對貧乏而落后的年代,看殺豬簡直不亞于看一場大戲,因而殺豬的場面人多而又熱鬧。這其中的滋味,絕非住慣了高樓大廈,看慣了霓虹燈的城里人所能感受到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已經在豬圈里餓了近一天的豬并不知道它的厄運來臨,對于周圍這許多陌生的人仍是一副懶洋洋不理睬的模樣。三五個精壯漢子率先跳入豬圈,其中身大力沉者猛地將豬尾握在手中,麻利地纏上一圈,然后用力一提,豬的后架子就空了,這時其他人便一涌而上,有揪耳朵的,有抓豬蹄的。遇有厲害的豬,還需嚼口(嚼口是一根長尺許,徑三寸粗的木棒,一端還帶有繩子。豬張大嘴咬人時,便將無繩的一端順勢插入豬嘴里,然后人用繩子飛快地將豬的上下顎和木棒捆在一起);力氣大的屠家,往往一人便跌翻一頭豬。其余的人蜂擁而上,將豬按得動彈不得。下刀時需瞅準方位,一般在豬咽喉處,一刀進去,扎入心臟,豬血便順刀流入事先準備的盆里。刀扎進去還不能過猛,要讓豬邊叫喚邊流血,出盡血的豬肉才顏色正氣、味道香。遇有不高明的屠家,往往一刀未死,豬奮力掙脫,便帶著刀亂跑。追豬便成為一大趣事,男人們火冒三丈、奮力追趕,女人們捂嘴笑,最為快樂的是頑童,跟著后邊看熱鬧。</p> <p class="ql-block">豬殺倒后,便用杠子抬到殺房。這時,屠家便要給豬打氣,過去用嘴吹。從后蹄處皮肉間剔開一小孔,用指來粗的鐵棍伸進去貼著皮下使勁兒捅,讓皮肉分離,好往里吹氣。之后,屠家便鼓起腮幫子吹,臉憋得通紅,好屠家一般2—3口氣便將豬吹得滾瓜溜圓,這樣,煺起毛來就省事多了。吹氣時另有一人還用一木棒用力敲打豬的腋下,為了讓氣能盡快充入,俗語“擂死豬”,現在則多用給自行車打氣的氣筒。充足了氣的豬擺在殺房里灶臺上的水案或鐵板上,用將開而未開的水不斷地澆,澆到毛能用手很輕地拔下來時,屠家則用浮石煺豬毛,豬毛被拾掇在一個筐子里,晾干后賣。煺得干凈不干凈,關鍵是看水溫的高低,有經驗的屠家用手抓水,便知水溫是否適度。已經變得白條溜光的豬趴在水案上,屠家操起專門剔肉的牛耳尖刀,以豬尾巴為圓心,半經約3寸劃一圈,謂之“旋腚”,這時就圍了許多人看膘有多厚,是否是“米腥”豬,尤其是女人瞪大了眼瞅著,緊張的心情不亞于大黑天碰上了狼。隨后屠戶將豬腚用麻繩捆牢,把肉鉤子伸進盆骨里鉤緊,要試兩三回,防止鉤脫,豬被吊在房梁,下面放好苫席和大盆之類的東西,先去頭蹄后開剝。骨架、頭蹄、腸肚、肉、腸油、香膽油要分別拾掇利索;肉還要按后座、前爬、腰條分割。這時男人們的活計告一段落,屠家也可以悠閑自得叼起一根香煙了。</p> <p class="ql-block">殺豬都要請屠家和攛忙的人吃飯。一般都是豬脖子肉(叫槽頭肉)燴土豆、酸菜,再蒸上幾籠莜面。</p> <p class="ql-block">現在殺豬后,往往將肉放在涼房里,過去則不同。家家戶戶都要院子里挖一肉窖,以備殺豬后貯藏豬肉。肉窖的形式也不一,有的長方形,有的圓形,也有正方形的,但有一個共同點,肉窖都要用水潑,窖壁上的水冰凍后變得溜光透明,肉放進去就沾不上土,還要用莜麥秸(過去哪有塑料布,只有桐油布)苫好,再抹上黃泥,隆起小包,形似扣鍋。待年三十早上撬開,其肉鮮香如初,遠比放在甕內、冰箱強得多。也有防盜者,抹的與地面一般平,還要做偽裝,只不過開肉窖時費許多力罷了。然后撒上浮土,要做得不露痕跡。究其原因,一個字——窮。殺豬后,有的要變賣一些以資家用,有的饋贈親友,少量留點,大部分要入窖等春節和正月里親朋相聚時享用。</p> <p class="ql-block">時代變遷,豬肉現在每天都可以買到,過年時殺豬的習俗已成為遙遠的回憶。當然過年依然殺豬,但已沒有過去的氛圍了,年味兒淡了,比年味兒更淡的是人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晋州市|
昌邑市|
陕西省|
阿拉善右旗|
拜泉县|
尚志市|
长寿区|
容城县|
龙山县|
曲阳县|
枣强县|
手机|
山阳县|
唐河县|
明水县|
博乐市|
德庆县|
汶川县|
泸西县|
五大连池市|
景洪市|
任丘市|
调兵山市|
鹤庆县|
北碚区|
赫章县|
麻江县|
崇信县|
黑龙江省|
孝义市|
景谷|
秭归县|
武义县|
辽中县|
旬阳县|
颍上县|
晋宁县|
确山县|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