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攝影/邢貴中</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頤和園萬壽山南坡的西部有一組精美的建筑群,這就是頤和園頗有名氣的園中之園“畫中游”景區。相傳這畫中游是乾隆皇帝親自主持設計的,是乾隆皇帝最中意的園區之一,這些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視野開闊,可以觀看萬壽山下的建筑和昆明湖及周邊美景,畫中有景,景中有畫,形成了人在畫中游的獨特景觀?效果,是乾隆皇帝來頤和園最喜歡的觀景地。</p> <p class="ql-block"> 畫中游景區占地面積并不大,接近方形,西周建有圍墻,主要包括畫中游、澄輝閣、借秋樓、借秋亭、愛山樓、愛山亭、湖山真意等建筑。此處地勢坡度較大,各個建筑因地制宜,隨山就勢,每上一層都會有不同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 澄輝閣是畫中游建筑群的核心,位于建筑群的最南端,是一座兩層的八角亭重檐式樓閣,所以加上頂上的重檐,外觀上看像是三層的樓閣。它沒有臺基,柱子直接立在凸凹不平的山石上,這種設計使得建筑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而且其一層的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積是巨石構成的山體,并且有一個山洞,除了可以從兩側向上一層,也可以從山洞上去。</p> <p class="ql-block"> 山洞的用柵欄門鎖著,沒開放。</p> <p class="ql-block"> 站在澄輝閣一層向前望去,眼前豁然開朗,寧靜的昆明湖出現在面前,可見的湖面呈一條窄線。澄輝閣之下的建筑群是聽鸝館,這組古樸典雅的建筑與昆明湖的的自然景觀完美融合。天空湛藍,白云悠悠,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了。</p> <p class="ql-block"> 從澄輝閣向上去往兩側的借秋亭和愛山亭的爬山廊也是建在山石之上,并沒有修規整的臺階,體現出建筑與自然的結合。游廊色彩斑斕,雕梁畫棟,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濃厚的文化氣息。放慢腳步可以仔細品味在這條走廊中的韻味,游廊連接著山洞,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 借秋樓位于澄輝閣的西側,是一座兩層的小樓。從背面山坡上看,它變成一層的敞軒。站在借秋樓上,可以遠眺佛香閣、南湖島、西山和玉泉山,景色優美?。</p> <p class="ql-block"> 景區大量堆疊山石,圍植松柏,構成山地小園林特色。要知道整座萬壽山是挖昆明湖堆土形成的人工山,這些山石都是外運而來,與土山融為一體,就像自然山一樣,足以見得當初修建時設計者的煞費苦心。</p> <p class="ql-block"> 從澄輝閣二層向外遠望,閣中的上楣、下底座、左右楹柱相組合,恰好形成一個個“取景框”。西眺玉泉山,南望昆明湖等,樓閣的每一個角框各有一景,景景不同。</p> <p class="ql-block"> 澄輝閣二層是乾隆皇帝最喜歡駐足觀看之處,整個湖泊盡收眼底,仿佛是走進了一幅流動的山水畫。湖面平靜如鏡,四周綠樹成蔭,遠處的房屋與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在這里,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完美結合的魅力,游人不禁為之動容。</p> <p class="ql-block"> 站在澄輝閣二層中央觀看其建筑內部,你會立刻被那華麗精致的彩繪所吸引。藻井、梁棟和窗欞上繪滿了精美的圖案,窗欞透出柔和的光線,營造出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氛圍。在這里,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對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感到由衷的敬佩。</p> <p class="ql-block"> 向東南方向望去,山下的一座三層的八角樓閣立在湖邊的樹叢之中,這就是乾隆題名的“山色湖光共一樓”。美麗的山色和瀲滟的湖光被造物主攏集于這一座樓閣之中,恰如其名。</p> <p class="ql-block"> 澄輝閣東側的愛山亭和愛山樓與西側的借秋亭和借秋樓造型相同,成對稱之勢,拱衛著位于中軸線上的澄輝閣和后邊更高一級的畫中游。這種布局對稱,互不遮擋,景觀空間層次變化分明。</p> <p class="ql-block"> 從澄輝閣沿中軸線向上走,也是由山石構成的山路,路很窄,兩側都是巨石,山路之中有座石牌樓,幾乎是所有來這里游覽的人都要從這條路經過一次,游人如織,所以很擁堵。</p> <p class="ql-block"> 石牌樓正脊南北雕有二龍戲珠圖案,兩頭有吞脊獸,戧脊上有蹲獸,筒瓦滴水檐椽俱全均是石質漢白玉。椽下是冰盤檐、斗拱梁枋。立柱南北是巨大的抱鼓石,兩個抱鼓石和立柱為整石雕出。</p> <p class="ql-block"> 關于畫中游的修建,據說乾隆三下江南后便想仿照江南景致造清漪園。他對初期園區規劃不太滿意,總覺得聽鸝館后空著的一塊地需要填補。乾隆日思夜想,后于夢中見一白須老者帶著各持一畫的二使女前來,這兩幅畫著樓臺亭閣的圖畫,美妙絕倫。老者邀乾隆去畫中一游,乾隆欣然前往,邊游邊吟:</p><p class="ql-block"> 金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飛水自流。</p><p class="ql-block">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p><p class="ql-block"> 遠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p><p class="ql-block">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畫中游。</p><p class="ql-block"> 于是乾隆皇帝就按夢中所見,組織修建了畫中游。</p><p class="ql-block"> 我爺爺不知道從哪里學到的乾隆皇帝的這首詩,在我小的時候經常背給我聽,所以我至今還記得大概,特別是“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畫中游”這一句我也經常引用。</p> <p class="ql-block"> 過了漢白玉石牌坊以后就是一個庭院,庭院正中為畫中游正殿,上有匾額刻“畫中游”三個字,與澄輝閣的匾額一模一樣,原匾為乾隆皇帝親題。但中國古代同一建筑群中匾額上的字是不能重復的,而“畫中游”景區中的澄輝閣與畫中游的匾額卻是相同的,這是為何?據說是因為民國時期修繕畫中游景區,但由于疏忽,制作匾額時沒有制作“澄輝閣”匾,而是制作了兩塊同樣的“畫中游”匾額,由此出現了畫中游景區內有兩塊相同匾額,且延續至今,故“澄輝閣”被誤稱為“畫中游”樓,也使后人反而不知道其“澄輝閣”的本名了。</p> <p class="ql-block"> 畫中游各建筑之間都有爬山游廊溝通。由于建筑倚山而筑,視野開闊,循廊觀景,仿佛置身畫中,這也是“畫中游”?名字的含義之一。</p> <p class="ql-block"> 臨近傍晚,太陽的光芒從西邊投射到庭院里,整個“畫中游”景區被籠罩在一片溫馨的光輝之中。亭臺樓閣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院中的石頭反射著亮光,增添了幾分自然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咸豐十年(1860年),畫中游景區遭到英法聯軍的毀壞。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聯軍在頤和園中盤踞達一年多的時間,畫中游再次遭到破壞。此后慈禧動用巨款再次修復頤和園,“畫中游”也得到修建。</p> <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也進行過多次修繕,最后一次就在前幾年,于去年(2023年)重新開放,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畫中游景區是嶄新的,來頤和園游玩千萬不要錯過。</p> <p class="ql-block"> 游覽間歇,坐在游廊里休息,庭院內周圍綠樹成蔭,天空湛藍。在這里了解頤和園的修建和心酸的歷史以及現在的變化,我們仿佛能夠聽到歷史的回聲,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滄桑。頤和園再也不會受到外族的破壞,只會新的面貌展示古老的神韻給游人。讓人們欣賞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 隨著太陽逐漸西沉,頤和園的景色變得更加迷人。天空湛藍,白云如絮,遠處的山巒與湖泊交相輝映與眼前的古建筑一起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游覽畫中游這座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園林,不僅欣賞到了其美麗的景色,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讓人們對中國傳統園林建筑景觀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p> <p class="ql-block"> 謝謝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陵水|
阳山县|
定陶县|
县级市|
明星|
辽阳市|
阿巴嘎旗|
禄劝|
临泉县|
温宿县|
大余县|
株洲市|
肇源县|
昌都县|
乌什县|
闽侯县|
SHOW|
蓬溪县|
贵南县|
睢宁县|
西乡县|
安庆市|
陆良县|
饶河县|
休宁县|
咸丰县|
龙江县|
根河市|
奇台县|
丰原市|
蓝田县|
比如县|
洪雅县|
萝北县|
丰宁|
北碚区|
荥经县|
瑞丽市|
邯郸市|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