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意(續十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居易為唐代詩人中詩詞數量最多的,現存三千首強。據自己說可分為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大類。均以平易通俗著稱。</p><p class="ql-block">其作品由元稹編纂五十卷,后來自編后集二十五卷,凡七十五卷。全收集于《白香山集》(七十一卷)</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善于研究,評論了先秦至唐的許多詩人,認為必須首薦杜甫。他非常崇拜而力挺杜甫詩文,其文學主見在《與元九書》中有所表現。</p><p class="ql-block">他主張作詩要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描寫實現,涉及時政,故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認為寫詩就要像說話一樣,據說每當詩文寫成后必讀與童叟復聽,若聽不懂必修改重寫。</p><p class="ql-block">今淺聊二個長篇,此乃白居易得意之作。</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白居易與二友一行三人游玩時,說起了流傳的唐玄宗與貴妃之悲劇故事。王質夫勸白居易將此故事寫成詩,又讓陳鴻把它寫成小說。就這樣《長恨歌》詩與《長恨歌傳》小說并列存在。</p><p class="ql-block">后來《長恨歌》由于流暢精煉,語句優美而廣泛流傳。</p><p class="ql-block">此詩情節曲折,加之抒情色彩,大受歡迎,大獲全勝。連白居易自己亦滿意地說:"一篇《長恨》有風情。"</p><p class="ql-block">寫這種與歷史有關的詩并不草率,重大事變交代非常凊楚,有依有據。此詩開頭即指出君王愛美人不早朝,在詩文中部還批判了李隆基晚年在政治上的腐敗。</p><p class="ql-block">然而寫著惋惜楊玉環的被迫之死,詩的后半部卻著重描述李隆基情意纏綿,并從批評轉折為歌頌,虛構美化他們一段真摯之愛情。因此后面就覺得不真實,但詩歌藝術許多可以借鑒,不少愛好者皆可全篇背誦,并一直在敘事詩中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九年過后,白居易又寫了《琵琶行》,一作《琵琶引》,今不從。自古以來,"同是天涯論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引起多少人激動淚灑,慷慨激昂,靈愚共感,同頻共鳴!</p><p class="ql-block">此詩一上來場景介紹鮮明。接著用長段描寫琵琶之彈奏聲,從和弦到曲調與聲響變化,演奏至始至終描述得淋漓盡致,細致出色。表現出作者文學水平和高超藝術。</p><p class="ql-block">關于琵琶女是商人之妻,家住蝦蟆陵,有人專注研究過,名稱地點都對,查無此人。此女為虛擬假托,就如現在寫文作詩,全是塑造,"你我他"也假的多,真的少。并不奇怪。</p><p class="ql-block">作者被貶謫九江小官,蓋心理落差而情煩意亂,無處釋懷無人訴。故憑空造個琵琶女與此對話,情感交流,傾訴衷腸。如此像一場夢,在夢里抒發感情,宣泄情緒,說出了之前自己受的不公平遭遇以及所有的傷害。從而得到自我安慰,使心情舒緩。詩文以作者淚流滿面而終。讀罷使人深受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p><p class="ql-block">白居易以一首《琵琶行》,打破了當時封建統治一貫宣揚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此乃偉大優點以及重大意義,并對后來文學產生深刻影響。</p><p class="ql-block">《琵琶行》在思想內容上比起《長恨歌》更佳,傳誦更廣。一件平凡事能寫成如此絕妙長詩,真的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p><p class="ql-block">白居易死后,唐宣宗曾作詩吊他: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童子解吟《長恨》曲</p><p class="ql-block"> 胡兒能唱《琵琶》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通山县|
皋兰县|
文山县|
醴陵市|
邹城市|
上蔡县|
仙居县|
垦利县|
长宁区|
海南省|
古浪县|
上虞市|
济阳县|
进贤县|
保康县|
达日县|
信宜市|
静乐县|
屏东市|
康定县|
内黄县|
疏附县|
东至县|
三穗县|
扎鲁特旗|
西吉县|
邯郸市|
佛山市|
前郭尔|
吉隆县|
拉孜县|
张掖市|
朔州市|
新野县|
鄂伦春自治旗|
修文县|
新密市|
犍为县|
望江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