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等待,伴隨時間的流逝,</p><p class="ql-block"> 時間的那頭是期望的結果。</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條信息,</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事情的結局,</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親人或朋友的見面。</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瞬間、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年。</p><p class="ql-block"> 但有一種等待卻是幾十年,是一輩子,等來的卻不是她們的期望,而她們的期望卻永遠不滅,隨著時間而去……</p><p class="ql-block"> <b>陳發姑</b>,1894年生于江西瑞金,被譽為“共和國第一軍嫂”。</p> <p class="ql-block"> 19歲那年,陳發姑與朱吉薰結為夫妻。之后,丈夫參加了紅軍,陳發姑參加了蘇區的婦女工作隊,她積極組織和動員村里的姐妹們籌款籌糧,為紅軍戰士縫制軍衣、打草鞋、洗衣裳;到紅軍醫院里幫助照顧傷病員、送飯等等。</p><p class="ql-block"> 1934年,朱吉薰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陳發姑在惜別了丈夫之后,自此開始了長達75年的曠世等待和舉世罕見的愛情守望。</p> <p class="ql-block"> 直到全國解放,陳發姑一直沒有等回自已的丈夫,她白天耕田,晚上打草鞋,就這樣一個人維持生活。之后政府進行調查,認為她的丈夫在長征途中犧牲了。但她始終堅信丈夫沒有死,逢人便講:“我丈夫參軍出去了,我一年盼一年,一月盼一月,一天盼一天,很希望我丈夫回來跟我團聚。”陳發姑年年都要編織一雙草鞋,寄托對丈夫的思念。即便雙目失明也不間斷,直到75雙草鞋。</p> <p class="ql-block"> 2008年9月12日,陳發姑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光榮敬老院溘然長逝,享年115歲,她抱著她的期望隨著時間而逝,而她的希望始終不滅!</p> <p class="ql-block"> <b>池煜華,</b>興國縣茶園鄉人,1929年春節,嫁給了中共共青團江西省委書記的李才蓮,第三天,李才蓮便告別妻子,去福建等地開展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丈夫走后,池煜華也參加了革命,并歷任中共楊殷縣委的巡視員、中共熬原區執行委員會婦女部長等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四次反圍剿后,李</span>才蓮對妻子說:“戰爭時期,消息不很確定,如果有人說我死了,千萬不要相信,記住,等著我!”池煜華堅定地點了點頭。沒想到,這竟是兩人的永別。</p> <p class="ql-block"> “活著,我要見人;死了,我要見尸!”這就是池煜華的心愿,她記住了丈夫不要她輕信流言的告誡,曾多次靠乞討尋找丈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乎尋遍了整個贛南山區。許多好心的失散紅軍、游擊隊員,見池煜華如此執著,如此癡情,只好騙她:“李才蓮書記從銅缽山突圍出來,追紅軍主力去了。”于是,池煜華回到鄉下家中,開始了漫長的等候。</p> <p class="ql-block"> 這一等,又是67年的漫長歲月!雖然屢次尋找的結果令池煜華失望,但她仍然堅信:才蓮一定會回來!她每天都對著李才蓮臨走時送她的鏡子梳頭,<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絲變成了白發,少女等成了老嫗。</span></p> <p class="ql-block"> 1983年,民政部終于查實李才蓮已在1935年2月犧牲,池煜華收到了一張烈士證,但是她依然在等著李才蓮,厚實的杉木門坎被她每天出門磨出凹陷,伴隨著她在村口等候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她一直堅信丈夫總有一天會回來的。在一次縣城瞻仰烈士陵園時,赫然發現在重修的紀念碑犧牲紅軍名單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李才蓮,紅軍高級將領,1935年2月下旬,蘇區留守紅軍分九路突圍后,在瑞金銅缽山區被敵人包圍,被叛徒所害,壯烈犧牲,年方21歲。”</p><p class="ql-block"> 等了72年,等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一向身體健朗的老人,臥床不起了。2005年4月24日8時30分,池煜華帶著對丈夫的深情眷戀走完了95歲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1932年<b>段桂秀</b>與王金長結婚了,婚后第三天王金長就參加了紅軍。 走前對妻子說:“你放心,我會回來的,等我。”段桂秀強忍著心中的不舍,點了點頭:“金長哥,你去吧,我在家等你。無論多久,我都等。”她知道,這一別,可能是漫長而未知的等待,但她愿意,因為她的心中,有那份對王金長堅定不移的信任與愛。</p> <p class="ql-block">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段桂秀的手因勞作而變得粗糙,臉上也悄悄爬上了歲月的痕跡。但她心中的那份信念卻如同磐石一般,堅不可摧。每當夜深人靜,她總會對著星空默默祈禱,希望王金長能夠平安歸來。</p><p class="ql-block"> 1953年,一封來自遠方的信件打破了小院的寧靜。那是一張烈士證書,宣告了王金長為國捐軀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在失去王金長的日子里,段桂秀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停滯。她繼續贍養婆婆,直到老人安詳離世;她幫助小叔子成家立業,看著他娶妻生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自己,卻始終未再嫁,她把所有的愛與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個家中,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p> <p class="ql-block"> 2019年,近百歲高齡的段桂秀,在家族后輩的細心攙扶下,緩緩踏上了去看望丈夫的旅程。終于,他們來到了王金長的墓碑前。墓碑上,刻著的不僅是名字,更是一段不朽的傳奇。段桂秀凝視著那冰冷的石碑,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卻遲遲未落。她緩緩伸出手,輕輕撫摸著碑文,仿佛是在觸摸著愛人的臉龐。</p><p class="ql-block"> “金長啊,我來看你了。”她的聲音顫抖而堅定,八十七年的等待與深情,在這一刻化作了無聲的淚滴,滴落在青石板上,濺起一圈圈漣漪。</p><p class="ql-block"> 段桂秀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放聲大哭起來。這哭聲,是對逝去歲月的告別,也是對未了情緣的訴說。周圍的人們紛紛投來敬佩與同情的目光,卻無人打擾這份難得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 幾日后,段桂秀在子孫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這是她生平第一次離開故土,前往那個曾無數次出現在夢中的地方——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當五星紅旗在晨曦中緩緩升起,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段桂秀的目光緊緊追隨著那面鮮艷的旗幟。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但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自豪。</p><p class="ql-block"> “金長,你看到了嗎?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驕傲。”她輕聲說道,仿佛王金長就站在她的身邊,與她一同見證這輝煌的時刻。</p><p class="ql-block"> “我替你來了,看到了你曾經為之奮斗的一切。我們的愛情,雖然跨越了生死,卻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出了最絢爛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段桂秀今年已經106歲了,這92年的等待成為中央蘇區人民中傳奇。</p><p class="ql-block"> 等待,75年。</p><p class="ql-block"> 等待,72年。</p><p class="ql-block"> 等待,92年……</p><p class="ql-block"> 她們在期望中等待,雖然沒有等到自己的親人的回歸,卻等到了親人們為之奮斗和犧牲的新中國的誕生和繁榮。讓人們見證了她們愛情的堅貞、純潔,對承諾的堅定、執著。令人感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井岡山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鐘國華老師感動地為她們的愛情等待寫下誦唱的歌詞,《我在時光的盡頭等你》:</p><p class="ql-block"> 有一種等待超越了時空和生死,有一種等待是互不辜負的決心與誓愿,紅軍戰略轉移,紅軍阿哥留下一句話:“我會回來的,你等著我……”</p><p class="ql-block"> 我在炊煙升起的村口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夕陽西下的山邊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彎月色的樹下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爬滿花期的窗口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嗩吶聲聲的祠堂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最后吻別的渡口等你,</p><p class="ql-block"> 我在生命累了的凈土等你……</p><p class="ql-block"> 千金一諾你回來,千金一諾我等你。</p><p class="ql-block"> 你不回來,我不老,等風等雨等著你……</p><p class="ql-block"> 千金一諾“我等你”,一諾千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你不回來我不老,我在時光的盡頭等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体育|
陇南市|
云和县|
汉川市|
永安市|
灵璧县|
漯河市|
宁化县|
天等县|
克东县|
施甸县|
延吉市|
巩留县|
宣城市|
海晏县|
抚远县|
北碚区|
尉犁县|
顺昌县|
揭阳市|
兴海县|
南涧|
嵊州市|
南丹县|
阿瓦提县|
都昌县|
通州市|
开封市|
马山县|
宜都市|
九台市|
永定县|
淮安市|
武强县|
张家界市|
利川市|
惠州市|
南漳县|
灵璧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