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老城區西北部,山明水秀,有一條清澈的長河(原高粱河),把京城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郊各行宮御苑</span>相連,這是當年皇家的御用河道。大家耳熟能詳的慈禧太后就經此長河乘船到頤和園避暑。</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五塔寺就坐落在長河北岸,南岸是北京動物園西北門,有步行橋通行。西鄰首都滑冰館和國家圖書館。北連中國氣象局。</p> <p class="ql-block"> 從國家圖書館地鐵站C口出來往前行不遠便是長河,河邊道路就以五塔寺命名,沿河往東四、五百米便是五塔寺。</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是金剛寶座式建筑,金剛寶座式塔起源于印度,造型象征著禮拜金剛界五方佛。即在金剛座上矗立五座塔——中間一座大塔,環列四座小塔。五座佛塔建在一個方形臺上,方形臺象征著釋迦牟尼打坐時的石臺,五座古塔分別為中央大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來佛,東方阿閦(chù)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塔寺是老百姓的俗稱,正式名稱“真覺寺”,創建于明代永樂年間(</span>1403至1424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永樂初年,一印度僧人來京,向明成祖朱棣呈獻了五尊金佛和印度式“金剛寶座塔”建筑圖。后明成祖封其為大國師,并下詔在長河北按圖紙建造真覺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內金剛寶座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 </span></p> <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年間,五塔寺成為皇家寺院,乾隆皇帝在這里為母后舉辦了六十、七十、八十大壽慶典,為此兩次重修真覺寺,因避先皇雍正“胤禛”名諱改名正覺寺。當時五塔寺規模宏大,據清朝光緒年間文獻記載,南起牌樓,天王殿、前大殿、塔、中大殿、后照殿,東西配殿、轉角房、僧房、行宮等,計167間。各殿堂的陳列物品,計225件。</p> <p class="ql-block"> 民國初年,金剛寶座前后各仍存大殿一座,后蒙藏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將正覺寺</span>以二千五百元的售價賣給一黃姓商人,此后寺內除金剛寶座和前大殿基座外,房屋建筑俱已無存。</p> <p class="ql-block"> 僅存的金剛寶座塔也沒有逃過厄運,曾被散兵強登塔頂,拆盜走中塔銅頂致使中塔上半部損毀。直到1937,民國政府才出資對五塔寺進行全面修繕。添塔座木門四扇,配齊鐵鈴,配中塔銅頂等。堅起石碑,添三米高院墻、建山門樓一座,添瓦房八間、宅地八畝九分。重修后,五塔寺歸壇廟事務所管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國后,國家對文物保護十分重視,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公布“真覺寺金剛寶座”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多次對五塔寺進行修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的核心建筑是金剛寶座塔,塔身雕刻精美,融合了中印文化元素,<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span>展示了明代建筑和石雕藝術的精湛技藝。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型上屬于印度風格,</span>但結構上展現了中國特有的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 目前北京共有金剛寶座塔四座,分別是真覺寺金剛寶座塔、西黃寺清凈化城塔、妙高寺妙高塔和碧云寺金剛寶座塔。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雕刻藝術最精美。</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不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遺址,還因其精美的石刻藝術而聞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刻以藏傳佛教密宗圖像為主,</span>寶座外部,裝飾五層佛龕,四面共有佛像390尊和許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獸、梵文,</span>寶座上塔身也遍飾佛像,多達1500余尊,被譽為“千佛之塔”。為保護文物,目前金剛寶座已禁止登上平臺。</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內的古銀杏樹也是一大亮點,兩株與寺同齡的銀杏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秋季時滿樹金黃,成為京城著名的賞秋景點。</p> <p class="ql-block"> 198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利用真覺寺舊址成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來散亂在北京各處和城市發展建設中發掘出的石刻藝術文物都集中在這里,分為室內展示和露天展示兩部分。目前,</span>館藏石刻文物2600余件,包括碑碣、墓志、造像、經幢、石雕、石質建筑構件等,是研究北京歷史的重要資料。 </p> <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驻马店市|
石泉县|
绥滨县|
卢氏县|
乌鲁木齐县|
綦江县|
泸西县|
宝鸡市|
皋兰县|
吉木乃县|
合水县|
静海县|
五寨县|
廉江市|
横山县|
淳化县|
庄浪县|
瓮安县|
吴忠市|
达拉特旗|
铁岭市|
焉耆|
霞浦县|
孙吴县|
新宾|
定结县|
民勤县|
浦县|
阳谷县|
建德市|
东乡|
修文县|
凤山县|
东山县|
上思县|
扎兰屯市|
图木舒克市|
凤翔县|
永吉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