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云嶺大地走出了一位世界級數學大師,他就是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p> <p class="ql-block">1893年9月11日,熊慶來出生于云南省彌勒縣息宰村。自幼聰穎好學的他,7歲便進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后來,他有機會接觸到法語、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這為他日后的留學和科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p> <p class="ql-block">1913年,熊慶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赴比利時留學的公費生資格,學習采礦,從此開啟了海外求學的征程。然而,他的留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1915年由于一戰爆發,熊慶來不得不轉赴法國,先后在格諾大學、巴黎大學等校攻讀數學和物理學。在巴黎期間,他深受居里夫人和巴斯勒等科學巨匠的影響,對科學研究充滿了熱情和敬畏,經過不懈努力,熊慶來于1920年從馬賽大學畢業,獲得理科碩士學位</p> <p class="ql-block">1921年春天,熊慶來從歐洲回到故鄉云南,擬與朋友籌辦一所大學以報效桑梓。但那時的云南,兵荒馬亂,政局動蕩,籌建大學的計劃一時中斷。也就是在這一年,剛開辦的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的校長郭秉文誠懇地寄來聘書,邀請熊慶來擔任教授去創辦該校的算學系。在南京,年僅28歲的熊慶來不僅聘為教授,還被委任為系主任。他把近代數學引進國內,對一些后來成為中國科學界基石的數理學家精心培養,使他們從這里走進科學的殿堂。教學之余,熊慶來編寫了《方程式論》、《解析函數》、《微分方程》等10多種講義,這些講義中的大部分至今仍是理工科大學的教材</p> <p class="ql-block">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校長梅貽琦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熊慶來在創辦清華大學算學系和擔任算學系主任的九年間,還創辦了我國第一個近代數學研究機構:清華大學算學研究部,開始招收數學研究生;倡議成立中國數學會刊,這是中國的第一個數學學報;編寫多本大學教材,其中包括《高等數學分析》等,這些教材是當時中國第一批用中文寫成的數學教科書,1933年由商務印書館印刷出版,供全國各高等院校使用,填補了中國近代數學教材的空白。還辛勤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杰出人物,如數學家華羅庚、陳省身和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錢三強、錢偉長、趙九章、趙忠堯等,都是他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這張拍攝于1932年的照片,是熊慶來與小兒子在巴黎的合影。1932年,熊慶來赴瑞士蘇黎世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會議結束后,他利用清華規定的5年一次休假,并請假一年,前往法國巴黎龐加利研究所專攻函數論。經過2年研究,熊慶來寫出《關于整函數與無窮極的亞純函數》論文,震動歐洲數學界,獲得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得到的第一個最高學位。熊慶來的無窮極定義,被國際數學界稱為“熊氏無窮極”,載入世界數學史冊,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1937年,應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之請,熊慶來放棄了清華大學優越的教學、研究、生活條件,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擔任云南大學校長一職。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擇,皆因其深深眷念著養育他的故土,為了“敬恭桑梓”而從喬木下幽谷</p> <p class="ql-block">上任云南大學校長之初,正值抗戰爆發的困難時期。熊慶來總結他在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的辦系經驗,既以清華為藍本,又從云南實際出發,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竭盡全力聘任教授,添置教學設備,增設院系專業,用不到10年的時間,將一所規模很小的地區性大學發展成擁有五所學院、教授陣營強大,在全國頗有影響的國立大學,其中航空工程系、鐵道工程系、醫學院是云南大學的王牌學系。那時的云南大學,以其絕對的實力,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被列為中國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十五所大學之一,勘稱云南大學的黃金時期</p> <p class="ql-block">1948年,熊慶來以云南大學校長身份,與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起應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教育大會。由于云南大學成為“民主堡壘”,在熊慶來離校不久,便被當局宣布解散整頓,熊慶來隨即被解職。世界教育大會結束后,熊慶來暫留巴黎做研究工作,1951年因腦溢血而致半身不遂,但他始終意志堅強,堅持從事研究工作。此后的7年中在法國發表論文20余篇,完成了《關于亞純函數及代數體函數,奈望利納的一個定理的推廣》專著的寫作,此書由巴黎哥特—維拉書局1957年出版,列為世界數學叢書</p> <p class="ql-block">1957年6月,熊慶來回到祖國來到北京,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他拖著傷殘的身體,繼續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科學記錄》等期刊上又相繼發表了論文20余篇。同時,他招收研究生,指導青年學者,倡導與參加學術交流并作學術演講,還在家中主持北京地區的函數論討論班,每兩周一次。1960年代經他精心指導的楊樂、張廣厚,后來都很快走上函數論研究的世界前沿,成為著名的數學家,這也是熊慶來培養的最后兩名學生</p> <p class="ql-block">作為一名學者,熊慶來不僅是著名數學家,他還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這位從云南小山村走出來的世界級數學大師,一生培養了12位院士、3位兩彈一星元勛和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杰出人物。對于有培養前途的窮學生他總是解囊相助,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因得到熊慶來資助才得以出國深造;只有初中文化的華羅庚被熊慶來破格錄取,并將華羅庚造就成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為了資助劉光的留學費用,熊慶來不惜賣掉自己的皮袍。熊慶來既是千里馬又是伯樂,他在自己攀登上科學高峰之后,不忘著意提攜后生,讓后者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上一個個科學高峰,他的慧眼卓識和胸懷,是中國科學家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文革時期,熊慶來被造反派污陷成“反動學術權威”,慘遭批斗迫害,于1969年2月3日含冤而逝,終年76歲。9年后的1978年3月,中國科學院為熊慶來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八寶山革命公墓。1992年郵政部發行一組中國現代科學家郵票,其中第一枚為數學家熊慶來,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中國近代數學之父,杰出的數學家和教育家。熊慶來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成為后人仰視的燈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长岛县|
顺平县|
微山县|
无极县|
登封市|
东安县|
易门县|
乳山市|
大渡口区|
九台市|
富锦市|
开化县|
上饶市|
沂水县|
怀宁县|
东台市|
嫩江县|
缙云县|
平谷区|
天祝|
马鞍山市|
绍兴县|
宝坻区|
安岳县|
永胜县|
连州市|
开封县|
应用必备|
通州区|
从江县|
安陆市|
武义县|
淳化县|
广东省|
成武县|
哈尔滨市|
公主岭市|
伽师县|
柳州市|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