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22日驅車來到了第二站:錦州市,參觀遼沈戰役紀念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平樂.參觀遼沈戰役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風拂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內英雄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烽火當年猶可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熱血忠魂未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戰歌耳畔回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豐碑銘記心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遼沈硝煙雖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精神永勵人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京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日的陽光灑在遼沈戰役紀念館的大門上,金色的“遼沈戰役紀念館”幾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兩側的金色圓形徽章圖案仿佛守護著這片神圣的土地。走進紀念館,迎面而來的是莊重而威嚴的灰色石質建筑,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紀念館內,序廳、戰史館、支前館、英烈館和全景畫館依次排列,展線長達788.92米。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墻上掛著的照片和雕塑,記錄了無數英勇戰士的光輝事跡,讓人肅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一面展示墻上,“攻錦打援的決心與部署”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下面的地圖清晰地標注著東北野戰軍的戰略布局,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當時指揮者的智慧與決心。站在地圖前,不禁想象著那些英勇的戰士們,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堅定地執行著每一個命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全殲東北國民黨軍的部署圖前…1948年11月2日,東北野戰軍解放了沈陽,殲滅了國民黨軍13.4萬人。同時,解放營口,殲滅國民黨軍約1.4萬人。至此,遼沈戰役勝利結束。這一勝利不僅解放了東北全境,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范圍內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東北戰局的歷史照片墻上,掛著一塊紅色展板,上面寫著“東北戰局”四個大字。展板下方,一張張黑白照片記錄了東北戰場的風云變幻。這些照片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更展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與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8年秋,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中共中央選定首先在東北戰場展開決戰,因為東北戰場的態勢對人民解放軍最為有利。東北的國民黨軍隊雖然還有55萬人,但已被分割壓縮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孤立的地區。而東北解放軍正規部隊總兵力達70萬人,連同地方部隊33萬人,總計100余萬人,在數量上已大大超過敵人,并擁有一支頗具威力的炮兵部隊。戰役結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上超越國民黨軍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紀念館中央的巨大沙盤,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戰斗情況。沙盤周圍掛滿了各種歷史資料與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讓人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與莊嚴。站在沙盤前,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的戰士們,為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勇往直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平解放長春的歷史事件照片墻上,掛著多張黑白老照片。其中一張特別顯眼的地圖標注著東北野戰軍圍困長春示意圖。這些照片不僅記錄了戰爭的殘酷,更展現了人民解放軍的智慧與勇氣。站在這些照片前,不禁感嘆,正是這些英勇的戰士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安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覽館內,人們認真地觀看每一件展品,不時低聲交流著自己的感受。墻上掛著的照片和雕塑,仿佛將那段歷史定格在了這一刻。看到一位老人指著一張照片,向身邊的孫子講述著當年的故事,那神情中充滿了自豪與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鋼鐵紅二連”這面熟悉的錦旗前,我駐足良久,回憶五十多年前也曾戰斗生活過的紅軍連隊,那一幕一幕仿佛就在昨天…深感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縱十六師受到嘉獎,46團一連被命名為“英雄連”,二連被命名為“鋼鐵連”,警衛連被命名為“突擊連”。遼沈戰役之后,六縱十六師被改編為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原來的46團被改編為379團。一二七師參加了東北野戰軍入關后的幾乎全部戰役。攻克平津,強渡長江,解放鄂東,與桂系大戰湘贛,都有127師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湘贛戰役之后,127師隨著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參加解放廣東。并代表部隊參加于11月11日在解放北路舉行的解放廣州入城儀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遼沈戰役的意義重大,它不僅解放了東北全境,還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兵力數量上首次超越國民黨軍隊,為爾后順利進行平津戰役和加速全國解放奠定了基礎。此外,遼沈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增強了勝利的信心。走出紀念館,秋風依舊拂面,但心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穆棱市|
安平县|
宽甸|
太谷县|
新营市|
南川市|
河源市|
抚州市|
都江堰市|
鞍山市|
武冈市|
承德市|
新龙县|
林州市|
吴堡县|
安庆市|
徐州市|
兰考县|
灵川县|
和林格尔县|
呈贡县|
宣化县|
永寿县|
溆浦县|
疏附县|
沙湾县|
盐城市|
蓬溪县|
宣城市|
克什克腾旗|
青川县|
筠连县|
巴南区|
芦溪县|
伊宁市|
八宿县|
通辽市|
阳东县|
龙海市|
郧西县|