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園,作為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的校園,不僅學術氛圍濃厚,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美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照預約的時間,從清華大學西門南側通道進入校園,沿著清華路參觀清華大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路旁的雕塑作品“螺旋之舞”。螺旋形象征著生命的循環與成長,寓意著清華大學在學術與文化上的不斷進取與發展;波浪形則寓意著海洋的廣闊與深邃,象征著清華大學學子們胸懷寬廣、志向遠大。它鼓勵著學子們不斷追求進步,勇于探索未知,同時也傳遞著對自然與人文的敬畏與熱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校門西側的紫色廣告牌上,“我在清華等你來”,字樣醒目而溫馨,讓人感受到清華大學的熱情與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大學二校門,是該校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清華路,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歷史上,二校門曾經歷過多次變遷。1933年,隨著校園的擴建,園墻外移,新的大門建成后,這座最早的校門便被稱為“二校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座建筑是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二校門最初建于1909年,原為清華的正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大學土木工程館,這是清華大學的一個主要建筑,主要用于教學、研究和辦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學堂是清華大學最早的建筑物之一,現為校史館,展示了清華大學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聞一多雕像的題詞: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激勵著校園師生的愛國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聞一多先生,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學者和教授,更是一位堅定的民主斗士。他創作的《七子之歌》至今廣為傳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水力實驗館,它是一座充滿歷史底蘊與科學精神的建筑,建于1932年,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著重發展的實驗室之一。它由水利水電教育家施嘉煬先生設計并主持修建,最初被稱為“中國第一座水工試驗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大學禮堂,是該校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禮堂采用了古典復興風格,紅磚與白色石材的搭配,既展現了古典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的元素,使得整體建筑既莊重又典雅。在晴朗的天空下,紅色的國旗在禮堂前飄揚,為這座建筑增添了一抹莊重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是清華大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临安市|
水富县|
罗江县|
凤阳县|
洛南县|
高安市|
英山县|
香河县|
蕲春县|
石阡县|
三都|
南阳市|
金川县|
行唐县|
阜南县|
竹溪县|
怀集县|
岗巴县|
巴里|
河津市|
杭州市|
洞头县|
江源县|
穆棱市|
永春县|
鸡东县|
岳西县|
沂南县|
深圳市|
天门市|
舒城县|
石城县|
于都县|
四平市|
西丰县|
大同市|
大英县|
清远市|
普兰店市|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