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5日十八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又一次歡聚在一起。他們在紀念小學畢業60周年。</p> <p class="ql-block"> 交談中大家幸福地回憶起曾經在一起的8年小學同學生活(包括2年幼兒園)議論中提到了一張1958年有34個小朋友和2位老師在蘇州名園獅子林著名景點之一的旱船船頭拍攝的幼兒園畢業照,笑稱大家是一條船上來的。</p> <p class="ql-block"> 確實是這樣,十八位同學都是上世紀50、51年生辰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元年和第二年出生,名符其實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是乘著共和國的航船一起成長,共同經歷了共和國所有的風雨歷程。現在共和國富強了,我們也步入了老年階段。</p> <p class="ql-block"> 小學畢業60年后的今天,大家還能聚在一起,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生活著,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事啊!</p> <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情誼綿綿!同學聚會,溫暖如初!</p> <p class="ql-block">歡聚一堂,神彩飛揚,溫文爾雅,自信自強!</p> <p class="ql-block"> 經歷70多年的人生風雨,一切喧囂都已過去,唯有身體健康是我們晚年的唯一主題和目標。大家相約到80歲生辰還要共聚一堂,同慶八十大壽。</p> <p class="ql-block"> 再過二年到2026年,又是我們從1956年開始同學(幼兒園中班)70周年的紀念年份。大家商議到時一定要再去獅子林旱船景點,瞻仰一下我們同乘過的那條船,重溫早已逝去的快樂童年。</p> <p class="ql-block"> 為紀念這次聚會,參加聚會的同學每人都留下了一張風度翩翩倩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馬康偉同學</p> <p class="ql-block">關小玲同學</p> <p class="ql-block">朱再明同學</p> <p class="ql-block">劉一玨同學</p> <p class="ql-block">吳永憲同學</p> <p class="ql-block">吳瑞明同學</p> <p class="ql-block">楊建中同學</p> <p class="ql-block">楊振環同學</p> <p class="ql-block">陳百芊同學</p> <p class="ql-block">陳禮妙同學</p> <p class="ql-block">陳禮娟同學</p> <p class="ql-block">陳麗秀同學</p> <p class="ql-block">沈家鈺同學</p> <p class="ql-block">金一民同學</p> <p class="ql-block">費竹侖同學</p> <p class="ql-block">徐雅菁同學</p> <p class="ql-block">袁倜同學</p> <p class="ql-block">唐祥晶同學</p> <p class="ql-block">陳禮娟、陳禮妙一對姊妹花</p> <p class="ql-block">陳禮娟、陳麗秀小學、中學都是同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馬康偉、陳百芊、楊振環、楊建中小學、中學都是同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馬、陳、楊、楊1968年下鄉插隊前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陳百芊、楊建中下鄉插隊后仍在一個生產大隊</p> <p class="ql-block">唐祥晶、楊振環合照</p> <p class="ql-block">袁倜、楊振環合照</p> <p class="ql-block">吳永憲、楊建中曾在幼兒園時扳過手腕,摔過跟頭。</p> <p class="ql-block">朱再明、楊建中小學時期同住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 五個小時的相聚短暫一瞬 ,大家意猶未盡,但很快樂,為老年健康增添了無盡的樂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临江市|
东乡|
巴东县|
福鼎市|
尉犁县|
合川市|
崇仁县|
平果县|
特克斯县|
株洲市|
榆林市|
平定县|
太和县|
开平市|
正安县|
桃园县|
伊金霍洛旗|
万源市|
吉隆县|
昭苏县|
嘉义市|
凤冈县|
加查县|
探索|
西盟|
张北县|
广平县|
汾西县|
乌拉特中旗|
拜城县|
湟中县|
芒康县|
普定县|
宁海县|
灯塔市|
页游|
南投县|
嘉禾县|
桐柏县|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